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1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淝水之战1.背景:强大后

与南方

形成对峙局面。

2.经过:

年,

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80多万军队,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

,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以8万精兵应战,在

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

3.结果:

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影响: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前秦

东晋

383苻坚

东晋

淝水

东晋

淝水之战

第2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域

拓跋部快速崛起,建立北魏。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

以来分裂割据局面。

2.孝文帝改革(1)原因:内迁各族在

上,与汉族已无显著区分。而鲜卑

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习俗,要治理好广大北方地域困难重重。

(2)办法: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

。把百余万包含鲜卑族在内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他深入推行汉化办法,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以

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

;勉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

鲜卑族

439十六国

生产

生活

习俗

拓跋

洛阳

汉语

汉服

汉姓联姻

第3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影响: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民族交融

第4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北方地域民族交融1.表现(1)生产方式:魏晋以来,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

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步将原来从事

生产转变为从事

生产。而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

经验,又学习和接收他们食物、服装、用具等,融入到汉族生活中。

(2)政治制度: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实施

制度。

(3)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膜趋于

,民族关系趋于

。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

定居

畜牧业

农业

畜牧

君主专制

消解

和缓

大交融

第5页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4)生活习俗:

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

更成为北方主要通用语言。西北民族

等也受到汉族人民喜爱。

(5)民族心理:伴随经济、文化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

”“

”观念逐步淡薄,民族之间隔膜与偏见逐步降低。

2.意义:北方地域民族

,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深入丰富了中华民族

文化和

文化,并为

时期多民族国家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晋

汉语

乐器

歌舞

交往

交流

交融

物质

精神

隋唐

第6页1.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主要原因前秦兵力80多万人,败于兵力只有8万人东晋,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根本原因。从前秦方面来看,军队中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将士及汉族士兵全部希望前秦失败,军队内部离心离德、士气低落,这严重影响了战斗力。与此相反,东晋军民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形势下,内部团结,果断抵抗,表达了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精神。另外军事指挥错误也是前秦失败主要原因。第7页2.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原因第一,平城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比较偏远,交通不发达,土地贫瘠,经济落后,粮食缺乏,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地域统治,也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收中原先进文化。第二,洛阳地处黄河中游,水陆交通发达,土地肥沃。东汉、曹魏、西晋都曾在此建都,是当初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迁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域统治。第三,北方柔然人逐步强大起来,他们作战勇敢,严重威胁着北魏都城平城安全。第四,平城长久为北魏都城,保守势力强大,孝文帝想要改革,必须离开旧都。第8页问题思索(P89)答案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制度;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