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无忧课件(老高考)(政治史)_第1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无忧课件(老高考)(政治史)_第2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无忧课件(老高考)(政治史)_第3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无忧课件(老高考)(政治史)_第4页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无忧课件(老高考)(政治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1919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915年5月9日《二十一条》一、背景1.国际上:(1)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成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俄国十月革命(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人民指引了新的方向(军阀们)经过哪里,就靠哪里的老百姓供应,以苛捐杂税把他们管辖的省敲榨得精光。……大河堤坝不维修,听任黄河泛滥;……此外还有滥发钞票,通货膨胀。

——《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1)北洋军阀统治黑暗,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2.国内: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由1913年的60万人上升到1919年200万人。为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2)工人阶级的壮大---提供阶级基础五四运动爆发前的三四年间,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这场运动的领袖之一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3)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一1917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曾派出了大量劳工参加战争勤务。协约国承诺,胜利后取消中德条约(占山东、租青岛胶州湾)和列强在华一些特权。二、导火线材料二

1919年1月开始举行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原先期望能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攫去的特权归还中国,而巴黎和会却不容讨论地把这些特权又交给了日本。愤怒终于像火山那样爆发了。——《人民日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期望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归还中国,而巴黎和会将其转交给日本。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支持日本立场,裁决了山东问题。对山东问题的致命一击,是1918年9月北京与日本政府之间的秘密协定,日本给中国军阀政府2000万日元的贷款,以获取在山东修建两条铁路、在各要塞驻军,以及训练指挥中国路警的权利。在北京的指示下,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欣然同意”这些条款。顾维钧在会议席上表示意见:仅关数百万人的太平洋属岛问题各位即如此尽力,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历史细节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租借与德国,起因于教案问题。德国以武力要挟强请,迫不得已而为,已属世界周知之事。如就地势论之,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胶济铁路与津浦铁路相接,可直达首都,于国防上中国亦断然不容他国之争执。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山东以二万五千英方里之狭地,容三千六百万之居民,人民即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实无讨论之余地。是以如就本会(注:巴黎和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本全权认为交还青岛为公正圆满之一条件,若本会舍此采用他法,则本全权不得不认为谬误。……本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

——转引自《北洋军阀史话》《申报》评论道:“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求助他人者是注定要失望的。让国人今天知道,一劳永逸的是自力更生。如不是国人抛弃了自己的利益,谁能侵犯它们?”三、经过

5月3日晚,学生听到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后,群情激愤,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悲愤填膺,当场将中指咬破,扯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字。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被北洋政府警察厅捕去三十多人。6月3日,北京学生数百人上街讲演,被警察厅捕去近两百人。第二天,有更多的学生上街讲演,又有七百多人被捕。6月5日,又有五千多学生上街游行。P65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走上街头的学生队伍街头演讲的北大学生曹汝霖,亲日派,参与同日本谈判“二十一条”和多次向日本借款。陆宗舆(1876-1941)参与签订“二十一条”等卖国条约和向日本借款的合同。章宗祥,曾任驻日公使,多次出卖国家主权,向日本大量借款。1919年6月上海工人2万人举行大罢工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一场联合抵制日货的行动紧随而至,人们停止购买日货和乘坐日本汽轮,而码头装卸工拒绝卸载日货。-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阶段开始时间运动中心斗争主力斗争形式斗争结果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上海工人阶级三罢: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取得初步胜利遭到镇压1919年6月3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三、经过1.释放被捕学生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

、章(宗祥)、陆(宗舆)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3.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上千封电报发往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要求他们拒绝条约,并且警告他们,如果不这样做,就惩治他们。最具代表的,中国救国会的一封“举国对山东问题之失败而愤慨。永不签约。我们要求你们立即退出会议,与其主动投降不如被迫强占,否则责任独在于你们。”-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北京军阀政府混乱不堪,无力采取明确立场,于是将签约的决定留给了代表团本身。为了防止代表屈服于外来压力或者政府的秘密命令,在巴黎的中国学生组织起来,二十四小时监视他们,以确保无人离开其住所。6月28日的签字仪式上,没有中国代表。-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一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国主义和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数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贯穿着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题。——胡锦涛1、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五、五四精神P661、(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材料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2、也是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材料二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专制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李大钊材料一作为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思想解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政治上要求民主;在思想上倡导个性解放;在文化上弘扬科学精神。材料二(五四运动中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对各种社会思潮、政治主张的鉴别中,认真思考,……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李长春纪念五四讲话3、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P66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胡锦涛纪念五四讲话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五四运动的地位

材料一(六三事件)以前,反帝爱国运动只限于知识分子群的学生,六三以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便与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了,它增加了运动的力量,同时也使工人阶级觉悟了。

--1951年《九三社讯》

材料二过去中国人民也有过多次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的行动,……可是只有较少人参加,或者只在部分地区进行。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6月3日,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来,上海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许多工厂的产业工人宣布罢工。中国工人开始以独立的姿态……走上政治舞台,这又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它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09年《人民日报》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分期:1840194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