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一模)历史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一)2025年3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表为我国部分原始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这表明远古中国()文化遗址距今时间出土文物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1.8万年大量水稻植硅石浙江浦江桥头遗址11000—8500年碳化稻米、稻壳等河南舞阳贯湖遗址9000年碳化稻米北京门头沟东湖林遗址11000—9000年碳化人工栽培栗和泰A.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B.社会出现贫富分化C.南方农业水平较高 D.史前农业多元并进2.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盛行。史学突破了纪传体、编年体的限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史学发展新局面。这主要是因为()A.国家统一社会较为安定 B.史学著述氛围相对宽松C.士族阶层垄断政治权力 D.官修史书质量难以保证3.唐朝时期,庶族寒士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对社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因而使唐代文化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唐朝()A.社会流动性有所加强 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C.门第观念已不复存在 D.江南地区经济逐步开发4.金太宗年间曾以“好生德治,民不犯上”“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等为科举试题;金章宗诏令:“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由此可见,金朝()A.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 B.重视教化促进政权稳定C.推行汉制彰显王朝正统 D.追溯华夷共祖以固社稷5.四川《威远县志》(乾隆版)中有一份"十家牌",开首就告示:"严禁咽匪,禁止邪教、巡查赌博,踩缉逃盗,包唆词讼,酗酒打架……上各条挨户稽察,倘敢隐匿,罪连十家"这说明当时()A.地方基层自治成效明显 B.什伍连坐制度逐步形成C.保甲治安职能严密苛峻 D.官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6.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气象。这反映出当时中国()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1900年香港成立第一家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商贸领域产生垄断组织C.商品贸易种类逐步增多 D.出现了开办工厂的热潮7.20世纪初,武汉市政陆续修建中山公园、汉口府前公园、武昌蛇山公园等。公园内或是建有中式亭台楼阁,或是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中山纪念堂等。这些公园的建立()A.开启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B.改变了城市的管理模式C.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 D.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素养8.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多所高校的学生们在课堂讨论、校园刊物中大量使用白话文,还组织白话文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一些传统的文言文社团受到冲击,白话文社团则迅速壮大。这一现象反映出()A.传统文化的阵地已消失 B.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C.新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D.白话文成为全国通行语言9.“苏区政权开红花,花根扎在穷人家,一心一意为民众,团结工农闯天下”“人民政权苏维埃,恩情比天还要大,领导人民分田地,分田分屋又废债”,苏区时期这些民歌的广泛流传反映出()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深厚C.抗日民主政权备受认同 D.解放区土地改革成效显著10.1984年4月8日,中共无锡县委发出了《关于转发堰桥乡党委“抓”一包三改“促经济发展”的经验的通知》。不久,《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的报道,将学习“一包三改”经验推向高潮。堰桥乡“一包三改”的主要背景是()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思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11.古埃及人认为,由于尼罗河泛滥季节时间有限,这需要埃及人行动起来,抓住时机防洪灌溉,合理引流,否则尼罗河神的恩赐将会付诸东流。由此,埃及社会形成了掌权者顺应尼罗河泛滥规律统筹管理、众人自觉顺从的社会秩序。这表明古埃及()A.文明发展能兼收并蓄 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政治文明受地域影响 D.依赖宗教进行统治12.16世纪,一位威尼斯商人抱怨:“葡萄牙人在印度购买香料的价格低得离谱,他们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将香料大量运抵欧洲,导致我们在东方贸易中的利润大幅缩水。”这一现象表明()A.商业革命冲击传统贸易格局 B.贸易发展推动商品世界性流动C.价格革命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D.葡萄牙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心13.1900年,乌拉圭作家罗多出版的《爱丽儿》以精灵爱丽儿象征自由、崇高的精神生活,勾勒出拉美政治文化的思想底色,质疑美式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与民主观念的哲学根基,被誉为拉美“理想与信仰的旗帜”。据此可知,该书的价值在于()A.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 B.增强拉美国家文化自信C.指导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D.融合拉美社会多元文化14.如图为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在1921年到1923年间创作的《战争》系列木刻版画《牺牲》。该画作()A.反映了无产阶级悲惨处境 B.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C.体现了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D.是经济危机时代的真实写照15.如图为“2000-2022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GDP增速的数据统计”。这反映出()A.发展中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不断下降C.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愿望强烈 D.世界经济增长力量逐渐多元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不衰。从先秦儒学创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仁”“礼”思想,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正统。此后,历代儒生通过注疏经典传承发展,如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以理学思想重新诠释儒学,为科举所用。民间则以家族祠堂为据点,通过祭祀、族规家训传承儒家伦理,“忠”“孝”观念深入人心,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亦处处彰显儒家文化烙印,维系着社会秩序与民族认同。——摘编自王晓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材料二拜占庭帝国原本就是古希腊和希腊化一度繁盛的地区,它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发达的贸易网络,吸引了众多学者致力于古籍整理。他们大多精通传自于古代的世俗学问和基督教神学,并能熟练掌握标准的希腊语。他们在修复、抄写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的时候,融入自己的见解,为古典文化注入新活力。以“罗马皇帝”自称的历代皇帝甚至亲自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拜占庭文化还与古代东方文化,特别是近东文化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拜占庭学者随难民涌入意大利。现存于世的古希腊文献中有75%是以拜占庭手抄本的形式流入意大利。大量古典文化的作品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表达新思想的理想形式。——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传承的特点和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在文化传承方面主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表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部分报刊以之为头条新闻发表的消息和评论。

消息评论《民立报》十九日武昌兵变,闻有羊党来势起事……护卫兵出而弹压,相甚猛烈。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谁为祸首,使天下糜烂至此,政府尚不自罪。《时报》湖北革命党联合新军,昨晚(十九夜,起事,向督署国攻……端青保卫队保护出城。成都不失守而武昌失守,意科之外:广州不失守而武昌失守,更出人意料之外……《中报》那省城内新军全行变……与暑内防兵力战……各党人均猛勇力前,虽死弗却。武昌之革命已成为一发难收之势,此其事为革命党举事以来最为成功之事。——据杨天石《近代中国风云时代与风云人物(1840-1919)》(1)据上述报纸“消息”内容,指出与武昌起义相关的信度较高的历史信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一发难收”的表现及影响。(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报纸对武昌起义报道差异的主要因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席卷英国,传统自由放任政策失效。英国政府被迫干预经济,1931年放弃金本位制,使英镑贬值以刺激出口,并成立“农业市场法案委员会”,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收购,调控农业生产,一定程度缓解危机冲击,为经济复苏奠定基础。二战后,英国政府延续干预风格,推行国有化政策,将煤炭、铁路、电力等关键行业收归国有,加大对公共教育、医疗投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但20世纪70年代,英国遭遇“滞胀”困境。1979年,英国政府出售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份,拉开撒切尔时代私有化的序幕,私有化多以解除管制,鼓励私人参与竞争的形式出台。这一政策增加了企业的活力,英国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英国“延续干预风格”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经济职能理解。

202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一)2025年3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如表为我国部分原始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这表明远古中国()文化遗址距今时间出土文物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1.8万年大量水稻植硅石浙江浦江桥头遗址11000—8500年碳化稻米、稻壳等河南舞阳贯湖遗址9000年碳化稻米北京门头沟东湖林遗址11000—9000年碳化人工栽培栗和泰A.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B.社会出现贫富分化C.南方农业水平较高 D.史前农业多元并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远古时期。根据材料,表格中展示了不同地区的原始文化遗址及其出土的与农业相关的文物,包括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浙江浦江桥头遗址等多地都有不同种类农作物的发现,可知中国远古时期不同地域都有农业发展的迹象,呈现出史前农业多元并进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与世界其他地区农业科技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农业科技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与社会贫富分化相关的内容,如墓葬规格差异、奢侈品分布等,排除B项;仅从表格中列举的南北方遗址出土的农作物,不能简单得出南方农业水平较高的结论,因为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不同可能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且北方也有重要的农作物发现,排除C项。故选D项。2.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修史盛行。史学突破了纪传体、编年体的限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史学发展新局面。这主要是因为()A.国家统一社会较为安定 B.史学著述氛围相对宽松C.士族阶层垄断政治权力 D.官修史书质量难以保证【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私家修史盛行”“史学突破了纪传体、编年体的限制”及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中央集权松散,社会结构变化剧烈和佛教、道教、儒学思想并行等,使得私家修史和史学著述的氛围相对宽松,B项正确;据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西晋的短暂统一,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排除A项;士族阶层垄断政治权力导致社会黑暗,并非史学繁荣的动力,排除C项;官修史书质量难以保证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3.唐朝时期,庶族寒士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对社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因而使唐代文化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唐朝()A.社会流动性有所加强 B.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C.门第观念已不复存在 D.江南地区经济逐步开发【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促进了庶族寒士的入仕,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使其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对社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促进唐朝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唐朝时期,国家对社会的控制依然在加强,而非放松,排除B项;门第观念已不复存在,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制的影响,而非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4.金太宗年间曾以“好生德治,民不犯上”“天下不可以马上治”等为科举试题;金章宗诏令:“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由此可见,金朝()A.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 B.重视教化促进政权稳定C.推行汉制彰显王朝正统 D.追溯华夷共祖以固社稷【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金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金太宗”“金章宗”“好生德治”“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女真统治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时,特别强调儒学治国理念,引导黄河流域各族人民学习儒家经典,说明金朝重视教化以促进政权稳定,B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金朝选官和崇尚儒学思想,与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无关,排除A项;推行汉制只是部分信息,并未揭示其强调“德治”“涵养器度”的内涵,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华夷共祖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5.四川《威远县志》(乾隆版)中有一份"十家牌",开首就告示:"严禁咽匪,禁止邪教、巡查赌博,踩缉逃盗,包唆词讼,酗酒打架……上各条挨户稽察,倘敢隐匿,罪连十家"。这说明当时()A.地方基层自治成效明显 B.什伍连坐制度逐步形成C.保甲治安职能严密苛峻 D.官员考核制度日趋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十家牌”“严禁咽匪……”“上各条挨户稽察,倘敢隐匿,罪连十家”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政府用“十家牌”法,以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建立保甲制度,组织基层群众,强调实行连坐制,严厉打击基层各种黑恶势力和不法现象,说明当时保甲治安职能严密苛峻,C项正确;材料只列举了管理办法,没有具体说明基层自治的成效,排除A项;据所学,什伍连坐制度早在战国时期已形成,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清代基层治理,并非官员考核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6.如表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气象。这反映出当时中国()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发行股票1882年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1900年香港成立第一家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A.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B.商贸领域产生垄断组织C.商品贸易种类逐步增多 D.出现了开办工厂的热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现象主要反映了中国在经济领域的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如股份制公司的出现、现代银行的建立以及百货公司的兴起。这些变化表明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正在向现代商业经营模式转变,A项正确;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业经营方式和商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并没有提及商品贸易种类逐步增多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中所列举的事件主要围绕股票发行、股票公司成立、银行创办以及百货公司成立,没有涉及开办工厂热潮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7.20世纪初,武汉市政陆续修建中山公园、汉口府前公园、武昌蛇山公园等。公园内或是建有中式亭台楼阁,或是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中山纪念堂等。这些公园的建立()A.开启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B.改变了城市的管理模式C.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 D.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素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武汉)。根据材料“武汉市政陆续修建中山公园、汉口府前公园、武昌蛇山公园等。公园内或是建有中式亭台楼阁,或是建有运动场、游泳池、溜冰场、民众教育馆和中山纪念堂等”结合所学可知,公园内有运动游艺、民众教育馆等设施。运动游艺可促进民众的身体锻炼和娱乐休闲,民众教育馆等可以传播知识、开展教育活动。这些对于提高国民的素养是有积极作用的,D项正确;在19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启了城市化进程,排除A项;这些公园的建立更多是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直接体现改变城市的管理模式,排除B项;公园的建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体现,不是传统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D项。8.五四运动期间,北京多所高校的学生们在课堂讨论、校园刊物中大量使用白话文,还组织白话文演讲比赛、戏剧表演等活动,一些传统的文言文社团受到冲击,白话文社团则迅速壮大。这一现象反映出()A.传统文化的阵地已消失 B.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变革C.新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D.白话文成为全国通行语言【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课堂讨论、校园刊物中大量使用白话文”“文言文社团受到冲击,白话文社团则迅速壮大”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积极用白话文宣传进步思想,说明文学革命适应了当时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造需要,有利于新思想影响的日益深入,C项正确;传统文化阵地已消失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据所学,文学革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教育体制,排除B项;材料只介绍到了白话文在高校和知识分子间的运用,并未强调白话文成为了全国通行语言,排除D项。故选C项。9.“苏区政权开红花,花根扎在穷人家,一心一意为民众,团结工农闯天下”“人民政权苏维埃,恩情比天还要大,领导人民分田地,分田分屋又废债”,苏区时期这些民歌广泛流传反映出()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革命根据地群众基础深厚C.抗日民主政权备受认同 D.解放区土地改革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人民政权苏维埃,一心一意为民众,团结工农闯天下,恩情比天还要大,说明当时苏区政权已经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支持,群众基础深厚,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土地革命时期,而非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土地革命时期,而非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土地革命时期,而非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0.1984年4月8日,中共无锡县委发出了《关于转发堰桥乡党委“抓”一包三改“促经济发展”的经验的通知》。不久,《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的报道,将学习“一包三改”经验推向高潮。堰桥乡“一包三改”的主要背景是()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思想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4年(中国)。根据材料“不久,《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题为《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的报道;将学习‘一包三改’经验推向高潮”结合所学可知,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的主要背景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堰桥乡的“一包三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乡镇企业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发展,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标志是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排除B项;“南方谈话”发生在1992年,在时间上晚于1984年堰桥乡“一包三改”事件,不可能成为其背景,排除C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是在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同样晚于1984年,不能作为1984年堰桥乡“一包三改”的背景,排除D项。故选A项。11.古埃及人认为,由于尼罗河泛滥季节时间有限,这需要埃及人行动起来,抓住时机防洪灌溉,合理引流,否则尼罗河神的恩赐将会付诸东流。由此,埃及社会形成了掌权者顺应尼罗河泛滥规律统筹管理、众人自觉顺从的社会秩序。这表明古埃及()A.文明发展能兼收并蓄 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政治文明受地域影响 D.依赖宗教进行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认为尼罗河泛滥季节时间有限,需要埃及人行动起来,抓住时机防洪灌溉,合理引流,否则尼罗河神的图赐将会付诸东流,这表明古埃及政治文明受地域影响,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文明发展能兼收并蓄,排除A项;材料说明古埃及人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未体现自然灾害疑繁发生,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依赖宗教进行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12.16世纪,一位威尼斯商人抱怨:“葡萄牙人在印度购买香料的价格低得离谱,他们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将香料大量运抵欧洲,导致我们在东方贸易中的利润大幅缩水。”这一现象表明()A.商业革命冲击传统贸易格局 B.贸易发展推动商品世界性流动C.价格革命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D.葡萄牙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世界)。根据材料“葡萄牙人在印度购买香料的价格低得离谱,他们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将香料大量运抵欧洲,导致我们在东方贸易中的利润大幅缩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发生商业革命,其表现包括贸易中心转移等。传统上威尼斯等城市在东西方贸易中占重要地位,葡萄牙人开辟新航路后,直接从印度运输香料到欧洲,使得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威尼斯商人利益受损,A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葡萄牙人低价采购香料对威尼斯商人在东方贸易利润的影响,重点并非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情况,排除B项;价格革命主要指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等现象,题干中并未体现这些内容,与本题所描述现象无关,排除C项;当时世界贸易体系还未最终形成,且仅从题干中葡萄牙人在印度采购香料运输到欧洲这一行为,不足以说明葡萄牙就成为了世界贸易体系中心,排除D项。故选A项。13.1900年,乌拉圭作家罗多出版的《爱丽儿》以精灵爱丽儿象征自由、崇高的精神生活,勾勒出拉美政治文化的思想底色,质疑美式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与民主观念的哲学根基,被誉为拉美“理想与信仰的旗帜”。据此可知,该书的价值在于()A.揭露资本主义剥削本质 B.增强拉美国家文化自信C.指导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D.融合拉美社会多元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乌拉圭)。根据材料“《爱丽儿》以精灵爱丽儿象征自由、崇高的精神生活,勾勒出拉美政治文化的思想底色,质疑美式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与民主观念的哲学根基”结合所学可知,因为这本书勾勒出拉美政治文化思想底色,质疑美式观念哲学根基,树立起拉美自己的理想与信仰旗帜,这对于拉美国家来说,能够增强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B项正确;《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腐朽的本质,排除A项;“指导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存在时间错位,因该书出版于1900年,远晚于拉美独立浪潮(19世纪初)。其真正价值在于强化拉美文化认同,抵抗美国文化霸权,排除C项;《爱丽儿》被誉为“拉美理想与信仰的旗帜”,成为民族主义、青年文化的思想源泉。它通过激发拉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他们对本土价值观的自信,而非融合拉美社会多元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14.如图为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在1921年到1923年间创作的《战争》系列木刻版画《牺牲》。该画作()A.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 B.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C.体现了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D.是经济危机时代的真实写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1年到1923年(德国)。根据材料“如图为德国女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在1921年到1923年间创作的《战争》系列木刻版画《牺牲》”结合所学可知,该画作属于《战争》系列,名为《牺牲》,通过画面中人物的姿态和氛围,可以感受到对战争中牺牲者的悲悯,体现出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C项正确;画面主要呈现的是一位母亲献出儿子这一具有战争悲剧意味的场景,并非着重体现无产阶级的悲惨处境,排除A项;这幅画作主要围绕的是战争相关主题,没有直接体现与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关联,排除B项;画作创作时间是1921-1923年,而资本主义世界大规模经济危机是在1929-1933年,时间不符,画作并非经济危机时代的真实写照,排除D项。故选C项。15.如图为“2000-2022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GDP增速的数据统计”。这反映出()A.发展中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不断下降C.新兴市场国家合作愿望强烈 D.世界经济增长力量逐渐多元化【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00-2022年(世界)。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GDP增速的数据由原来的差距大到趋近一致,说明世界的经济实力开始多元化,而不是一国或者几国独大,D符合材料,D项正确;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A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是曲折发展的态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GDP增速的数据的变化,无法体现合作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不衰。从先秦儒学创立,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仁”“礼”思想,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正统。此后,历代儒生通过注疏经典传承发展,如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以理学思想重新诠释儒学,为科举所用。民间则以家族祠堂为据点,通过祭祀、族规家训传承儒家伦理,“忠”“孝”观念深入人心,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亦处处彰显儒家文化烙印,维系着社会秩序与民族认同。——摘编自王晓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材料二拜占庭帝国原本就是古希腊和希腊化一度繁盛的地区,它凭借强大的国力和发达的贸易网络,吸引了众多学者致力于古籍整理。他们大多精通传自于古代的世俗学问和基督教神学,并能熟练掌握标准的希腊语。他们在修复、抄写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的时候,融入自己的见解,为古典文化注入新活力。以“罗马皇帝”自称的历代皇帝甚至亲自参与各类学术活动。拜占庭文化还与古代东方文化,特别是近东文化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拜占庭帝国灭亡后,大批拜占庭学者随难民涌入意大利。现存于世的古希腊文献中有75%是以拜占庭手抄本的形式流入意大利。大量古典文化的作品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表达新思想的理想形式。——摘编自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儒家文化传承的特点和意义。(2)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在文化传承方面主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传承不断);官方与民间共同推动;重视学术传承(发展创新);意义:确立社会伦理规范;推动学术发展;稳定社会秩序与加强民族认同(任答2点)。(2)主要贡献:融合东西方文化;承前启后(保存古典文化,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原因:地理位置优越(地跨欧亚非);国力强盛;贸易繁荣;学者的努力;政府的支持。(3)认识: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兼收并蓄;不断创新;通过多种途径传承发展。(任答3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据材料一“儒家文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不衰”可知,历史悠久(传承不断);据材料一“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正统”“民间则以家族祠堂为据点,通过祭祀、族规家训传承儒家伦理”可知,官方与民间共同推动;据材料一“历代儒生通过注疏经典传承发展”“通过祭祀、族规家训传承儒家伦理”“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亦处处彰显儒家文化烙印”可知,重视学术传承(发展创新)。意义:据材料一“儒家学说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正统”“维系着社会秩序与民族认同”可知,确立社会伦理规范,稳定社会秩序与加强民族认同;据材料一“历代儒生通过注疏经典传承发展”可知,推动学术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题、原因题。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主要贡献:据材料二“他们在修复、抄写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的时候,融入自己的见解,为古典文化注入新活力”可知,融合东西方文化;据材料二“大批拜占庭学者随难民涌入意大利”“以拜占庭手抄本的形式流入意大利”可知,承前启后(保存古典文化,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原因:据材料二“拜占庭帝国原本就是古希腊和希腊化一度繁盛的地区……吸引了众多学者致力于古籍整理”可知,地理位置优越(地跨欧亚非),国力强盛,贸易繁荣;据材料二“他们大多精通传自于古代的世俗学问和基督教神学,并能熟练掌握标准的希腊语”可知,学者的努力;据材料二“历代皇帝甚至亲自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可知,政府的支持。【小问3详解】本题是认识题。时空是当代世界。认识:据材料一“历代儒生通过注疏经典传承发展”“通过祭祀、族规家训传承儒家伦理”和材料二“吸引了众多学者致力于古籍整理”可知,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据材料一“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以理学思想重新诠释儒学”和材料二“他们在修复、抄写大量古希腊、罗马典籍的时候,融入自己的见解,为古典文化注入新活力”可知,兼收并蓄,不断创新;据材料二“拜占庭文化还与古代东方文化,特别是近东文化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知,通过多种途径传承发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如表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部分报刊以之为头条新闻发表的消息和评论。

消息评论《民立报》十九日武昌兵变,闻有羊党来势起事……护卫兵出而弹压,相甚猛烈。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谁为祸首,使天下糜烂至此,政府尚不自罪。《时报》湖北革命党联合新军,昨晚(十九夜,起事,向督署国攻……端青保卫队保护出城。成都不失守而武昌失守,意科之外:广州不失守而武昌失守,更出人意料之外……《中报》那省城内新军全行变……与暑内防兵力战……各党人均猛勇力前,虽死弗却。武昌之革命已成为一发难收之势,此其事为革命党举事以来最为成功之事。——据杨天石《近代中国风云时代与风云人物(1840-1919)》(1)据上述报纸“消息”内容,指出与武昌起义相关的信度较高的历史信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一发难收”的表现及影响。(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报纸对武昌起义报道差异主要因素。【答案】(1)历史信息:起义时间和地点(十九日,武昌);革命党领导;有战斗冲突发生。(2)表现:各地纷纷响应,多个省份宣布独立。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3)因素:立场与观念(视角)信息来源(途径)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利益考量)等。【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历史信息:由材料“十九日武昌兵变,闻有羊党来势起事……护卫兵出而弹压,相甚猛烈”可得出,起义时间和地点(十九日,武昌)、革命党领导;由材料“向督署国攻……端青保卫队保护出城”可得出,有战斗冲突发生。【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表现:由材料“武昌之革命已成为一发难收之势,此其事为革命党举事以来最为成功之事”可得出,各地纷纷响应,多个省份宣布独立;影响:由材料“那省城内新军全行变……与暑内防兵力战……各党人均猛勇力前,虽死弗却”及所学可得出,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由材料“革命党者,万恶政府下之产儿……谁为祸首,使天下糜烂至此,政府尚不自罪”及所学可得出,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小问3详解】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主要因素:由材料“如表是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中国部分报刊以之为头条新闻发表的消息和评论;《民立报》;湖北革命党联合新军,昨晚(十九夜)”可得出,立场与观念(视角)信息来源(途径)不同;由材料“武昌之革命已成为一发难收之势,此其事为革命党举事以来最为成功之事;成都不失守而武昌失守,意科之外”及所学可得出,受众群体不同(利益考量)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观点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答案】示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很多独创性的理论成果: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将工业化建设与生产关系改造相结合;同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等外交方针;1956年中共八大、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正确探索;提出“双百方针”,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重要思想,为正确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理论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经济方面,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线建设改善了国民经济布局;在政治方面,1954年召开一届人大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在国防、科技方面,我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等;在外交方面,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国家建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