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十一课远离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观察下图漫画,你想对图中的导游说()

①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②这是一种侵权的行政违法行为

③这是一种侵权的民事违法行为④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下列案例与其所属的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有()选项案例违法行为类别A王某非法捕猎濒危野生动物刑事违法行为B某公司擅用李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行政违法行为C钱某在网上发布虚假短视频,散布谣言民事违法行为D张某与赵某签订采购合同,不久后赵某单方面毁约行政违法行为违法犯罪3.对下图中“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违法犯罪A.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肯定违法B.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有一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D.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有些难以分辨

4.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被拘留10天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殴打他人,致其重伤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判决书(摘选)

对被告人余某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5.2024年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余某拐卖儿童案做出重审一审判决。下列对判决书解读准确的是(判决书(摘选)

对被告人余某以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①被告人余某已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②拐卖儿童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死刑和剥夺政治权利是主刑,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学习《远离违法犯罪》这一课时,同学们就相关学习内容展开讨论。以下同学的观点你支持的是(

)

A.小颖: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后果

B.小玲: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C.小楠:拘役是刑罚中附加刑的一种

D.小阳: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7.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B.行政违法性

C.民事违法性D.应受刑罚处罚性8.为了分清“刑法”与“刑罚”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小明在复习时整理了如下笔记,正确的表述是()

A.刑法与刑罚都与犯罪无关联

B.刑罚包括警告、赔礼道歉与没收财产

C.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并给予什么样的处罚

D.刑法是法律,刑罚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9.12岁的女孩小丽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她发现有一个盗贼在撬窗子,她当即大声说了句:“爸爸,你公安局的朋友给你打电话!”盗贼听了这话就迅速逃跑了。这告诉我们()①违法犯罪分子都非常胆小,最怕他人吓唬

②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

③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④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犯罪分子作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中学生小张发现邻居行迹神秘,通过仔细观察,他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于是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间谍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小张的行为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A.自己遭遇侵害,依法求助B.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

C.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D.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11.2024年3月,河北邯郸三名初中生残忍杀害同学并掩埋尸体,目前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他们已被刑事拘留,三人最高可获无期徒刑。这一案件警示青少年()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②完善法律法规,制裁违法犯罪

③面对非法侵害,殊死搏斗④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2.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为预防跌进违法犯罪的陷阱,我们应该()

①自觉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②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远离社会

③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④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题号的位置)13.(12分)【情境探究明理践行】

下面是初中生小强日常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情境一:周一早上,小强刚到教室就看见同桌在抽屉里偷偷放了一把管制刀具。

(1)小强应该:。

理由:。

情境二:放学后,小强和同学小明一道回家,小明为了取乐,想要拨打119谎报险情。

(2)小强应该:。

理由:。

情境三:周五下午放学路上,小强发现有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正在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

财物。

(3)小强应该:。理由:。14.【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下面是小红和小亮两位同学的观点,同学们一致赞同小亮的观点,不赞同小红的观点。同学观点小红不违法就不会犯罪,不犯罪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也不用承担责任。小亮法不可违,只要违法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小红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犯罪行为。

15.【远离违法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沉迷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下列行为: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沉迷网络……第三十八条规定:严重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有刑法规定、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行为,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的下列行为: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等寻衅滋事行为……“预防犯罪,人人有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某班就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比例,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社会调查:

某区未成年人犯罪中存在的不良行为类型及比例

注:未成年人犯罪大多数都遵循这样的轨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未成年人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启示?采访提纲

①采访目的:采访提纲

①采访目的:。②采访时间:2025年3月5日。

③采访对象:少年法庭的庭长。

④采访环节:a.拟定采访计划;b.采访少年法庭庭长;c.交流整理资料;d.撰写采访报告。

⑤采访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ABCBADBC题号1112答案DB二、非选择题13.(1)小强应该:向老师报告,并劝说同桌不能携带管制刀具。

理由:我们要遵守校纪校规,树立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

(2)小强应该:立即制止或劝阻。理由:谎报险情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3)小强应该:及时向老师或学校报告,或者拨打110报警。理由:我们应该勇于同不良行为作斗争,要维护正义,保护弱小。15.(1)小红的观点是片面的。①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公民只要违反了法律,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①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②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15.(1)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的法律后果)。(2)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不良行为到违法行为、再到犯罪的变化轨迹。启示:①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违法犯罪会对他人、社会和国家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警惕违法犯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