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中考试卷考试中考复习试卷中考历史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中考试卷考试中考复习试卷中考历史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中考试卷考试中考复习试卷中考历史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中考试卷考试中考复习试卷中考历史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中考试卷考试中考复习试卷中考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复习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20年C.公元前210年D.公元前200年2.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红楼梦》的作者是?A.曹雪芹B.吴承恩C.施耐庵D.罗贯中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A.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铁器C.火药、指南针、铁器、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火耕5.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7.下列哪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8.下列哪个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五四运动B.五卅运动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10.下列哪个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的开端?A.反右派斗争B.大跃进C.四清运动D.五七指示11.中国改革开放始于?A.1978年B.1979年C.1980年D.1981年12.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A.深圳B.厦门C.珠海D.汕头1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A.2001年B.2002年C.2003年D.2004年14.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长城B.都江堰C.大运河D.赵州桥15.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科技著作?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16.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艺术形式?A.京剧B.昆曲C.杂技D.皮影戏17.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流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8.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机构?A.国子监B.太学C.书院D.私塾19.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家?A.屈原B.李白C.杜甫D.白居易20.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的著名艺术家?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欧阳询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中国古代的“三代”是指____、____、____。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____、____、____、____。3.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指____、____、____。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朝,终于____朝。5.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指____、____、____、____。6.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7.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____年。9.中国改革开放始于____年。10.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____年。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5题,20分)1.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2.简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作用。3.简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4.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5.简述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1.论述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创新。2.论述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8.材料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材料: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问题:这首诗反映了杜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材料: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问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9.比较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政策,分析其异同点。题目2: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分析其异同点。10.分析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分析唐朝的繁荣原因。题目2:分析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1.列表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列出中国古代的五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意义。题目2:列出中国近代史的五大历史事件,并简要说明其影响。12.地图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根据提供的地图,标出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并简要说明其意义。题目2:根据提供的地图,标出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战争,并简要说明其影响。13.数据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根据提供的数据,分析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趋势。题目2:根据提供的数据,分析中国近代的人口变化趋势。14.图表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根据提供的图表,分析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情况。题目2:根据提供的图表,分析中国近代的社会变迁情况。15.思辨题(每题5分,共2题,10分)题目1:探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题目2:探讨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一、选择题答案:1.A2.A3.A4.A5.B6.B7.B8.B9.C10.C11.D12.D13.D14.D15.A16.A17.A18.A19.B20.B二、填空题答案:1.19192.19213.19494.19785.2001三、简答题答案: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2.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作用: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维护社会稳定。3.《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描述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人性的复杂,具有高度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团结。5.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四、论述题答案:1.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中国古代在农业、手工业、医学、天文历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中医药学、天文观测等,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材料题答案:1.杜甫的《春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破败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是唐朝的安史之乱,诗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深感忧虑。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对外贸易。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海洋实力,促进了中国与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六、比较题答案:1.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政策异同点: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推行儒家思想,实行宽松的法律制度。两者都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交流。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点: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旨在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但未能成功;辛亥革命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旨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最终成功。两者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七、分析题答案:1.唐朝的繁荣原因:唐朝实行开明的政治制度,重视文化教育,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昌盛。2.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这些事件推动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八、列表题答案:1.中国古代的五大科技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天文历法。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2.中国近代史的五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九、地图题答案:1.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古代贸易路线,主要经过中亚、西亚等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战争: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这些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