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第二单元第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1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第二单元第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2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第二单元第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3页
高一历史岳麓版学案:第二单元第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问题导学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宴,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洋务派开始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近代企业,如:1861年,中国第一个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立;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成立。差不多与此同时,一些民用企业和民族企业也相继成立。材料三中国洋务派从鸦片战争中以朦胧的非系统的形态,萌动着对域外文明的新知,洋务运动在创办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积极地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立北京同文馆、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机器学堂、1866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学堂,均开有关教育之先河。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同时也扮演着清王朝这个封建王朝的掘墓人。故有论者讥讽洋务派实质上是“种豆得瓜"。(1)材料一为我们研究19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2)材料二中“近代企业”的含义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带有近代性质的企业为什么最早在通商口岸出现?(3)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洋务派是“种豆得瓜"?(4)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研究洋务运动确立了一个“守旧与创新"的主题,如何理解这一主题的含义?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缏"(缏即线),以其交洋人也。丝比用手缏更细滑光洁,售价亦贵三分之一。每间丝偈大者女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两、四两不等。肇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顺(即广东南海、顺德)两邑相起继者多至百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员(即圆),远近胥(即都)蒙其利。——《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材料二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材料三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是在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人的直接支持下开办起来的,却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县衙。知县感到左右为难,只得向上禀告。刘坤一驳斥说:“士为四民之首,立论犹当持平。烟囱既隔城垣(该厂建在无锡西门外),何谓风水有碍?”反复再三,官司才告一段落。(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这些企业的性质。(2)根据材料一,概括企业创办和经营的情况。(3)材料二、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倾销大量商品,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2)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加速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比重,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3)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近代工业出现。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近代企业,国内兴起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2.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原因(1)这些地区较早受到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充分,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较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2)历史上,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基础好,交通便利.(3)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起了示范、诱导作用。答案:【问题导学】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手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近代工业落后.(2)提示:含义:使用机器生产。原因:通商口岸是外国势力最早入侵的地方;自然经济解体比较早;交通便利.(3)提示: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了新式人才,冲击了旧思想、旧观念,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创造了条件.(4)提示:守旧是指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创新是指洋务运动的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提示:在西方近代化生产的刺激下产生;采取机器生产;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更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