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地理(人教版)选修一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_第1页
2025地理(人教版)选修一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_第2页
2025地理(人教版)选修一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_第3页
2025地理(人教版)选修一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_第4页
2025地理(人教版)选修一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第1课时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区域营造地表形态内力作用的差异。2.绘制示意图,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3.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常见的三大类岩石及主要地貌景观。知识点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分类类型作用形式实例对地貌的影响快速的火山喷发和地震基拉韦厄火山瞬间改变地表形态缓慢的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改变地表形态3.表现形式(1)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概念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这一过程称为岩浆活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2)地壳运动①概念: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②类型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示意图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4)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情境]当地时间2022年2月10日、12月22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两度喷发,岩浆喷涌而出,巨型烟柱直冲天际(如图)。埃特纳火山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一座活火山,是欧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与其他活火山一样,埃特纳火山的高度处在不断变化中。埃特纳火山喷发状况十分活跃,自2007年以来发生20余次喷发,而有史以来的喷发活动累计造成近100万人伤亡,破坏力极强,但频繁的火山喷发也为当地带来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及大量的旅游资源。[探究](1)引起埃特纳火山频繁喷发的主要内力作用是什么?(2)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哪里?相同能量来源的主要表现还有哪些?(3)针对火山喷发要趋利避害,请说出当地人们应如何利用火山发展经济?提示(1)岩浆活动。(2)地球内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3)利用肥沃的火山灰发展农业生产;开发火山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2023·福建莆田一中期中)下图示意安徽省祁门县大北埠地质剖面。据此完成(1)~(2)题。(1)据图判断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A.1次 B.2次C.3次 D.4次(2)地质历史时期,该地区西北部的地壳运动主要是()A.下沉运动 B.上升运动C.水平挤压 D.张裂运动答案(1)C(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岩层中存在斑状花岗岩、花岗岩、玄武岩,可推测该地曾经发生过3次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第(2)题,该地区西北部的地质剖面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形成时应深埋于地下,现出露地表可推测该地区地壳运动以上升为主。知识点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类型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类型形成过程突出特点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喷出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沉积岩地表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变成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具有片理构造板岩、大理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岩浆岩(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进行判断。(1)岩浆:“三进一出”。岩浆是“岩石之本”,岩石圈物质循环源于岩浆,岩浆也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归宿,三类岩石都可以转化为岩浆。(2)岩浆岩:“一进三出”。岩浆岩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也能转化为岩浆,而只有岩浆能生成岩浆岩。(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①变质岩能转化为岩浆和沉积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变质岩。②沉积岩能转化为岩浆和变质岩,变质岩和岩浆岩能转化为沉积岩。[情境]雨花石是南京及周边地区雨花台组砂砾石层里质地坚硬、形态圆滑、色彩斑斓的砾石,其中玛瑙质雨花石因二氧化硅热液渗入岩石孔洞中冷凝、重结晶而形成。距今1.45亿年前,南京地区发生了火山爆发,大量岩浆喷出地表,岩浆活动使地下水成为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距今2300万年前,古长江、古秦淮河、古滁河流经此地,后因地壳抬升,古河床形成了由雨花台组砂砾石层构成的台地;距今2000万年前,南京地区又发生一系列火山活动,横山就是当年火山活动的遗迹之一,该次岩浆作用促使雨花台组砂砾石层中的鹅卵石最终成为雨花石。下图为南京雨花石分布及地理景观示意图。[探究](1)简述两次火山活动对玛瑙质雨花石形成的作用。(2)指出横山地层剖面中玄武岩层与砂砾石层的形态差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提示(1)第一次:岩浆喷出形成多孔的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二氧化硅热液渗入岩浆岩,冷凝形成纹理。第二次:岩浆热量使(岩浆岩、沉积岩等)砾石内矿物发生重结晶(变质作用);二氧化硅热液渗透,使砾石二次“硅化”(渗入冷凝形成纹理)。(2)形态差异:玄武岩层厚度小、形态破碎(尖顶);砂砾石层厚度大、形态完整(平层、台地)。形成过程:古长江长期搬运堆积,河床形成巨厚的砂砾石层;火山喷发,玄武岩层覆盖砂砾石层,地壳抬升,玄武岩经受风化、侵蚀,厚度变薄、形态破碎;砂砾石层受上覆玄武岩层保护,少受风雨侵蚀,形态完整。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下面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 B.④⑤⑧C.②④ D.③⑥⑦⑨(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② B.③C.⑦ D.⑨(3)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答案(1)A(2)B(3)A解析第(1)题,煤炭资源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是地质时期的古代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埋藏沉积在地下形成的,所以应先是形成沉积物,再形成沉积岩。读图,根据地质循环的环节分析,①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了沉积物,②是压实、固结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其他作用过程形成的不是沉积岩。第(2)题,大理岩是由石灰岩经过变质形成的,石灰岩是沉积岩,所以能表示大理岩的形成的是③。②作用形成的是沉积岩。⑦是岩浆岩高温、高压作用过程,形成的是片麻岩。⑨也是岩浆岩变质过程,不会形成大理岩。第(3)题,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只有岩浆能够形成岩浆岩,其他岩石都不能。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都能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熔化,能形成新的岩浆。课后质量评估【素养达标】2022年12月5日22时21分在汤加群岛(15.15°S,174.25°W)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千米。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有关本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活动引起 B.地壳运动引起C.山崩和滑坡引起 D.人类活动诱发而成答案B解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答案D解析云南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2022·广东深圳期末)下图为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石柱的岩石类型是()A.沉积岩 B.变质岩C.岩浆岩 D.火山岩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石柱为大理石柱;结合所学可知,大理石为变质岩。4.图示时段内该地区经历过的海陆变迁次数是()A.1次 B.2次C.3次 D.4次答案C解析结合图片可知,公元79年到15世纪,海水漫过了石柱的下部分,15世纪到18世纪,海水退去;18世纪到1955年,海水再次漫过石柱下部分,因此可以得出海陆变迁次数为三次。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A.④和⑤ B.①和⑥C.①和④ D.③和⑥答案D解析形成变质岩的作用是高温、高压作用,所以图中的③和⑥为变质作用,与变质岩相关的④为高温高压熔化作用。6.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页岩、石灰岩 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 D.石英岩、花岗岩答案A解析能找到化石的是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代表是页岩、石灰岩、砂岩等。大理岩、石英岩是变质岩,玄武岩和花岗岩是岩浆岩。位于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在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据清代《黑龙江外记》记载:“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亦有碎石块落至原地,亦落四周,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据此完成7~8题。7.古文中记载的“火”最有可能来自()A.地壳 B.岩石圈C.软流层 D.下地幔答案C解析古文中的“火”指的是岩浆,岩浆一般发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8.“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最有可能与图中数字所示地质作用一致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解析“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指的是岩浆岩(喷出岩)的生成。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素养提升】下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故名为石香肠构造。由于不同力学性质岩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的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据此完成9~10题。9.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 D.地震作用答案B解析由材料“由于不同力学性质岩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可知,形成石香肠构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地壳垂直运动。10.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①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②受到强大的压力③地形起伏大④火山活动强烈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据材料“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强硬岩层”可知,形成石香肠构造的重要条件是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受到强大的挤压。(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岩石圈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联系着地球内部和地球外部环境。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11~12题。11.图中和花岗岩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是()A.⑦ B.⑧C.⑨ D.⑩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片信息可知,⑦为岩浆侵入,⑧为地壳抬升,⑨为变质作用,⑩为变质作用。12.下列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侵入岩不可能被外力作用塑造B.沉积岩能直接转化成侵入岩C.一般认为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D.变质岩能直接转化为玄武岩答案C解析侵入岩也可以被外力作用改变形态,A错误;沉积岩要首先变成岩浆,才能再变成侵入岩,B错误;岩浆的发源地是上地幔,C正确;变质岩也需要先变成岩浆再变成玄武岩,D错误。(2023·重庆武隆中学阶段练习)云南大理点苍山,峰峦起伏、气势雄伟、有古冰川遗迹。山体由大理岩、片麻岩、片岩等岩石组成。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戊是沉积物,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①~⑤代表某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3~14题。13.形成点苍山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点苍山岩石由大理岩、片麻岩等岩石组成,属于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根据材料戊为沉积物,则⑤为固结成岩,甲为沉积岩;①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丁为岩浆岩,②为冷却凝固,丙为岩浆,③为重熔再生,乙为变质岩,④为变质作用。14.图中代表岩浆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C解析戊为沉积物,甲是由沉积物形成,故为沉积岩,根据所学知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所有岩石均可以变成岩浆,所以丁为岩浆岩,丙为岩浆。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15~16题。15.下列有关图示①②③④⑤五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①—沉积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A.①④ B.②⑤C.③④ D.①②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图中②是由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岩;③是岩浆;①为沉积岩;④为靠近岩浆活动区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⑤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16.下列各种岩石和岩浆之间的转换过程中能正确反映地壳物质循环的是()A.③—⑤—①—④—③B.①—②—③—④—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⑤答案A解析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喷出岩。在外力作用下,地表岩石转化成沉积岩。在地壳内部,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最后在地表以下的深处熔融,形成新的岩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材料一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材料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1年1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以上。(1)据图说明沉积岩的形成过程。(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