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刘伯承与军史之最_第1页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刘伯承与军史之最_第2页
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刘伯承与军史之最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刘伯承与军史之最

刘伯承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是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化家。他在辛亥革命时期从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第一个在国民革命军担当军长的中共党员

1927年5月上旬,当刘伯承孤军苦撑泸州城时,武汉国民政府任命刘伯承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这使他成为第一个在国民革命军中担当军长职务的中共党员。1927年6月,贺龙由于战功卓著,升任国民革命军其次十军军长,他担当军长比刘伯承晚了一个月。当时贺龙还不是党员,他是9月初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经周逸群、谭平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叶挺当时担当第十一军副军长兼其次十四师师长,他到南昌起义时才担当第十一军军长一职。

1927年7月,为了筹划南昌起义、迷惑国民党右派,刘伯承在武汉《国民日报》发表消息说:“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刘伯承、副军长黄慕颜,先后来汉向中心陈述与川中反动军阀奋斗情形,极为中心嘉奖。近刘军长因病,特向军事委员会请假调养,其职务交黄副军长代理,已蒙军委批准。”

参加筹划打响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后,大肆屠杀革命者。为了挽救革命,7月中下旬,中共中心确定在南昌实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周恩来选择刘伯承作为军事上的助手,因为刘伯承既有隐私组织大规模兵暴的阅历,又有丰富的作战指挥阅历。刘伯承乘江轮前往九江,依据周恩来的指示,到其次十军军部帮助贺龙拟制起义安排。起义安排具体列举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在南昌乃至江西地区的兵力部署,其中驻南昌的兵力为5个团3000余人,而起义军方面共有2万余人,优势明显。

8月1日凌晨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激战至拂晓,全歼反动守军。起义军南下,打算占据广东,在苏联支援下重新北伐。1927年10月,在潮汕地区遭到敌人优势兵力围攻而最终失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记着中共独立领导革命和创建人民军队的起先。

担当中心军委第一任编译科科长

1930年8月,刘伯承从苏联回到上海后,还担当过中共中心军委编译科科长。由于工作的须要,他身穿灰绸长衫,戴着墨镜,手执纸扇,以“林直木教授”的身份开展工作。在周恩来领导下,他和从苏联归国的左权、叶剑英、傅钟、李卓然等一起,翻译苏联红军的步卒战斗条令、政治工作条例和苏联军事论著,译成后发往全国各苏区,供红军作战和训练参照运用。

为了躲避特务监视,刘伯承4次搬迁住处。

1932年8月,刘伯承和左权等翻译了苏联红军的《军语说明》,这是我军第一部译自外军的军语专著,对于红军的正规化建设发挥了肯定作用。

1941年,八路军总部送去一部《合同战术》译稿请刘伯承校订。当时正是抗日斗争最残酷、最艰苦的阶段,几乎每天打仗。一年后这部译著校订好并付印,刘伯承在评序中写道:“这本书在校正中经过三次反‘扫荡’的作战。”

最早提出“麻雀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刘伯承任一二九师师长。1937年11月,日军以500步卒和1个骑兵连向山西长治县旁边的范村发动进攻。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一团以1个连的兵力,分散埋伏在十多里长的山地、道路旁边,三人一组,五人一群,飘忽不定,时常变换位置,时聚时散地打击敌人。日军看着这些像小麻雀一样飞来飞去的八路军,想抓又抓不着,只能被动挨打。经过几小时的战斗,歼灭日军近百人,击毁军车1辆。这就是“麻雀战”。刘伯承风趣地说:“不要小看这个‘麻雀战’,有时一只‘麻雀’也会闹得敌人团团转哩。”

1938年7月,刘伯承在《一二九师抗战一周年战术报告》中特地提到范村战斗,称之为“独创了打麻雀战”。从今,产生了“麻雀战”这个名称。

首创“黄蜂战术”

抗战初期,刘伯承利用阎锡山的练兵场开办一二九师游击训练班,他亲自讲解游击战术。一次,他和李达讲完课后骑马回去,突然,他的大白马和李达的黄骠马受惊,双蹄飞起来。原来是一群黄蜂把马屁股蜇了。刘伯承若有所悟,再到训练班讲课时,他就讲起了“黄蜂战术”。他幽默地对学员说:“你们想呀,我们把这匹马比作是日军,日军兵力多,装备好,硕大无朋呀,可是小小的黄蜂蜇一下就受不了。我们派出去的游击小分队就是一只只黄蜂,叫日寇这匹大洋马日夜不得安静!”他号召群众仿照黄蜂的战术,拿起武器,群起打击日军。比如安泽县民兵轮战队和我军主力部队派出的人员就以“黄蜂战术”打击日军,当日军出操时,我军预先埋伏的一个排带领轮战队突然以步枪机枪火力急袭,杀伤敌47人。然后打完就走,敌人追出,我军已无影无踪。在敌人返回途中,我军又用“黄蜂战术”,以一个游击小组抓住敌人,各友邻小组和接近的主力部队都奔向战斗地点和敌军行进前方,集中兵力、火力,尾追、侧击、截击杀伤敌人。广阔抗日军民运用这一战术在游击战中杀伤了多数敌人。

参加指挥解放斗争中歼敌最多的战役

解放斗争时期,刘伯承先后担当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其次野战军司令员。1948年11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率领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发动了著名遐迩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在战役第一阶段,粟裕就谋划全歼黄百韬兵团后,华野同中野紧密协作,在徐州旁边打更大的歼灭战。随着淮海战役越打越大,中心军委确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11月23日,淮海战役其次阶段起先。黄维兵团有4个军10个师及1个快速纵队,共12万人,其中第十八军是国民党中心军五大主力之一,全部美械重装。24日,中心军委同意了总前委歼灭黄维兵团的安排,并指示:一切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刘伯承、粟裕等首先全力歼灭黄维兵团,在北面暂取守势,阻挡杜聿明部南下,在南面增加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的兵力,用刘伯承的说法,是“吃一个(黄维兵团),挟一个(杜聿明集团),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1949年1月6日,人民解放军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过4天激战,生俘杜聿明,全歼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历时两个月,歼敌55万多人,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歼敌最多、战况最激烈的一次大决战。

组织我军第一次大规模实兵示范演习

为培育高级指挥员的作战指挥实力,南京军事学院1954年在山东半岛实行了“集团军进攻转海岸防卫首长——司令部演习”。这次演习从1954年6月着手打算,院长刘伯承亲任演习指导部部长和军事总导演。演习从11月17日起先,演习地域宽30公里,纵深300多公里,包括当时山东昌潍、莱阳等专区及青岛市的10个县、100多个村庄。参演部队有步卒、工兵、炮兵、装甲兵、通信兵,还有海军和空军,连同参演人员、保障人员总计8000余人。全军有264名中高级干部参观见学,其中兵团级以上干部达21名。国防部长彭德怀和苏联远东军区一位大将率参观团前往参观。演习分3个阶段实施,历时14天,于11月30日结束。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