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讲课文冀教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讲课文冀教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讲课文冀教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讲课文冀教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0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讲课文冀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讲课文)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规律、停岸、留恋、靠近、涨潮”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背诵文中描写榕树样子和鸟儿活动情景的段落。3、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接着进行自主识字,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详细的语言环境等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2、通过学习提问,解决问题,培育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解决问题的实力。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妙、漂亮、众鸟纷飞的壮丽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美丽意境。(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激发学生酷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榕树的奇妙、漂亮、众鸟纷飞的壮丽场景,以及树、鸟、人融融相处的美丽意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配乐,老师激情解说。漂亮的南国,山清水秀,有甲天下的桂林,迷人的张家界,奇妙的索溪峪,风景如画的三峡……在广东省新会市天马村天马河的小岛上,还有一道奇妙的景观。你们看!你们知道吗?关于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漂亮的传闻呢!相传四、五百年前,一只仙鹤来到了这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惊奇。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之后,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今,每于早晨,万千灵鸟鸣声呼喊,凌空翱翔形成,南国一个奇观。这就是——(生:鸟的天堂老师板书课题)2、师:什么是“天堂”?(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答不出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学生想象自由回答)师:带着你的想象齐读课题。3、1933年闻名作家巴金路过此处,用美丽生动的文字登记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日我们就来观赏巴金笔下的鸟的天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初读课文,勾画出本课要认的字,然后把这些生字多读几遍。假如遇到不相识的字,可以查字典、可以请教老师、同学。(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巡察,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正音)2、小组合作识字,老师反馈。3、出示词语:靠近、停岸、树桩、涨潮、应接无暇、抛在、留恋、的确(1)先指名读一读,强调多音字“的”的读音。(2)学生提出不懂得词语,师生沟通多种形式理解不懂的词语。预设:(“树桩”可利用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涨潮”老师可以做简洁介绍。“接连和接着”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阅历在比较中理解;“清寂和喧闹”也可以对比着来理解;“慢慢和缓缓”可以让学生查查字典理解字面的意思,在进行比较。“应接无暇”可以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精读课文时还要深化理解。三、整体感知,确定探讨话题。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和他的挚友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两次的所见所闻不一样?(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全班沟通:作者和他的挚友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望见了大榕树,其次次望见了很多鸟。(3)试着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先自己试讲,然后指名说一说。)2、师: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心生感慨,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文章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1)沟通: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指导学生读出感慨的味道。(2)师:读着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为什么说我的眼睛骗了我?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前一个带引号,后一个不带引号?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老师引领学生抓住核心的问题“为什么说这里是鸟的天堂?”,进行探讨。因为这一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四、精读课文,品词悟情。(一)读“树”。1、师:一株榕树就是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下面请同学们找到描写榕树的段落,读一读,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这是怎样的一棵树?2、沟通读书后的初步印象。学生可能提到榕树很大、很茂密、生气勃勃等等。师:难怪作者会国发出感叹——(生:这漂亮的南国的树。)3、再次默读课文1—9自然段,勾画出表现榕树特点的句子。4、全班沟通。(1)榕树之大。我们的船慢慢靠近榕树了。理解“靠近”体会榕树之大,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数不胜数。“一株”联系上下文理解。老师指导朗读,突出“一株”,读出惊羡之情。老师还可追问:为什么数不胜数?老师可提示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并介绍“气生根”的特点。老师讲解榕树占地面积达20亩,与学校面积进行比较。老师追问:比较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难怪作者会说——这漂亮的南国的树。从远处看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理解“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导读出横跨水面的感觉。从挚友和作者的交谈中,写出了榕树之大。(2)表现榕树“茂密”。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先让学生读,然后引导学生带着想象谈体会,之后,探讨去掉“好像”可以吗?进一步理解“抖动”的感受,引发学生的想象。最终,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再一次赞美:这漂亮的南国的树。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生背诵。指导沟通背诵。(二)读“鸟”。1、师:今日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带着缺憾离开了。其次天早晨,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四周是清寂的……老师播放“群鸟纷飞”的录像,并解说,即课文内容。2、师:你有什么感受?(生:鸟很多、很欢……)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部分,哪些词句带给你这样的感受,画出来。3、学生读书、勾画。4、沟通。重点理解:喧闹、到处……到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应接无暇,体会鸟多,鸟欢。想象:小鸟们还会干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会说些什么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5、背诵,积累语言。(三)引导学生领悟“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的其他缘由。如当地的农夫爱护意识强。当地气候潮湿,适合鸟类繁殖……五、激发情感,回来主题。1、师:难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这样赞美——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引导学生理解双引号在这里的作用和两个鸟的天堂的不同含义。2、师:从鸟的天堂归来,你想说些什么?六、拓展迁移,读写结合。1、师:大榕树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向小鸟放开了无私的胸怀。孩子们,老师信任你们肯定沉醉于人与自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