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3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9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浓浓家国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和《圆明园的毁灭》三篇精读课文,以及1篇略读课文《无名岛》组成。《古诗三首》分别记录了宋代陆游的《示儿》、林升的《题临安邸》以及清代的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的一首,三首古诗体现了诗人满满的爱国情怀;《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中国少年的朝气蓬勃,热情讴歌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号召和激励我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寄予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酷爱和期望,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旺盛富强的剧烈愿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从前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绚丽文化的无限酷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名岛》主要讲了将军上岛后发生的事情,表达了战士们对祖国领土的酷爱,抒发了他们剧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单元重点:(1)阅读时,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三首》的学习中,要激励学生去查找写作的背景,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如当时宋代的社会环境等;《无名岛》一文激励学生去查找我国海岛战士生活的相关资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深化理解和感受文中的含义和包含的情感,学会积累,学习拓展运用。(2)学习列提纲,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支配了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这次习作中,要求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酷爱家乡、长大后建设家乡,造福家乡的美妙愿望,通过列写作提纲,让学生分段叙述,将文章写清晰。【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学习了肯定的网络技术,能通过计算机查找资料,有肯定查找资料的基础,但有针对性的查找和筛选须要的材料的实力较弱,还须要训练。本次习作,对学生来说可写的东西很多,如何将所写的内容合理支配,须要学生学会写作前列提纲,这个方法对学生来说之前接触少,但对于用几个小标题概括课文内容,时常接触,这种须要一个转换,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教法建议】引导学生查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老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不仅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实力,更训练学生处理筛选资料的实力。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2.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育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以及粗略地读课文的实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为主,老师做适当点拨。3.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教学中要从激趣入手,从感受二十年前的家乡起先,多种方式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愿望。4.引导学生关注“沟通平台”,通过沟通形成对单元的整体相识。【课时支配】分类内容课时课文12.古诗词三首2-313.少年中国说214.圆明园的毁灭215.无名岛1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1-2语文园地沟通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合计9-1114圆明园的毁灭(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文章的表达依次,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明晰各段间的联系。3.借助相关资料,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4.反复朗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关键实力力格【教学重点】关键实力力格【教学难点】反复朗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了解文章的表达依次,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明晰各段间的联系。【教具打算】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运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解题导入1.师生共同书写课题,老师边书写边说明:同学们请举起你写字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的毁灭》。这里的“圆”是圆满无缺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读“圆明园”。(一读再读)2.一个完备无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却被两个强盗给毁灭了。(补写:的毁灭)再读课题。二、介绍作者王英琦:女,1954年生,安徽寿县人。1987年毕业于武汉高校作家班。历任麻纺厂及安徽省机械施工公司、省微波总站和省文学艺术探讨所工人、干部、创作员,安徽省文联文学院作家,省作协理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起先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散文集《守望灵魂》、《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热土》、《漫漫旅途上的独行客》、《情到深处》、《我遗失了什么》等17部,短篇小说集《爱之厦》、《遥远而切近的爱》,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等。散文《我遗失了什么》获1987年全国优秀散文奖。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留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状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毁灭不行估量玲珑剔透众星拱月殿堂饱览建筑境界闯进统统销毁奉命灰烬雄伟安澜园武陵春色唐代(重点指导生字“殿、澜、侵、烬、”为前鼻音音,“珑、陵、宏、拱、煌、唐、统、奉”为后鼻音;“筑”为翘舌音,“略”区分n、l发音)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学习多音字:量(liàngliáng)练①读句子,找发觉。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liáng)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②读一读:量杯(liáng)数量(liàng)测量(liáng)酒量(liàng)练①选字填空陵凌峻(陵)墓冰激(凌)崇山(峻)岭练①选字填空销削消宵霄(销)毁(销)户剥(削)(消)失夜(宵)云(霄)理解词语依据意思填文中的词语。珍奇的珍宝。本文指圆明园是园林艺术宝贵的珍宝。(珍宝)不行以估计,无法计算。本文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不行估量)比方很多人蜂拥着一个人,或很多个体拥护一个核心。本文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众星拱月)形容建筑物异样华丽,光芒耀眼。(金碧辉煌)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玲珑剔透)再读课文,理清依次。(1)速读课文,思索全文主要写了哪两个内容?(两部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圆明园的毁灭。)哪几个段落讲的是同一个内容?(2)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行估(gū)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练全文围绕,写了和。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四、学习“会写字”毁殿拱辉煌陵览境闯宏唐统销奉估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视察笔顺,驾驭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视察生字书写特点,沟通。(“毁估辉殿陵侵拱煌境统销”左右结构。“闯、唐”半包围结构,“览、奉”上下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毁境殿”。毁:左上边是臼不是白字、上横和中横要分开,工字下横变为提,右边要窄。殿:尸字窄长、共字要写紧凑,右边几字扁小、横折折不带钩,又字撇轻捺重。唐:里边扁框朝左、中间十字上下左右都出头,口字要扁小。练学生练写,老师巡察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比照,刚好改正。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描写精彩的句子,并积累:(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行估(gū)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hóng)伟,还保藏着最宝贵的历史文物。2.练习运用:(1)用上关联词语,造句。(……是……也是……;……不但……而且……)(2)四人小组相互沟通,举荐一人全班沟通。)【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有精彩的句子,激励学生理解这些句子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六、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驾驭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驾驭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课文描述了圆明园从前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寄予了者对祖国绚丽文化的无限酷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加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七、当堂检测(建议运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八、课后作业(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30)(31-33)其次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表达依次,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明晰各段间的联系。2.借助相关资料,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重点)3.反复朗读,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难点)【教具打算】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课前导入1.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2.回顾:用自己的话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思索: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小组探讨,沟通。3.全班沟通。三、品读释疑(一)感受从前的圆明园1.圆明园的毁灭有着不行估量的损失,就说明它肯定有不行估量的价值。从前圆明园原委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行估量(板书“不行估量”)的价值?结合课文其次、三、四自然段说一说。(提示同学们留意:这一段描写,用上了好多连接词,说的时候尽量用上它们。)2.沟通预设: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喧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板书“有……也有……”)圆明园有象征着喧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还有依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立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板书“有……也有……还有……”)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不仅有……还有……”)圆明园不但建筑雄伟,还保藏着特殊宝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珍异宝。(1)从先秦到清朝大约多少年的时间?(经验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大约是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2)想想会有多少名人字画和无价之宝。学生搜集的资料介绍。(3)老师选择几幅名画和几件珍宝让学生目睹感受。(4)齐读第四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著名遐迩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四周。(1)有谁查资料知道圆明园的面积有多大吗?(占地面积有458.9公顷。1公顷=15亩,估算一下,我们学校83亩,也许估计一下圆明园相当于多少个试验小学?这么大的面积上,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四周,是多么壮美的景观!(2)圆明园有哪些景点?(学生结合课文及课外资料介绍,老师补充:我们选了20处景观的名称,请大家读一读:正大光明、天图画、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汇芳书院、映水兰香、北远山、西峰秀色、四宜书屋、平湖秋月、蓬莱台、别有洞天、坐石临流、曲院风荷……)圆明园著名的就有40处景点,光读这20景点的名称就须要这么长时间,假如一景一景参观得须要多少天啊。我看得一个月。(3)参观景点,选择一处说说感受。图片出示,学生沟通预设:“蓬莱瑶台”在云端里若隐若现,仿佛人间仙境!“平湖秋月”在夜晚的灯光衬托下感觉很朦胧,住在那里肯定会做美梦。“雷峰夕照”中的雷峰塔真高,直冲晚霞,真壮丽啊。(4)老师补充介绍:这漂亮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一读。“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立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黄金,施以脂粉。……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纷繁芜杂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5)齐读书中的一句话:“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把书上概括圆明园的两句话也用“是……也是……”连起来变成一句话。(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6)读课文2、3、4段,引领学生留意体会那些连接词,读出一种骄傲感。(7)情感朗读:面对这人间奇迹,你心中肯定升腾起一种情感,正如雨果形容的那样“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建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此刻在你心中,圆明园拥有的是什么?(劳动人民艺术、才智的结晶。)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句话。(即:“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8)圆明园所拥有的浓缩成一个词是什么?是“文化”,而且是价值不行估量祖国文化!(回扣“不行估量”)请义正词严地告知自己以及天下全部的人“圆明园的价值是祖国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行估量的!”(9)老师点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二)体会圆明园的“不行估量的损失”。1.(引读课文)1860年,10月6日——齐读第五段2.英法联军是怎么做的?阅读第5段,用书上的词语概括概括。3.老师补充资料:请读一读——参加劫掠的英法军官回忆: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夺取财宝,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选择高级皮外套,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石、珍宝和水晶石;有的颈项上挂着翡翠项圈……4.把感情带到课文中再朗读这句话。“他们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老师再次出示资料,学生——侵略者除了大肆抢劫外,被他们糟蹋了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带不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0日,法国军队短暂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疮痍。)再带着感受朗读这句话。5.体会毁灭的惨痛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半分钟,大家想象会烧掉什么?大火连烧三天会烧掉什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在三自然段的景物前前面加“没”、“了”。一边添加一边让学生跟读。比如,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没有了……也没有了……,没有了……还没有了……)还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金壁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6.小结“圆明园,我国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在几天之内化为一片灰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耻大辱,是英法列强侵略中国、践踏人类文明的铁的罪证。7.感情朗读第五自然段,带着无比痛恨之情来读。8.补充资料,再读课文:(1)李大钊诗句:“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指名读)(2)雨果文章:“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成功的一半赃物,今日,尽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个奇迹已经消逝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3)采纳老师引读的形式,师生一起用上“没有了……也没有了……”等连接词,对全篇课文进行创建性地朗读。9.小结板书:让我们恒久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都没有了。(老师渐渐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三)老师小结。1.回顾圆明园从前的辉煌,关注关键句(过渡句),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指名回答)2.方法指导:品析过渡句概念: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这个句子就是过渡句。效果: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推断方法:过渡句一般在文章的中间部位,有时候单独成段,有时候在段首。3.现在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你的是什么?(指着课题问)那就请你愤恨地表达吧。(用不同的语气进行朗读训练)四、学习写作方法1.课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第一自然段阐明白圆明园的毁灭是不行估量的损失,结尾提到,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珍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这样写可使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完整。运用好首尾呼应重述开头法,结尾似乎就是开头的重复。一问一答法,就是开头提出问题在结尾回答。句式变换法,开头和结尾意思差不多.只是句式发生了变换,相像却不尽相同。举一例:比如《颐和园》第一自然段写“北京的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最终一个自然段写“颐和园到处是漂亮的景色,说也说不尽。颐和园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以无比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多数中外游客。”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