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胚胎学2
第13章消化管(看答案点此处)(返回目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消化管各段之间结构差异最大、与功能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是
A.黏膜
B.黏膜肌层
C.黏膜下层
D.肌层
E.外膜
2.没有黏膜肌层的消化管是
A.胃
B.咽
C.食管
D.回肠
E.结肠
3.对消化管皱裳形成的正确描述是
A,上皮突向管腔
B.上皮和固有层突向管腔
C.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突向管腔
D,黏膜和黏膜下层突向管腔
E.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突向管腔
4.消化管的肌层由骨骼肌移行为平滑肌的一段是
A.咽
B.食管
Cb目tJ
D.小肠
E.大肠
5.关于浆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即单层扁平上皮
B.由内皮覆盖薄层结缔组织构成
C.由薄层结缔组织和间皮构成
D.构成消化管各段的外膜E,可分泌黏液,润滑器官表面
6.味蕾不存在于
A.丝状乳头
B.菌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软腭和会厌
E.咽
7.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是
A.牙本质
B.釉质
C.牙骨质
D,骨密质
E.纤维软骨
8.食管下段的黏膜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变移上皮
D.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E.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9.食管腺
A.为纯浆液性腺
B.为管状腺
C.分泌淀粉酶
D.位于固有层
E.位于黏膜下层
10.食管的组织结构特点不包括
A.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
B,上、下端固有层可有少许黏液性腺
C.黏膜下层含食管腺
D.肌层为纵行的平滑肌
E.外膜为纤维膜
11.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不包括
A.黏膜上皮为夹有杯状细胞的单层柱状上皮
B.上皮中尚有少量内分泌细胞
C.胃小凹的上皮与表面上皮一样,可分泌黏液
D.胃小凹的底与胃腺相通
E.胃体部的胃腺可分泌黏液、盐酸、酶原和激素
12.胃黏膜的上皮细胞
A.主要是分泌黏液的杯状细胞
B.顶部胞质含大量黏原颗粒
C.PAS反应阴性
D,分泌的黏液中含高浓度H+
E.脱落后由主细胞增殖补充
13.不属于胃底腺的细胞是
A,主细胞
B.泌酸细胞
C.杯状细胞
D,颈黏液细胞
E.内分泌细胞
14,分泌具有抗恶性贫血的内因子的细胞是
A,表面黏液细胞
B.颈黏液细胞
C.主细胞
D.壁细胞
E.Paneth细胞
15.胃底腺壁细胞内H+和CI一结合成盐酸的部位是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细胞内分泌小管
D.微管泡系统
E.线粒体
16.胃底腺的主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
A.盐酸
B.外因子
C.内因子
D.胃蛋白酶
E.胃蛋白酶原
17.关于胃底腺壁细胞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位于腺的颈部和体部
B.胞质嗜碱性
C.有特殊的细胞内分泌小管
D.含丰富的线粒体
E.细胞萎缩可引起贫血
18.关于Paneth细胞的描述哪一点是错误的?
A,是小肠腺特有的细胞
B.位于小肠腺的基底部
C.细胞顶部有粗大的嗜酸性分泌颗粒
D,分泌颗粒含溶菌酶
E.属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19.中央乳糜管
A,存在于胃肠的黏膜固有层内
B.是有孔毛细血管
C.是毛细淋巴管
D,是与毛细淋巴管相连的小淋巴管
E.管腔大,内皮细胞间隙宽,基膜只有基板
20.微皱褶细胞
A,是组成肠腺的一种细胞
B.其基底面有许多微皱褶
C.在光镜下很容易辨认
D.可摄取抗原并传递给下方的淋巴细胞E.产生的分泌片与IgA结合
形成slgA
21.环行皱裳和绒毛最发达的部位是
A.胃体和胃底
B.十二指肠和空肠头段
C.空肠和回肠
D.回肠和升结肠
E,结肠和直肠
22.小肠内缺乏绒毛和肠腺的部位是
A.环行皱裳
B.十二指肠头段
C.空肠和回肠交界处
D.孤立淋巴小结处
E.集合淋巴小结处
23.解剖上看到的结肠带是
A.局部增厚的外纵肌
B.局部增厚的内环肌
C.增厚的黏膜肌
D,黏膜下层中的集合淋巴小结E.聚集在外膜中的脂肪细胞
24.结肠的结构特点是
A.环行皱裳的数量减少
B.绒毛少而短
C.黏膜上皮中杯状细胞增多
D.肠腺长而密集,伸到黏膜下层E,肌层中缺乏纵行肌
25.肛管的结构特点是
A.黏膜上皮中无杯状细胞
B.固有层中无肠腺
C.黏膜肌为骨骼肌
D.黏膜下层有密集的静脉丛
E.环行平滑肌增厚形成肛门内、外括约肌
(二)B型题
A.味腺
B.胃底腺
C.小肠腺
D.大肠腺
E.十二指肠腺
26.浆液性腺
27.黏液性腺
28.含有潘氏细胞
29.含有泌酸细胞
A.干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吸收细胞
E.颈黏液细胞
30.细胞狭长,胞质上部含许多黏原颗粒
31.胞质顶部含酶原颗粒,基部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32.与脂肪吸收有密切关系的细胞
33,可分裂分化为所在部位的其他细胞
A.纵行皱裳
B.环形皱裳
C.绒毛
D.微绒毛
E.微皱褶
34.由黏膜上皮和部分固有层结缔组织形成的突起,存在于小肠各段
35.由黏膜和部分黏膜下层形成的突起,存在于食管,进食时可消失
36.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的密集的突起,光镜下为纹状缘
A,盐酸和内因子
B.胃蛋白酶原
C.双糖酶和肽酶
D.溶菌酶
E.胃泌素
37.由胃的壁细胞分泌
38.由胃肠的G细胞分泌
39.由小肠的吸收细胞分泌
40.由小肠腺的Paneth细胞分泌
(三)X型题
41.正常时消化管腔面可衬有
A.内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复层柱状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E.变移上皮
42.由平滑肌组成的结构是
A.食管上括约肌
B.食管下括约肌
C.幽门括约肌
D.肛门内括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
43.黏膜下层含有腺的器官是
A.食管
B.胃
C.十二指肠
D.空肠和回肠
E.气管
44.胃肌层的特点有
A.内环外纵的2层平滑肌
B.内斜中环外纵的3层平滑肌
C.肌层之间有肌间神经丛
D.纵行肌在贲门部形成贲门括约肌E.环行肌在幽门部形成幽门括
约肌
45.参与胃黏膜自我保护的机制包括
A,胃液内高浓度的盐酸
B,表面黏液细胞分泌的不溶性黏液
C.黏液中含有的HC03-
D.上皮细胞的快速更新
E.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组胺
46.胃底腺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
A.腺的底部最多,细胞呈柱状
B.核位于基部,胞质嗜酸性
C.细胞顶部充满分泌颗粒
D,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E.合成和分泌胃蛋白酶原
47.小肠绒毛固有层中含有
A.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
B.丰富的毛细淋巴管网
C.丰富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D.散在的平滑肌纤维
E.散在的神经丛
48.小肠黏膜上皮的细胞组成有
A.吸收细胞
B.杯状细胞
C.Paneth细胞
D.内分泌细胞
E.微皱褶细胞
49.胃肠内分泌细胞的特点是
A.散在分布于上皮和腺体内
B.细胞数量和种类多于任何一个内分泌腺
C.细胞均贴附于基膜,游离面均到达腔面
D.分泌颗粒多聚集于细胞基底部E.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胺或多肽
激素
50.扩大小肠吸收面积的结构有
A.环行皱裳
B.小肠绒毛
C.吸收细胞游离面的微绒毛
D.细胞衣
E.小肠腺
51.小肠黏膜上皮的吸收细胞
A.游离面有密集整齐排列的微绒毛
B.微绒毛表面有厚的细胞衣,其中含多种消化酶
C.侧面顶部有连接复合体
D.侧面下部细胞间隙较宽大,有利于吸收
E.胞质内可形成乳糜微粒
52.有关肠腔中分泌性IgA(slgA)形成和释放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A.M细胞摄取抗原并传递给浆细胞
B.浆细胞分泌IgA
C.吸收细胞合成的分泌片(糖蛋白)镶嵌于细胞膜
D.IgA与分泌片结合形成slgA
E.slgA释放入细胞间隙,穿过吸收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进入肠腔
53.十二指肠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
A.管壁4层结构明显
B.绒毛发达,呈宽大的叶状
C.固有层有孤立淋巴小结,但无肠腺
D.黏膜下层含黏液性腺
E.腺的分泌物为碱性,有中和胃酸的作用
54.与脂肪吸收和转运相关的结构有
A,细胞衣
B.滑面内质网
C.高尔基复合体
D,有孔毛细血管
E.中央乳糜管
55.消化管黏膜中淋巴小结比较发达的部位是
A.咽
B.食管
C.空肠
D.回肠
E.阑尾
二、名词解释
1.味蕾
2.釉质
3.胃小凹
4.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5.环行皱裳
6.小肠绒毛
7.中央乳糜管
8.十二指肠腺
9.Paneth细胞
10.微皱褶细胞
三、问答题
1.简述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
2.试述胃黏膜上皮的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3.消化管的哪些细胞与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有关?试述这些
细胞的细微结构。
4.比较食管、胃体、小肠和结肠黏膜的结构。
5.为什么说消化管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附:参考答案(看思考题点此处乂返回目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A2.B3.D4.B5.C6.A7.B8.D9.E10.D
11.A12.B13.C14.D15.C16.E17.B18.E19.C20.D
21.B22.E23.A24.C25.D
(二)B型题
26.A27.E28.C29.B30.E31.B32.D33.A34.C35.A
36.D37.A38.E39.C40.D
(三)X型题
41.BD42.BCD43.ACE44.BCE45.BCD46.ACDE
47.ACD48.ABDE49.ABDE50.ABC51.ABCDE52.BCD
53.ABDE54.ABCE55.ADE
二、名词解释
1.味蕾是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舌的菌状乳头和轮状乳头,少数
散在于软腭、会厌和咽的上皮内。味蕾呈卵圆形小体,顶部有味孔;味蕾
内有长梭形的味觉细胞和锥形的基细胞;味觉细胞的游离面有微绒毛伸入
味孔,基底面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不同部位的味蕾对不同味道物质
的感受性不同。
2.釉质是包在牙冠部牙本质表面的一层钙化组织,是体内最坚硬的
结构。釉质由釉柱和极少量的间质构成;釉柱呈棱柱状,从釉质底部向表
面呈放射状紧密排列,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羟基磷灰石结晶;在牙磨片上可
见以牙尖为中心的釉质生长线,是釉柱生长过程中间歇性钙盐沉积而形成
的。
3.胃小凹是胃黏膜表面特有的小孔,是由胃黏膜上皮向固有层下陷
形成的。胃小凹的上皮是单层柱状,主要是分泌黏液的细胞;其底部含有
干细胞,可分裂增殖补充胃的表面黏液细胞。胃小凹的底部与3〜5条胃
腺相通。
4.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是胃黏膜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胃黏膜表面覆
盖有一层黏液,约厚0.25〜0.5mm,主要是表面黏液细胞分泌的不溶性黏
液凝胶,其中含有高浓度的HCO3-。黏液层将上皮与胃液隔离,HCO3-
可中和胃酸,使局部pH为7,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胃酸和胃蛋
白酶对黏膜的腐蚀和消化。
5.环行皱裳是小肠腔面的特殊结构,在十二指肠末段和空肠头段最
发达。它是黏膜和部分黏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环行隆起;其中轴是黏
膜下层结缔组织,周围是黏膜,黏膜上有小肠绒毛。环行皱裳可使小肠腔
面表面积扩大约2〜3倍,促进小肠的吸收。
6.小肠绒毛是小肠的特征性结构,是黏膜上皮和部分固有层向肠腔
突出形成的指状突起。绒毛中轴是固有层结缔组织,含1〜2条纵行的中
央乳糜管和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网,还含有散在的平滑肌纤维和其他结缔
组织细胞和纤维;其表面覆以单层柱状上皮,含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少
量内分泌细胞。小肠各段绒毛的形态不同,以十二指肠和空肠头段的绒毛
最发达。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扩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7.中央乳糜管是位于小肠绒毛中轴结缔组织中的1〜2条纵行毛细淋
巴管。它以盲端起始于绒毛顶部,向下穿过黏膜肌层进入黏膜下层形成淋
巴管丛;中央乳糜管腔大,内皮细胞间隙宽,无基膜,通透性大。中央乳
糜管与脂肪消化形成的乳糜微粒的吸收有关。
8.十二指肠腺是位于十二指肠黏膜下层的复管泡状黏液腺,其导管
穿过黏膜肌层开口于肠腺的底部。十二指肠腺分泌黏稠的碱性黏液,可中
和来自胃腔的食糜的酸性,防止胃酸
对十二指肠的腐蚀,并为胰酶提供合适的pH;此外,十二指肠腺还可
分泌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增殖。
9.Paneth细胞是小肠腺的特征性细胞,位于腺的基底部。细胞呈锥
形,顶部细胞质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电镜下细胞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
高尔基复合体和分泌颗粒;分泌颗粒含防御素、溶菌酶等。Paneth细胞具
有局部免疫功能,可杀灭肠道的细菌等微生物。
10.微皱褶细胞位于消化管集合淋巴小结处的黏膜上皮内。细胞的游
离面有许多微皱褶,基底面质膜内陷,形成一个较大的穹隆状凹腔,内含
多个淋巴细胞。微皱褶细胞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可摄取肠腔内的抗原性
物质,并传递给其下方的淋巴细胞,从而引起局部免疫。
三、问答题
1.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是:①从食管到肛管的消化管管壁自内向
外分4层: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②黏膜自内向外又分3层,即
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上皮在两端(食管和肛管下段)为复层扁平,
其余均为单层柱状;固有层为结缔组织,富含淋巴组织和小的腺体;黏膜
肌层为薄层平滑肌。③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黏膜下神经丛,食
管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下层还分别有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某些部位的黏膜
和黏膜下层突向管腔,形成皱裳。④肌层一般是内环外纵的两层平滑肌,
其间有肌间神经丛;但胃含内斜中环外纵3层平滑肌,食管上段和肛管下
段则为骨骼肌。⑤外膜可分为纤维膜和浆膜,前者为薄层结缔组织,见于
食管和大肠末段;后者为薄层结缔组织覆以间皮,见于胃、大部分小肠与
大肠。
2.①胃的黏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除少量内分泌细胞外,主要由
表面黏液细胞组成。②表面黏液细胞呈柱状,细胞核卵圆形,位于基部;
顶部胞质染色浅淡,PAS反应阳性;电镜下细胞顶部含大量黏原颗粒;相
邻细胞间有紧密连接。③上皮下陷形成许多胃小凹,胃小凹底部含干细胞。
④表面黏液细胞分泌不溶性黏液,含高浓度HC03一,覆盖于上皮表面,
可将上皮与胃液隔离,并可中和盐酸,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保护上皮。⑤
胃小凹的干细胞分裂分化,补充脱落的表面黏液细胞,使上皮不断更新。
这些构成了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
3.①消化管与蛋白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细胞主要有胃底腺的
主细胞和壁细胞,小肠的吸收细胞。②主细胞多位于胃底腺的底和体部;
细胞柱状,核圆形位于基部;光镜下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常呈泡沫状;
电镜下核周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顶部含酶原颗粒。③壁细
胞多位于胃底腺的颈部和体部;细胞大,圆或锥形,胞质嗜酸性;核圆居
中,可见双核;电镜下胞质有细胞内分泌小管和微管泡系统,并含很多线
粒体。④吸收细胞呈高柱状,相邻细胞顶部有连接复合体;细胞核椭圆形,
位于基部;细胞游离面有纹状缘,在电镜下为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
微绒毛表面有一层细胞衣;胞质内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等细胞器。⑤壁细
胞分泌的盐酸可激活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初步消化蛋白质;吸收细
胞的细胞衣含吸收细胞分泌的肽酶,并吸附有胰蛋白酶等,将蛋白质消化
分解为氨基酸;微绒毛极大地扩大吸收面积,促进消化产物的吸收。
4.①食管、胃体、小肠和结肠的黏膜从内向外都分为上皮、固有层
和黏膜肌层;其中固有层均为结缔组织,可见散在的孤立淋巴小结,在回
肠形成集合淋巴小结;黏膜肌层在食管为纵行的平滑肌束,其余各段为内
环外纵排列的薄层平滑肌。②食管的上皮为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
层仅在上、下端含少许黏液腺,大部分不含腺体,但可见黏膜下层食管腺
的导管。③胃体的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表面黏液细胞组成,分泌
黏液,上皮下陷形成胃小凹;固有层结缔组织少,主要含胃底腺,后者为
管状,由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干细胞组成;④小
肠上皮也是单层柱状,由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吸收细
胞游离面有纹状缘,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上皮和固有层突向肠腔形成绒毛,
其固有层含中央乳糜管、有孔毛细血管网,少量平滑肌纤维等;其余固有
层中含肠腺,亦为管状,除上述3种细胞外,还有Paneth细胞和干细胞。
⑤结肠黏膜无
绒毛;上皮与小肠相似,但杯状细胞增多;固有层中肠腺稠密且长,
无Paneth细胞。
5.①消化管的黏膜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抗原物
质不可避免地随饮食进入消化管腔,并可侵入黏膜内。②但消化管管壁含
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包括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内的孤立淋巴小结和集合淋巴
小结,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等,以及上皮内浸润的淋
巴细胞。淋巴组织接受上述抗原刺激,产生并向消化管腔分泌免疫球蛋白,
发挥局部免疫而清除抗原。③在肠集合淋巴小结处的上皮内散在有一种抗
原呈递细胞,即微皱褶细胞,可摄取肠腔内的抗原物质,并将其传递给下
方的淋巴细胞,后者进入黏膜淋巴小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增殖分化,并经
淋巴细胞再循环返回肠黏膜,转变为浆细胞。④浆细胞主要分泌免疫球蛋
白A(IgA),与上皮细胞基底面和侧面质膜中的分泌片(镶嵌糖蛋白)结
合,形成分泌性IgA(slgA)oslgA被内吞入上皮细胞,继而释放入肠腔。
⑤slgA特异性结合抗原,从而抑制细菌的增殖和病毒的复制,中和抗原,
降低抗原与上皮细胞的黏着和侵入。
第14章消化腺(看答案点此处)(返回目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电镜下,浆液性腺细胞的基部有
A.大量分泌颗粒
B.发达的质膜内褶
C.丰富的滑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D.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E.黏原颗粒
2.电镜下,纹状管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基部具有
A.丰富的分泌颗粒
B.发达的质膜内褶和线粒体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
E.溶酶体
3.舌下腺属于
A.纯黏液性腺
B.纯浆液性腺
C.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
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
E.以上均不是
4.关于肝脏的肝板叙述错误的是
A.由单层肝细胞排列而成
B.肝板可分支,并有孔
C.围绕中央静脉大致呈放射状排列
D.肝小叶周边的肝板环行,称为环板E.肝血窦通过肝板的孔互相
通连
5.肝细胞有3种功能面,其中有微绒毛的是
A.血窦面
B.胆小管面
C.肝细胞连接面
D.血窦面和胆小管面
E.胆小管面和肝细胞连接面
6.关于肝小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中央静脉的管壁无平滑肌
B.肝板通过分支互连成网
C.肝血窦互连成网
D.胆小管在肝板内互连成网
E.胆小管与窦周隙直接相通连
7.胰腺的泡心细胞是
A.闰管的上皮细胞
B.浆液性腺细胞
C.黏液性腺细胞
D.脱落的腺细胞
E.巨噬细胞
8.关于胰岛的描述错误的是
A.腺泡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团
B.大小不等
C.胰头部较多
D.胰尾部较多
E.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9.有关胰腺腺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与闰管相连
B.有泡心细胞
C.外有基膜
D.无肌上皮细胞
E.由浆液性腺细胞和黏液性腺细胞混合组成
10.关于胰腺腺泡细胞的结构特征,错误的是
A.细胞为锥形
B.有丰富的滑面内质网
C.细胞顶端有许多酶原颗粒
D.基部胞质嗜碱性
E.核圆,位于基底部
11.胰腺中哪种细胞退化可引起糖尿病?
A.A细胞
B.B细胞
C.D细胞
D.PP细胞
E.浆液性腺细胞
12.关于胰岛B细胞的特征,错误的是
A.分泌胰岛素
B.其数量仅次于A细胞
C.电镜下有大小不等的分泌颗粒
D.多位于胰岛中央部
E.细胞功能亢进可引发低血糖症
13.关于人的肝小叶的结构,错误的是
A.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中轴有纵行的中央静脉
C.胆小管与窦周隙互不通连
D.肝小叶分界很明显
E.相邻肝板之间为肝血窦
14.能够分泌胆汁的是
胆小管
胆囊
贮脂细胞
肝细胞
小叶间胆管
15.合成胆汁的主要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核糖体
D.微体
E.线粒体
16.肝小叶的窦周隙位于
A.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
B.胆小管与肝细胞之间
C.肝细胞与肝细胞之间
D.胆小管之间
E.肝血窦之间
17.关于Kupffer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成员之一
B.形态不规则,有突起
C.有丰富的溶酶体
D.能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
E.主要位于肝的结缔组织中
18.有关肝血窦的特点,错误的是
A.有完整的基膜
B.内皮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
C.内皮细胞为有孔型
D.形态不规则
E.血窦内血液汇入中央静脉
19.正常肝的窦周隙内含有
A.血浆
B.网状纤维
C.肝细胞的微绒毛
D.贮脂细胞
E.以上都有
20.肝细胞内具有解毒功能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溶酶体
C.滑面内质网
D.高尔基复合体
E.粗面内质网
21.关于贮脂细胞的特征,错误的是
A.形态不规则,有突起
B.胞质含有大小不等的脂滴
C.与肝的解毒功能有关
D.有产生网状纤维的功能E.有贮存维生素A的功能
22.构成胆小管管壁的是
A.单层扁平细胞
B.单层立方上皮
C.内皮细胞的细胞膜
D.肝细胞的细胞膜
E.贮脂细胞的细胞膜
23.肝门管区内不含
A.小叶间动脉
B.小叶间静脉
C.小叶间胆管
D.小叶下静脉
E.神经纤维和淋巴管
(二)B型题
A.肝板间
B.肝细胞间
C.肝小叶间
D.肝小叶中央
E.肝细胞与血窦内皮细胞间
24.胆小管位于
25.窦周隙位于
26.血窦位于
27.小叶下静脉位于
28.中央静脉位于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溶酶体
D.微体
E.糖原颗粒
29.含量随进食或饥饿而明显变化
30.促使某些物质的生物转化
31.合成胆汁
32.含有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
33.分解肝细胞内的退化细胞器或细胞内过剩的物质
34.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
35.参与脂类代谢、激素代谢
A.肝血窦
B.中央乳糜管
C.胆小管
D.闰管(Hering管)
E.小叶间胆管
36.位于肝小叶边缘,连于胆小管与小叶间胆管之间
37.相邻肝细胞的细胞膜内陷
38.与脂肪消化产物的运送有关
39.位于肝门管区内的结构
40.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静脉的血液汇入
(三)X型题
41.闰管
A.仅见于唾液腺内
B.与腺泡直接相连
C.管腔较细
D.由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构成
E.有很强的物质转运功能
42.纹状管
A.又称分泌管
B.为单层柱状上皮
C.上皮游离面有纹状缘
D.上皮基底面有质膜内褶
E.有调节唾液中电解质含量的功能
43.肝细胞
A.体积大,呈多面体形
B.有3种不同的功能面
C.细胞核大,可有双核,多倍体核较多
D.胞质丰富,细胞器种类多且发达
E.丢失后不能再生
44.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的功能包括
A.合成胆汁
B.合成血浆蛋白
C.解毒
D.生物转化
E.灭活激素
45.肝巨噬细胞
A.位于窦周隙内
B.其突起可穿过内皮窗孔进入肝血窦
C.来源于内皮细胞
D.能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
E.可清除从肠道经门静脉进入肝的细菌和异物等
46.胆囊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胆汁
B.贮存胆汁
C.浓缩和释放胆汁
D.分泌消化脂类的酶
E.贮存消化的食物
47.肌上皮细胞可见于
A.大唾液腺
B.胰腺
C.皮脂腺
D.汗腺
E.乳腺
48.胆小管
A.位于肝小叶内
B.由单层扁平上皮围成
C.在H-E染色标本上清楚可见
D.周围有连接复合体
E.在肝小叶周边汇合成闰管,由单层立方上皮围成
49.属于浆液性腺的腺体是
A.腮腺
B.下颌下腺
C.舌下腺
D.十二指肠腺
E.胰腺
50.关于胰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小不等,散在分布于腺泡之间
B.有丰富的有孔毛细血管
C.细胞排列成团、束状
D.B细胞是胰岛中数量最多的细胞
E.细胞分泌的激素都是类固醇激素
51.肝细胞内与凝血酶原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
A.滑面内质网
B.粗面内质网
C.运输小泡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52.关于胆汁合成和排出正确的是
A.在肝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
B.胆汁排泌与高尔基复合体相关
C.在肝小叶内由中央流向周边
D.由小叶间胆管流入肝管
E.由肝管经胆总管排入胆囊
53.肝血窦的结构特征是
A.内皮细胞为连续型
B.位于肝板之间
C.血窦腔与窦周隙互不相通
D.内皮外无明显的基膜
E.窦壁上附有肝巨噬细胞
54.胰腺的外分泌部包括
A.浆液性腺泡
B.黏液性腺泡
C.泡心细胞
D.闰管
E.纹状管
55.肝血窦内的血液直接来自
A.门静脉
B.小叶下静脉
C.小叶间动脉
D.小叶间静脉
E.中央静脉
56.下列哪些细胞的表面与血浆直接接触?
A.肝巨噬细胞
B.贮脂细胞
C.肝细胞
D.肝血窦内皮细胞
E.大颗粒淋巴细胞
二、名词解释
1.胰岛
2.肝板
3.肝血窦
4.贮脂细胞
5.肝巨噬细胞
6.胆小管
7.门管区
8.窦周隙
三、问答题
1.试述肝的组织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2.试以结构与功能相关的观点,说明肝细胞的结构特点。
3.试述胰腺外分泌部的结构和功能。
4.试述肝血窦的微细结构及其功能。
5.试述肝血循环的特点。
附:参考答案(看思考题点此处乂返回目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D2.B3.C4.D5.D6.E7.A8.C9.E10.B
11.B12.B13.D14.D15.B16.A17.E18.A19.E20.C
21.C22.D23.D
()B型题
24.B25.E26.A27.C28.D29.E30.B31.B32.D33.C
34.A35.B36.D37.C38.B39.E40.A
(三)X型题
41.BCD42.ABDE43.ABCD44.ACDE45.DE46.BC
47.ADE48.ADE49.AE50.ABCD51.BCD52.BCD
53.BDE54.ACD55.CD56.ABCDE
二、名词解释
1.胰岛是胰的内分泌部,由内分泌细胞组成,呈岛状分布于胰外分
泌部腺泡和导管之间。胰岛大小不等,内分泌细胞多排成团、索状,其间
有有孔毛细血管。胰岛主要有A、B、
D、PP等4种细胞,分别产生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
这些激素分泌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有的激素也有旁
分泌作用。
2.肝板是构成肝小叶的重要结构之一,是由肝细胞单层排列形成的。
在肝小叶内肝板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且彼此吻合成
网;肝小叶周边的肝板呈环行排列,称界板。肝板上有孔,肝板之间的肝
血窦经肝板的孔互相连通成网状管道。
3.肝血窦是肝小叶内血液流通的管道,位于肝板之间的网孔内,它
是扩大了的毛细血管,形状不规则。小叶间动、静脉分支的终末性小血管
穿过界板将血液输入肝血窦内,血窦内血流从周边向中央流动,汇入中央
静脉。血窦壁由有孔内皮围成,内皮外无基膜,内皮细胞之间有宽大的间
隙,血窦腔内或血窦壁上有肝巨噬细胞。
4.贮脂细胞是存在于肝窦周隙内的一种肝间质细胞。细胞形态不规
则,有突起。电镜下,贮脂细胞的胞质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脂滴。贮脂细
胞有摄取和贮存维生素A以及产生网状纤维的功能。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时,贮脂细胞可增多,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5.肝巨噬细胞又称Kupffer细胞,位于肝血窦内。细胞形态不规则,
表面富于皱褶和微绒毛,并有许多伪足,细胞常以其伪足附于内皮细胞表
面或插在内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大量的溶酶体和吞噬体。肝巨噬细胞来
自血液内的单核细胞。肝巨噬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活跃的吞饮、吞噬能力,
构成机体的一道重要防线,尤其在吞噬消除从胃肠道经门静脉进入肝的细
菌和异物方面起关键性作用。肝巨噬细胞还可监视、抑制和杀伤体内的肿
瘤细胞,尤其是肝癌细胞,并能吞噬和清除衰老破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
肝巨噬细胞也可处理和传递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
应答。
6.胆小管是由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向胞质内凹陷形成的,在肝板内互
相连接成网状。胆小管管径很细,在H-E染色标本上不易看到。电镜下可
见肝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突入管腔;胆小管周围由相邻肝细胞之间形成的紧
密连接封闭,防止胆汁进入肝血窦。胆小管近中央静脉处是盲端,肝细胞
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由小叶中央流向小叶边缘,连接于闰管,闰管离
小叶边缘后汇入小叶间胆管。
7.门管区是几个相邻肝小叶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其中含有从肝门
进出的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的分支,即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
间胆管。只有含这3种伴行管道的结缔组织区域才是门管区,只含小叶下
静脉的结缔组织区域不属于门管区。
8.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窄间隙称窦周隙,或Disse间隙。
由于肝血窦通透性大,窦周隙内充满血浆,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伸入窦
周隙而浸浴于血浆中。因之,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
场所。另外,窦周隙内有贮脂细胞,贮脂细胞可贮存维生素A,并产生网
状纤维。
三、问答题
1.⑴肝的组织结构特点:①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肝小叶;②肝小叶
中央为中央静脉,肝细胞单层排列成肝板,肝板围绕中央静脉呈放射状排
列;③肝板之间为肝血窦,血窦经肝板上的孔互相通连,血窦接受来自小
叶间动、静脉的血液,汇入中央静脉;血窦内有定居的肝巨噬细胞和大颗
粒淋巴细胞;④血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有狭小的间隙,称为窦周隙,内有
贮脂细胞;⑤肝细胞相邻面质膜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称为胆小管;⑥肝
细胞有3种不同的功能面,即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肝细胞连
接面有紧密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等结构,血窦与胆小管互不相通。
⑵与上述组织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功能:①肝细胞有较大面积与血液接
触,利于肝细胞从血液获得葡萄糖、氨基酸、胆红素等,以贮存糖原、合
成血浆蛋白、产生胆汁等;糖原分解成的葡萄糖、合成的血浆蛋白,可直
接释放入血中;②肝细胞可较快的从血中摄取代谢过程所产生的有毒产物
和从肠腔吸收的有毒物质,及时进行生物转化或解毒;③血窦内的肝巨噬
细胞可及时处理从肠道进入肝的细菌和异物等;④肝细胞合成的胆汁,可
直接释放入胆小管内。
2.肝细胞是肝的实质细胞,由胃肠吸收的物质经门静脉进入肝内,
在肝细胞内进行合成、分解、转化和贮存。肝还能合成多种蛋白质和脂类
物质,释放入血。与上述功能有关的结构特点是:①肝细胞核大而圆,常
染色质丰富,核膜清楚,核仁1至数个,部分肝细胞有双核,有多倍体核,
说明肝细胞功能活跃,再生能力强。②胞质多,各种细胞器发达,含有糖
原、脂滴等内涵物;细胞器和内涵物的含量常因细胞功能状况或饮食变化
而变动。③细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与合成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
原、凝血酶原、脂蛋白等有关。④细胞质内广泛分布的滑面内质网,其膜
上有多种酶系,与胆汁合成,胆红素、脂类与激素的代谢以及生物转化有
关。⑤肝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发达,参与蛋白质组装成运输小泡由血窦面
排出;近胆小管处尤为发达,与胆小管质膜面的更新和胆汁的排泌有关。
⑥肝细胞质内含有微体,圆形,大小不一,能消除细胞代谢产生的过氧化
氢。⑦肝细胞有3种不同的功能面,即血窦面、细胞连接面和胆小管面;
肝细胞可从血窦面摄取各种物质,合成的蛋白质和胆汁分别直接释放入血
和胆小管内,而细胞连接面有连接复合体,可防止胆汁溢入窦周隙。
3.胰腺的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导管构成。
⑴腺泡:①由一层锥体形的浆液性腺细胞围成。②腺细胞核圆形,位
于细胞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中有嗜酸性的酶原颗粒;电镜下,
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酶原颗粒聚集在细
胞顶部,内含多种消化酶。③腺泡腔内可见数个扁平或立方细胞,着色较
淡,称泡心细胞。
⑵导管:①分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和主导管。②闰管较长,
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一端伸入腺泡腔形成泡心细胞,其远端逐渐增粗,
汇合形成小叶内导管。③小叶内导管逐渐汇成小叶间导管,最后汇集成一
条主导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上皮逐渐由单层立方变为单层柱状,主
导管上皮内夹有杯状细胞。⑶功能:分泌胰液,含水、消化酶、电解质等。
①腺细胞分泌多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胰糜蛋白
酶等。②胰腺细胞尚分泌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使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
不被激活。③导管上皮细胞分泌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如HC03—和CI一等。
④胰液中的消化酶完成对食物的消化;碳酸氢盐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
酸,保护肠黏膜,并提供胰酶的最适pH。
4.①腔大,形状不规则。②血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细胞扁平
而薄,内皮细胞间常有较大的间隙;内皮细胞上有孔,孔大小不等,无隔
膜;内皮外无基膜。这些都有利于肝
细胞与血液间的物质交换。③血窦腔内和血窦壁上有肝巨噬细胞,细
胞形态不规则,有许多伪足,细胞常以其伪足附于内皮细胞表面或插在内
皮细胞之间;胞质内含大量的溶酶体和吞噬体。肝巨噬细胞具有变形运动
和活跃的吞饮、吞噬能力,可杀伤体内的肿瘤细胞,尤其是肝癌细胞,并
在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④在肝血窦内,还有一种大颗粒淋巴细胞,它
是肝特有的NK细胞,能溶解和杀伤多种肿瘤细胞,还具有抗病毒作用。
5.肝脏的血液供应丰富,有以下特点:①进入肝的血管有门静脉和
肝动脉。②门静脉是肝的功能血管,其血流量大,将从胃肠吸收的营养物
质送入肝内,供肝细胞加工和贮存;门静脉入肝后多次分支形成小叶间静
脉,它在进行中不断分出侧支,其终末支通入肝血窦。③肝动脉是肝的营
养血管,富含氧;肝动脉分支形成小叶间动脉,与小叶间静脉伴行,其终
末支也通入肝血窦。④肝血窦内含有门静脉和肝动脉的混合血液,从小叶
周边流向中央,汇入中央静脉;肝小叶血液从周边流向中央的这种特点是
造成肝小叶边缘的细胞与中央的细胞出现形态与功能差异的部分原因。⑤
中央静脉汇入小叶下静脉,小叶下静脉汇合成肝静脉,出肝后连于下腔静
脉。
第15章呼吸系统(看答案点此处)(返回目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关于嗅细胞哪项错误?
A,分布于鼻黏膜的嗅部
B.是一种双极神经元
C.游离面有嗅毛
D.嗅毛接受化学物质的刺激
E.细胞为高柱状
2.关于鼻黏膜嗅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嗅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B.上皮为假复层柱状
C.固有层内含有黏液性嗅腺
D.支持细胞与嗅细胞间形成连接复合体
E.能感受化学分子的刺激
3.肺小叶起自
A.叶支气管
B.段支气管
C.小支气管
D.细支气管
E.终末细支气管
4.终末细支气管管壁结构有
A.杯状细胞
B.腺体
C.软骨
D.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E.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5.气管上皮中,游离面有许多长而直的微绒毛的细胞是
A.刷细胞
B.纤毛细胞
C.杯状细胞
D.基细胞
E.小颗粒细胞
6.气管表面黏液层是由
A.黏液性腺泡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形成
B.腺体和浆细胞分泌物形成
C.杯状细胞和浆细胞分泌物形成
D.纤毛和杯状细胞分泌物形成
E.Clara细胞与杯状细胞分泌物形成
7.气管壁的3层结构是
A.内膜、中膜和外膜
B.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
C.黏膜、黏膜下层和肌膜
D.黏膜、肌层和纤维膜E.黏膜、肌层和浆膜
8.肺的导气部不包括
A.终末细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小支气管
D.段支气管
E.呼吸性细支气管
9.肺的呼吸部包括
A,肺泡管
B.终末细支气管
C.细支气管
D.小支气管
E.段支气管
10.肺巨噬细胞多分布于
A.肺泡隔内
B.肺泡孔内
C.肺泡上皮细胞内
D.小支气管周围
E.细支气管上皮细胞间
11.沟通相邻肺泡气体的结构是
A.气-血屏障
B.肺泡隔
C.肺泡孔
D.终末细支气管
E.呼吸性细支气管
12.除毛细血管内皮及基膜外,组成气-血屏障的成分有
A.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和基膜
B.肺泡表面液体层、n型肺泡细胞和基膜
c.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与n型肺泡细胞
D.I型与n型肺泡细胞和基膜
E.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及其基膜和薄层结缔组织
13.光镜下,相邻肺泡开口处有结节状膨大的结构是
A.终末细支气管
B.呼吸性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肺泡囊
E.细支气管
14.上皮中无杯状细胞的结构是
A.支气管
B.叶支气管
C.小支气管
D.终末细支气管
E.细支气管
15.Clara细胞能分泌
A.5-羟色胺
B.蛋白酶
C.黏液
D.表面活性物质
E.磷酯及黏多糖
16.关于支气管树结构的变化错误的是
A,管径逐渐变细,管壁逐渐变薄
B,上皮逐渐变薄,杯状细胞逐渐变少以至消失
C.软骨呈不规则片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D.腺体逐渐变少,最后消失
E.肌层越来越薄
17.关于呼吸道上皮内分泌细胞哪项错误?
A.属于APUD系统
B.分泌5-羟色胺
C.矮柱状,基部胞质内含分泌颗粒
D.参与神经上皮小体的构成
E.分泌物必须通过血循环发挥作用
18.关于肺泡哪项错误?
A.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B.相邻两个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为肺泡隔
c.上皮由I型与n型肺泡细胞构成
D.II型肺泡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E.肺泡隔内有丰富的有孔毛细
血管
19.分泌表面活性物质的细胞是
A.I型肺泡细胞
B.n型肺泡细胞
c.肺泡巨噬细胞
D.Clara细胞
E.小颗粒细胞
20.关于肺巨噬细胞的叙述,哪项错误?
A.见于肺泡隔和肺泡腔内
B.来源于淋巴细胞
C.吞噬吸入的尘粒后可称为尘细胞
D.净化肺内气体的重要细胞
E.心力衰竭肺淤血时,可变为心力衰竭细胞
21.神经上皮小体主要分布于
A.肺内小支气管上皮内
B.肺泡隔内
C.肺血管壁内
D.肺门内
E.肺间质内
22.肺小叶的组成是
A.一个肺叶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B.一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C.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D.一个终末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E.一个呼吸性细支气管
及其各级分支和肺泡
23.调节进出肺泡气体流量的是
A.呼吸性细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终末细支气管
D.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E.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
24.下列哪处黏膜含丰富的静脉丛
A.鼻前庭部
B.鼻呼吸部
C.鼻嗅部
D.口腔
E.舌
25.呼吸系统的导气部从鼻到
A.小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终末细支气管
E.呼吸性细支气管
26.气管上皮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是
A.纤毛细胞
B.刷细胞
C.基细胞
D.杯状细胞
E.小颗粒细胞
27.肺的呼吸部指
A.小支气管至肺泡
B.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
C.肺泡管至肺泡
D.所有肺泡
E.终末细支气管至肺泡
28.关于终末细支气管,哪项错误?
A.上皮为单层柱状
B.有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C.有少量杯状细胞和腺体
D.上皮中有Clara细胞
E.黏膜皱裳明显
29.关于I型肺泡细胞,哪项错误?
A.是一种扁平的细胞
B.可分裂增殖,修复肺泡
C.胞质内含吞饮小泡
D.表面有一层表面活性物质E.是气体交换的部位
30.关于H型肺泡细胞,哪项错误?
A.是一种立方或圆形的细胞
B.含板层小体
C.板层小体是分泌颗粒,含磷脂等
D.可由I型肺泡细胞分化而来E.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二)B型题
A.复层扁平上皮
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C.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D.假复层柱状上皮
E.单层扁平上皮
31.肺泡
32.终末细支气管
33.小支气管
34.气管
35.嗅黏膜
A.分泌蛋白酶
B.分泌5-羟色胺
C.基底部与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
D,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E.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
36.n型肺泡上皮
37.小颗粒细胞
38.刷细胞
39.基细胞
40.Claracell
(三)X型题
41.杯状细胞存在于
A.鼻黏膜上皮
B.气管黏膜上皮
C.肺泡上皮
D.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
E.细支气管黏膜上皮
42.存在于呼吸系统内的免疫细胞有
A.浆细胞
B.小颗粒细胞
C.肺巨噬细胞
D.Claracell
E.II型肺泡细胞
43.气管黏膜固有层
A.位于上皮和黏膜肌层之间
B.含较多弹性纤维
C.含较多浆细胞
D.含混合腺
E.含淋巴细胞
44.在支气管树中,肺泡分布于
A.细支气管
B.呼吸性细支气管
C.肺泡管
D.终末细支气管
E.小支气管
45.I型肺泡细胞
A.呈扁平形
B.基底面无基膜
C.参与组成气一血屏障
D.能吞噬表面活性物质E.能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46.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是
A.上皮是单层柱状
B.有较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C.有少量腺体和软骨片
D.上皮内有少量杯状细胞E.黏膜皱裳明显
47.肺巨噬细胞
A.可转变为尘细胞
B.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C.可变为心力衰竭细胞
D.存在于肺泡隔和肺泡腔E.能吞噬尘埃与细菌
48.气-血屏障包括
A.肺泡表面液体层
B.II型肺泡细胞及基膜
C.I型肺泡细胞及基膜
D.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E.薄层结缔组织
49.肺泡隔有
A.丰富的弹性纤维
B.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管
D.肺泡孔
E.肺巨噬细胞
50.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结构特征是
A.上皮为单层立方
B.上皮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
C.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少量平滑肌
D.肺泡开口处上皮呈移行性变化E,管壁上有肺泡开口
二、名词解释
1.肺小叶
2.气-血屏障
3.尘细胞
4.克拉拉细胞(Claracell)
三、问答题
1.试述H型肺泡细胞的光、电镜结构与功能。
2.试述气管壁的结构及上皮中细胞成分的功能。
3.肺导气部的组成及其结构如何?
4.试述肺呼吸部的组成及其光镜结构。
附:参考答案(看思考题点此处)(返回目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E2.C3.D4.D5.A6.A7.B8.E9.A10.A
11.C12.E13.C14.D15.B16.E17.E18.E19.B20.B
21.A22.C23.D24.B25.D26.C27.B28.C29.B30.D
(二)B型题
31.E32.C33.B34.B35.D36.D37.B38.C39.E40.A
(三)X型题
41.ABE42.AC43.BCE44.BC45.ACD
46.ABE47.ABCDE48,ACDE49.ABE50,ABCDE
二、名词解释
1.每一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肺小
叶呈锥形,尖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小叶间有结缔组织间隔,每叶肺有
50-80个肺小叶,它们是肺的结构单位。
2.气-血屏障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
括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
与内皮。有的部位两层基膜融合,其间无结缔组织成分。气-血屏障很薄,
总厚度为0.2〜0.5um,有利于气体交换的迅速进行。
3.尘细胞是吞噬了较多尘粒的肺巨噬细胞。肺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
演化而来,广泛分布于肺间质,也可进入肺泡腔。肺巨噬细胞具有活跃的
吞噬功能,能清除肺泡和肺间质的尘粒、细菌等异物,发挥重要的免疫防
御作用。
4.克拉拉细胞(Claracell)存在于小支气管以下的呼吸道管壁上皮内,
以终末细支气管为多。细胞为柱状,无纤毛,游离面呈圆顶状凸向管腔,
顶部胞质内有较多低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克拉拉细胞的功能可能是分泌
蛋白酶,分解黏液,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三、问答题
1.n型肺泡细胞存在于肺泡上皮。①光镜下可见细胞呈立方形或圆
形,散在,凸起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细胞核圆形,胞质着色浅,呈泡沫
状。②电镜下,细胞游离面有短小的微绒毛;胞质富含线粒体和溶酶体,
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有较多高电子密度的嗜钺性板层
小体,内含同心圆或平行排列的板层状结构,其主要成分有磷脂、蛋白质
和糖胺多糖等。③细胞将颗粒内容物胞吐释放后,在肺泡上皮表面铺展成
一层薄膜,称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大小的重要
作用。④在肺泡损伤破坏时,n型肺泡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I型肺泡细胞,
修复肺泡。
2.⑴气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3层。①黏膜由上
皮和固有层组成。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固有层结缔组织中含较多的淋
巴细胞、浆细胞等。②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较多的混合性腺。
③外膜较厚,主要含16〜20个“C”字形透明软骨环,软骨环之间以弹性
纤维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软骨环的缺口处有弹性纤维组成的韧带和平滑
肌束。
⑵上皮中的细胞有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基细
胞。①纤毛细胞游离面有密集的纤毛,纤毛的摆动可将黏液及附着其上的
尘埃、细菌等推向咽部被咳出,净化吸入的空气。②杯状细胞可分泌黏液,
与混合腺的分泌物在上皮表面构成黏液性屏障,可黏附空气中的异物颗粒,
溶解吸入的SO2等有毒气体。③刷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排列整齐的微绒
毛,该细胞功能尚未定论。④小颗粒细胞是一种内分泌细胞,胞质有许多
致密核芯颗粒,内含5-羟色胺等物质,可调节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腺体
的分泌。⑤基细胞呈锥形,位于上皮深部,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上皮
中其他各类细胞。
3.①肺导气部包括叶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②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的管径逐渐变小,管壁变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艺筷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002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作台座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防造假培训课件教案设计
- 上海二手房网签合同电子版(2025年版)
- 高数下考试卷及答案详解
- 临时用工保底合同标准文本
- 入股简易合同样本
-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与清单报价(第3版)课件: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
- 赛事旅游团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劳保用品AI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封顶仪式发言稿模版(3篇)
- 连锁药店年度规划
- 血液透析头痛的应急预案
- 癌症治疗协议书范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 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三版)解读
- 肝硬化肝性脑病指南
- 租号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18中国技能⼤赛全国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技能样题
- 屈原简介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