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01讲核心(版)_第1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01讲核心(版)_第2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01讲核心(版)_第3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01讲核心(版)_第4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01讲核心(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01讲核心一:科技文化成就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两弹一星”:两弹: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2.成就:(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用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3.成功原因:“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4.意义: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二、载人航天工程(1)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3)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三、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意义(1)国内: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国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20世纪70年代屠呦呦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意义: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四.文化事业的发展1.双百方针(1)提出: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成果: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如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2.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概况:(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表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衣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食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住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行交通工具单一交通工具多样且速度越来越快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1.交通运输的发展(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2)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4)城市道路建设也迅速发展,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5)人民的出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信事业: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2)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3)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两弹一星”1.成就:①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导弹: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③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影响: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地位: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影响: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2.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点拨:“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练经典01】(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1.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下列印证了材料观点的是()A.籼型杂交水稻 B.“两弹一星”的研制 C.青蒿素 D.载人航天技术【答案】B【解析】【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五六十年代面对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讲诈下,于1956年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的主持下,制订了《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B项正确;1964年,袁隆平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终于在我国培育成功,排除A项,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0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排除C项;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海南·海口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2.下面是1970年4月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某项科技成果)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此判断,这一项科学技术成果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C.中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D.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答案】B【解析】【详解】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B项正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64年,排除A项;中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在1966年,排除C项;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2008年,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3.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济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D.“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它标志着我国开始济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C项正确;A、B属于原子能领域,排除;神舟十四号是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四艘飞船,在2022年6月5日上午10时44分07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不是“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2022·河北保定·八年级期末)4.在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无数艰苦奋斗的创业者,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其中,属于科学家的有()①雷锋②王进喜③邓稼先④焦裕禄⑤钱学森⑥孔繁森⑦屠呦呦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③⑤⑦ D.④⑤⑦【答案】C【解析】【详解】邓稼先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重要奠基者,被誉为“两弹元勋”。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C项正确;雷锋是解放军的好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排除A项;王进喜率领钻井队参加石油大会战,被誉为”铁人“,排除B项;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排除D项。故选C项。(2022·湖南衡阳·八年级期末)5.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一颗巨星陨落了。“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是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这颗巨星”是()A.吴孟超 B.袁隆平 C.焦裕禄 D.钱学森【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歌颂的是袁隆平,研究“籼型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项正确;吴孟超是医学领域的科学院院士,排除A项;焦裕禄是在河南兰考治沙中收获成功的好干部,排除C项;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功勋,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技巧总结】科技文化成就这一部分出现选择题的概率较大,主要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1.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表现:(1)衣:改革开放前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改革开放后,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2)食: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3)住: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4)行:改革开放前,交通工具单一;改革开放后,交通工具多样且速度越来越快点拨: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练经典02】(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6.下列选项中,关于改革开放后城乡人民生活巨变描述正确的是()①饮食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②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网络支付流行③服饰从个性化走向单一化④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①描述正确;互联网、手机的普及,网络支付流行,②描述正确;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④描述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复合题意,A项正确;改革开放后,商品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补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千篇一律的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改革开放后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③描述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022·河北廊坊·八年级期末)7.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具体表现有()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建立人民公社,凭票证购买商品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我国提出了改革开放伟大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①②③正确,D项正确;“建立人民公社,凭票证购买商品”是在改革开放前,与“进入新时期”不符,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2022·海南·海口市第七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8.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反映出()

A.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B.经济持续增长使消费观念不断变化C.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图片内容可知,随着改革开改,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家庭财富标志越来越高档,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故B符合题意;图片说明的是消费观念的变化,不是经济持续增长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