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版)_第1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版)_第2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版)_第3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版)_第4页
统编版八下历史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02练基础(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中)1.改革开放战略实施后,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实行“一国两制” D.划为自由贸易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发展最快,在短短的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B项正确;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对内改革,不是对外开放,排除A项;实行“一国两制”针对的是港澳台,排除C项;2013年以来,我国在21个省、区、市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2.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由以上可见,全面小康()A.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B.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C.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有利于中国社会均衡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全面小康,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在全面,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十三五期间,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补齐全面小康的短板上,做到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缺,一步都不能慢,依据题干材料中关键词语“全面”、“平衡”、“持续”等信息,可知全面小康有利于中国社会均衡发展,D项正确;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B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2022·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末)3.原来国有企业中,“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机制非常不明显,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A.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原来国有企业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A项正确;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内容,排除B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的改革,排除C项;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2022·辽宁·盘锦市育才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4.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加入()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卫生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C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二战后于1946年宣告解散,排除A项;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之一,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1972年,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恢复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合法席位的决议,排除D项。故选C项。(2022·辽宁·盘锦市育才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5.1979年春节,安徽凤阳小岗村一农户自拟了一副春联:“家家户户忙生产,高高兴兴庆丰收。”下列横批中最合适的是()A.当家做主喜 B.翻身解放乐 C.包干到户好 D.对外开放活【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实行分田保产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肯定,并推广到全国,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C项正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让人民当家作主了,排除A项;土地改革的完成,让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排除B项;1980年,我国开始对外开放,建立了经济特区,排除D项。故选C项。(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6.苏联某政治家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C.照搬苏联模式的道路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苏联某政治家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与材料“改革开放”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照搬苏联模式”,而且1956年我国就打破对苏联的迷信,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2022·河北唐山·八年级期末)7.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档案。结合史实分析,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的原因是()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A.农业技术的迅速提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档案”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的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项正确;农业技术的迅速提升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79年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C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海南·海口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8.下表中,从1978年到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巨大变化主要得益于()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343.4133.61990年1510.2686.32000年62802253.42016年33616.212363.4A.“一五”计划的完成 B.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C.乡镇企业的巨大红利 D.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表格中的从1978年到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激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在1957年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乡镇企业的巨大红利与题干表格内容不符,排除C项;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D项。故选B项。(2022·海南·海口市第七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9.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所以题干中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D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排除A项;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题不符,排除B项;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84年,排除C项。故选D项。(2022·河北承德·八年级期末)10.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A.邓小平 B.江泽民 C.周恩来 D.胡锦涛【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是邓小平,A项正确;江泽民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排除B项;改革开放是在周恩来逝世之后进行的,排除C项;胡锦涛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排除D项。故选A项。(2019·重庆·八年级单元测试)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根据所学知识,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办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决定。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复兴之路》解说词(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答案】(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建立经济特区。(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股份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因此,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根据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可知,中国共产党决定在广东等地建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4)根据材料三“……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根据材料及问题的探究可知,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022·山西大同·二模)12.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华民族实践探索的伟大旗帆。对下面年代尺上科学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1978年,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推动了小岗村的改革B.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特区的设立C.1997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D.2017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D项正确;推动小岗村的改革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不是对外开放政策,排除A项;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在1980年,不是1992年,排除B项;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是在“九二共识”达成了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13.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对新加坡引进外资与办出口工业区的成功经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回国后不久,他提出,尽量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引进资金和技术,加速我们的发展。这一年,74岁的邓小平出访了六个国家,李先念、王震等领导也频频出访,他们认识到当时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我国开启了()A.土地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的“1978年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他对新加坡引进外资与办出口工业区的成功经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年,74岁的邓小平出访了六个国家,李先念、王震等领导也频频出访,他们认识到当时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表明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认识到当时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D项正确;土地改革在1952年基本完成,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被列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排除B项;三大改造在1956年底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14.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有一个说法: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但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更通畅的绿灯”是指()A.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决定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D.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92年他们说:北京送来了更通畅的绿灯。‘更通畅的绿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80年设立厦门为经济特区,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2022·山西·三模)15.口号、标语反映时代风貌。下列口号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风貌的是()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工业增速,超英赶美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中国梦是2012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项正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A项;“工业增速,超英赶美”是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大跃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排除B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口号,排除C项。故选D项。(2022·山西大同·二模)16.山西某中学历史社团开展“走进家乡历史”系列活动,同学们在整理“山西现代企业改革”的资料时,有这样一段叙述:到2011年,山西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由35户重组为21户,企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绝大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产权制度改革。与材料相关的改革是()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到2011年,山西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由35户重组为21户,企业规模和实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绝大部分国有中小型企业进行了‘政企分开、产权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产权制度改革”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因此其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土地改革是在农村,材料反映的是企业改革,A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三大改造早在1956年底就已经完成,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17.年代尺上的事件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奋斗历程,其中哪两件事后,共产党依据我国国情,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为突破口的革命和改革道路()①②③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①与题意不符,排除AB两项;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18.深圳曾是一个小渔村,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地方。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该市由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 B.“赎买”政策的实行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答案】A【解析】【详解】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这一崭新的实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正确;“赎买”政策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农村的改革,排除C项;“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港澳台问题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2022·湖南衡阳·模拟预测)19.以下是某历史学家在其所著的《开放中国:改革的40年记忆》中对某相关史实的评述,其中属于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史实的评述是()A.“大包干,包产到户” B.破裂的金字塔C.来自南方的“代理市长” D.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改革开放后,在农村推行“大包干,包产到户”,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BCD项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旨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21·四川·洪雅县花溪镇初级中学模拟预测)20.邓小平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最终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奋斗目标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运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最终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奋斗目标的会议是中共十四大,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A项;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2022·山东济南·二模)21.如下表所示为某同学的历史复习提纲。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较为合理的是()提纲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2.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C.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它们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无法体现“改革后中国的社会变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法制建设的发展,排除B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只适合“1.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无法全面概括表格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2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建筑沿街坐落。1921年7月23日晚,来自7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13位代表从四面八方秘密地汇聚到这里,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用青春书写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怀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此踏上前赴后继、可歌可泣的奋斗征程。——摘编自李南清《奋斗百年路》材料二: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三: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摘编自危兆盖《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