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部分)_第1页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部分)_第2页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部分)_第3页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部分)_第4页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2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考点考向

生态系统的结生态系统的成分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1

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物与环境的核心内容,与社会普遍(1)利用箭头分析法归纳判断生态系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注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考查对生统各成分。

生态系统的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态系统成分的判断及对食物网结构的分析,“生态系统的功(2)利用实例分析法分析食物链各营

2

能与稳定性传递能”是高考考直的重点,尤其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和养级的食物关系.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关计算、碳循环途径是命题的热点,常结合生态系统的案⑶采用列表比较法从形式、特点、范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例进行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则重点考查稳定性的原围、联系等方面比较物质循环与能量

理和分析.已出现的高考i式题大都燹焦生态系统层次的物流动.

生态环境的保

3质和能量观,引导考生运用模型与建模、归纳与概括以及批(4)结合生态农业实例分析生态原理

妒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判性思维方法分析真实的生态情景.从而使考生树立和践与生活生产实际的结合点

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

真题探秘

可从机物或“他息方提手(1)知何区分生产者、消费者

4,(2018读标全国III,6,6分)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

动物等为衣,自此和分解者?

为泊史看.、农历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花,下列叙述错i只的是()(2)黑光灯涛植害虫的原理是什么?

(3)生态系统的信息有哪些类型?

'.超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区玄灯利用的果湖

4MHm的紫外丸泳、总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核心与总生态系统的成分

沐笈学由,臬一科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谢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1)

物理传总.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丁掠究该农用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H,(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3)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

缸就一

与题特总(1)基珀性: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这一栈,3#.齐(1)生命观念:生态系统水平的稳态与平街现、进化与

士要功能适度现。

(2)综合性:横向考查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知识(2)科学思维:分析判断材料中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和类型

(3)创新性:深入花掘教材内涵,来源于教材,义高于(3)社会责任:在某一给定情境中.运用生态学规律和原理,阐明

I教材C个人立场与现点。

——

恩玄氓茅为笑(1)生产者主要包括绿色植物,还有化捉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

生物(如茧丝子等),是生态系统最活趺的成分.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包括绝大多数细苗、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是生态系统的关健成分。

(2)利用昆虫的越光性“

(3)生态系统的信息类型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为聂赫和B本题考我种群密度的调交方法、生为系统的成分与功能等相关知识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趋光性昆虫属干谕费者,A正确:

黑光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信息,该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时于看监光性的昆虫,用黑光灯谤捕的方法可以调杳某种越光性昆虫的

种群宓度,也可以探究起光性昆虫的物种数月,C、D正确

基础篇

基础集训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向1生态系统的成分

1.(2020届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2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包括微小的生物种类和体型较大的物种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答案D

2.下面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A

考向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工(2020届湖北重点中学期初联考,34)如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

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

B.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使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在甲一丙-丁一辛这条食物链中,辛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0.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答案D

4.(2020届河北邢台一模,24)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小球藻-------------A播蚊幼虫

A.双翅目幼虫和银鱼之间存硼食和竞争关系

B.黑鱼在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四、五营养级

C.若大量捕捞黑鱼,则会导致两种幼虫数量增加

D.若水体被重金属污染,则黑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答案C

5.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考向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

4.(2020届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25)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①⑦⑧过程以段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图中由生产者、II、H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答案A

5.(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3:)下列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是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的

B.与碳循环有关的生理活动有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化能合成作用等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

D.拔去田地中的杂草是人为地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答案C

考向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2020届湖北天门、仙桃、潜江联考,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可通过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来体现

C.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A

8.(2020届皖南八校摸底,19)呼伦贝尔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那里动、植物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上狼数量的变化与野生黄羊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B.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该草原内的人工牧场形成白蟒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该草原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C

考点三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向1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1.(2018浙江选考科目联考,】;下列环境问题与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无直接关系的是()

A.酸雨B.雾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答案C

2「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下列相关表述

错误的是()

A.赤潮发生时水体多为红色,赤潮会导致鱼、虾、贝类的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阐氐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溶解氧降低

D.化肥的使用、生活污水的丹威不会引起赤潮

答案D

考向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M)中华灵芝,又名紫芝,通常生长在森林中,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珍贵

真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紫芝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紫芝能分解动、植物残体.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C.紫芝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禁止滥伐林木,是对紫芝生长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

答案B

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

民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生物多样性中基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I).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最有效的措施

答案B

5.(2020届辽宁六校协作体开学考,3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

C.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I).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答案D

妗A舒

2小口/TO

综合集训

提升一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分析与构建

1.(2019江苏南京六校联考,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

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缴肖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

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

。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

D.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阚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

答案D

2.(2019北京朝阳期末,18)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2

9

0

-

X

)

£

«

A.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I-H-II1

B.种群H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X10TkJ

C.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

答案C

3.(2019北京海淀期末,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夕M又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每个种群只

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各种群同化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以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相对值3.5612.8010.300.48226.50

A.甲、乙、丙、丁都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26.50与戊的呼吸消耗量之和

C.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4%

I).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触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答案B

提升二常考易错的物质循环模型与能量流动模型

1.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的形式循环

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平衡

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可作为能量的载体

答案B

2.(2019福建三明高二期末,45)如图为某一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生物关系(a~d表示能量数值),下列各项叙

述正确的是()

―第一代养级上第二代养级—一笫二n养级

分解者

A.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所抖廉便中的能量

B.初级消费者流向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d)/b

C.生产者的能量最多、个体内积累难分解的有毒物质也最多

D.在高密度鱼塘中众多的植食性鱼所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a

答案D

3.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4

A.

1q1

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⑶出十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i/WjX100%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G+B产G+DJ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答案A

应用篇

应用集训

应用有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关系的分析

1.下列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C.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物质循殂口能量流动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任f可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答案C

2.EFoeminea(麻黄属植物)的受粉时间每年有很大差异,但都与7月的满月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连幼小的无

法进行受粉的球果也在满月峰值时从毛孔形珠孔处渗出传粉滴(花蜜),吸引传粉昆虫。由上述材料可知,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年7月,E-Foeminea开花与传粉昆虫成熟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艮满月、花蜜和球果都属于同种信息,信息传递方向是北生物—生物-生物

C.E-Eoeminea植物是否分泌花蜜的影响因素是光周期

D.当地传粉昆虫获得E-Eoeminea能量一般为10%^20%

答案A

【五年高考】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19课标全国H,6,6分)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

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

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佥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佥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答案A

2.(2018海南单科,20,2分)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鲤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

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藻类------水蚤藏食

\1

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B.消耗等量藻类时,锻鱼的生长量少于细鱼

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

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答案D

3.(2016课标全国HI,5,6分)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健迁入了蝉.螳

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飨旨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锚将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C

<(2015海南单科,23,2分)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

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吃小鱼的大鱼

C.泥巴中的藻类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答案C

5.(2018课标全国H,31,11分)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

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

范畴。回答下列问题:

⑴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

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

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

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其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

“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2)

甲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年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1大型

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

6.(2017江苏单科,26,8分)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

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

落.如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cm的草丛间产

卵,可采用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

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⑸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若蛙类

与猛禽之间还存在1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类不同纲的生物:。

答案(8分)(1)次生(2)捕食和竞争(3)物理等距取样⑷浮游生物类(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

类、滤食性鱼类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任写其中两类)

7.(2016课标全国HI,31,8分)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

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

指.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

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

是。

答案(D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

逐级减少的(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8.(2019北京理综,5,6分)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

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

结果见下表。

单位水体面积单位水体面积

植物种类

'吸收量(g/ndP吸收量(g/nr')

浮水植物a22.301.70

浮水植物b8.510.72

沉水植物c14.61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义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没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才各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挚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9.(2018课标全国IH,6.6分)其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置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率充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演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答案B

10.(2018海南单科,19,2分)其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懒对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

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

艮4色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

C小鸟把镜有专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

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

答案D

11.(2016天津理综,3,6分)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下图为某年度调查

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鳗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答案D

12.(2019课标全国1,31,8分)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

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⑴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

指.

⑶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使用性弓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

B种群的,导致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答案(1)果树fJCC(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

⑶化学信息性别比例种群密度

13.(2019江苏单科,26,8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杂食性鸟

乔木

室本植物

■:•:布机评屑

(D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

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营养级。

(2)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

(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用。

(3)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

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4)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

(5)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怠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

残渣的能量包含在(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用图

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答案(8分)(1)生产者二、三、四⑵大型真菌、跳虫无机盐、m、ILO⑶水平(4)①②©(5)c

a-b

14.(2018课标全国川,32,10分)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又自生活垃圾中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

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

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

(3)有机肥在土壤中经分解、转化可产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对NO3的吸收是通过运输完成的。

答案(D有机物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

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⑶主动

15.(2018江苏单科.28,8分)其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

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为1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I旨

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四

第三

营养场

第二

营界级

第-

代养级

其他你类

9OOkJ/(m2.Q

分解者

图2

(D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o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

有o

⑷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在“大于”“小于”或

“等于"中选择)7.6%.

(5)经检测,水体中含有某种可被生物富集的农药,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

(6)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懈E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0

答案(1)水草r甲-丁(2)丙和丁捕食和竞争

⑶传递给丙、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⑷大于

⑸丁(6)河流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有限

16.(2017海南单科.28,8分)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

(I)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

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苴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

有・

(3)草一蚱蛇一青蛙一蛇一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在生态

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兀

答案(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自我调节的能力(3)青蛙

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考点三生态环境的保护

17.(2019海南单科,23,2分)下列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夕陵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群落的演替产生严重的影响

B.淡水湖泊中出现的水华现象都是由外来物种入侵引起的

C.水葫芦引入我国后对一些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I).入侵植物进入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可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

答案B

18.(2019江苏单科,⑹2分)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

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答案C

19.(2017海南单科,19,2分)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和群得

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

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郑忠实朋友

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

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

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邮量增大,种内斗争增强

答案D

20.(2017北京理综,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I).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答案A

21.(2017江苏单科,9,2分)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二程,

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I).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22.(2016江苏单科,20.2分)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

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答案B

23.(2016课标全国I,5,6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

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

识,下列说法塔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星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教师专用题组

1.(2015海南单科,25,2分)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D

2.(2015福建理综,4,6分)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可用的太阳辆射

3066000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a'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B

3.(2016浙江普通高校选考,1,2分)下列关于水污染治理的措施,错误的是()

A.大规模围湖造田B.严格控制污染源

C.清理河道淤泥D.建立污水处理厂

答案A

4.(2015江苏单科,14,2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A

5.(2014海南单科,16,2分)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答案D

6.(2014海南单科,17,2分)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栋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栋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

级生物为蛇.该栋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答案B

7.(2014海南单科,18,2分)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

徙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答案B

8.(2014天津理综,3,6分)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9.(2014广东理综,2,4分)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DB.②③C.③@D.①④

答案D

10.(2014江苏单科,17,2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专笥吴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民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

答案B

11.(2010全国0,3,6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瞬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答案C

12.(2018北京理综.31,16分)因含义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

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

艇鱼和躺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⑴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O

(2)为确定鲤、鲸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直投放区鲤、躺的的生物积累

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表示):为保证经、螂的成活率,应捕杀缝、维的。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下图可知,将缝、

维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引起该变化的原因

G

银做除婚

(公投放鲤、解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

的,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

(5)甦鱼和触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睫、牖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

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嬴.请提出两条具体措

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生产者(生物)群落⑵捕食对象,食物捕食者天敌⑶明显下降鲤、糯与银鱼在食物上

存在竞争关系(4)比例(5)定期适度捕捞整、编;定期合理投放鲤、鲸;控制性捕杀鲤、鲸的捕食者;控制

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13.(2018天津理综,8,10分)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

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生产者土康有净初级

防殖异养呼吸”

活生物W生产力.

西黄松生态系统加加)(g/n2•年)

量(8//)(g/n/)g/u,年)

梆1273025€05330470440

幼龄1-16032-101310360390

・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遂斩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

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

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a

库。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

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答案(D恢复力(2)基质360消费者分解者(3)大于不能

14.(2016江苏单科,27,7分)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下图为利用稻田生态

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D鱼塘大量寸殳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元素营

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法,分别统计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填序

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②光合放氧③厌氧第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1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

的原因有.

答案(D蛋白质(2)N、P(3)五点取样各种害虫(4)①③④(5)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

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15.(2015海南单科,28,9分)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D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

(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

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生物成分E表示,生物成分F表示,表示初级消费者.

答案(D间接⑵CO?生产者分解者C

16.(2015课标H,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r

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D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口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贝广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一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答案⑴2.2头如々2头-kd

⑵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

的增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大于

17.(2014课标II,31,9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库、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

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

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3.5€12.8010.300.48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⑶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

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和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X

戊、/甲一丁

答案⑴丙

⑵捕食消费者(其他合理器也给分)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18.(2013课标H,31,10分)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⑴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幡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