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122—2015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TrafficLoop-basedSpeedMeters2015-12-07发布2016-01-30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G1122—2015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规程JJG1122—2015VerificationRegulationofTrafficLoop-basedSpeedMeters归口单位: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江苏友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尤特斯新技术有限公司本规程委托全国振动冲击转速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G1122—2015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林仲扬(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林建辉(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起草人:陈力(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马兴(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张潇(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陈刚(江苏友上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李震(江苏尤特斯新技术有限公司)JJG1122—2015目录引言………………………(Ⅱ)范围……………………(1)引用文件………………(1)术语……………………(1)123线圈间距……………(1)线圈宽度……………(1)3.13.2概述……………………(1)计量性能要求…………(2)45测速范围……………(2)模拟测速误差………………………(2)现场测速误差………………………(2)5.15.25.3通用技术要求…………(2)6外观…………………(2)要求…………………(3)6.16.2计量器具控制…………(3)7检定条件……………(3)检定项目……………(3)检定方法……………(4)检定结果的处理……………………(4)检定周期……………(4)7.17.27.37.47.5附录A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记录(推荐)格式……………(5)附录B检定证书内页格式……………(6)附录C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7)ⅠJJG1122—2015引言JJG1122—2015《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依据JJF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等基础性系列规范制定。JJG1122—2015《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取代了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中地感线圈测速原理部分,并对地感线圈宽度尺寸做了限制。本规程参考GBT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JTT455/—2001《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制定。本规程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G527—2007。ⅡJJG1122—2015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规程范围1本规程适用于固定安装在道路上,通过一组地感线圈对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测量的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以下简称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测速计量性能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引用文件2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GBT21255/—2007JTT455/—2001机动车测速仪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术语3JJG527—2007、GBT21255/—2007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线圈间距3.1loopspacing在同一车道内安装的一组地感线圈,在机动车行驶方向上,相邻两个测速线圈前边缘(即机动车先经过的边缘)之间的距离。线圈宽度3.2loopwidth安装在道路上的地感线圈,两侧边缘(即与机动车行驶方向平行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概述4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是指,固定安装在道路上,通过测量机动车经过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感线圈)按一定距离埋设在路面下的相同规格感应线圈的时间差,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并自动记录该机动车的图像、速度、日期、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的监测系统。该系统通常由测速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及辅助照明单元等部分组成。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测机动车行驶速度的示意图见图1。1JJG1122—2015图1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测机动车行驶速度原理图d—线圈宽度;l—线圈间距机动车通过监测区域的一组地感线圈时,环形线圈检测器给出相应测速线圈的输出信号,监测主机接收并计算各输出信号间的时间差,根据预先设定的线圈间距按公式()1计算机动车行驶速度。v=K·tl(1)式中:v———机动车行驶速度,kmh/;K———单位换算系数(3.6);l———线圈间距,m;t———机动车通过测速线圈间距l的时间,s。计量性能要求5测速范围5.1至少应满足(20~180kmh)/。模拟测速误差5.25.3<100kmh/时,(-4~0)kmh/;≥100kmh/时,-4%~0%。现场测速误差<100kmh/时,(-6~0kmh)/;≥100kmh/时,-6%~0%。通用技术要求6外观6.12JJG1122—2015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应有铭牌,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及编号、安装参数(线圈间距值等)、制造厂家、出厂日期。要求6.2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各部件不应有明显的机械损伤及影响使用的变形,不应有影6.2.1响监测效果的故障;电缆线的接插件应接触良好。地感线圈及馈线应埋入路面以下,不应暴露在路面上或出现破损。地感线圈应6.2.2设置在车道内,不得横跨两个或多个车道,线圈宽度应≤3m。(建议在采用线圈测速时,只压到部分线圈的不作为测速依据)计量器具控制7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检定条件7.1环境条件7.1.17.1.1.17.1.1.27.1.1.37.1.1.47.1.2温度:(-10~40)℃。相对湿度:<90%。供电电源:(198~242V)。附近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场干扰。检定用设备(见表1)表1检定用设备主要检定设备序号检定项目名称技术指标要求钢卷尺Ⅱ级通用技术要求钢卷尺或其他测距仪钢卷尺或其他测距仪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装置钢卷尺或其他测距仪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装置标准测速仪1其他测距仪器MPE:±0.1%钢卷尺Ⅱ级其他测距仪器MPE:±0.1%测速范围2模拟速度(20~180kmh)/,MPE:±0.5%钢卷尺Ⅱ级其他测距仪器MPE:±0.1%模拟测速误差现场测速误差34模拟速度(20~180kmh)/,MPE:±0.5%速度范围(20~180kmh)/,MPE:±1%检定项目7.2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的项目见表2。3JJG1122—2015表2检定项目一览表序号1检定项目通用技术要求测速范围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2模拟测速误差现场测速误差34注:“+”表示需要检定项目,“-”表示不需要检定项目。检定方法7.3通用技术要求检查7.3.1按6.1、6.2对地感线圈测速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要求。测速范围及模拟测速误差7.3.2根据地感线圈安装情况确定线圈边缘,用钢卷尺或其他测距仪器测量线圈间距,将线圈间距值输入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装置。在地感线圈上方分别放置检定装置的触发器。对20kmh/,60kmh/,80kmh/,100kmh/,120kmh/,150kmh/,180kmh/速度值分别进行检定。根据被测速度值和线圈间距,由检定装置产生标准速度值模拟信号,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响应并显示速度测量值。对每个速度值测量3次,取每次速度测量值与标准速度模拟装置给定的标准速度值之差为模拟测速误差(若有速度测量值高于标准速度值,则以速度测量值的最大值与速度标准值之差为Δvmax;若速度测量值均低于标准速度值,则以速度测量值的最小值与速度标准值之差为Δvmin),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5.2的要求,测速范围应符合5.1的要求。现场测速误差7.3.3根据被检速度值,适当调整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的限速值。在试验车上安装并调整标准测速仪,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首次检定时将试验车车速控制在被测道路限速值的50%、100%附近,分别匀速通过监测区域2次;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时将试验车车速控制在被测道路限速值附近,匀速通过监测区域2次。标准测速仪测量试验车通过监测区域时的实际速度值,与此同时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对试验车进行速度测量。取每次地感线圈测速系统速度测量值与标准测速仪给出的标准速度值之差为现场测速误差,现场测速误差均应符合5.4的要求。检定结果的处理7.4经检定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发给检定证书;经检定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检定周期7.5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经过维修的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必须重新进行检定。4JJG1122—2015附录A机动车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记录(推荐)格式送检单位制造厂检定(安装)地点型号规格出厂编号环境温度检定日期℃相对湿度%年月日检定员核验员一、通用技术要求检查合格□不合格□二、测速范围及模拟测速误差的检定单位:kmh/速度测量值误差速度标准值(或)ΔvmaxΔv123min206080100120150180三、现场测速误差的检定单位:kmh/速度标准值速度测量值误差5JJG1122—2015附录B检定证书内页格式一、通用技术要求检查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租赁买卖协议(6篇)
- 2025货运租赁合同模板
- 企业招聘合同样本
- 2025年经济与商务咨询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停工补偿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产品供应长期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修缮服务采购合同样本
- 私人房屋全款交易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电子商务安全协议书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义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的实习报告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 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托利多电子秤校秤步骤
- 《DVT深静脉血栓》
- 《大豆栽培学》PPT课件.ppt
- 米粉加工厂生产工艺理论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