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易错易混项——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化学能与热能一、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一审“+”、“-”:放热反应ΔH为“-”。吸热反应ΔH为“+”二审单位:单位一定是“kJ·mol-1”,易错写成“mol”或漏写三审状态:物质的状态必须正确,特别是溶液中的反应易写错四审数值对应性: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即化学计量数与ΔH成正比五审是否符合概念:如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像第一步:明确两个意义1.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2.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第二步:关注一个影响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焓变第三步:把握一个关系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三、反应热的计算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三步骤”一对比:对比分析目标方程式和已知方程式,找出目标方程式中各物质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调整已知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与目标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一致。二叠加:根据目标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加减所调整的方程式,同侧相加、异侧相减。三计算:按照“叠加”步骤中的调整方法,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计算出反应热。2.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化学能与电能一、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介质负极反应式正极反应式酸性2H2-4e-===4H+O2+4H++4e-===2H2O中性2H2-4e-===4H+O2+2H2O+4e-===4OH-碱性2H2-4e-+4OH-===4H2OO2+2H2O+4e-===4OH-燃料电池电极反应书写的注意事项(1)燃料电池的负极是可燃性气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多为氧气或空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可根据电荷守恒来配平。(2)燃料电池的电极不参与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起导电作用。(3)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中,酸性溶液中不能生成OH−,碱性溶液中不能生成H+;水溶液中不能生成O2−,而熔融电解质中O2被还原为O2−。(4)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在得失电子守恒的前提下,相加后的电池反应必然是燃料燃烧反应和燃烧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叠加反应。二、电解池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1)阳极放电顺序活性电极(Zn、Fe、Cu等):电极材料失电子;惰性阳极(Pt、Au、石墨等):S2>I->Br->Cl->OH->含氧酸根。(2)阴极放电顺序Ag+>Fe3+>Cu2+>H+(酸中)>Fe2+>Zn2+。【深化提高】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三、电解原理的应用1、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阳极反应式: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式:2H++2e-===H2↑(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2、电解精炼铜(1)电极材料:阳极为粗铜;阴极为纯铜。(2)电解质溶液:含Cu2+的盐溶液。(3)电极反应:阳极:Zn-2e-===Zn2+、Fe-2e-===Fe2+、Ni-2e-===Ni2+、Cu-2e-===Cu2+;阴极:Cu2++2e-===Cu。(4)阳极泥的形成:在电解过程中,活动性位于铜之后的银、金等杂质,难以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而溶解,它们以金属单质的形式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3、电镀图为金属表面镀银的工作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镀件作阴极,镀层金属银作阳极。(2)电解质溶液是AgNO3溶液等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盐溶液。(3)电极反应:阳极:Ag-e-===Ag+;阴极:Ag++e-===Ag。(4)特点:阳极溶解,阴极沉积,电镀液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反应速率的计算及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常用方法(1)(2)三段式法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催化剂:能大大改变速率,且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程度相同(2)浓度:反应物浓度越大,速率越大(3)温度:体系温度越高,速率越大(4)压强: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越大,速率越大(5)固体表面积:块状固体反应速率小于粉末状固体反应速率。(6)溶剂的性质、光、超声波、磁场等二、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反应mA(g)+nB(g)pC(g)+qD(g)是否已达平衡状态混合物体系中各组分的含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一定平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平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B,同时生成mmolA,即v正=v逆平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B,同时生成pmolC,均指v正不一定平衡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在单位时间内生成了nmolB,同时消耗qmolD,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压强压强不再变化,当m+n≠p+q时平衡压强不再变化,当m+n=p+q时不一定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Mr一定,当m+n≠p+q时平衡Mr一定,当m+n=p+q时不一定平衡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体系的温度一定时平衡颜色反应体系内有色物质的颜色不变,即有色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体系的密度ρ若m+n=p+q,且ρ一定不一定平衡若m+n≠p+q,恒温恒压且ρ一定平衡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各组分的浓度一定平衡各组分的浓度相等不一定平衡c(A)∶c(B)∶c(C)∶c(D)=m∶n∶p∶q不一定平衡2、平衡移动条件变化速率变化平衡移动方向结果增大c(反应物)或减小c(生成物)v(正)增大或v(逆)减小,v(正)>v(逆)正反应方向c(反应物)、c(生成物)均增大或c(反应物)、c(生成物)均减小减小c(反应物)或增大c(生成物)v(正)减小或v(逆)增大,v(正)<v(逆)逆反应方向c(反应物)、c(生成物)均减小或c(生成物)、c(反应物)均增大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多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体系压强减小,但比原来大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减小的多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体系压强增大,但比原来小升高温度v(吸)、v(放)均增大,v(吸)>v(放)吸热反应方向体系温度降低,但比原来高降低温度v(吸)、v(放)均减小,v(吸)<v(放)放热反应方向体系温度升高,但比原来低充入He(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体积不变时v(正)、v(逆)不变不移动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压强不变时,v(正)、v(逆)均减小,相当于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与减小压强相同三、化学平衡图像1、解题步骤2、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原则(1)“定一议二”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或表示的压强较大。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证明酸碱性实验设计(以证明HA是弱酸为例)实验方法结论常温下,测0.01mol·L-1HA溶液的pH若pH>2,则HA为弱酸常温下,测NaA溶液的pH若pH>7,则HA为弱酸相同条件下,测相同浓度的HA和HCl溶液的导电能力若HA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弱,则HA为弱酸测pH相同的HA溶液与盐酸稀释相同倍数前后的pH变化若HA溶液的pH变化小,则HA为弱酸2.电离常数的应用应用结论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性)越强判断盐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相对强弱酸(或碱)的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小,盐溶液的碱性(或酸性)越弱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或产物是否正确一般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判断微粒浓度或浓度比值的变化温度不变时电离常数不变,利用电离常数可判断溶液中微粒浓度或浓度比值的变化情况二、水的电离1、常温下不同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水或c(OH-)水的相关计算来源关系式中性溶液c(H+)水=c(OH-)水=1×10-7mol·L-1酸溶液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c(H+)溶液=c(H+)水+c(H+)酸≈c(H+)酸,c(OH-)水=c(OH-)溶液碱溶液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c(OH-)溶液=c(OH-)水+c(OH-)碱≈c(OH-)碱,c(H+)溶液=c(H+)水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c(H+)溶液=c(H+)水,c(OH-)溶液=KW/c(H+)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c(OH-)溶液=c(OH-)水,c(H+)溶液=KW/c(OH-)溶液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解读方法(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要改变温度。三、酸碱中和滴定1.酸碱中和滴定曲线题突破方法首先看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抓住“5个点”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抓“起点”,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有利于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酸碱性。抓反应点“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显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抓反应“中性”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滴定原理的迁移应用(1)氧化还原反应滴定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沉淀滴定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四、盐类水解重要应用实例原理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NH4Cl溶液中:c(Cl-)>c(NH4+)>c(H+)>c(OH-)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Fe3+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制备胶体制备Fe(OH)3胶体净水明矾净水铝离子水解形成胶体去油污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加热,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加大,溶液碱性增强试剂的配制配制FeCl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H+可抑制Fe3+的水解制备无水盐由MgCl2·6H2O制无水MgCl2时,在HCl气流中加热加入HCl可抑制Mg2+的水解泡沫灭火器用Al(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五、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阐释举例两大理论电离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多元弱酸分步电离,逐级减弱)H2CO3溶液中:c(H2CO3)>c(H+)>c(HCO3-)>c(CO32-)>c(OH-)水解理论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水解生成的微粒浓度很小(多元弱酸酸根离子分步水解,逐级减弱)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CO3-)>c(H2CO3)三大守恒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NaHCO3溶液中:c(Na+)+c(H+)=2c(CO32-)+c(OH-)+c(HCO3-)物料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NaHCO3溶液中:n(Na+):n(C原子)=1:1,则c(Na+)=c(CO32-)+c(H2CO3)+c(HCO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账公司合同样本
- 委托运营管理协议书
-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某小区智能化总体设计方案
- 施工降排水施工方案
- 窗帘店规章制度
- 教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 门户网站架构设计方案
-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实施办法
- 2024年北京稻香村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4月自考150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押题及答案
- 代办转学合同范例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 高中主题班会 高一下学期《自律自主自觉-成就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 猎头公司简介介绍
- 2025年ACR痛风管理指南
- 智能建筑 停车场管理系统安装及验收规范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GB/T 45233-2025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 广东省汕头市2025年普通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