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1、“格物”的四项思想进程中,从个体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是B、知类D、正名【答案】:CD2、对“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从“青”B、从“争”C、古同“净”D、只有无声的意思【答案】:D3、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A、认为“格”即“至”B、把“至”递训为“穷”C、认为穷是非穷尽性的研究D、认为这种研究是全身心的知和误【答案】:C4、什么是评价“感格”的唯一标准?()D、以上都不是【答案】:B5、《论语》中的“君子”指的是()。B、有畏者C、贵族【答案】:AB6、絜矩之道的“絜”是指拿在手中,而“矩”则是指()。A、特殊的规矩B、普遍的规则C、特殊的规定D、自然的规则【答案】:B7、诚意思想的内在结构:至诚感通对“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从亡C、即“不识也”D、“不忘”就是单纯指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答案】:D8、“格物致知”的抉择标准是()。A、政治B、社会【答案】:D9、郑玄认为《大学》的旨趣在于()。A、修身立德B、为政之德C、礼【答案】:B10、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生产阶段是()的转化。C、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答案】:C11、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是()。B、畜牧业C、铜器【答案】:A12、舒伯的职业生涯阶段不包括()。A、成长阶段B、探索阶段C、学习阶段D、维持阶段【答案】:C13、工会的()职能是指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提高科学文化技术素质。A、维护职能B、建设职能C、参与职能D、教育职能【答案】:D14、3.根据《尔雅》的内容分类,哪些内容是有关人事和生活用器名A、《释亲》B、《释言》D、《释乐》【答案】:ACD15、格物致知的三个层面是()。A、道德论的层面B、认识论的层面C、实践论的层面D、逻辑论的层面【答案】:ABC16、战国时礼崩乐坏,《大学》认为重建明德的任务落在了哪家学派B、法家C、儒家【答案】:C17、突破个人的束缚属于()层面的普遍性。【答案】:A18、古人所说的“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涵泳”的解释不包括A、涵是包涵之义B、泳是游于水中C、涵泳是古代文论术语D、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推敲【答案】:A19、以下哪项是讲自己积极不息、自强不已的修养过程()?B、诚意C、正心【答案】:B20、《大学》中政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得天命C、义利D、生财有道21、“格物”的思想进程的内涵包括()。B、正名C、明理D、知类【答案】:ABCD22、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1999年6月举办的第()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答案】:B23、原始社会的劳动不包括()。A、采摘C、石器制造【答案】:D24、“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句名言作者是()。C、黑格尔【答案】:B25、《大学》明德的建立明德和人性的关系被明确提出是在()。A、《论语》B、《大学》C、《礼记》D、《中庸》【答案】:D26、()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A、马克思B、卢梭C、苏格拉底D、恩格斯【答案】:D27、对经今古文之争描述正确的不包括()。A、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学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B、经今文学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C、经古文学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D、两派所依经籍虽年代不同,但是在治经观点上是相同的【答案】:D28、从“采”的字不包括()。【答案】:B29、最早期古人认为“定”的动力和源泉是来自于()。A、统治者C、天【答案】:C30、以下学者中,谁偏向从“学”的角度阐发“知”,把“知”和“学”紧密联系起来?()A、郑玄B、朱熹C、程颢D、孔颖达31、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的观念。A、劳动最光荣B、劳动最崇高C、劳动最伟大D、劳动最美丽32、下列哪些属于“正名”()。A、桌之为言卓也B、椅之为言倚也C、饼之为言并也D、以上都是【答案】:D33、孟子是如何辨别人和兽的()。A、人具有超越自身种类的普遍悲悯B、人具有突破生存技能的自由意志C、人具有对自身存在的深切反思能力D、人有知而兽没有34、“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A、特殊性B、普遍性C、决定性【答案】:B35、工会的()职能是指工会要发挥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作用,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实现对国家和企业的民主参与、社会监督。A、维护职能B、建设职能C、参与职能D、教育职能【答案】:C36、儒家的“三大德”不包括()。A、仁【答案】:C37、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A、是对古代朴素的政治经验的继承B、可总结为得天命尊贤才C、对古代政治经验进行了一种内向性的阐释D、深刻阐释了“格物致知”的内涵【答案】:D38、《大学》的诚意说包括()。B、至诚无伪C、至诚感通D、至诚不息39、生活自理能力不包括()。A、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B、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独立处理一些事务;C、在心态上依靠父母和朋友疏解各种压力;D、在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答案】:C40、对“明德”的理解正确的是()。A、先秦古人讲明德着眼于君道B、先秦的明德就是明德之政或明德之治C、明德的反义是昏德D、“德”一直是褒义词【答案】:ABC41、佛教八识中,第八识是()。C、意根【答案】:D42、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时间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发挥()。A、基础作用B、协调作用D、支持作用【答案】:C43、对情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情境可以塑造人B、情境的作用全是积极的C、情境存在本质性不足D、人在情境中容易陷入迷狂或麻木【答案】:B44、未来劳动环境中,()技术将解决互联网信任与价值的可靠传A、大数据B、云计算【答案】:C45、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A、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B、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C、导人向善D、是一种消极的思想【答案】:D46、“人之性”普遍性价值的选择的来源是()。A、贵族之意C、天意D、圣人之意【答案】:B47、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C、包括了事物之理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答案】:B48、“吾侪所学关天意”之句出自()。A、龚自珍【答案】:B49、古代贵族注重自己的“祭祀”、“丧礼”,这不仅指向自己的A、贵族阶级B、平民阶级C、对民众的教化D、对民众的禁锢【答案】:AC50、工会的组织类型包括()。A、行业工会B、产业工会C、企业工会D、联合工会51、“劳动创造世界”是()的观点。C、列宁【答案】:B52、方形东西的特点不包括()。A、方的东西往往是正的B、方的东西是和矩有关的C、方形具有外在的二元对立D、方的东西从几何角度看是可以推导的【答案】:C53、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劳动阶段是()的转化。C、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答案】:D54、《大学》论述明德的普遍性不在于()。A、认可明德的普遍性B、强调实践的次第C、汇归到儒家的伦理体系D、以治国得以实现作为根本出发点【答案】:D55、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训诂包括()。A、物指事B、事是心在具体存在上的投射C、致知是致良知D、良知是心之本,是一切的根本价值【答案】:ABCD56、未来的人类劳动呈现的特征不包括()。A、交叉复合性B、乐生性C、创造性【答案】:D57、国家(也通过国有企业)利用自己的财政资金发放退休金,劳动者个人只需交纳很少的退休保障费,甚至不交。这一退休保障制度是A、统筹型退休保障制度B、强制储蓄型退休保障制度C、投保资助型退休保障制度D、商业保险退休保障制度【答案】:A58、一般来说,一种文化的延续在于()A、自身的传承B、自身的深化C、自身的怀疑D、自身的推翻59、传统政治中天命的来源以德感天是《大学》对于传统的()的延续和继承。A、为民之道B、先王之道C、处世之道【答案】:B60、据顾炎武的《日知录·周末风俗》记载,春秋战国之变的体现不A、春秋时的战争无矩到战国时的有序战乱B、从春秋的礼信到战国的权诈C、春秋的祭祀和聘享在战国被取消D、春秋时宴会赋诗到战国时期消失了【答案】:A61、先秦时期,理指的是()。C、自然理由D、自然规律【答案】:D62、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庄子D、荀子【答案】:C63、今本《大学》的致命破绽是什么()。A、是对历史文献不严谨的态度B、是对传统的否定C、与王阳明对新民的批评相悖D、以上都是【答案】:AC64、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是什么意思()B、颜色C、好色D、情欲【答案】:A65、《大学》诚意意味着高度的自觉,是一种()的状态。B、聚敛【答案】:BC66、以下哪些大家曾表达过知识的来源是与万物相接()。C、荀子67、以下哪些是属于从政治层面理解“正名”()。A、正名誉C、正名气【答案】:BC68、《大学》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包括()。A、先秦儒家所体现的宝贵的平等精神B、先秦儒家对普遍性、普世价值的追寻C、先秦儒家对人性的本质的深入探讨D、先秦儒家对人性的尊严的探讨69、“正心”意味着由心之中正走向()B、人之中正C、思之中正【答案】:B70、工会最初的职能是()。A、政治职能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答案】:D71、戢山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C、章太炎D、张履祥【答案】:C72、《大学》的聚讼是由谁开始的?()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答案】:B73、先秦时期节制的方式包括()。A、以乐节制B、以法节制C、以礼节制D、以心节制【答案】:CD74、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本义是“来”B、“格也”即“至也”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D、仅是“克服”的意思【答案】:D75、朱熹讲“格物”的特点包括()。A、对于一个物要穷尽它的理B、强调认识的彻底性C、穷理在彻底的基础上还要融会贯通D、穷理的过程要注重积累【答案】:ABCD76、我们该怎么认识取象的思维()?A、语言文字得以创造的根本思维B、认知物的一个基础的行为C、从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8章 气体 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五单元 第14章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3 (新版)苏科版
-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5章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8Section B(1a~1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2铁生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
- 2《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有多重》(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4 认识空气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一年级下册冀人版
- 多人股东协议书合同7篇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二模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城镇燃气安全技术与管理
- 鼠疫知识讲座
- 清产核资工作方案
- 高校班干部培训
- 房 产 税教学课件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省考《行测》联考真题(含答案)
- 保安证考试考前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河北中考必考名著:《革命诗抄》考点及中考真题
- 互联网医院医疗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