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带答案(典型题)_第1页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带答案(典型题)_第2页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带答案(典型题)_第3页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带答案(典型题)_第4页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带答案(典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90题)1、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庄子【答案】:C2、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A、间接责任者B、领导责任者C、次要责任者D、重要责任者【答案】:B3、郑玄对“一人贪戾”的“戾”的解释为(),形容在欲望的追寻中出现的人与人的矛盾状态。A、戾气B、乖戾C、利益D、锋利【答案】:C4、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1999年6月举办的第()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答案】:B5、《国语》中出现的对“昏德”的描述包括()。B、辟邪【答案】:D6、以下学者中,谁偏向从“学”的角度阐发“知”,把“知”和“学”紧密联系起来?()B、朱熹C、程颢D、孔颖达【答案】:D7、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从老子开始,物是通过()和()展现出来的。8、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时间活动过程中,学校要发挥()。A、基础作用B、协调作用C、主导作用D、支持作用【答案】:C9、“格物致知”的抉择标准是()。A、政治【答案】:D10、“劳动创造世界”是()的观点。A、黑格尔B、马克思C、列宁D、恩格斯【答案】:B11、古代贵族注重自己的“祭祀”、“丧礼”,这不仅指向自己的A、贵族阶级B、平民阶级C、对民众的教化D、对民众的禁锢【答案】:AC12、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答案】:D13、对“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从言B、从成C、本义为实打实的说话D、本义为忠诚的态度【答案】:D14、未来劳动者的通用技术一般不包括()。A、英文写作技术B、数据处理技术C、互联网沟通技术D、计算机应用技术【答案】:A15、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色”是什么意思()A、万物B、颜色【答案】:A16、絜矩之道的“絜”是指拿在手中,而“矩”则是指()。A、特殊的规矩B、普遍的规则C、特殊的规定D、自然的规则【答案】:B17、以下哪项是讲自己积极不息、自强不已的修养过程()?A、慎独B、诚意C、正心【答案】:B18、“正心”意味着由心之中正走向()A、身之中正B、人之中正C、思之中正D、以上都不是【答案】:B19、价值循环运行三阶段中,劳动阶段是()的转化。C、劳动价值→新使用价值;D、劳动潜能→劳动价值。【答案】:D20、《大学》认为明德的基础在于()。A、人的出身B、天命所归C、格物致知D、延续传统【答案】:C21、工会的组织类型包括()。A、行业工会B、产业工会C、企业工会22、朱熹认为对待“格物”应抱有什么心态()。A、怀有敬意B、内心的高度专注C、整个是理性的凝聚状态D、以上都不是【答案】:ABC23、“格物”的思想进程的内涵包括()。B、正名C、明理D、知类24、儒家的“三大德”不包括()。A、仁【答案】:C25、对《大学》文本最后一段特点的总结错误的是()。A、是对古代朴素的政治经验的继承B、可总结为得天命尊贤才C、对古代政治经验进行了一种内向性的阐释D、深刻阐释了“格物致知”的内涵【答案】:D26、最早期古人认为“定”的动力和源泉是来自于()。A、统治者【答案】:C27、工会的()职能是指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提高科学文化技术素质。A、维护职能B、建设职能C、参与职能D、教育职能【答案】:D28、格物致知的三个层面是()。A、道德论的层面B、认识论的层面C、实践论的层面D、逻辑论的层面29、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三纲八目”的起点B、《大学》是格物致知的起点C、在文献上没有太多训释D、郑玄等先儒对此的阐释存在义理上的不足【答案】:B30、古今本《大学》区别解析《大学》的内在结构有“三纲八目”,其中八目不包括()。B、诚意C、正心D、格物【答案】:A31、诚意思想的内在结构:至诚感通对“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B、从亡C、即“不识也”D、“不忘”就是单纯指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答案】:D32、今本《大学》的致命破绽是什么()。A、是对历史文献不严谨的态度B、是对传统的否定C、与王阳明对新民的批评相悖3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李绅【答案】:D34、以下哪些是属于从政治层面理解“正名”()。A、正名誉C、正名气【答案】:BC35、工会的()职能是指工会要发挥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作用,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实现对国家和企业的民主参与、社会监督。B、建设职能C、参与职能D、教育职能【答案】:C36、什么是评价“感格”的唯一标准?()C、感悟D、以上都不是【答案】:B37、在传统贵族的礼制社会中,小人效法君子来源于贵族政治的()A、传统B、礼仪C、威严D、理性【答案】:BC38、佛教八识中,第八识是()。C、意根【答案】:D39、被称为亚圣的是()。【答案】:C40、对情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情境可以塑造人B、情境的作用全是积极的C、情境存在本质性不足D、人在情境中容易陷入迷狂或麻木【答案】:B41、《大学》诚意意味着高度的自觉,是一种()的状态。A、分散B、聚敛【答案】:BC42、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是()。B、畜牧业【答案】:A43、舒伯的职业生涯阶段不包括()。A、成长阶段B、探索阶段C、学习阶段D、维持阶段【答案】:C44、生活自理能力不包括()。A、在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B、在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独立处理一些事务;C、在心态上依靠父母和朋友疏解各种压力;D、在生活上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琐事。【答案】:C45、王阳明是如何驳斥朱熹“新民”的观点的?()A、认为《大学》中讲的是自新,而非“新民”B、《大学》中具有“亲民”的思想C、儒家文献中有“亲亲而仁民”的传统。【答案】:D46、()的根本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A、修身C、治国D、平天下【答案】:D47、体面劳动不包括()的内容。A、就业方面B、社会保障方面C、工作环境方面D、政治民主方面【答案】:D48、“少说些漂亮的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句名言作者是A、毛泽东B、马克思C、恩格斯【答案】:D49、下列哪些属于“正名”()。A、桌之为言卓也B、椅之为言倚也C、饼之为言并也【答案】:D50、工会最初的职能是()。B、文化职能C、社会职能【答案】:D51、“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A、特殊性B、普遍性C、决定性【答案】:B52、从道德论的层面理解“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是()。B、郑玄C、司马光D、王阳明【答案】:D53、“止于至善”中的“止”有哪些词意?A、停止【答案】:ABC54、郑玄认为《大学》的旨趣在于()。A、修身立德B、为政之德C、礼【答案】:B55、“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句名言作者是()。A、毛泽东【答案】:B56、一般来说,一种文化的延续在于()A、自身的传承B、自身的深化C、自身的怀疑【答案】:AB57、对《大学》中“虑而后能得”中的“得”理解正确的是()。A、“得”即“德”B、本义为登高、攀登C、《说文解字》将其释为“升”D、后有道德、德行之义58、《论语》中的“君子”指的是()。A、有德者【答案】:AB59、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之理解不包括()。A、认为“格”即“至”B、把“至”递训为“穷”【答案】:C60、朱熹讲“格物”的特点包括()。61、下列释义中,可以解释“本”的是()。C、树干62、《大学》中政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得天命63、正确劳动分类是()。A、学习劳动与实践劳动B、家务劳动与工作劳动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D、智力劳动与非智力劳动【答案】:C64、国家(也通过国有企业)利用自己的财政资金发放退休金,劳动者个人只需交纳很少的退休保障费,甚至不交。这一退休保障制度是A、统筹型退休保障制度B、强制储蓄型退休保障制度C、投保资助型退休保障制度D、商业保险退休保障制度【答案】:A65、静而后能安:“安”的内涵“安”所强调的秩序是()。A、外在的规范B、内在的自然D、内在的规范【答案】:B66、未来的人类劳动呈现的特征不包括()。A、交叉复合性B、乐生性C、创造性【答案】:D67、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训诂包括()。A、物指事B、事是心在具体存在上的投射C、致知是致良知D、良知是心之本,是一切的根本价值68、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A、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B、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C、导人向善D、是一种消极的思想【答案】:D69、《大学》论述明德的普遍性不在于()。A、认可明德的普遍性B、强调实践的次第C、汇归到儒家的伦理体系D、以治国得以实现作为根本出发点【答案】:D70、先秦时期,理指的是()。C、自然理由D、自然规律【答案】:D71、先秦时期节制的方式包括()。A、以乐节制B、以法节制C、以礼节制D、以心节制72、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的观念。A、劳动最光荣B、劳动最崇高C、劳动最伟大D、劳动最美丽【答案】:ABCD73、未来劳动环境中,()技术将解决互联网信任与价值的可靠传递难题。A、大数据B、云计算C、区块链【答案】:C74、下列对训诂的解释正确的是()。A、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B、解释文献语言C、其根本目的是传意D、以上都是【答案】:D75、突破个人的束缚属于()层面的普遍性。D、思维【答案】:A76、《大学》明德的建立明德和人性的关系被明确提出是在()。A、《论语》B、《大学》C、《礼记》【答案】:D77、“人之性”普遍性价值的选择的来源是()。A、贵族之意C、天意D、圣人之意【答案】:B78、以下哪些大家曾表达过知识的来源是与万物相接()。A、庄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答案】:AB79、以下哪些是“礼乐”作为先秦君子的情境?()B、行动坐卧C、眼之所视【答案】:D80、《大学》的诚意说包括()。A、至诚可贵B、至诚无伪C、至诚感通D、至诚不息81、“格物”的四项思想进程中,从个体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是B、知类【答案】:CD82、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A、本义是“来”B、“格也”即“至也”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D、仅是“克服”的意思【答案】:D83、下面哪些是“格物致知”的训诂大家?()B、司马光C、章太炎D、以上都是【答案】:D84、《大学》中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包括()。A、先秦儒家所体现的宝贵的平等精神B、先秦儒家对普遍性、普世价值的追寻C、先秦儒家对人性的本质的深入探讨D、先秦儒家对人性的尊严的探讨【答案】:ABCD85、“诚”的来源不包括()。A、来自于贰B、来自于敬C、来自于忠D、来自于壹【答案】:A86、对经今古文之争描述正确的不包括()。A、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学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B、经今文学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C、经古文学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D、两派所依经籍虽年代不同,但是在治经观点上是相同的【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