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年
级
下
册
语
文
教
案
设
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四班共有学生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
况.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自觉阅
读.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习方法,
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美于深化教育改
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口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为依据编写的.木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一,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
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流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
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
个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
采的儿童生活一;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
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
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
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
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四,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体现8个专题的思想.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
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件
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教学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
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
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特别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
二)补差意见:
1,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
2,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
3,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三)学生学习兴趣,素质的培养
1,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
2,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及时调整.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内容安排
时间
教学内容
1第一周一一第二周第一单元
2第三周一一第四周第二单元
3第五周第六周第二单元
4第七周一一第八周第四单元
5第九周一一第十周第五单元
6第十一周一一第十二周第六单元
7第十三周一一第十四周第七单元
8第十五周一一第十六周第八单元
9第十七周一一第二十周期末复习,考试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背景及目标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前三篇为精读课
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另有一个“语文园地”,同步阅读安排了《走进大自然》等诗文10
篇。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为: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
方面的作用: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
搜集等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教学策略
这•单元的学习要在对诗文中自然景物丰富感受的基础.匕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在欣
赏作者富有个性的文字的同时,感受其对美是如何“智性表达”的,追索语言文字的意义和
情趣,获得美的熏陶,从而对自然之景怀有审美情致,并能够将这种美的体验通过恰当的文
字表达出来。
三、教学建议
1、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2、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3、句段:品味含义与特点
4、积累:丰富词汇与句段
5、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四、文本简析及教学重点
本单元教学可综合“单篇深入课、拓展实践课、单元综合课”等课型进行。
四、教学课时安排:
《翠鸟》2课时
《燕子专列》2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二》4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和一篇略读课文《想别人没
想到的》及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单元专题“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贯穿教材始终。
四篇课文形式多样,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每篇
课文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亡羊补牢》说明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
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寓言两则一南辕北辙》讽刺了那些行动和目的相反的人。《惊弓之
鸟》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事要善于观察、勒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发现做出正确判断。《画杨
桃》通过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教育我们做事、看
问题要实事求是。《想别人没想到的》说明做事情要善于开动脑筋,想另人没想到的。这四
篇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内容
也与本单元专题紧密联系,“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思想方法来
介绍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读读背背”是一些有关思想方法的谚语。“成语故事”
《买楼还株》讽刺了那些没有
眼力、舍本逐末的人,将其与成语故事《惊弓之鸟》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
对成语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另外,在基础知识方面本组教材也体现了整合性。如《语文
园地》中“我的发现”栏目编的两组句子中的第-句分别选自课文《南辕北辙》和《想别人
没想到的》,因而将此项内容放在教学《南辕北撤》后进行教学,给学生体会句子的意思和
感情色彩提供一个具体的语境。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汉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句、好段落。
3、做一次写自己的习作练习。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隹色朗读课文。
5、能根据单元专题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进行课外阅读。
6、进一步培养学生按要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
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2—74课时
9.寓言两则2课时
10.悼弓之鸟2课时
11.画杨2课时
12.想别人没想到的1课时
语文园地三4课时
单元更习2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特点:精读课文《和时间赛跑》能让人获得和时间赛跑就会获得成功的启示;
《检阅》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平等、尊重、相互关怀的价值观;《争吵》让人认识到知
错就改、宽容待人的好品质;略读课文《绝招》让人懂得勤学苦练方能练成绝招的道理。这
些课文是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写照,能引起孩子们感情的共鸣,对语言文字产生亲切感,
便于学生积累语言,运用君言,学习阅读方法。《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
别是和同学交流臼己学本领的经过,引导学生问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习作和交流的快乐。
2.知识结构:本单元教材围绕“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主题编排,包括三篇精读课
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二、单元目标
1、会认“忧、哀”等49个字,会写“赛、疼”等41个字,辨析字形,正确读写词
语。
2、会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学习用多种方法
积累运用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
富多彩。
4、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疑问和体会,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5、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体会习作的快乐。
6、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体会交流的快乐。
7、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会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学习用多种方法
积累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
富多彩。
3、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疑问和体会,训练阅读能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课时安排:
《和时间赛跑》2课时
《检阅》2课时
《争吵》2课时
《绝招》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有真实的故事,也有童话故事:有国内
的故事,更有国外的故事,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
描写,再现场景。学习本组课文,不仅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品读、感悟;还要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来进行,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
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为自己的关爱。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尊老爱幼、关心他人是美好的人
间真情,必要时要给予别人真诚的帮助,献出一份爱心。本单元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可贵的
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一篇略读课文《妈妈的账单》,一次综合性学
习“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然后围绕此专题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美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
的作用。
6、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再发挥想象能力写话练习和讲故事练习。
7.默读可以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8.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9.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
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读通课文,能运用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读懂文章内容,
但对于文章思想的理解,对文中真情的体会,还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一般比较浅显。
四、教学课时安排:
《可贵的沉默》2课时
《她是我的朋友》2课时
《七颗钻石》2课时
《妈妈的账单》1课时
《语文园地五》3课时
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心爱护”1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
个语文园地组成。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
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种安排一方面可
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太阳》是采用举数字、
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
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
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
来。
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资料的搜集非常重要,拥有一定的相关资料不但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至关重要,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另外,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课文的学习
到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无不需要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造的说法在这里得到
了充分的体现。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9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
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
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6、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7、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8、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激发学生对网络和科技的兴趣。
9、了解果园机器人的基本情况,引起对机器人的兴趣,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2、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体会网络的神奇.
5、了解果园机器人的有趣设计,激发学生对机器人世界和科技的兴趣,继续培养独立
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安排:
21、太阳2课时
22、月球之谜2课时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2课时
24、果园机器人2课时
语文园地六5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太阳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为精读课文,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为略读课文。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组织教材内容。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太阳是大
家的》是儿童诗,借世界各地儿童共有一个太阳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一面五星红旗》《卖
木雕的少年》是叙事性文章,反映了外国朋友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尊重;《中国国际救援队,
真棒!》是新闻报道,内容是中国人民帮助阿尔及利亚地震受灾群众的事情。
近几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积极倡导的“国际理解教育”已忧为当今世界教育的一
个主题,所谓“国际理解教育”,就是希望通过教育的作用,增进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之间
人们的交往、理解、宽容与尊重,实现全人类的相互交流、合作,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
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帮助将事实上的相互依赖变成有意识的团结G
助”。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它要求我们改
变思维方式,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人类创造的多样化的文明,寻求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人们心灵深处形成捍卫和平的理念,共建友爱的美好家园。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和申奥
成功以后,将更快地融入世界一体化进程,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世界性的眼光,有较为宽阔
的文化视野,要克服文化偏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给予充分的理解。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多参考一些关于“国际埋解教育”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想想在本单元的
教学中如何落实这一专题思想。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关心世界大事,培养
热爱和平的感情。需要说明的是,“国际理解教育”是一个很大的教育概念,本组教学的重
点应该落到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上。
本组的导语、课文、LI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等各个部分都与“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相
关,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整合意识,注意发挥教材的整体优势。在导语中,教材明确提出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的要求,这是为阅读教学和口
语交际做准备,老师要做用应的布置。同时,教师不宜将单元的专题作为本组所有课文的中
心思想,而要注意挖掘每i篇课文具体丰富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漆黑、无影无
踪、荒无人烟、犹豫、摔倒、名不虚传、一模一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5、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
的敬重和理解。
6、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7、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8、培养默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含义。
2、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学习用外在动作表现内心情感的写法。
3、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积累
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四、教学课时安排:
《太阳是大家的》3课时
《一面五星红旗》3课时
《卖木雕的少年》3课时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
语文园地七3课时
合计:13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是闱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
讲故事的快乐中去。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
蜗补天》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另外,选读课文中的《除三需》可以用来
配合阅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阅配套读物《同步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本组的学习目标有三;一是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
丰富的想象;二是识写生字词,积累生动的语言;三是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
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第三个学习目标在导语和《古诗两首》后
作了布置。
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
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
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加以形象化。可以这样
说,我国古代的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等优美的神话,已经具备了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川文艺
形式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萌芽条件。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组教材,除仍然围绕专题、注重整合外,还带有总结全册、盘点学
习一组课文收获的任务。如《夸父追日》课文后面安排的小伙伴说“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
文的感受”,就提示学生,本组的学习,必须统览全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一
吐为快,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组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35个生字。
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西门豹》这个故事。
6、学习课文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
7、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诃语。
8、学习女娟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9、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10、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11、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2、了解女婿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在阅读中感受神诒故事的神奇。
四、教学课时安排:
《古诗两首》2课时
《西门豹》2课时
《女婿补天》2课时
《夸父追日》1课时
语文园地八3课时
1、燕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体会祖国的语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笫四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
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竞争和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
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
三、课前准备(第二课时)
五线谱、《春天奏鸣曲》第五乐章、歌曲《小燕子》、课件制作
四、课前活动
名称:(课件1呈现此,有灵犀一点通
要求:请学生在纸片上写一个词,老师任意抽点几个学号的同学,如能组成一个句
子,则说明是“心有灵犀一一一点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学友了。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组成句子的基本形式是这样三种:“谁是什么。谁干
什么。谁怎么样。”为课堂教学的“简缩课文”环节作些铺垫。
注意:若学生未能拼出“是”字句,教师视情况可自己或请听课老师参与活动。
原则:趣味性、语文性、针对性
五、教学过程
1、读一读
《燕子》这篇课文,同学们己经很熟悉呈现学习材料了,听说同学们挺喜欢的。我们班
谁最能读以读为本书?谁最怕读书?请两人合作把课文读给大整体感知家听听可以吗?(注
意正音如:杆、偶尔)激励与合作
2、数一数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请问:《燕子》这篇课文有几句话?请同学们快速落
实单元数一数。(对,《燕子》这篇课文虽然将近训练重点400字,但只有10句话,可见长
句子是比较多的。课前活动时,我们已了解了句子组成的三种基本形式是“谁是什么。谁干
什么。谁怎么样」因此,我们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这些句子。)
3、缩一缩
先看第一句一一可缩成“羽毛,翅膀,与课前活动呼应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第二句,第三句呢?
4、评一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银幕上简缩后的文章,学会鉴赏然后请大家评一评,两篇文章各有什
么优点?
(原文生动具体,短文简洁明了)
5、辩一辩
辩论分组。
我提议,咱们求一个辩论赛,怎么样?当创设竞争性的然,我们的辩论赛在自由的前提
下,得有一定主体性的语文的组织和要求:学习环境
(1)确定正方--原文支持者
反方--简缩的文章
(2)确定正反方第一辩手、第二辩手和第注意全体参与三辩手,其它同学为自由辩手,
在自由辩论时注重语文能力陈述。(听说读写)
(3)评委:所有来听课的老师。(欢迎)培养
(4)为了使你在辩论赛中取胜,现在我想传授一点秘诀给你,可得听好了:
一一听(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而且,在辩论时,只有听懂了对方
的观点,才能更好地驳斥对方)
一一说(口齿清楚、普通话准、声音响亮是说话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别
以情感为内人听明白你的观点)核,以语言
一一读(充分陈述了你的理由后,选一两个为中心,以句子读一读,来打动评委)读写
为两翼
一一写(同一方同学可用传纸条的方式给辩手,不过,字要写得又快又好)
(5)至于主持人,我就毛遂自荐了。
(6)学生辩论,教师点评引导。
6、点一点
辩论赛暂告一个段落。本次辩论赛双方人数虽然悬殊,但在辩论方面可谓势均力敌、导
师就是“导”旗鼓相当,诈分胜负。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下结论的:那就是同学们读书读得棒,
说话说得妙,还敢于竞争,又很会与人合作,这,对我们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7、唱一唱
我提议,在即将下课之际,我们用歌声来结课如何体现赞一赞小燕子,并且把这首歌献
给每一位热爱整体性?愉悦春天的朋友。性和含蓄性?
六、板书设计
林子
活泼可爱乌黑光滑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增添生趣细雨、微风、柔柳、青草、绿叶、
鲜花(静中有动)赶来
轻快飞行斜掠、横掠(动态)
悠然停歇()像曲谱(静态)
七、教学反思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
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
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咏柳》)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
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
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粒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
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是春(学习《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二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举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
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者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
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
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
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
四、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占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
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
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系”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用交流,背诵。
作业:
背诵古诗给家人听,默写古诗。
3、荷花
【教学目标】
一、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二、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三、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感受荷花的美,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
的荷花、娟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
以喜爱荷花不仅是因为荷花的美丽与清杳,还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
品质。你们想看看这样的荷花吗?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一睹荷花的风采。板书课题:荷花(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与荷花打个招呼。
2、再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句,把课文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领读)
(3)提出难写的生字进行生生交流。
3、指名分节读课,及时纠正学生读中的错误。
三、再读课文后,学习第一节。
1、生默读后,师问:课文中描写的荷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
2、作者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
(指名读)
3、是什么吸引了作者?(板书:清香)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教师引入:荷花不仅香气怡人,而且美丽动人。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读第2段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学生自读课文,潜心品读美的语言。随后组织汇报交流。
预设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
预设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
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
悟。)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
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
花。(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
说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
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
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预设3: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咪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3、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目睹荷花的风采,
我想你们对荷花的赞美会更真诚,感受会更深刻。
4、荷花那么美,让我们•起来久久地、深情地看着它吧。(播放课件)看完后,师配
乐范读这一段
5、(配乐)生齐读第二段。
6、让我们把这么美妙的文字记在心中,让我们把荷花的美刻在心里。(生试背这一段)
7、这段写了荷花的什么?(板书:色彩、形状)
六、学习第5段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池中的白荷花会有哪些不同的
姿势呢?就像后面听课的老师•样,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荷花也会有不同的姿势吧,(学
生思考)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板书:
姿势)你能用有的……仿佛……说说吗?(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
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
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板书: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
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
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
段)
七、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教师引入:荷花以高雅的美震撼了我们,以高尚的品质陶冶J'我们,以积极向上的
态度鼓励了我们,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边看
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
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看后让学生提写下要赞美的语言。
可要求学生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例如: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荚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录描写荷花的好词好句。
3、做一张有关荷花的简报。
【板书设计】
大自然美
荷花美
清香形状色彩姿势
4.珍珠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
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
朗读课文,思考;为汗么叫“珍珠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泉水?我国有许多神奇的泉水,你们看!(出示制作的关于泉水
的课件,播放的同时老师做介绍)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个泉水,它叫珍珠泉。(板书:4.珍珠泉)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教师相机对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
展示了泉水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情绪。
读题生疑,引导学生面对题目端摩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一个平台。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认读词语:镶嵌青苔蕨草缘故嘟噜扑哧一笑干涸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珍珠泉那些特点?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体会,也可以
和同伴讨论。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落实学生的自主读书,一读是读通顺,二读是读懂内容。这环
节给学生你的读书时间,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
三.细读课文,研读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那些方面描写珍珠泉?(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2.提问:你最喜欢课文描写珍珠泉的哪一部分,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3.珍珠泉所在位置。
(1)提问:那绿色的大绒团是什么?(感受环境的幽静和生机,体会比喻的贴切)
(2)你喜欢这山林吗?喜欢就用朗读来表达吧!(读出幽静和生机)
4.四周环境及泉水
(1)出示句子: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
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漂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
叶。
提问;这里描写了泉水的什么特点?圈出绿、深、清。
(2)对比朗读,出示句子
A.水是那么绿,那么深,那么清。
B.水是那么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
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提问:多种形式读一读,让学生谈哪句写得好。
(3)这样的潭水多美啊,我们用朗读来读出它的美吧!
5.泉水涌动的特点
(1)提问:本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描写泉水的涌动,你们画出相关的语句,反复地
读一读,然后告诉大家你读后的感受。(学生进行说和读,教师及时评价指导,让学生理解
更深刻,感受更丰富)
(2)出示句子: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
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
重点指导:扑哧是水泡绽开的声音,扑哧一笑是拟人句,把水泡当作人。
你看水泡多活泼可爱,我们来有感情地读读吧!
(3)出示句子: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
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提问:读到这,你知道珍珠泉名字的由来吗?
这水泡多美啊!让我们来读一读。
6.体会家乡情怀。
面对这美丽的珍珠泉,作者不由地说了一句一一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让我们读出作者的自豪和骄傲吧。以及对家乡无比地热爱。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
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环节按照作者的思路去指导学
生认真地读书,每次读的m的是不一样的。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语言,揣摩表达形成,加
强了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枳累,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4.珍珠泉
位置一一泉水一一泉水涌动一一爱家乡,热爱大自然
泉水(绿、深、清)
水泡(扑哧一笑、彩色的珍珠)
五、教学反思
5、翠鸟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
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
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儿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
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火,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
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
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
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
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
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国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
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
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四、板书设计:
颜色鲜艳小巧玲拢
5翠鸟目光锐利动作敏捷
住在石壁上不容易捉
五、教学反思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
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
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同学们,每当春同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的使者就“唧唧喳喧”地叫着,
翩翩然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板书:燕子)
2、燕子是候鸟的一种,它们能长途飞行,每年春来秋去,从不间断。可是有一年春
天,人们却用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载着燕子,送它们到温暖的南方。这是为什么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燕子专列》。(补充课题)
3、赶快拿出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二、自读自悟,初知课文大意
1、词语检查
2、读通课文第二段。讨论:现在你明白了吗,人们为什么用列车送燕子到温暖的南
方去?(随机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3、出示:气温骤降、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用上这三个词语说说原因,要求:说清原因,语言简洁
三、围绕“爱”,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一)听到消息后,人们一一
出示:听到消息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
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1、读通句子。
2、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落实:料峭的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
3、有感情朗读。
(-)在这群四处寻找燕子的人群中,就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
出示: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
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
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读通句子。
2、理解:皑皑白雪
手冻得偏硬,脸冻得通红你看到了什么?
在乎什么意思?小贝蒂不在乎手冻得僵硬,脸冻得通红,那她在乎什么?
3、出示图画,看:这就是小贝蒂,她在干什么?是呀,她的手冻得僵硬,脸冻得
通红,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有感情朗读。
(三)多么善良的人们!多么幸运的燕子!配乐朗读三、四自然段。
(四)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小练笔:如果有一天,你来到瑞士,恰好遇到这种情况,你能代政府向人们发出拯
救燕子的呼吁吗?
五、板书设计:
致谢政府
6燕子专列燕子人类居民们
救护小贝蒂
教学反思: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通谈文内容,了解一个小村庄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护生态环境
的教育。
2、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出有关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
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
的意义。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
个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品读句子,体悟自得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