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干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
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L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24个十呢?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二、新课教学:
1.P1例1
(D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掴10根),摆3堆。
Q)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叶2阡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
(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结果与加法
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X3这样想:
2个十X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
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④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X012个百=1200
三、练习设计:
1.P1“做一做”,2.P2“做一做”.
四、作业:
1、复习P1例1、P2例2.2P4第1、2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例1例4,一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乘几百几十的口算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几百几十数每位乘积不满十)的口算方
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3复习内容。
2450里面有儿个百?几个十?
二、新课教学:
1、P3例3
(1)看图学算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
①左边有3个1(),就是3a
②右边有3个2,就是6
从而使学生理解:12里面有1个十和2个一,3个12就是3个10和3
个2的和。
⑵看图学算法;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
这样想:10X3=302X3=63计6=36
(3)指导学生看书P3例3,质疑。让学生口述12X3的口算步骤。
④小结:一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把一个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后再相加。
2P3例4
让学生在例3的基础上,先类推试做;然后可通过四人小组议论,归
纳出口算的方法;再由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小结:120是由1个百和2个十组成的,120X3是求:3个120是多
少,就是3个百.和3个20的和。计算时这样想:100X3^00,20X3-60,
30(m0=36a
三、练习
1、P3例3下面的“做一做”。
2P3例4下面的“做一做”。
第1题:计算后,进行评议,并让学生讲述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
谁还能想出别的口算方法?”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有目的地清中下
生板演;及时纠正错误。第3题,可用开火车比赛的形式进行。
3.有白乒乓球21个,花乒乓球的个数是白乒乓球的2倍,有花乒乓
球多少个?一共有乒乓球多少个?
四、作业:1.复习P3例4例42P4第45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P4练习一第6一—11题。
教学要求:巩固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灵活地运用口算方法:i
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表内乘法口诀。
2.口算乘法的方法。
二、练习设计:
L填空:
(1)2汉3可以读作()乘(),积是()o
(2)3义6读作()乘(),表示()个()相加。
(3)32X3读作()乘(),表示求()个()倍是多少
2.做课本上第,久&91Q11题。
做久810题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如比一比,看谁算得对又快或以
组为单位开火车,看哪组最先到达目的,夺到红旗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9题是有多余条件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练习时结合
本班学生的实际决定是否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特别注意辅导中下生。
3.第12,13题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独立完成,根据实际安排在堂
上进行或在课外进行c
4思考题°可制作活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华家到
公园无论走哪条路,到学校以后都有四条路可到公园。也可以让学生在书
上的图画一画、数一数、找规律达到同样的目的
每项练习做完后都应做好评价订正工作。
三、作业:1.熟记乘法口诀。
2P4第6题、P5第10题。
Z笔算乘法
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P6例:1,例2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竖式书写格式,能正确
地进行计算养细心检验的习惯。
5.练习一第7、8题,应用题。
6.练习一第9题,脱式计算。
三、作业
复习课本第8页。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9例AP10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幻灯,每位学生一份小棒。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课本P9复习的内容:
5X3+62XSH-76X8+34X7+5
二、新课教学:
1、P9例324X3=
(])摆一摆
①第一行隹2捆。每捆10根),另4根。
②再摆两行分别与第一行同样多。
(2)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列出式子;
①每行多少根?共几行?
②要求3行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3)在动手操作中明确算理。
①3个4根是多少根?满10怎么办?
②3个2捆是几捆?加上刚才的一捆现在一共是多少捆?
③一共有几捆几根即多少根?
④观察幻灯图片,学习算法。
③指导学生阅读P9例3,质疑。
⑥让学生讲述72是怎样算出来的。
2.例4的教学
(1)学生读题后,声述乘的顺序。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0例4
小结:让学生讲述P10例4怎样算。重点讲清4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9
得多少1应向前一位进几,乘积百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三、练习设计。
1.课本P9做一做和P10做一做。
2课本PU第2题。
3.计算;
42X315X2271X3516X4
4.计算接力赛。分四组,每组3人)
7
438726812413
x2x32<x5
除参赛的同学外,其余作裁判,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
四、作业;'
1.复习P9例3,P10例4
2PU第1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第3-第9题
教学要求:掌握不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熟练地计算。
教学手段:比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计算PU第3题。
3.P11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4.P11第4题、第5题。
5.P12第7题用比赛的形式,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算对要做好小
靖工作。
6.P12第a9题如因时间关系可作为活动课内容。第10题应提示学
生找出规律再填表。
四、作业:
复习段11的内容,理解、熟记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第5课时
教学内容:P13例、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课本P13复习的内容。
2.计算517X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13例5的教学。
(D用幻灯显示例5的插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454X4
Q)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5与本节“知识铺垫”(2)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
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
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
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13“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3164523751289
X2-2X5X7
6口2□04□口口5nans
4.指导阅读P14《你知道吗?》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习兴趣。
四、作业:
1.复习P13例5b2.P14第1、2题。
第67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14第3题一P16第17题。
教学要求:
I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手段:幻灯、游戏。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X721X4320X31000X9430X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XA525269X6=65644273X找456
X5X6X2
5256564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2)4个2531是多少?③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14第3,4X6题。其中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
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5.课本P15第&911题,P16第121A141617题。
其中第8题可作为游戏题,人人参与。如教师先把题目写在幻灯片上,每
行一张。进行接力赛,看哪行做得又对又快,
P16第12题先让学生计算,小组讨论找规律,再按规律接着写叶、
两个式子。此题也可作为数学活动课的内容.
第16题的教学参照《教学用书》P34第17题参照P33b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Pl5第7题。
2P15第10题,P16第15题。
入一个因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片18页上的例人例8和“做一做”中的习题,
练习五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3义4表示几个几相加?2X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例6.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
答后,教师板书:(WR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X3二0
教师:“0X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义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X5等于多少呢?
为什么?(0X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2.教学例7.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x谷5x6=4x3=6x”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教师:我
们刚学过0X3=0,那么3X0得多少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在OxA0下
面板书出3义(M),再出一组算式0X9和9X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
最后出0X0让学生填,得出0X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
乘0都得0,0乘0也得。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8.
教师先出示H2X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
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X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
112X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
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
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5.做例8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订•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第2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做一道小题,使学生明白题意,先要进行
乘法计算,再进行比较.
第二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9和例9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
六中的第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
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X312X4200X3120X42000X31200X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
后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
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
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
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先不计算,只
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Q落下来.然后让
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
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三、课堂练习
L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有什
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
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完的学生
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第三课时:用乘法计算有关元、角、分的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0和例10后面的“做一做”,练习六中的第
610题.
教学目的: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出乘多位数的
乘法计算一些有关元、角、分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有关元、角、分的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下面各卡片,让学生口答。
1角9分=()分1元5角=()角
145角=()元()角60角=()分
126角=()元()角40角=()分
二、新课
1.教学例10.
出示例10,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让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提
问:想想该怎样计算?接着教师在黑板上贴上虚字:元、角、分,并提问:
题里告诉我们每本书是3元2角5分,边说边在虚字的“元”下面写上3,
“角”下面写上2,“分”下面写上5.再写出乘法竖式
325
x3然后让学生一齐计算这个竖式.
计算出积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975是几
元、几角、几分,为什么?然后在横式上写上积,最后写答案。
2.做例10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写竖式计算,计算出积后,在横式上写出积是儿
元、几角、几分.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中的第67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抄题写得数.
2.做练习六中的第8题教师说明题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做练习六中的第910题.
让学生连续做第910题,要提醒学生看清题意,写清单位名称.先做
完的学生可以做第U题.然后集体订正第10题.订正时,让学生说
出每一步是怎样列式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4.整理和复习
课题一:复习乘法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卜26页上的第1-5®,练习七中的第1〜3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
的知识条理化、系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匚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X450X314X21000双56x30
200X4500X3140X2800X6320X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
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0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
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几元、几角、几分.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I4*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
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14,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
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五、作业练习七中的第3题
课题二: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上的第6题,练习七中的第4〜9题.
教学目的:通过对所学内容的综合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6题。要求学生用7钟分算完。
二、做练习七中口勺第4题
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抄题写得数.教师限定时间1分钟左右,然后
集体订正.
三、做练习七中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
订正.
四、做练习七中的第7题
教师出示第7题的两个条件,指名读一遍这两个条件.然后让学生默
想2分钟,之后指名口头补充一个条件和问题.教师把学生口述的条件和
问题写出来,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五、做练习七中的第8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六、做练习七中的第9题
让学生看好计算路线,以免漏做题目.然后一齐开始.教师记下先做
完的前几名学生给予以表扬.然后让先做完的学生做第11题和下面的思
考题.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课题一: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备、整千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内容:29-30页的例一、例二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
法,会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教师和学生都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头4外3235^5
注3为24+424+6U4
2.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第29页“复习”的第23题。
二、新课
1.教学例L
(1)先让学生拿出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
(2)分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3)接着问:我们能不能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得数呢?用什么方法?怎样列
式呢?
(今当学生列出“6X3'后,教师提问:这道题你们会计算吗?你是怎
样想的?可让学生适当地讨论一下.指名说一说思考过程,教师适当引导。
(5)概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出的结
果就是多少个十.,
(⑥试算:600除以3和6000除以3
(7)教学除法的两种读法.
(8用两种方法读算式:600-46000-3
2.做第30页上面的“做一做”.
3.教学例2.
(1)让学生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时,请一个
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接着问: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
时应怎样想?
(3)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
4.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并提醒学生想一想每组上下两
题的联系和区别.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单的讨论.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
练习八的第23题.
课题二: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
教学内容:P31例AP32例4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
2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24-2=并说出口算方法。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口算除法)
二、新课
1.学习例3.
⑴出示例3.口算240-2=
Q)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3)小组汇报口算的方法.
④教师反馈小结:
先算百位200除以2得100,再算十位40除以2得20,10叶2g120
(5)练习提高:第31页“做一做”,并指名说口算方法.
2学习例4
(1)口算4g2二、2g2
②出示例4120-3:
让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指名汇报说出口算方法.
(3)教师总结并板书:
把120看作12个十,然后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120^3=40想:12个十一3=4个十二40
1200-会怎么想?得多少?
④练习提高:第32页“做一做”.
(5)练习八第45题.
三.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给出数据,让学生提出问题,完成题目.
一年级有200人,分成4个班。
二年级有240A,分成4个班。
三年级有243人,分成4个班。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练习八的第67题.
2.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V6例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
笔算除法C
教学准备:5捆.2根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
完成P35复习的内容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42・2
(2)这道题口算时怎样想?
(3)试用笔算来计算。
(@小结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学生试算。
(3)集体订正。
(4)通过这个例子,谁能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某
一位除后有余数怎么办?
(5)结合例2边整理计算过程边说明: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
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被
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要注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就把余数
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4.做例2下面“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九中的第1〜3题.
1.第1题,让学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发现问题,给予纠正。
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竖式的写法.
2.第2题,也让学生自己做,同时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做.订
正时,注意强调每除一次如果有余数应该怎么办.
3.第3题,先让学生写横式,再用竖式计算,最后订正.
四、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一下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笔算除法的计
算方法。
课题二: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38-39页的例3.例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
算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指明用竖式计算56-4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出示12^4,教师:和上面两道题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例A例4
1.教学例3:12笠4二
(D小组讨论完成例3.
②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在计算12决4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把1个百看成
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十合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
对着十位写3,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
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0,表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
位上还有&要落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
2.教学例4.
让学牛独立完成例4
学生进行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了哪些方面,与
例3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重点强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
三、总结法则
小组讨论,研究、总结法则.
四、巩固与反思
1.基本练习.
完成练习十的第1、2题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
六、作业
练习十的4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
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是怎样的?
二、看题讲除式后,全班竖式计算结果:
1.3除81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几?
3.被除数是576,除数是6,商是多少?
三、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1.2(^347+62"34G627+554+7
2.根据一位数除法匚算求商练习表,由同位两个同学互相出题讲商。
四、应用题训练:P41(1Q)
五、分组夺红旗。P40(5)
六、竖式计算:P41(&
七、P41(11)看题分步列式。
(1)学生家到校的路程。80XX560(米)
(2)小丽用的时间。7+1=8(分)
(3)小丽每分走的米数。56g270(米)
八、作业:P41(9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页例5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
算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除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
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可口述情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编题
教师:兴趣小组买了一些器材.出示课件)音乐小组买了7架电子琴
共6475元;航模小组买了2个航空模型共368元;摄影小组买了5部照
相机用了6475元……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求每架电子琴的价格的算式是:647^7
求每个模型的价格的算式是:36人2
求每部照相机的价格的算式是:6475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
二、运用法则,探索学习
1.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小组讨论:在计算一道除法题之前,怎样看出商有儿位数?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规律: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时,
商的位数与被除数同样多,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
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做第42页“做一做”的题目,
2.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456千克苹果,装在8个筐里,算算每筐多少千克?
3.你能像老帅这样给大家出道题吗?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练习课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除的除法法则,会计算用一位数除商
三、四位数的除法。
2.提高学牛的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口算:90g326-23共7
二、练习设计
1.口算下面各题:P43(3)
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P43(0
3.分组练习题:P43(5)
4.脱式计算:P44(2)
5.应用题练习:P44(S(1Q)
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P44(7)
7.选做题:P44(11)(口
三、作业:1.复习P42T42P43(⑥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A46页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知道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会用
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具准备:复习用卡片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出示下列三组题.
42+6=72+8=72+4=
7X6=8X9=18X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汇报发现的问
题.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
结果等于被除数.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
得对不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
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
3.初步练习: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4.小组合作,学习例7.
出示例7:246*5=
(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
②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6)学生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④汇报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5)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5.提高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
三、练习与质疑
1.完成“做一做”
2算算对不对.
多媒体出示:小叫家搬了新家买了一些东西,爸爸让小明算出每样东
西的单价,请你帮小明检查一下他算得对不对.
6把椅子共1080元,一把椅子170元
3个电扇共453元,一个电扇153元.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的第3.4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P49-50商中间有0的除法
教学目的:1.知道“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并初步理解其道理.
2.会正确计算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掌握其计
算方法.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能在观察、分
析、概括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激趣
1.口算
30+2050-3020X56g3C+5
12-0Ox23X0Ox5Sx0
2笔算
484-4498-6804+3408-2
二、设疑激趣,自主探索
1.学习例9408^2
(D学生独立试做,汇报完成情况。
②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做法,展开讨论发表个人看法。
2学习例8g沙
(1)组织学生讨论,计算题目得数,并说出理由。
Q)学生间交流质疑,得出结论:「2=0
6)出示口算:0-30-50-9
④引导学生观察以_L几个算式及结果,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组织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③教师理论升华: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同时明确“不为
的含义.
3.练习深化:做49页“做一做”的习题。
4导入例10的学习.
(D学生独立试做.
初步感知“在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前面无余
数,这一位上的数不是0又不够商1,怎么写商”这个问题.
(2)组织学生分组研讨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方法一般有:不写商、商0占位等.
6)验算质疑,确定“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通过验算324-3二108与错例324-3:18来对比,发现“不
够商1就商0占位”这个规律.同时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
⑷练习与反思.
第50页“做一做”中的习题,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三、练习与应用
余习十三的第1、2题每题前两个).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2题余下部分。第345题。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A54页的例11、例12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
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考
口算练习:68316g8300858g44287360X9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问题情境
1.用。48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看谁组成的多.
2.依次用第1题中组成的三位数40&804480作被除数,用3去除,
导入例11教学.
三、自主探索
1.学习例11:48g3
(D学生独立用竖式求商.
(2)学生板演汇报计算过程,其他学生质疑,解决学生计算中遇到的问题,
确定竖式的简便写法.
(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④练习与反思:第53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1学习例123424-6
(1)学生独立试做,发现问题及时提出.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3)小组之间汇报解决方法,辩证质疑,验算结果,总结计算方法.
④教师理论升华:着重于求出商的十位数,个位还余4,不够商1则商0
⑴练习:做第54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四的第1、2题每题任选两个).
2练习十四的第4题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出示).
3.第53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第54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4.用Q36三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三位数,用6除,求商各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四的第1、2题余下部分,第3题
3.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页的第1〜5题,练习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本单兀新学的口算除法.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用一位数除多位数,并会用乘法验
算除法包括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叙
述题.
教学过程
一管习厂1管1给封
1.做第57页面届1题和第3题.
第1题,先让同座位的两个同学互相检查读法是否正确,然后集体订
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6X2的含义,并让学生说一说应该
怎样想.
53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时,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错误,
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帮助.集体订正时,可以有意识地
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五的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同时提醒学生不能只图快,首先
要正确.
二、复习笔算除法及除法的验算
1.第57页第2题,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各种情况.先让学
生想一想每道题的商各是几位数.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然
后让学生通过计算,看判断的商的位数是否正确.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
除法法贝”.
八;藁57页第5题,复习除法的验算.
教师问:要想检验除法计算得对不对除了用再算一遍的方法检查外,还
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乘法)
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订正时,要提醒学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检验.
3.做练习十五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三、复习文字叙述题
1.第57页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注意对数量关系的复习,为应用
题的复习做准备。
2做练习十五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四、作业:练习十五的第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57(。(7);练习十五的A9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乘、除法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
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加、减、乘、除法的笔算法则
1.做第57页的第6题.
每做一题,让两三名学生说一说笔算法则.
2做练习十五的第5题.
教师提出要求:看谁在7分内算完,而且又算得对.提醒学生:首先要计
算正确。在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如果7分钟内
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可再延长1分钟.集体订正时,对错误及时纠正。
3.做练习十五的第6题.
做题前可让学生先说一说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然后根据班里的情况或全
做或选择儿题做.
二、复习应用题
L做第57页的第7题.
教师先出示第7题,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用什么方法解
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2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然后,让学生口头
改编题.可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把学生改编的题写在黑板上,使学生
清楚地看到这两道题的联系和区别.
如果有时间,可继续做第a9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做
第11题和第59页上的思考题.
三、作业:练习十五的第&9题.
三、千米和吨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g61页的例1、例2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
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学生每人准备一把小尺
子、一根带子和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复习
教师:我们以前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1米是多少厘米?
让学生具体比画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我们以前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比较短的距离,是用厘米作
长度单位.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
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新的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01
出新课).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尺子观察一下.
教师:尺子上的刻度除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教师: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教师: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1厘米是多少毫
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3.教学例2.
教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一一分米
引出“分米”的认识)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让学生拿出尺
子指出1分米的长度.
教师拿出米尺,在黑板上先画出1米长的线段.然后同学生一起从0
刻度开始,每数出1()厘米划一个记号,一直数完.
教师: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谁能说一说分米和米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
4.做“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
1.第1题,先让学生自己量,注意观察量得不够准确的学生看一看
是量的方法不对,还是读数不对.
2第2题,教师先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下再把合适的单位
名称填在横线上.还可以再举些例子让学生说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四、小结
教帅・: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谁能说一说,厘米是多少毫米?W
厘米是多少分米?1米是多少分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例3,例4米和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
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直尺一把,7厘米长的一张纸条,1米长的绳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2.填空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0分米=()米10厘米=()分米
I厘米=()毫米I米=()厘米10毫米=()厘米
二、操作体验
1.量出教师发的纸条的长度.
(1)独立探索.
量出教师发的纸条的长度是几厘米,同桌互相交流。
(2)汇报交流,教师注意定向引导正确的测量方法,
6)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把纸条的长度单位改用毫米做单位,该怎样表示?
④汇报交流可能会有多种方法,正确的教师要给予肯定).
⑤教师说明:因为1厘米=10毫米,7厘米就7个10毫米
板书:7厘米=70毫米).
⑥练习质疑,说出想的过程.
2厘米=()亳米5分米=()厘米
3米=()分米4米=()厘米
做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学习例4
(1)出示题目:一张桌子高80厘米,把厘米改用分米做单位怎样表示?
(2)同桌讨论.
6)汇报交流.
④教师强调:因为10厘米=1分米,80厘米里面有8个1分米,所以80
厘米=8分米板书:80厘米=8分米).
(5)练习质疑,说出想的过程.
30毫米=()厘米70分米=()米
50厘米=()分米200厘米=()米
做上面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练习应用
1.教科书第62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六的第44题.
3.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5题。
四、课外实践作业
1.先数出5毫米厚度纸的张数,再算一算:5厘米厚度的纸约有多
少张?2分米厚度的纸约有多少张?
2量出100米的距离,试走一下这100米要走多少步?走一个来回
用儿分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认识长度
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
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和实际测量能力.
3.通过教学,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整理资料
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媒体播放“一辆大卡车和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动感画面,
请学生特别留意路边的里程碑.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n).100
千米出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
公里)作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千米把课题补充完整).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
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间距离
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让学生闭眼想象,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
间1千米的长度?
(2)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3)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
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十七的第1、2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仆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通过画一画,
帮助学生对千米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五、课外实践作业
1.实际走一走,看走1千米大约有多少步?
2.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说一说.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1、例2千米和米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目的:使学生加深对千米的认识,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会
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千米=()米1000米=()千米
24米=()分米1分米=()厘米
6厘米=()毫米500毫米=()分米
二、新课
1.教学例L
出示例1:3千米=()米.
教师在小黑板上出示这样两个问题:
(1)1千米是多少米?
⑵3千米是儿个1000米?
学生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谁知道例1的空格里
应填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500()米=()千米.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多少米是1千米?
05000米是几个1000米?
学生回答问题时,引导学生想出: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个1000
米就是5千米.所以空格里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个人土地转让合同
- 2025电竞馆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修房屋漏水施工合同样本
- 农田承包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总工程师聘用合同样本
- 2025年家畜转基因胚胎项目合作计划书
- 二零二五版探矿权股权转让框架协议范例
- pvc地板清洗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个人借款合同经典
- 乘坐私人校车合同样本
- JJF1030-2023温度校准用恒温槽技术性能测试规范
- YYT 1849-2022 重组胶原蛋白
-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英文版习题答案chapter1英文习题
- 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课件
- 酒店贷款报告
- 会计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体育赛事推广方案
-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指导
- 手术室专案改善活动护理课件
- 公交驾驶员心理健康辅导培训
- 桩基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