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高考语文一模卷【文学类文本阅读Ⅲ题】汇集练(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广州真光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风起函谷关雒应良此函谷关乃汉函谷关,矗立于河南省新安县城东关村,于西汉时期从灵宝秦函谷关东移而来。移过来的汉函谷关东西向雄峙于崤函古道,两侧关墙和阙台傲岸地俯视着这段深险如函的峡谷,涧河、皂涧河从一侧缓缓淌过,日夜冲刷着沧桑岁月。从峡谷中刮来的风,越过蜿蜒起伏的崤山山脉,掠过岩石突兀的凤凰山、青龙山,和着潺潺作响的山溪,悄然降落在崤函古道的峡谷。这是公元前114年的风。这一年,披着率领水军南方征战的一路风尘,乘着平定南越国凯旋的余威,被封为楼船将军的新安人杨仆向汉武帝建议,把秦函谷关向东移300里至新安。此时的汉帝国正在开疆拓土,日趋强盛,雄才大略又踌躇满志的汉武帝怎不欣然接受?作为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坐拥“崤函锁钥”地位的汉函谷关静静伫立在历史的时空里,诉说着沉寂的往事,演绎着历史的兴衰更替,不断更新着自身的内涵,变换着不同的模样。“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因家贫,在都城洛阳,靠给官府抄写文书供养母亲的班超,搁下忙碌的笔叹息。众人嘲笑他,班超却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果然,天降大任。公元73年,奉汉明帝派遣,班超投笔从戎,离开洛阳,西出函谷关出使西域。在四面受敌的危急时刻,他笃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降鄯善,平叛乱,斩获颇多,用勇敢、计谋和外交手段,使西域五十余国归附汉朝,丝绸之路的通道再次打通,东汉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无数次的刀光剑影使这里几度被蹂躏,硝烟散去之后留下无尽悲怆。处于安史之乱险境之中的大唐王朝硝烟弥漫,狼烟四起。李白本想觐见朝廷呈献退敌良策,以救国家之难。但无奈中原沦陷,函谷关已成玉门关,洛阳之水如易水,嵩山如燕山。颠沛流离的逃亡大军中,李白写下了《奔亡道中》,这位以浪漫主义著称的伟大诗人留下了记录函谷关凄风苦雨的现实主义诗作。初春,但冷飕飕的寒风依然一阵紧似一阵,这是公元759年春天刮在函谷关的风。黄昏,从洛阳到华州的杜甫沿着函谷关向新安城一路走来。他听到街道上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点名征兵。诗人问吏役:难道新安已没有成丁了吗?这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河水东流而去,青山下还仿佛有送行者的哭声。触景生情,“三吏三别”之首篇《新安吏》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笔下问世。函谷关的风多姿多彩,既有慷慨情怀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也有绵绵诗意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既有飞沙走石、冻人肌肤的寒风,也有萧瑟露凉、草木摇落的秋风。但函谷关的风总是那样令人心跳,以至于有了“函关晓月”之说:关旁涧水如练,山峰如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映水中,更显明媚皎洁。当在函谷关举杯赏月,总使人联想起最美好的时刻。而“涧水秋云”更是摄人心魄:秋天来临,天高了,气爽了,傍着函谷关的涧河从远处的青山翠谷中一路跑来,时而百米冲刺,冲刷着历史的河床;时而悠闲散步,行进在舒缓的河槽,而天上的云朵则如纯洁的白莲,在秋风吹拂下悠然漂浮。遗憾的是,我来时是晌午时分,没有看到令人神往的景致。郦道元《水经注》说“汉函谷关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是的,与函谷关相关联的关塞不止这些,北侧的滔滔黄河也是函谷关崤函锁钥的重要屏障。想当年,波涛汹涌的黄河滚滚东流,越过多少暗礁险滩,无论是达官贵人抑或是文人骚客,铁甲劲旅抑或是商贾驼队,要想越过黄河天险,怎一个“愁”字了得?然而,作为函谷关塞的组成部分,当年水流湍急的黄河关塞如今已被一望无际的生态长廊取代,已成为一条融生态保护、景观旅游、乡村振兴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廊道。沧海桑田,多少次风云际会宛如城墙中叠压的夯土,积淀了层层斑驳的年轮,浩浩荡荡的商旅驼队已渐渐远去,又沿着古道上依稀可见的车辙和马蹄印走到今天。登关阙极目远眺,秋阳普照的崤函古道延伸向远方。如诗如画的山峦枫叶正红,满目的现代画面使人豁然开朗:陇海线上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轰隆隆从山洞驶出,穿过巍峨起伏的山峦,吼叫着朝前奔驰。连霍高速、宁洛高速公路宛如银色的飘带,缠绕着座座苍翠的山体,繁忙的车流像涌动的风在山中飘逸。呼啸而过的高铁如一条闪亮的银龙,快速而稳健地奔驰。承接西气东输、西油东输能源的大通道,穿越亘古的崤函古道通向天际,使这个自古就被誉为“豫陕孔道”、“中州锁钥”的丝绸之路节点,在今天大放异彩。关外刮来好大的风。清爽的秋风轻抚着这座古老的建筑,璀璨出它难以磨灭的辉煌。它是一座关阙,既记载了历代将士攻城拔寨的显赫战绩,也留下了金戈铁马的凄凉和悲伤;它又是传输东西方文明的一座驿站,既搭建起丝绸之路上心灵休憩的港湾,又放飞丝路花雨辽远的梦想。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穿过函谷关旁的山体向西疾驶,车厢压在钢轨上轰鸣作响。镌刻了岁月痕迹的汉函谷关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地区的节点,撑起了古丝绸之路的世遗框架,留下了往日的辉煌。物过境迁,天堑变通途,今天的函谷关不再空寂,宛如阅尽沧桑的长者,目送着满荷中原物产的班列、国道车流物流涌向天山山脉、伊犁河水、伊塞克湖、阿拉阿恰峡谷,穿越冰山、戈壁、沙漠、绿洲,以丝绸之路的崭新姿态和更耀眼的线条,在中西部版图隆起。(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所游览的函谷关是汉函谷关,西汉时大将杨仆战功显赫,所以汉武帝欣然同意了他将秦函谷关移至其家乡新安的建议。B.汉函谷关雄踞崤函古道,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风景美丽,令人神往,同时也是历史更迭、发展的见证者。C.文中多处引用,化用古诗文,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也产生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效果,彰显了作者对函谷关的理性思考。D.文中追思关塞险厄与商旅驼队,是为了与当代生态长廊与繁忙的现代化交通形成对比,热情讴歌时代的发展。7.文中有关班超、李白和杜甫的三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降国平叛,再次打通丝绸之路,函谷关见证了汉王朝的兴盛。B.李白的《奔亡道中》和杜甫的《新安吏》,其内容都与函谷关有关,反映了唐王朝的衰落。C.三段文字以函谷关为背景,有史实,有人物,信笔挥洒,开阖自如,体现了散文的特征。D.从汉到唐,由盛而衰,作者先扬后抑,写出函谷关“不同的模样”与“不断更新”的内涵。8.请以“风”为主题,结合文本,从作品意蕴或艺术效果的角度写一段文学短评。(4分)9.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与倒数第三段有重复,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6.B(A.因果关系不全面,汉武帝同意迁函谷关不只这一个原因,还与当时的汉朝国力以及他自身的“雄才大略”“踌躇满志”有关,原文是:“此时的汉帝国正在开疆拓土,日趋强盛,雄才大略又踌躇满志的汉武帝怎不欣然接受?”C.“表现出作者对于函谷关的理性思考”错误,文中所引用和化用的古诗文并无此效果。D.文中提到“商旅驼队”并不“是为了现代化交通”形成对比关系,原文:“浩浩荡荡的商旅驼队已渐渐远去,又沿着古道上依稀可见的车辙和马蹄印走到今天”,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前后的延续和发展关系。)7.D(“先扬后抑”错误,虽然文中对函谷关的历史叙写是由汉到唐,由盛而衰,但作者在情感上并不是先扬后抑,而是客观陈述。)8.(4分)①实写函谷关风从峡谷刮起,既反映其独特的地理形势,又为全文营造出一种风起烟尘的历史苍茫之感,为对函谷关的历史叙写渲染气氛;②虚写风是各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尚、精神气质,形象而又诗意地表现出函谷关在历史变迁中的模样和内涵的变化。③风是整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将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展现出函谷关的沧桑经历与其历史意蕴,烘托出在新时代函谷关所见证的时代巨变、飞速发展。(每点2分,任意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一)同意删去:①两段内容基本一致,都侧重于描写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在当代的发展和繁荣,尤其强调交通层面的现代化;②倒数第二段能够很好地总结全篇,并深化文章主旨:函谷关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从古至今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并对其发展充满期望;③倒数第二段“关外刮来好大的风”一句,照应题目“风气函谷关”,以风起篇,以风结尾,首尾照应。(二)不同意删去:①两段内容看似重复,实质有区别,倒数第三段重在描写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层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最后一段是描绘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历史等多层面的更耀眼的发展,是对第三段的补充和提升;②倒数第二段的内容不能作为最后一段的内容,很好地起到总结全篇、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最后一段的内容正是对上一段“放飞丝路花雨辽远的梦想”的具体描写;③最后一段的内容形象地呈现了当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并直接指出其巨大的时代作用,起到了卒章显志的作用。(同意删去和不同意都可以。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厦门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2月联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生活里的光与暖李娟在生活的长河里,总有一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们的日常,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脸上,带来丝丝暖意。我慵懒地睁开双眼,感受着新一天的开始。窗外,鸟儿欢快地歌唱,它们用清脆的嗓音唤醒沉睡的世界,为这平凡的日子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的晨曲。起身走向窗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院子里的那株向日葵,正努力地向着阳光伸展,它那金黄的花瓣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世界展示着生命的蓬勃与希望。这一瞬间,我忽然明白,生活的微光,是清晨醒来时的那份宁静与美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温柔馈赠。走在街头巷尾,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我看到一位卖早餐的老人,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他熟练地将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递给人们,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而顾客们接过早餐时,那一声真诚的“谢谢”,一个简单的微笑,都让这份平凡的买卖充满了温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样的场景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微光,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关怀与温暖,是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善意,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内心的寒意。午后,阳光变得愈发炽热,我寻得一处安静的角落,翻开一本心仪已久的书籍。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我仿佛与作者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我的心田,滋润着我干涸的灵魂。读到精彩之处,我不禁会心一笑;遇到感人的情节,泪水也会悄然滑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阅读让我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让我能够暂时忘却生活的烦恼与疲惫,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着智慧的养分。此时,我深知,生活的微光,是那一本本好书带给我的启迪与慰藉,是在文字的世界里与自我对话、与世界相拥的美好时光。傍晚,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红色。我漫步在河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思绪也随之飘荡。河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夕阳诉说着不舍。远处,几只鸭子在水中嬉戏,它们欢快的身影为这幅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活泼。我静静地坐在河边的长椅上,感受着微风的轻抚,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心中的烦恼与忧愁也渐渐消散。这一刻,我明白了,生活的微光,是傍晚时分的这份宁静与惬意,是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夜晚,繁星点点,城市的灯火逐渐亮起。我回到家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餐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那熟悉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我们一边吃着饭,一边分享着一天中的趣事,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力量。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纷繁复杂,家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此时,我深切地体会到,生活的微光,是家人之间的陪伴与关爱,是那些平凡日子里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生活,就是由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组成。它们或许不惊天动地,却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感受到温暖与希望。让我们珍惜这些生活的微光,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因为它们才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风雨,我都愿怀揣着这些微光,勇敢地前行。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光,生活便永远充满希望。让我们一起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寻找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微光,让它们汇聚成璀璨的星河,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2024年1月27日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描绘清晨向日葵向着阳光伸展,既展现自然生机,又象征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力量。B.卖早餐老人专注的神情以及顾客的回应,体现出平凡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C.阅读时“我”的种种反应,主要是为了说明书籍能让人逃避现实烦恼,沉醉于虚幻世界。D.结尾呼吁珍惜生活微光,因为它们构成生活本真,是生命中宝贵财富。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依次描绘清晨、午后、傍晚、夜晚场景,层次清晰,结构严谨。B.“鸟儿欢快地歌唱,它们用清脆的嗓音唤醒沉睡的世界”运用拟人,赋予鸟儿人的动作和情感。C.文中多处运用比喻,如“书中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D.文章语言华丽雕琢,大量运用优美词语和丰富修辞,极力渲染生活美好。8.文中多次出现“生活的微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其具体内涵。(4分)9.知名评论家林宇认为:“本文语言清新自然,富有感染力。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一评论的合理性。(6分)[参考答案]6.C7.D8.①清晨醒来的宁静美好与大自然的馈赠;②人与人之间质朴的关怀和不经意的善意;③好书带来的启迪慰藉以及在文字世界的心灵交流;④傍晚时分感受自然的宁静惬意;⑤家人间的陪伴关爱和日常生活点滴汇聚的珍贵回忆。(每点1分,答对4点得满分)9.语言清新自然体现在用词质朴,如描写清晨醒来“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脸上,带来丝丝暖意”,用简洁平实语言营造温馨氛围;(2分)叙事和描写贴近生活,如街头早餐摊、家庭晚餐等场景,真实可感,让读者产生共鸣;(2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感染力,如“鸟儿欢快地歌唱,它们用清脆的嗓音唤醒沉睡的世界”,拟人手法使描写生动活泼,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更易感受生活美好。(2分)(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江苏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研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史铁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生命的开端最是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便连接出一个现实世界。对我而言,开端,是北京的一个普通四合院。我站在炕上,扶着窗台,透过玻璃看它。屋里有些昏暗,窗外阳光明媚。近处是一排绿油油的榆树矮墙,越过榆树矮墙,远处有两棵大枣树,枣树枯黑的枝条镶嵌进蓝天,枣树下是四周静静的窗廊。与世界最初的相见就是这样,简单,但印象深刻。复杂的世界尚在远方,或者,它就蹲在那安恬的时间四周,看一个幼稚的生命慢慢睁开眼睛。奶奶和母亲都说过:你就出生在那儿。其实是出生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医院。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一天一宿罕见的大雪,路都埋了,奶奶抱着为我准备的铺盖蹚着雪走到医院,走到产房的窗檐下,在那儿站了半宿,天快亮时才听见我轻轻地来了。母亲稍后才看见我来了。奶奶说,母亲为生了那么个丑东西伤心了好久,那时候母亲年轻又漂亮。这件事母亲后来闭口不谈,只说我来的时候“一层黑皮包着骨头”,她这样说的时候已经流露着欣慰,看我渐渐长得像回事了。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蹒跚地走出屋门,走进院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才开始提供凭证。太阳晒热的花草的气味,太阳晒热的砖石的气味,阳光在风中舞蹈、流动。青砖铺成的十字甬道连接起四面的房屋,把院子隔成四块均等的土地,两块上面各有一棵枣树,另两块种满了西番莲。西番莲顾自开着硕大的花朵,蜜蜂在层叠的花瓣中间钻进钻出,嗡嗡地开采。蝴蝶悠闲飘逸,飞来飞去,悄无声息仿佛幻影。枣树下落满移动的树影,落满细碎的枣花。青黄的枣花像一层粉,覆盖着地上的青苔,很滑,踩上去要小心。天上,或者是云彩里,有些声音,有些缥缈不知所在的声音——风声?铃声?还是歌声?说不清,很久我都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声音,但我一走到那块蓝天下面就听见了他,甚至在襁褓中就已经听见他了。那声音清朗,欢欣,悠悠扬扬,不紧不慢,仿佛是生命固有的召唤,执意要你去注意他,去寻找他、看望他,甚或去投奔他。我迈过高高的门槛,艰难地走出院门,眼前是一条安静的小街,细长、规整,两三个陌生的身影走过,走向东边的朝阳,走进西边的落日。东边和西边都不知通向哪里,都不知连接着什么,唯那美妙的声音不惊不懈,如风如流……我永远都看见那条小街,看见一个孩子站在门前的台阶上眺望。朝阳或是落日弄花了他的眼睛,浮起一群黑色的斑点,他闭上眼睛,有点儿怕,不知所措,很久,再睁开眼睛,啊!好了,世界又是一片光明……几只蜻蜓平稳地盘桓,翅膀上闪动着光芒……鸽哨声时隐时现,平缓,悠长,渐渐地近了,扑噜噜飞过头顶,又渐渐远了,在天边像一团飞舞的纸屑……这是件奇怪的事,我既看见我的眺望,又看见我在眺望。那些情景如今都到哪儿去了?那时刻,那孩子,那样的心情,惊奇和痴迷的目光,一切往日情景,都到哪儿去了?它们飘进了宇宙,是呀,飘去五十年了。但这是不是说,它们只不过飘离了此时此地,其实它们依然存在?梦是什么?回忆,是怎么一回事?倘若在五十光年之外有一架倍数足够大的望远镜,有一个观察点,料必那些情景便依然如故,那条小街,小街上空的鸽群,蜻蜓翅膀上的闪光和那个痴迷的孩子,还有天空中美妙的声音,便一如既往。如果那望远镜以光的速度继续跟随,那个孩子便永远都站在那条小街上,痴迷地眺望。要是那望远镜停下来,停在五十光年之外的某个地方,我的一生就会依次重现,五十年的历史便将从头上演。真是神奇。很可能,生和死都不过取决于观察,取决于观察的远与近。比如,当一颗距离我们数十万光年的星星实际早已熄灭,它却正在我们的视野里度着它的青年时光。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圈定。因而我盼望夜晚,盼望黑夜,盼望寂静中自由的到来。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我的躯体早已被固定在床上,固定在轮椅中,但我的心魂常在黑夜出行,脱离开残废的躯壳,脱离白昼的魔法,脱离实际,在尘嚣稍息的夜的世界里游逛,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风,四处游走,串联起夜的消息,从沉睡的窗口到沉睡的窗口,去探望被白昼忽略了的心情。另一种世界,蓬蓬勃勃,夜的声音无比辽阔。是呀,那才是写作啊。(节选自《我与地坛》)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五段,通过对“生我的时候天降大雪”的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及奶奶内心的热切。B.“其实是出生在离那儿不远的一家医院”这话,让说“你就出生在那儿”的奶奶和母亲感到尴尬。C.史铁生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有关“生病”与“写作”的内容在文中都有涉及。D.“一层黑皮包着骨头”语言生动,情真意切,既照应前面的“丑东西”,又流露出母亲的欣慰之情。7.下列有关“另一种世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另一种世界”言外之意是指与白昼相对的夜晚世界,作者用委婉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另一种世界的盼望。B.“另一种世界”是指不受“时间”“习惯”“舆论”限制的自由世界,即用写作创造的新世界。C.“另一种世界”表达出“我”对人生的有限与无限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意蕴深厚,耐人品味。D.“另一种世界”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世界,它让“我”的心魂在黑夜出行,能脱离开残废的躯壳。8.作者说“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这“最恰当的态度”指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我与地坛(节选)》第五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本文第三段对四合院也有景物描写,这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6.B(3分)7.D(3分)8.(4分)这“最恰当的态度”指对待玄妙、无中生有、神秘、无缘无故的生命应该顺其自然、从容坦然、积极豁达、自由达观。(评分建议: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9.(6分)①相同。都是借景物描写表达作者的内心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②《我与地坛(节选)》第五段以温馨的笔调描摹细微的生命搏动,表明废弃的园子因为有了它们而变得充满生机,并处处以其生机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这其实是对生命的感悟,蜂儿,蚂蚁,瓢虫,等等,都是作者标榜的美好。一切都如此灵动,丝丝生机跃然纸上。这也是作者在特定的人生背景下对生命,对生活,对一切的畅想,对一切的深思,真实地记录下了作者那片枯萎干涸的心田重新滋润和复苏的过程;③本文第三段描述的是作者回忆的生命之初看到的简单,但印象深刻景象,表现了一个初生的生命对世界萌生着欲望,表达了对生命的降临充满着欢欣之情。(评分建议:每点2分,满分6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虚写类名句默写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词人很注意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进行写景和叙事,其中上片写杭州城内以及钱塘江的风景为实写,而下片写西湖美景主要为虚写,如提到杭州两种典型的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很好的例子。2.姜夔的《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反衬今日扬州的荒凉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瀛洲的虚无缥缈衬托天姥山的真实可寻。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音乐的震撼力。5.苏轼《赤壁赋》描写箫声效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蛟龙起舞、寡妇哭泣的虚拟场景表现音乐的感染力。6.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急雨私语等虚拟声音表现琵琶声的丰富变化。7.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虚写人生如梦的感慨。8.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虚构的太阳神回车表现蜀道之高险。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游子思妇的虚拟场景拓展诗意空间。10.陆游《书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虚构的楼船夜雪表现抗金战场的壮烈。11.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虚拟的浣女归舟表现田园生活的惬意。1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虚幻光影表现仙府洞开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众仙登场便接踵而来。
1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想象女娲补天处石破天惊的奇景,虚写乐声的震撼力。
1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虚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专业合同审计公司广告工程
- 2025闲置山地使用权承包合同
- 2025年建筑工程合同审查范围总结
- 企业快餐承包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版聘用工程师协议
- 劳动合同-借调合同.x二零二五年
- 抵押物担保借款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商铺物业装修协议
- 合同Amazon店铺代运营协议模板
- 工程监理聘用合同范例新
- H酒店品牌管理策略研究
- 物业费用测算表
- S7-200-SMART-PLC-应用教程电课件
- 无人机地形匹配导航
-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5THE-VIRTUAL-CHOIR精美课件
- 一身边的“雷锋”(课件)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语言鉴赏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报告案例
- 广东判后答疑申请书
- 学校开展“躺平式”教师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心得体会2篇
- 起动机的构造解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