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安徽省六安市市区高三下学期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届高三年级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为1950—2020年中国、韩国和朝鲜的粮食单产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三国粮食单产变化的共同趋势是()A.持续上升 B.先降后升 C.波动上升 D.总体下降2.1950—1970年,朝鲜粮食单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最可能是()A.热量条件 B.灌溉设施 C.种植技术 D.政府政策3.现阶段韩国粮食单产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作物熟制 D.机械化水平下图为2000—2023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量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曲线表示印度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甲国碳排放总量最高的生产部门是()A.电力生产 B.交通运输 C.建筑工程 D.钢铁工业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逐步完善,高铁成为长三角许多城市郊区与中心城区联系的重要交通方式,“一城多站”的空间组织模式在长三角地区愈发普遍。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三种高铁站,点空间组织模式,其中Ⅱ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模式,上海、合肥等中心城市则均为Ⅲ模式。完成下面小题。6.与Ⅱ模式相比,Ⅲ模式的优势在于()A.加强了中心城区与郊区的联系 B.扩大了高铁站点的服务范围C.促进了郊区之间的人员交流 D.降低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建设成本7.上海、合肥等中心城市采用Ⅲ模式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密度大,出行需求多样②科技水平高,建设能力较强③经济实力强,对外远距离交通运输量大④城市规模大,交通压力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岛屿”。这里气候多样,生态适宜,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药用植物90科618种,中药材品质好。六盘山区的黄芪、柴胡、枸杞等中药材成为东盟、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市场最受青睐的产品之一。完成下面小题。8.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绿色岛屿”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C人类活动少,植被破坏小 D.气候优越,生态适宜9.六盘山黄芪、柴胡、枸杞等中药材品质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多样,生长周期长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土壤肥沃,矿物质含量高 D.地形复杂,排水条件好10.六盘山区的中药材能远销东盟、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主要得益于()A.交通运输的发展 B.中药材产量巨大 C.产品质量的提升 D.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福建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上,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两块碑形石柱,这就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下图)。石牌洋由匀质粗粒白色花岗岩构成,柱体主要受两组垂向节理和一组弧形水平节理控制。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石牌洋两石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有()A.物理风化、海浪侵蚀 B.海浪侵蚀、风力侵蚀C.地壳断裂、雨水侵蚀 D.地壳断裂、风力侵蚀12.海蚀柱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云海奇观,太白山千峰竞秀,万壑藏云。这里素有“云不过界”的奇观,同时,“太白积雪六月天”也是关中八景之一。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下图示意秦岭局部地区地形及某年8月份拍摄的秦岭云海景观影像。完成下面小题。13请根据照片判断拍摄镜头大致朝向()A.正东方 B.正西方 C.正南方 D.正北方14.“太白积雪六月天”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较低C.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D.降雪量大,积雪不易融化2024年12月12日15时17分,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该系统以激光通信技术为核心,具备高信号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显著优势。高速激光钻石星座系统发射成功后,以下四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庆祝信息,分别是位于开普敦(18°E)的小刘,12月12日8:20(区时,下同)发布;位于纽约(74°W)的小明,12月12日3:20;位于悉尼(151°E)的小美,12月12日19:20;位于孟买(72°E)的小周,12月12日15: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四人中,发布庆祝信息时间最早的是()A.小周 B.小美 C.小明 D.小刘16.高速激光钻石星座系统加强了地区通信覆盖,有助于沙漠地区的居民()A.稳定电力供应网络 B.接受远程医疗服务C.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D.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距离70亿时仅过去了11年。印度在2019—2021年,总和生育率(指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下降到2.0,首次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学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人口简单再生产,即上下两代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而低于这一水平则表示总体人口数量将会下降。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口数量(单位:100万人)排名变化图。(1)指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特点。(2)从中国的角度,分析2022—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排名下降的原因。(3)分析印度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0对其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2022年,由于降水偏少,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气温高达38℃。这导致地面冰雪融化,泥炭层裸露,地下含腐殖质的泥炭着火,形成的野火发生次数逐年增加,且发生时间由往年的7月份提前到了5月份。仅2020年就发生了423起大火,烧毁了3万多平方千米地面植被。这类野火一旦发生,便很难被扑灭。下图示意北极野火多发区位置。(1)说明2020—2022年北极地区野火多发的自然条件。(2)分析北极地区野火难以扑灭的原因。(3)简述野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格库铁路是连接青海省格尔木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的国铁Ⅰ级客货共线电气化铁路,它是中国西北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大漠新丝路”。该铁路于2020年12月9日全线贯通运营。格库铁路穿越了中国三大无人区之一的节点城市茫崖市,沿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下图示意格库铁路线路。(1)说明格库铁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自然困难。(2)指出格库铁路建设对我国西部发展的积极作用。(3)简述格库铁路的建设对沿线地区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25届高三年级考前适应性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为1950—2020年中国、韩国和朝鲜的粮食单产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三国粮食单产变化的共同趋势是()A.持续上升 B.先降后升 C.波动上升 D.总体下降2.1950—1970年,朝鲜粮食单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最可能是()A.热量条件 B.灌溉设施 C.种植技术 D.政府政策3.现阶段韩国粮食单产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作物熟制 D.机械化水平【答案】1.C2.C3.C【解析】【1题详解】从图中可见,三国粮食单产均在长期内呈上升趋势,但各自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应属于“波动上升”,故C正确,ABD错,本题选C。【2题详解】1950—1970年,朝鲜尚处于战后恢复与建设阶段,种植技术水平低,是朝鲜粮食单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制约性因素,故C正确;热量和政策因素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对单产的增长幅度影响较小,故AD错;此时朝鲜的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灌溉工程)较为薄弱,对粮食单产增长幅度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制约因素,故B错,本题选C。【3题详解】韩国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现阶段多实行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等复种方式,总产量折算到单位面积后明显高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单季作物熟制,故作物熟制是影响其单产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韩国的土壤、地形和机械化水平都不如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黑土广布、土壤肥沃、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机械化水平高,故ABD错,本题选C。【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交通、政策、科技、市场、劳动力等。下图为2000—2023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国的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碳排放量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曲线表示印度是()A甲 B.乙 C.丙 D.丁5.甲国碳排放总量最高的生产部门是()A.电力生产 B.交通运输 C.建筑工程 D.钢铁工业【答案】4.C5.A【解析】【4题详解】印度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碳排放总量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乙、丁曲线不符合该特征,排除BD;印度经济基础较差,人均消费水平最低,从人均碳排放量角度看,应低于中国、美国、日本,丙符合该特征,C正确,排除A。故选C。【5题详解】甲国可能是中国,因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在2000—2023年间迅速上升,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电力生产(尤其是燃煤发电)是碳排放量最高的部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很大比例,而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钢铁工业虽然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但相较于电力生产,其碳排放量较低,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自2006年起,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国家。随着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逐步完善,高铁成为长三角许多城市郊区与中心城区联系的重要交通方式,“一城多站”的空间组织模式在长三角地区愈发普遍。下图示意长三角城市三种高铁站,点空间组织模式,其中Ⅱ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的主要模式,上海、合肥等中心城市则均为Ⅲ模式。完成下面小题。6.与Ⅱ模式相比,Ⅲ模式的优势在于()A.加强了中心城区与郊区的联系 B.扩大了高铁站点的服务范围C.促进了郊区之间的人员交流 D.降低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建设成本7.上海、合肥等中心城市采用Ⅲ模式的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密度大,出行需求多样②科技水平高,建设能力较强③经济实力强,对外远距离交通运输量大④城市规模大,交通压力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6.C7.A【解析】【6题详解】读图观察可知,与Ⅱ模式相比,Ⅲ模式中郊区相邻的高铁站之间能够相互联系,因此促进了郊区之间的人员交流,C正确;从图中看,两种模式都有线路连接中心城区和郊区的高铁站点,因此两种模式都加强了中心城区与郊区的联系,A错误;与Ⅱ模式相比,Ⅲ模式中心城区高铁站点更多,某一个高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不一定变大,B错误;Ⅲ模式在中心城区的高铁站点更多,中心城区地价高、建设难度大,会增加中心城区的交通建设成本,D错误。故选C。【7题详解】联系已学可知,上海、合肥等中心城市人口密度大、出行需求多样,Ⅲ模式在中心城区布局多个站点,能更好满足多样出行需求,①正确;中心城市的科技和建设能力强,但这不是采用Ⅲ模式的主要原因,模式选择主要基于城市自身交通需求等因素,而非单纯建设能力,②错误;由材料可知,高铁成为长三角许多城市郊区与中心城区联系的重要交通方式,因此Ⅲ模式与对外远距离交通运输量关系不大,③错误;中心城市地域范围广,人口流动大,交通拥堵问题突出,Ⅲ模式通过“一城多站”分散客流,能有效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方便居民出行,④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城市交通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人们出行。线路的密度、站点的设置主要受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人口密度的影响。六盘山是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是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岛屿”。这里气候多样,生态适宜,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药用植物90科618种,中药材品质好。六盘山区的黄芪、柴胡、枸杞等中药材成为东盟、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市场最受青睐的产品之一。完成下面小题。8.六盘山成为黄土高原上“绿色岛屿”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地势较高,气温较低C.人类活动少,植被破坏小 D.气候优越,生态适宜9.六盘山黄芪、柴胡、枸杞等中药材品质好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多样,生长周期长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土壤肥沃,矿物质含量高 D.地形复杂,排水条件好10.六盘山区的中药材能远销东盟、美国等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主要得益于()A.交通运输的发展 B.中药材产量巨大 C.产品质量的提升 D.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答案】8.A9.B10.A【解析】【8题详解】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而六盘山被称为“绿色岛屿”,说明这里的植被覆盖较好。结合所学知识,六盘山位于黄土高原西部,属于山地地形,海拔较高,能够拦截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比周围黄土高原地区更丰富,充足的水分条件使得六盘山植被茂盛,成为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岛屿”,A正确;“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会影响植被的类型和生长速度,但不是形成“绿色岛屿”的关键因素,B错误;人类活动少是植被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但前提是自然环境本身适宜植被生长,C错误;气候多样,生态适宜是“绿色岛屿”的特征而非成因,受地形影响,六盘山降水较多,导致地方小气候适宜植被生长,形成“绿色岛屿”,D错误。故选A。【9题详解】六盘山地处西北地区,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和有机质的积累,昼夜温差大,可以减缓植物夜间呼吸作用,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药用成分的积累,从而提高中药材的品质,B正确;气候多样,有助于区域生物多样性,但并非直接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关键因素,A错误;六盘山位于黄土高原,土壤肥力并不突出,该地中药材品质更依赖气候条件,C错误;地形复杂,排水条件好对某些喜干植物有利,但并非所有药材均喜干,且该区域气候较干旱,水源较缺乏,因而排水条件不是决定药材品质的核心因素,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中国内地药材能够远销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发达的交通运输能快速地将产品运往国内外市场,A正确;药材产量是否巨大与能否远销海外没有直接联系,B错误;产品质量提升可以增加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但能否顺利到达外国市场则必须依赖交通运输,C错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可以促进外国企业对中国药材产品的了解,但依然无法让产品直接到达国外市场,必须依赖交通运输,D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洋流: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以及足够的凝结核等。福建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上,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两块碑形石柱,这就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下图)。石牌洋由匀质粗粒白色花岗岩构成,柱体主要受两组垂向节理和一组弧形水平节理控制。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石牌洋两石柱主要外力作用有()A.物理风化、海浪侵蚀 B.海浪侵蚀、风力侵蚀C.地壳断裂、雨水侵蚀 D.地壳断裂、风力侵蚀12.海蚀柱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石牌洋由花岗岩构成,地处海边,昼夜温差大,岩石会因热胀冷缩等发生物理风化,使岩石破碎。石牌洋位于海面上,长期受海浪拍打、冲击,海浪侵蚀作用显著,对石柱的形态塑造起到重要作用,A正确。在沿海地区,相对海浪侵蚀来说,风力侵蚀不是主要作用,该区域主要是海浪作用更突出;地壳断裂属于内力作用,不是外力作用,不符合题意;相比海浪侵蚀和物理风化,雨水侵蚀对石牌洋两石柱形成的作用较小,BCD错误。所以主要外力作用是物理风化、海浪侵蚀,故选A。【12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海浪侵蚀岩石,在岩石下部侵蚀出凹槽,对应图②。随着海浪持续侵蚀,凹槽不断扩大,形成海蚀洞、海蚀拱桥,对应图④。继续侵蚀,海蚀洞进一步扩大,洞顶逐渐变薄,最终洞顶坍塌,形成孤立的海蚀柱,对应图③。进一步侵蚀,海蚀柱可能会变得更低矮、细长等,对应图①。所以形成过程是②→④→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云海奇观,太白山千峰竞秀,万壑藏云。这里素有“云不过界”的奇观,同时,“太白积雪六月天”也是关中八景之一。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下图示意秦岭局部地区地形及某年8月份拍摄的秦岭云海景观影像。完成下面小题。13.请根据照片判断拍摄镜头大致朝向()A.正东方 B.正西方 C.正南方 D.正北方14.“太白积雪六月天”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较低C.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D.降雪量大,积雪不易融化【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这里素有“云不过界”的奇观,云海通常在迎风坡形成,8月份该地盛行偏南风,秦岭南坡为迎风坡,图中云海位于南坡,根据这个方向可以判断北方、东方和西方,故根据照片判断拍摄镜头大致朝向正西方,B正确;云海位于山脉南坡,根据方位判断,拍摄镜头不可能是正东方、正南方和正北方,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太白山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积雪不易融化,形成“太白积雪六月天”的现象,A正确;“太白积雪六月天”说明季节是夏季,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B错误;太白山位于秦岭地区,纬度并不高,太阳辐射强度不是积雪的主要原因,C错误;积雪不易融化主要取决于气温,而不是降雪量,气温高,积雪也会迅速融化,D错误。故选A。【点睛】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分界线,冬季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夏季将暖湿气候阻隔在山脉以南,使南方地区形成多雨的气候。2024年12月12日15时17分,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该系统以激光通信技术为核心,具备高信号带宽与传输速率的显著优势。高速激光钻石星座系统发射成功后,以下四人都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庆祝信息,分别是位于开普敦(18°E)的小刘,12月12日8:20(区时,下同)发布;位于纽约(74°W)的小明,12月12日3:20;位于悉尼(151°E)的小美,12月12日19:20;位于孟买(72°E)的小周,12月12日15: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四人中,发布庆祝信息时间最早的是()A.小周 B.小美 C.小明 D.小刘16.高速激光钻石星座系统加强了地区通信覆盖,有助于沙漠地区居民()A.稳定电力供应网络 B.接受远程医疗服务C.改善交通出行条件 D.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发射时间是2024年12月12日15时17分(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开普敦(18°E)位于东一区,与东八区相差8−1=7个时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当北京时间15时17分时,开普敦区时为15时17分-7小时=8时17分,小刘12月12日8:20发布,此时距离发射成功过去3分钟。纽约(74°W)位于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8+5=13个时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当北京时间15时17分时,纽约区时为15时17分-13小时=2时17分,小明12月12日3:20发布,此时距离发射成功过去1小时3分钟。悉尼(151°E)位于东十区,与东八区相差10−8=2个时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早2小时,当北京时间15时17分时,悉尼区时为15时17分+2小时=17时17分,小美12月12日19:20发布,此时距离发射成功过去2小时3分钟。孟买(72°E)位于东五区,与东八区相差8−5=3个时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当北京时间15时17分时,孟买区时为15时17分-3小时=12时17分,小周12月12日15:20发布,此时距离发射成功过去3小时3分钟。对比四人发布时间,小刘发布庆祝信息时间最早的是小刘,D正确,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高速激光钻石星座系统是通信系统,和稳定电力供应网络没有关系,A错误。高速激光钻石星座系统加强了通信覆盖,使得沙漠地区居民可以借助通信设备接受远程医疗服务,例如远程诊断、医疗指导等,B正确。该系统主要是通信方面的,和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没有直接联系,C错误。通信覆盖的加强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没有直接因果关系,D错误。故选B。【点睛】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采取“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距离70亿时仅过去了11年。印度在2019—2021年,总和生育率(指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下降到2.0,首次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学认为,要达到正常的人口更替水平,保持人口简单再生产,即上下两代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至少要达到2.1,而低于这一水平则表示总体人口数量将会下降。下图为部分国家人口数量(单位:100万人)排名变化图。(1)指出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2)从中国的角度,分析2022—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排名下降的原因。(3)分析印度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0对其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答案】(1)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但总体增速逐渐变缓;人口增速不均,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速较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速较慢。(2)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人口减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意愿降低,总和生育率可能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死亡率上升,综合导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使得人口数量排名下降。(3)有利影响: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减轻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不利影响: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影响经济增长动力;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可能面临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解析】【分析】本题以总和生育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数量变化特点、原因、人口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可以从人口总量、人口增速及其地区差异等方面说明。读图可知,从1990年到2022年再到2050年,世界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总体增速逐渐变缓;1990年到2022年,巴西、俄罗斯、日本人口总量排名下降,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墨西哥排名上升,说明人口增速不均;2022年到2050年,印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刚果(金)等国家人口数量增加较快,反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速较快,发达国家人口增速较慢等。【小问2详解】分析2022—2050年中国人口数量排名下降的原因,需要结合中国的人口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角度说明。读图可知,2022年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从世界第一下降到世界第二,人口总数减少,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人口减少;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意愿降低,总和生育率可能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的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死亡率上升;综合起来,出现人口死亡率接近甚至大于人口出生率,导致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使得人口总数减少,人口排名下降。【小问3详解】印度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0对其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从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印度人口自1990年以来,人口总数一直增加,到2050年超过中国,成为人口第一大国。从有利影响方面看,据材料“印度在2019—2021年,总和生育率(指某个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下降到2.0,首次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可知,随着印度人口总和生育率的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对资源、环境压力减轻,有利于提高人均资源占有量,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同时也需要看到不利影响方面,随着印度总和生育率下降到2.0,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下降,人口年龄结构会发生变化,未来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影响经济增长动力;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面临国防兵源不足的问题;加上老年人口增多,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而加重社会养老负担等。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2022年,由于降水偏少,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气温高达38℃。这导致地面冰雪融化,泥炭层裸露,地下含腐殖质的泥炭着火,形成的野火发生次数逐年增加,且发生时间由往年的7月份提前到了5月份。仅2020年就发生了423起大火,烧毁了3万多平方千米地面植被。这类野火一旦发生,便很难被扑灭。下图示意北极野火多发区位置。(1)说明2020—2022年北极地区野火多发的自然条件。(2)分析北极地区野火难以扑灭的原因。(3)简述野火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1)降水较少,天气晴朗,地面物质干燥;泥炭层出露地表;出现异常高温天气,气温、地温高(利于泥炭发酵升温自燃);偶然的雷暴引发植被起火。(2)位于极地东风带,风力加剧火势;泥炭分布广,储量大,着火点多,覆盖范围大;地形条件复杂,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人力和设备组织、调度困难。(3)烧毁3万多平方千米地面植被,破坏生物栖息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被烧,水土流失加剧;野火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地面冰雪融化、泥炭层裸露等改变当地下垫面状况,影响区域气候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解析】【分析】本题以北极野火多发区位置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野火多发的条件、野火难以扑灭的原因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材料可知,“2020-2022年降水偏少”,降水较少,天气晴朗,空气和地表干燥,可燃物湿度降低,更易点燃;“地面冰雪融化,泥炭层裸露”,提供了大量可燃物;“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气温高达38℃”,气温、地温高,活性炭中的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加强,分解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利于泥炭发酵升温自燃;强对流天气引起的雷暴引发了植被起火。【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野火多发区位于北极圈内,位于极地东风带,风力强劲,大风加剧了火势;据材料“地下含腐殖质的泥炭着火”可知,泥炭分布广,储量大,可燃物多,着火点多,导致野火覆盖范围广;该地区可能地形复杂,不利于灭火人员开展作业:位置偏远,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灭火设备和物资难以快速、大量运输到火灾现场,人力和设备组织、调度困难,无法及时满足灭火需求。【小问3详解】据材料可知,野火“烧毁3万多平方千米地面植被”,植被破坏和栖息地丧失,使得许多动植物面临生存威胁,一些物种可能因此减少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烧毁植被后,土壤失去植被保护,易受侵蚀,水土流失加剧;野火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了碳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野火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加快了冰雪融化,更多的泥炭层裸露等,改变当地下垫面状况,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下降,地面温度升高、影响区域气候,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随之改变,破坏了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