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_第1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_第2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_第3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_第4页
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

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科学上用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在下列选项中,各生物间

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双子叶植物纲植物B.蔷薇目植物

C.茵薇科植物D.替薇属植物

2.实验室制备氧气是初中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项目之一,以下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3.街舞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有效消耗全身脂肪,同时带来时尚和娱乐的享受。如图是

街舞表演中的一个静止动作,此时与演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演员对地面的压力B.地面对演员的支持

C.演员对地面的摩擦力D.地面对演员的摩擦力

4.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48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

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A和球8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日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新月

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5.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以及游客留下的纤细的身影(如图)。对照片及景象

分析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身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倒影与身影一定与人物等大

D.该照片是相机成的正立、缩小的实像

6.小科用硝酸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忽略水的蒸发)。已知温度为和、7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

为40g、110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220g

B.乙电路中的小灯泡不能发光

C.乙到丙的过程中能析出80g晶体

D.甲乙丙中的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7.小科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时,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甲、乙、丙三种视野,

下列分析及操作错误的是

A.甲视野黑暗,可转动①、②和③来调试

B.乙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丙物像不在正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D.乙丙视野中物像不够消听,可以转动⑤进行调节

8.实验室有“110V,25W”和“110V,60W”的灯泡各一只,为使两灯能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发光,小科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60W25W60W25W

B,-(gHHgHZn-

A,-0HZZH0-

HZZhrCZJ-1

C.60W25WI).60W25”

9.为了可持续发展,杭州亚运会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甲醇作为火炬燃料。如图为制备甲醇的微观

模型,由该模型可知

O氢原子

O氯原子

•碳原子

A.反应后氢原子数目增多

B.甲醇的化学式可能是CmO”

C.该反应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使用纳米纤维催化剂可提高甲醇的产量

10.如图。将枝条保留一张叶片并置于营养液中。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内分别放置有水或NaOH溶

液),在中叶片的盒中注入】气。2(14c具有放射性),光照一段时间后,仅在甲叶片的有机物中检

测到放射性,此实验可以验证

A.北极燕鸥每年经历两个夏季

B.北极燕鸥迁徙方向受地球磁场影响

C.北极燕鸥迁徙行为受遗传影响和神经调节

D.北极燕鸥一次迁徙往返的行程约绕地球两圈

14.如图所示为“铜的循环”,箭头表示能一步实现物质转化。甲、乙、丙是实验室中常见的物质,其

中丙常用于检验水的存在。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B.反应②的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乙物质能使酚酸试液变红色D.反应③中有沉淀和气泡生成

15.如图,高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物块漂浮在盛水的杯内,林内水的高度恰好为L已知杯子的

横截面积为2S,水的密度为p,物块的密度是水的一半。现用外力将物块缓慢刚好按下水面,则外力

所做的功至少是

A.PgSLB.PgSLC.3pgSLD.PgSL

~~4~-8-1616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19空格,每空2分,共38分)

16.唐诗《春晓》中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的风雨声是通过

传到诗人的耳中的;如果以下落的花为参照物,地面是的。

17.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复方消化酶胶囊是一种助消化药物,可用于治疗食欲不

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右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药品成分表。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拿粒淀将

修不少于S7Q。单位,崇白蜂不少于

624单位,朋)腌不少于3000单位。

(1)复方消化酶的作用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消化。

(2)在复方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可被分解成。

18.近日,中国科学院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山地降水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为提高大峡谷地区复杂降

水预报的精确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I)基于板块构造学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板块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丰富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暧湿气流,这一过程属于水循环中的—

(选填“水汽输送”或“地表径流”)环节。

19.工厂产生的烟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在排放前需要进行脱硝处理。目前的脱硝处理最常

用N%为还原剂,在以二氧化钛(〃。2)为载体的催化剂作用下,和烟气中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

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O1

脱硝£应赛卜八出?

催化剂

(1)催化剂载体的灰。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o

(2)写出在“脱硝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右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若在4点施力,最易将道钉撬出的力是(选填丁/、“尸2”、

“色”),原因是在保持手的作用力大小和作用点不变的情况卜,。

21.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呼吸系统实现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进入体内的氧气,将用于组织细胞,释放能量,供生命活

动之用。

(2)人困乏时易打“哈欠”,是因为此时动脉血中的C%含量增大,PH变小,此变化刺激相应的化

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引起(选填“深呼气''或“深吸气”)。

22.飞机能飞行,关键是由于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而下侧成平面形状,这样向前运动时,上方

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从而形成上下表面压强差,并产生了升力。据此,为

了顺利起飞,机场塔台常根据风向和跑道指令飞机(选填“顺风”或“逆风”)起飞。

23.为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在锌粉、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前

后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反应前反应后

(I)反应后微观模型中的“?”处应填写的数值是O

(2)由该反应微观模型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选填字母)。

A.Zn>CuB.Cu>Fe

C.Zn>Fe

(3)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添加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

是o

24.如图所示,原长为/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

块乐缩弹簧.当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

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NJ。整个过程中木块克服阻力做的功是J,木

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选填”歹、"C或“D”)点。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7空格,每空2分,共34分)

25.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酸与碱的反应是对外放热还是吸热呢?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

置开展了以下探究。

温度计玻璃搅拌器

杯整

稀盐酸、¥

一小烧杯

氢氧化钠;

溶液混合碎泡沫奥料

组别1234

初温/℃22.422.522.522.4

末温/℃25.025.223.225.1

温差/℃2.62.70.72.7

【建立假设】酸与碱的反应对外放热。

【实验过程】

①用量简量取10%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各20mL;

②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前溶液的初温并记录:

③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如图装置的小烧杯中;

④迅速盖上杯盖后上下移动玻璃搅拌器,充分反应后测量混合液温度并记录。

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数据处理】第3组数据温差明显偏小,你认为可能是由于

(写出I点即可)。

【实验结论】酸与碱的反应对外放热。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够可靠,兴趣小组接下来的操作应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小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先将小球A、B分别拉

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法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

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球

A、8的质量分别为m小mB(mA<mB)o

(1)基于的假设,小科进行甲、乙两组实验。

(2)在甲、乙两组实验中,小科每次都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

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o

(3)小科发现丙组木块C撞击最远,比较乙、丙实验,得出的结论

是。

27.有同学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木本植物,多数体表颜色较深,如叶为

墨绿色,茎或枝条为黑褐色;而生活在炎热地带的木本植物,往往体表颜色较浅,如叶为浅绿色,茎

或枝条为浅绿色。有些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

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1)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学者们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帮助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或器材的选择预处理:

A.两种生长状况类似且体表颜色的灌木;

B.所有植物根植于相同条件的土壤中。

②选定合理便捷的监测指标:植物体表的温度。

③实验处理和过程:仿照寒冷地带的自然光照条件,将两组材料置于低温条件下(℃),每次光照

5小时。记录处理前后指标的量值。实验重复3次。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则学者们的说

法成立,否则无法成立。

(2)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i,ii

监测便捷。

(3)基于本实验,为了让引种的耐寒性较弱的树木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答出1

点即可)o

28.为了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向左右两个试管中同时

滴人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1)【实验现象】

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液面出现现象,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

【实验拓展】

为了定量测定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兴趣小组查阅了如下资料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装

置气密性良好)。

①15℃、lOlKPa时,IL水可溶解1L二氧化碳;

②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近似等于溶剂的体积。

【实验操作】

在上述条件下,将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乙的锥形瓶中。

(2)将氢氧化钠稀溶液完全滴入锥形瓶中,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读出注射器中剩余空气的体积

为20mLo

【实验结果】图乙实验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应为mL..

【实验反思】若实验不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请你分析其原

因。

29.静电贴是近几年慢慢流行起来的产品,最普遍的就是智能手机的屏幕保护贴膜,还有一种是汽车

前挡玻璃年检标志“静电贴那么静电贴靠静电吸附是真的吗?为此小明和小刚开展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把“静电贴''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箔片情况;

②小明取“静电贴''和普通塑料膜各一片,张贴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观察比较。

③小刚取两片相同的“静电贴”甲、乙,张贴在两片相同的玻璃片上,并把其中一块玻璃转移到玻

璃钟罩内,并进行抽气,同时观察比较两块“静电贴

【实验分析】

(I)步骤①观察到箔片张开,说明O

(2)小明实验时,需要观察比较o

(3)你认为小明和小刚的实验方案哪个更合理?并说明理

由O

(4)如“静电贴”确实仅靠静电吸附,那么应得到的实验证据

是。

四、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第30题8分,31题8分,32题8分,33题11分,34题8分,

共43分)

30.近年来,浙江省多地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促进

绿色经济发展。如图是某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结构简图。

太阳能

(1)在庭院生态系统中,方框内A代表的是。请结合实际补充该庭院的一条食物

(2)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做好垃圾分类。目前,生活垃圾基本上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

物和其他垃圾四类,其中垃圾可以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生产沼气。

(3)该生态系统之所以能提高经济效益,是由

于C

31,快捷酒店常用智能机器人为旅客送递物品。如图是一款质量为80kg的智能机器人。工作时,该

机器人在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的速度为lm/s,所受阻力是机器人重力的0.05倍。求:

(1)机器人所受重力;

(2)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时的牵引力;

(3)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移动30s,此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优良的杀虫剂,具有活性高、持效长、使用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于蔬菜种植行业。如图是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杀虫剂的部分参数信息,请回答:

有效成分:甲氨基阿维菌素笨甲酸盐

有效成分含量:5%

防治对象:甜菜夜蛾

施用方式;

规格:30©瓶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化学式为匿6&1NO15,在物质的组成上属于(选

填“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

(2)甲氨基阿维菌素茶甲酸盐中碳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o

(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常温下的溶解度为0.03g,计算常温下完全溶解该瓶杀虫剂,至少

需要多少千克的水?(不考虑杀虫剂其他成分的溶解性)

33.火锅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饮食方式,如图为某款电火锅工作电路的原理图,它有高、中、低三

个加热档位,旋钮开关可以分别置于“0和1”、“1和2”、“2和3”或“3和4”接线柱。正常工作时,低

温档功率为高温档功率的1/5,6=242。,R=60.5n(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i2o

i

r

(1)开关置于接线柱时,火锅处上高温档。此时,电火锅的功率为多

*

(2)电火锅处于高温档正常工作时,可以在405秒内使1kg的水温度从19c刚好升高到100C,

求此时的加热效率?[水的比热容c次=4.2x1。3"(kg'℃)]

(3)%的阻值是多少欧?

3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实验过程中测得下列数据:反应前玻璃管和氧化

铁粉末的总质量为66.0g(玻璃管的质量为60.0g);反应后玻璃管和管内固体粉末的总质量为65.0g(冷

却到室温称量)。试回答卜.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现象后,可停止加热。

(2)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除了检验和吸收二氧化碳,还能起到的作用是。

(3)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认为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中可能混有其它铁的氧化物,请通过计算来验证

他们的观点。

答案解析部分

浙江省嘉兴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试卷科学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

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科学上用界、门、纲、白、科、属、种七个等级对生物进行逐级分类。在下列选项中,各生物间

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A.双子叶植物纲植物B.蔷薇目植物

C茜薇科植物D.蔷薇属植物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种是最小的单位,同

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比较近,共同特征最多C

【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

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

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在题干中属是最小的单位,共同特征最多。根据题意可知丁香属的植

物共同特征最多。

故答案为:Co

2.实验室制备氧气是初中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项目之一,以下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组装仪器

C.制取氧气亍厂

却匕京

D.停止加热f・坤

【答案】B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本题考杳实验室常见操作,熟记操作要领是解题关键。

【解答】A.向试管中安装橡胶塞时要手持试管,将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人试管中,不能将试管放在桌

面上使劲塞进塞子,否则试管底部会破裂,A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连接好仪器后,将导管放入水中,手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

后导管内有一•段稳定的液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正确;

C.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HlKMnO,制02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C错误;

D.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要放在集气瓶瓶口处,D错误。

故答案为:Bo

3.街舞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能有有效消耗全身脂肪,同时带来时尚和娱乐的享受。如图是

街舞表演中的一个静止动作,此时与演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演员对地面的压力B.地面对演员的支持

C.演员对地面的摩擦力D.地面对演员的摩擦力

【答案】B

【知识点】平衡力的辨别

【解.析】【分析】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演员受到重力和地面对演员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满足平衡力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演员与其它力都不能完全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不

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Bo

4.为探究日食产生的原因,小科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把A、8两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

控制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观察者)、球4和球8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球A模拟的是月球

B.日食发生当天的月相是新月

C.要模拟日环食,小球A须向箭头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要模拟日偏食,小球A须向箭头①或②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答案】C

【知识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解析】【分析】日食发生在初一,当天的月相是新月,发生日食,月球在中间位置。

【解答】A.日食产生的原因是人在地球上太阳光被月球挡任而产生的,因此月球、地球、太阳在-条直

线且月球在地球,太阳之间,A模拟月球正确,不符合题意

B.新月是一种天文现象,月亮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月亮以黑暗一面对着地球.只能看见很小一部分.

可得出当天是新月,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往国方向移动,如图所示,A将完全挡住B的光此为日全食,要模拟日环食,应将日朝相反移

动,A只挡住B光线中间一部分,外围一圈没有挡住,此为日环食。C错误,符合题意。

D.日偏食即太阳的•部分被月球挡住,不是在正对着挡住,往田或同移动可满足日偏食,D正确,不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以及游客留下的纤细的身影(如图)。对照片及景象

分析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身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倒影与身影一定与人物等大

D.该照片是相机成的正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是物体在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

的;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倒立、等大的虚像;物体影r的大小与光源的

角度以及距离光源的远近都有关;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照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人在水中的倒影属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A正确;

B、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阳光照到人的身上,不能继续向前传播,在人的身后形成一乂比

较暗的区域,这就是人的影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B错误;

C、人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倒影与人的大小相等;人身后的影子与人的大小可能相同,

也可能不同,故C错误;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小科用硝酸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忽略水的蒸发)。已知温度为7\、%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

为40g、110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的硝酸钾溶液质量为220g

B.乙电路中的小灯泡不能发光

C.乙到丙的过程中能析出80g晶体

D.甲乙丙中的硝酸钾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溶液饱和后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溶液中有未溶解的溶质,一定是饱和溶液。

【解答】A.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溶液的质量为210g,A错误;

B.丙中仍为硝酸钾溶液,故乙中小灯泡可以发光,B错误;

C.乙中溶解了110g硝酸钾,冷却到,溶解度为40g,故可析出70g硝酸钾;

D.甲乙丙中的硝酸钾溶液都为饱和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Do

7.小科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时,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甲、乙、丙三种视野,

下列分析及操作错误的是

A.甲视野黑暗,可转动①、②和③来调试

B.乙是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丙物像不在正中央,需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D.乙丙视野中物像不够清晰,可以转动⑤进行调节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结构图中:aII镜,b粗准焦螺旋,c细准焦螺旋.d转换器.e物镜,f遮光

器,g反光镜。

【解答】A、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

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所以,甲视野黑暗,可以转动g反光镜和f遮光器进

行调试,A正确;

B、洋葱内表皮细胞为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因为有细胞壁,所以性状较规则,B正确;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

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丙图中,细胞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上方,向右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

左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

D、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

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嘶的物像。可见,乙、丙视野不够清

晰,可以转动c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D正确。

故答案为:Co

8.实验室有25W”和“110V,60W”的灯泡各一只,为使两灯能在家庭电路中正常发光,小科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60W25W60W25W

B,

A,-0HZZH0-—0—

HZZhrCZP.

C.60W25WD.60W25W

【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电器的电功率

【解析】【分析】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相等时,电阻也要相等。已知电源电压相

等,电路中电阻越大,消耗的功率就越小,先分别求出两只灯泡的电阻,再求出A、B、C、D图总电

阻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A、图中灯泡A和灯泡B并联后又与电阻R串联,要让灯泡正常工作,根据分压原理,必须

满足灯泡A与灯泡B阻值相等,A错误,

B、图中灯泡A、灯泡B和电阻串联,然后接到220V的电源上,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两灯

泡两端的电压都小于110V,所以不能正常工作,故B不正确;

C、图中灯泡B和电阻R并联后又和灯泡A串联,要让灯泡正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B与电阻R并

联后和灯泡A的电阻相等;但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此电路中灯泡

A和灯泡B也不能正常工作,故C不正确;

D、图中灯泡A和电阻R并联后乂和灯泡B串联,要让灯泡止常工作,必须满足灯泡A与电阻R并

联后和灯泡B的电阻相等,D可行。

故答案为:Do

9.为了可持续发展,杭州亚运会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使用甲静作为火炬燃料。如图为制备甲静的微观

模型,由该模型可知

O氯原子

•碳原子

A.反应后氢原子数目增多

B.甲醇的化学式可能是A%。”

C.该反应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使用纳米纤维催化剂可提高甲醇的产量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分析各

个选项

【解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A.由图可知,该化学反应生成了2种新物质,故A说法错误:

R.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与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3,故B说法错误;

C.根据甲醇的分子模型可判断甲醇的化学式为CH’O,故C说法正确;

D.纳米纤维是催化剂,它只会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物的产量,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o

10.如图。将枝条保留一张叶片并置于营养液中。叶片置玻璃盒中密封(内分别放置有水或NaOH溶

液),在甲叶片的盒中注入14co2(14c具有放射性),光照一段时间后,仅在甲叶片的有机物中检

测到放射性,此实验可以验证

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外。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2。、。。2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

氧气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解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叶的盒中注入“CO2,在光照条件下,甲叶利用KO?和水合

成有机物,所以甲叶片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乙叶没有CO2,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故答案为:Ao

11.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科同学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了电阻%和心的/一。图像

A.%与力的阻值之比是1:2

B.%与心串联接时,&消耗的功率比&大

C.%与也并联接时,治和他消耗的功率相等

D.%与&串联接时,通过也与力的电流之比是2:1

【答案】B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电阻越大,电功率越大。并联电流处处相等,电阻越大,电功

率越小。

【解答】A.电流相同,电压之比为,2:1,%与/?2的阻值之比是2:1,A错误;

B.%与&串联接时,电流相同,根据电功率计算公式,Ri电阻大,%消耗的功率比/?2大,B正确;

C.Ri与力并联接时,电阻越小,消耗电功率越大,心和%消耗的功率相等,C错误;

D.Ri与/?2串联接时,电流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Bo

1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氢和氯化钠

C.8点对应的溶液中,Na+数口等于C厂数目

D.实验中用纯碱替代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

【解析】【分析】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pH值越大碱性越强,pH值越小酸性

越强。

【解答】A、由图可知,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实验是把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错误:

B、A点溶液pH>7显碱性,溶质有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错误;

C、曲线BC上B点对应的反应为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中Na+个数等于Ch正确:

D、中和反应为酸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纯碱为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属于明显实验现象,错误;

故答案为:C.

13.北极燕鸥每年在北极和南极之间迁徙。每年6月,它们在北极及附近地区繁殖,大约12月迁至

南极附近的海洋越冬,到第二年6月再迁至繁殖地(如图)。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极燕鸥每年经历两个夏季

B.北极燕鸥迁徙方向受地球磁场影响

C.北极燕鸥迁徙行为受遗传影响和神经调节

D.北极燕鸥一次迁徙往返的行程约绕地球两圈

【答案】D

【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地磁场

【解析】【分析】北极燕鸥是一种候鸟,结合该候鸟一年之中的迁徙路线解答此题。

【解答】A.北极燕鸥一年能享受两个夏季,北半球夏季时在北半球,南半球夏季时去南半球,A正确;

BC.北极燕鸥迁徙方向受地球磁场影响,极燕鸥迁徙行为受遗传影响和神经调节,BC明显正确。D.

读图可知,路线在美洲和非洲、亚洲之间的海域,为大西洋,北极燕鸥的迁徙路线经过了大西洋,明

显北极燕鸥一次迁徙往返的行程不足约绕地球两圈,D错误;

故答案为:D

14.如图所不为''铜的循环",箭头表不能一步实现物质转化。甲、乙、内是实验室中常见的物质,其

中丙常用于检验水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行人

丙甲

+时

A.甲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B.反应②的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乙物质能使酚酿试液变红色D.反应③中有沉淀和气泡生成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由题干可知,丙可检验水,则丙为硫酸铜,甲为氧化铜乙为氢氧化铜,据此作答。

【解答】A.甲为氧化铜,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A正确;

B.反应②为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的反应,其反应的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B

错误;

C.乙为氢氧化铜,虽然为碱,但是难溶于水,故其物质不能使酚猷试液变红色,C错误;

D.反应③为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没有沉淀和气泡生成,D错误。

故答案为:Ao

15.如图,高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物块漂浮在盛水的杯内,杯内水的高度恰好为已知杯子的

横截面积为2S,水的密度为p,物块的密度是水的一半。现用外力将物块缓慢刚好按下水面,则外力

所做的功至少是

,2•2.2

B.PgScLC.3pgSLD.PgScL

~s~16

【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浮力公式求出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F的大小,由于物体缓慢运动,所以可以认为是匀速运动,

再求出物体在水中移动的距离,根据公式W=FS可求外力做的功.

【解答】物块的密度是水的一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以及受力平衡可得,物体在水中体积为总体积

的一半.物体下降,水面卜升,杯子的横截面积为2s等于物体横截面积2倍,所以物体下降距离等

于液面上升距离即为京外力是变力,平均值等于笳盹,W=^pgS1L=^pgSL.

故答案为:Do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19空格,每空2分,共38分)

16.唐诗《春晓》中有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中的风雨声是通过

传到诗人的耳中的;如果以下落的花为参照物,地面是的。

【答案】空气;向上运动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分析】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

断•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解答】人耳听到的风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传播的。地面相对于落花移动了一定的距离,所以以落花为

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17.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复方消化的胶囊是一种助消化药物,可用于治疗食欲不

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右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药品成分表。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拿粒淀粉

修不少于S7OU单位,崇白峰不少于

624单位,崩)腌不少于300()单位。

(1)复方消化酶的作用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消化。

(2)在复方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可被分解成。

【答案】(I〉化学

(2)前萄糖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解析】【分析】唾液腺、肠腺和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最终分解为

葡萄糖。

【解答】(1)复方消化酶的作用帮助消化,导致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产牛.新物质,属于化学变

化;

(2)在复方消化酶的作用下淀粉最终在小肠内可被分解成葡萄糖。

18.近日,中国科学院对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山地降水的研究取得系列成果,为提高大峡谷地区复杂降

水预报的精确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1)基于板块构造学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度洋板块与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丰富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这一过程属于水循环中的—

(选填“水汽输送”或“地表径流”)坏节。

【答案】(I)亚欧

(2)水汽输送

【知识点】水循环;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

【解析】【分析】雅鲁藏布江大U夹谷的形成与板块构造学说有关。暖湿气流从海洋向内陆输送水汽,

属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

【解答】(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当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时,

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到欧亚大陆板块之下,形成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因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印

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丰富降水主要来源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这一过程中,暖湿气流从海洋向

内陆输送水汽,属于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当这些暖湿气流遇到高山等障碍物时,会上升并冷

却,形成降水。因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降水主要来自于这一水汽输送过程。

19.工厂产生的烟气中通常含有较多的氮氧化物,在排放前需要进行脱硝处理。目前的脱硝处理最常

用N%为还原剂,在以二氧化钛(〃。2)为载体的催化剂作用下,和烟气中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

水。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O1

脱硝0应辱卜八出」

-1催化剂一

(1)催化剂载体的灰。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o

(2)写出在“脱硝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

【答案】(I)14

催化剂

⑵()(

4NH3+4N+X====4N2+6H2O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

【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合价代数和为o,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化学方程式。

【解答】(1)二氧化钛中,氧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物质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求出钛是+4价。

(2)根据反应器所加入的物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催化剂

()(()。

4NH3+4N+X=—4N2+6H2

20.右图是铁道检修工用的道钉撬,若在A点施力,最易将道钉撬出的力是(选填叩/〈TV'、

"用”),原因是在保持手的作用力大小和作用点不变的情况下,。

【答案】尸2;尸2的力臂最大(长)

【知识点】杠杆中最小力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F,XLI=F2XL2分析,力臂越长,对应力越小。

【解答】阻力大小阻力臂大小不变,三个力中F2力臂最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F最小。

21.人体在神经系统调节下,通过呼吸系统实现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1)进入体内的氧气,将用于组织细胞,释放能量,供生命活

动之用。

(2)人困乏时易打“哈欠”,是因为此时动脉血中的。。2含量增大,pH变小,此变化刺激相应的化

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引起(选填“深呼气”或“深吸气

【答案】(1)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

(2)深吸气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司气体交换;细胞呼吸

【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⑵血液的pH值是血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即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比值。pH值越

小,表示溶液的酸性越强;pH,直越大,表示溶液的碱性越强。

【解答】(1)进入体内的氧气,将用于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之

用。

⑵人困乏时易打.“哈欠”,是因为此时动脉血中的C02含量增大,pH变小,此变化刺激相应的化学感

受器调节呼吸运动,引起深吸气,吸入更多的氧气,使血液的pH值增大。

22.飞机能飞行,关键是由于机翼的上侧做成凸圆形状,而下侧成平面形状,这样向前运动时,上方

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从而形成上下表面压强差,并产生了升力。据此,为

了顺利起飞,机场塔台常根据风向和跑道指令飞机(选填“顺风”或”逆风D起飞。

【答案】快;逆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分析】流速越大,压强越小,逆风起飞时,产生向上的升力较大,逆风便于起飞。

【解答】飞机的机翼通常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气流比下方气流的流速大,下

方空气的压强大于上方空气的压强,从而使机翼获得了向上的升力。当舰载机逆风起飞时,上下面的

压拽差较大,产生向上的升力较大,所以逆风便十起3

23.为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在锌粉、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前

后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

(I)反应后微观模型中的处应填写的数值是O

(2)由该反应微观模型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选填字母)。

A.Zn>CuB.Cu>Fe

C.Zn>Fe

(3)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添加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

是O

【答案】(1)20

(2)A、C

(3)Zn2\Fe2\Cu2+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锌比铁和铜活动性强,添加过量的硫酸铜溶液,锌和铁

都将反应掉,成为新的离子。

【解答】(l)Zn原子数目化学反应前后数目不变,反应前共10。个,反应后变成锌离子的共有80个,

还剩20个锌原子;

(2)锌原子数目减少,生成锌高子,铁原子数目不变,铜离子数目减少,生成铜原子所以金属活动

性顺序为Zn>Cu,Zn>Fe,铁和铜无法比较活动性。

⑶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添加过量的硫酸铜溶液,铁变成亚铁离子,反应结束后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金

222

属离子是Zn\Fe\Cu*o

24.如图所示,原长为/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与水平面上的木块相连。推动木

块压缩弹簧,当其左端至A点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

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整个过程中木块克服阻力做的功是J,木

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能位于(选填“8”、或“D”)点。

【答案】M-N;B

【知识点】功;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求出阻力所做的功;根据弹簧具有弹性势能,一定发生形变分析

其木块最终静止时的位置;木块向右运动时受到弹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根据弹力的变化分析木块速

度的变化。

【解答】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J;松手后,木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往夏运动若干次后静止,此时弹

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NJ,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总的能量

不变,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M-N)J;

弹簧被压缩时具有弹力,弹力的方向是向右的,木块向右运动时,阻力是向左的;开始运动时,弹力

大于阻力,木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力慢慢减小,阻力不变,木块做加速运动,当木块受到的弹力

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此时弹簧未恢复值原长;木块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右运动,此时弹力小于阻力,

做的是减速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力为0;由图可知,整个运动过程中木块速度最大时其左端可

能位于B点。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7空格,每空2分,共34分)

25.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酸与碱的反应是对外放热还是吸热呢?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

置开展了以下探究。

温度计玻璃搅拌器

杯基

稀盐酸、

一小烧杯

氢氧化钠

溶液混合-碎泡沫嵬料

组别1234

初温/℃22.422.522.522.4

末温/℃25.025.223.225.1

温差/℃2.62.70.72.7

【建立假设】酸与碱的反应对外放热。

【实验过程】

①用量筒量取10%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各20mL;

②用温度计测量混合前溶液的初温并记录;

③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如图装置的小烧杯中;

④迅速盖上杯盖后上卜.移动玻璃搅拌器,充分反应后测量混合液温度并记录。

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数据处理】第3组数据温差明显偏小,你认为可能是由于

(写出1点即可)。

【实验结论】酸与碱的反应对外放热。

【实验反思】有同学认为该实验结论不够可靠,兴趣小组接下来的操作应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过程】隔热,减少反应的热散失;【数据处理】可能是没有待酸和碱充分反应就对温度

计读数(或没有待温度计液面稳定就读数)(合理均可);【实验反思】换不同的酸和碱重复以上实验

(换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以上实验)

【知识点】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