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ACM0052017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评价EvaluationofDermatologicAdverseReactionsofTopicalproprietarychineseMedicine2017-05-09发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前言 引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分类 5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评价时间 6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诊断 7不良反应与外用中成药的因果关系判断 8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价 9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邻峰、温海、顾恒、顾军、刘玮、刘巧、刘玲玲、徐金华、肖生祥、李明、李斌、徐薇、段逸群、柳曦光、李元文、刘红霞、宋坪、闫晓宁、陈维武、周冬梅、张军、刘维达。玉外用中成药应用越来越广,不但用于治疗皮肤病,也用来治疗肌肉、关节、软组织甚至内脏疾病。外用中成药皮肤局部不良反应并不少见,但由于缺乏统一认识,多数反应被临床医师笼统地称为“过敏反应冶,导致患者不能继续使用该药。由于某些外用中成药临床“过敏反应冶较多,这些中成药甚至有退出市场的风险。实际上,许多外用中成药的皮肤反应不一定是过敏反应,正确评价外用中成药不良反应,对于外用中成药的推广及合理使用非常重要。中成药的成分复杂,说明书中对不良反应的标注多为“尚不明确冶,故不能像化学药物那样参考已知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因此有必要单独制定外用中成药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以利医生在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中参考。芋1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评价本标准规定了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评价的原则、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划分与判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有参考价值。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编码[ICD—1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经国家批准依法生产的成方中药制剂,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指为治疗及预防疾病而在皮肤表面使用的中成药。指由于使用外用中成药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4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分类4.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指外用中成药通过非变态反应机制而致的皮炎。特点是无需致敏,如果刺激性足够强,任何人均可以发病。皮肤薄嫩部位、局部皮肤有损伤以及特应性皮炎患者更易发。刺激性强的药物可以在使用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反应,刺激性弱的药物则可能在用药数日或数周后发生反应。局部通常有烧灼感、疼痛或瘙痒。皮损表现为与药物使用区域边界清楚一致的红斑、水肿、水疱、大疱或脱屑,也可以表现为区域内散在的丘疹或脓疱、糜烂或溃疡。慢性累积性刺激皮炎可以出现皮肤肥厚、鳞屑及皲裂。轻者仅表现为皮肤感觉异常。降低外用药浓度或减少接触时间可以明显减轻或不出现皮炎。4.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指外用中成药通过迟发型变态反应机制引发的皮炎。仅发生在已经对外用药过敏的患者,致敏期3天以上。致敏后再接触多在用药数小时后发生反应,48小时左右达到高峰。停止接触后炎症反应不能马上消退,多维持1周左右。临床多表现为湿疹样,有明显瘙痒,局部出现红斑、水肿,可以有密集丘疹、丘疱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一般无疼痛,不出现脓疱、坏死及溃疡。皮损可以超出用药部位,向周边蔓延或在远隔部位出现。也可以出现多形性红斑样、扁平苔藓2样皮损及色素改变等。4.3接触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指外用中成药通过变态反应性机制或者是非变态反应性机制引发的反应。由过敏机制引起者可以诱发严重全身过敏反应。反应在接触外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并在24小时内消退。轻者表现为一过性红斑,典型者为风团,重者出现全身风团及严重全身过敏反应。也可以出现湿疹样改变。停止接触后反应可以很快消退。自觉症状可以有烧灼感、刺痛或瘙痒。非免疫性机制引起者一般无严重全身反应。4.4光毒性接触性皮炎及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光毒性皮炎及光变应变性皮炎指皮肤使用外用中成药后,再行光照所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应。按照发病机制可以分为两类,其中由变态反应机制引起的反应称为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反应,表现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由非变态反应机制引起者称为光毒性接触性皮炎,表现类似日晒伤,可以遗删除“反应”二字留明显的色素沉着。删除“反应”二字5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评价时间贴剂及硬膏剂型应在去除药物至少30分钟后进行判定,以排除因药物局部压迫皮肤造成的红斑反应。其他剂型则不需要。6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的诊断6.1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6.1.1有明确外用中成药用药史。6.1.2自使用至发病所需时间与药物的性质、浓度、接触方式及时间有关。6.1.3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使用者发病。6.1.4皮损边界清楚,与外用中成药使用部位一致。6.1.5皮损表现为红斑、脱屑或红斑、丘疹,可以出现水疱或者大疱、糜烂、溃疡。自觉烧灼感或疼痛,也可以瘙痒。6.1.6具自限性,停止使用后3~4天内很快消退。降低药物浓度或者缩短使用时间可以不发生反应。6.1.7用可疑药物做斑贴试验阴性。6.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6.2.1有明确外用中成药用药史。6.2.2初次使用不发病,需要至少使用3天以上致敏后才会发病。致敏后再接触则常在数小时后发病。反应程度与药物的致敏强度和个体素质有关。6.2.3在同样条件下,仅少数人发病。6.2.4皮损与外用中成药使用部位一致,但可以向邻近部位扩展而超出使用部位。6.2.5皮损表现为红斑、丘疹或水疱,但无糜烂、脓疱或溃疡;自觉瘙痒。6.2.6停止使用后不会马上消退,往往持续1周左右。6.2.7用可疑外用中成药做斑贴试验阳性。6.3接触性荨麻疹的诊断6.3.1有明确外用中成药用药史。6.3.2由过敏反应机制引起者初次使用不发病,存在一定致敏期,致敏后再接触常在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病。非过敏反应引起者可以初次使用即发病。6.3.3在使用部位出现红斑或风团,重者出现全身风团及严重全身过敏反应。也可以出现湿疹样改变。自觉症状为烧灼感、刺痛或瘙痒。6.3.4停止接触后反应在24小时内消退。36.4光毒性接触性皮炎及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6.4.1有明确的外用中成药用药史。6.4.2过敏者初次接触不发病,有致敏期,致敏后再接触常在数小时后发病。反应程度与致敏物的致敏强度和个体素质有关。药物光毒性反应可以在初次使用时发病。6.4.3在同样条件下,药物光变态反应者仅少数人发病;药物光毒性反应可以多数使用者发病。6.4.4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光毒性接触性皮炎的表现为外用中成药使用部位的红斑、丘疹、脱屑,自觉疼痛或烧灼感,遗留明显色素沉着。6.4.5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用可疑外用中成药做光斑贴试验阳性。7不良反应与外用中成药的因果关系判断7.1有明确外用中成药用药史,皮损的发生与使用外用中成药有合理时间关系。7.2皮肤不良反应部位与外用中成药使用部位基本一致,反应表现符合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特点且与该外用中成药已知皮肤不良反应相符合。7.3停止使用可疑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减轻或消退。7.4再次使用可疑外用中成药出现类似皮肤不良反应。7.5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皮肤病变。注:肯定有关:上述1~5全部符合。很可能有关:符合1~3条。可疑:仅符合第1条。无关:不符合1~5条中的任何一条。8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评价主观症状包括瘙痒、疼痛或烧灼感,可以按照4级方法评价:0=无。1=轻度,不影响日常生活及8.2皮损表现皮损表现包括红斑、丘疹、水肿、水疱、大疱、渗出、脓疱、糜烂、渗出及溃疡、肥厚、脱屑及色素改变等,可以按照4级方法评价:0=无。1=轻度,只有模糊红斑,没有水肿(皮损摸不到隆起)及丘疹。2=中度,清晰的红斑,伴水肿(皮损可以触摸到隆起)及丘疹。3=重度,出现水疱、大疱、渗出或脓疱、糜烂、渗出或溃疡或风团、肥厚。8.3总体评价主观症状及皮损表现积分有1项达到1即为轻度,达到2为中度,达到3为重度。以反应严重程度加上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综合评价,如轻度刺激性接触性皮炎。9外用中成药皮肤不良反应处理原则9.1及时清除皮肤表面的外用中成药。9.2轻度刺激性皮炎,无须处理,可以在密切临床观察的情况下继续应用;中度刺激性皮炎应停药,必须使用时可以待反应消退后减少使用时间或降低药物浓度后尝试使用;重度刺激性皮炎应禁止继续使用。接触性变应性皮炎、接触性荨麻疹及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不应再继续用药。9.3皮肤不良反应的处理参照接触性皮炎的治疗。4[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郾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1]宋立人郾现代中医药学大辞典[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5[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郾外用中成药治疗湿疹皮炎的专EQ\*jc3\*hps20\o\al(\s\up4(中国中西),专家共识)EQ\*jc3\*hps20\o\al(\s\up4(结),J])EQ\*jc3\*hps20\o\al(\s\up4(学会皮肤性病),中国全科医学)EQ\*jc3\*hps20\o\al(\s\up4(中国中西),专家共识)EQ\*jc3\*hps20\o\al(\s\up4(结),J])EQ\*jc3\*hps20\o\al(\s\up4(学会皮肤性病),中国全科医学)EQ\*jc3\*hps20\o\al(\s\up4(分会),2015)EQ\*jc3\*hps20\o\al(\s\up4(境),18)EQ\*jc3\*hps20\o\al(\s\up4(性),48)EQ\*jc3\*hps20\o\al(\s\up4(皮),3)EQ\*jc3\*hps20\o\al(\s\up4(肤),48)EQ\*jc3\*hps20\o\al(\s\up4(病),4)[8]李邻峰郾湿疹皮炎与皮肤过敏反应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48[1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S].国家食品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民航客舱用清洁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橡胶囊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校正电容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标准型渗压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柏木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松锈剂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制刀具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有机玻璃气泡棒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景观石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方枕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胰胆线阵超声内镜影像病理图谱
- 【基于PLC的搬运机器人系统设计4700字(论文)】
- 园林绿化公司管理规章制度
- 腹腔双套管冲洗操作
- 2023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毛主席在花山课件
- 山东船厂船台码头施工组织设计
- 2022年株洲市天元区招聘教师考试真题
- 机关单位司机优秀先进事迹材料六篇
- XX家具商场顾客接待流程制度
-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