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江苏专用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单元综合提升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单元综合提升专题一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方式表现举例军事侵略近代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斗争,即鸦片斗争、其次次鸦片斗争、甲午中日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斗争、日本全面侵华斗争政治侵略割占土地《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获得特权《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驻兵权等以华制华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经济侵略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天津条约》: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获得特权《南京条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斗争赔款《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款英法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镇压革命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思想渗透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华时推行奴化教化深化理解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相识(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向两侧转移的改变。(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不同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详细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斗争中国取得完全成功外,其他斗争均以中国失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成功。(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困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沟通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专题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究1.农夫阶级(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主见:《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夫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属性确定了革命斗争只能是失败。2.资产阶级(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斗争等。(2)主见:实行君主立宪(或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懦弱性的一面,确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3.无产阶级(1)实践:北伐斗争、土地革命、抗日斗争、解放斗争。(2)主见: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3)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确定其领导革命取得最终的成功。专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化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深化理解影响国共两党关系改变的主要因素(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冲突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缘由。(2)社会主要冲突的改变。当民族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冲突上升为主要冲突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裂开,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看法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裂开。专题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异同点异同点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方式都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基础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广阔人民参与的人民大革命指导思想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结果都使被压迫人民获得了解放,做了国家的主子不同点斗争对象资产阶级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道路以城市为中心再到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依据地,再包围城市影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拓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使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是一种中国病——其根本缘由是“统治阶层的颓废”,在中国古老政治肌体上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混沌、失衡、无措、衰朽——我称之为“政治植物人综合症”,病症如“眼”科:视野短浅,目光狭窄;“心”“脑”科:思维陈旧,苟且偷生;“精神”科:没有核心价值观,萎靡不振,畏敌如虎;肢体部分如官僚病:自私自利,腐败无度;文人病:文弱无耻,空谈漫议;军人病:贪污奢侈,惜死顾身。其他还有如富贵病——贪图安逸享乐的生活;社会病——全民腐败堕落等。——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行》,《光明日报》2014.11.10材料二日本关东军密谋“九一八”事变。对此早有觉察的张学良却电令其部下“此时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本将要求割地赔款,东北万劫不复,宜力避冲突,以公理相周旋”。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评价是:“浑浑噩噩,毫无生气。在行动中表现为好歹不识、是非不辨、公私不分。由此,我们的官员虚假伪善,贪欲腐败;我们的人民斗志涣散,对国家利益漠不关切;我们的青年颓废堕落,不负责任……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手足无措,无能为力。”——引自戴旭《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行》,《光明日报》2014.11.10(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甲午斗争时期“统治阶层的颓废”的主要表现;说明该表现对斗争结果的影响。(8分)①答题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②“统治阶层的颓废”是限定词,“表现”据材料可知从思想、生活、外交、军事、文化和风气等诸方面概括即可。③“斗争结果”是限定词,“影响”据《马关条约》,从社会性质上思索。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当时中国人精神状态的看法;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述张学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对日政策。(6分)①“看法”:据材料关键句获得信息,从精神和行动上、官员作为和人民斗志上说明。②“评述”:先明确张学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时期的对日政策,然后再进行评价。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表现:视野上目光短浅、思维陈旧、不思进取;生活上骄奢淫逸、贪贿无度;外交上奴颜媚骨;军事上懦弱退让、畏敌如虎;文化上文弱无耻,崇尚空谈;社会上民风败坏、整体堕落。(随意答出5点即可)影响:导致甲午斗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看法:精神上浑浑噩噩,毫无生气,行动上好歹不识,是非不分、公私不明。官员贪腐伪善,青年颓废堕落,人民斗志涣散;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手足无措。评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实行不反抗政策,电令东北军力避冲突。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口号,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