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1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2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3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4页
浙江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8第10讲内环境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考纲要求]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分(a)。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b)。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整(b)。4.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a)。5.体液调整的含义及特点(a)。6.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a)。7.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8.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a)。9.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b)。1.理清内环境的成分及其调整机制提示(1)体液≠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2)内环境处于稳态时,机体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3)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上升。(4)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内环境)和血细胞。2.激素分泌的调整(1)分级调整和反馈调整①分级调整:激素的分泌调整一般要经过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三个等级。②反馈调整:相应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活动的调整过程,目的是保持相应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2)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①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加效应的结果。如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上升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②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3.血糖平衡调整提示(1)血糖浓度改变的缘由:上升的缘由:①摄取了食物中的糖类;②在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也可使血糖浓度上升。降低的缘由:①胰岛素促进血糖的三个去路,抑制两个来源;②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而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2)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而胰高血糖素并不是唯一升血糖的激素。(3)血糖调整中,血糖主要通过干脆作用于胰岛以调整激素的分泌。血糖调整以激素调整为主。4.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提示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两个中枢”(1)四个功能:感受、传导、分泌和调整。(2)两个中枢:体温调整中枢、血糖调整中枢。5.有关动物激素调整的6个易错点(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供应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整作用。(2)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个体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3)胰腺既有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又有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4)激素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可被降解,抗体发挥作用后,随时间推移也渐渐被降解;而酶、载体发挥作用后仍具有活性。(5)体液调整并非激素调整:在体液调整中,激素调整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整也属于体液调整。(6)常见的甲状腺、性腺激素的分泌遵循分级调整机制,并非全部腺体均遵循分级调整机制,如胰岛、肾上腺髓质则受下丘脑发出神经的干脆支配,属于反射弧中的部分。1.关于内环境组成与稳态的正误推断(1)消化道中的养分素经内环境进入细胞(√)(2)尿素在排泄系统中被重新汲取进入血液(×)提示尿素是代谢废物,在排泄系统中被肾小球滤过形成原尿排出体外。(3)肝细胞通过细胞膜干脆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提示肝细胞通过细胞膜干脆与组织液(不是血液)进行物质交换。(4)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提示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红蛋白(不是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5)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6)人体猛烈运动时,厌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提示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7)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堵塞会引起下肢水肿(√)2.关于动物激素的正误推断(1)生长素对肌肉的增生和软骨的形成与钙化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提示生长素是植物激素。(2)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提示酶可以在非细胞条件下发挥作用,激素不行以。(3)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4)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提示激素和抗体一般具有肯定特异性,激素可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但有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细胞;而抗体作用于抗原,抗原不肯定是细胞。(5)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并对靶细胞发挥作用(×)提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6)孕激素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妊娠时促进子宫的运动,并刺激乳房打算哺乳(×)提示孕激素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妊娠时抑制子宫的运动,并刺激乳房打算哺乳。(7)人体只有甲状腺素含碘,婴幼儿期缺碘会导致呆小病(×)提示人体只有甲状腺激素含碘,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8)各种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提示并不是全部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都不能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9)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提示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整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0)下丘脑产生的调整激素经下丘脑通到垂体的门脉达到腺垂体,调整、限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3.关于血糖调整的正误推断(1)胰岛素具有促进氨基酸运进细胞和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汲取的作用(√)提示胰岛素具有促进氨基酸运进细胞,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汲取的作用。(2)血糖浓度超过100mg/100mL时会使胰岛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增加(×)提示血糖浓度超过120mg/100mL时会使胰岛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增加。(3)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4)缺乏胰岛素受体的病人,血浆葡萄糖浓度偏低(×)提示缺乏胰岛素受体,则血糖浓度上升。(5)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样本中存在葡萄糖,说明该个体患糖尿病(×)提示葡萄糖试纸只能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6)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这两个过程肯定存在反馈调整(√)(7)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提示肌糖元不能分解为葡萄糖。(8)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会上升;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会降低(√)考向一考查内环境组成与稳态1.(2024·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物质交换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动物都干脆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C.保持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D.多细胞动物都必需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答案D2.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呼吸酶、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答案D解析图中①为淋巴,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项错误;细胞呼吸在细胞内进行,因此呼吸酶分布于细胞内,B项错误;抗体对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起杀伤作用,不进入细胞内,C项错误;血浆中的氧经毛细血管壁扩散至组织液中,然后扩散至组织细胞内,D项正确。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B.正常状况下,图中各部分的成分是稳定不变的C.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乙的渗透压会降低D.丁中氧气浓度不行能比甲中的高答案C解析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甲、乙、丙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A错误;正常状况下,图中各部分的成分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水肿,使乙浓度下降,渗透压降低,C正确;若丁是红细胞,则丁中氧气浓度比甲(血浆)中的高,D错误。方法技巧(1)“四看法”解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据箭头方向快速确认体液组分(3)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缘由分析本质缘由: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疾病缘由:考向二考查激素的分泌与调整4.下列关于人体内分泌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能促进骨骼的成熟B.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生长激素可使靶细胞对糖的利用削减,增加糖元生成D.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可以激发和维持女性的其次性征答案B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对于骨骼成熟也有肯定的促进作用,A正确;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没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错误;生长激素可使靶细胞对糖的利用削减,增加糖元生成,C正确;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其分泌的雌激素可以激发和维持女性的其次性征,D正确。5.如图是在寒冷环境中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整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温度感受器无关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马上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整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答案C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温度感受器感受到寒冷刺激,产生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导至下丘脑,进而依次引起激素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最终引起激素③的分泌增加,A项错误;切除垂体后,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会马上停止,在垂体原来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由于无甲状腺,不能再分泌③甲状腺激素,故不能促进代谢,C项正确;给动物注射③,由于反馈调整使①和②的分泌削减,D项错误。6.将少量且等量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分别注射到甲、乙、丙三组小鼠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小鼠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小鼠注射某物质,试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本试验采纳同位素示踪法来探讨影响甲状腺活动的因素B.甲、乙、丙三组小鼠注射的物质可能依次为生理盐水、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和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能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缺碘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D.第一次注射后放射量上升的缘由是甲状腺细胞通过主动转运方式汲取了碘答案B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进入人体后会渐渐被甲状腺细胞汲取利用。题图的纵坐标为甲状腺的放射量,第一次注射后前4天的曲线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甲状腺激素合成后渐渐释放进入血液。4天后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通过反馈调整使甲状腺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削减,故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最慢,维持较高水平,对应图中丙曲线;若4天后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所以甲状腺的放射量下降最快,对应图中的乙曲线;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为比照组,故选B。考向三考查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7.(2024·浙江4月选考,21)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答案D8.(202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丘脑和垂体之间存在两种联系方式。如图为下丘脑和垂体部分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为相关结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与神经垂体通过神经分泌束②产生干脆联系B.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进细胞生长,也促进细胞分裂C.分泌促激素的腺垂体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D.下丘脑可分泌多种下丘脑调整激素,通过①的运输作用于垂体前叶④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下丘脑与神经垂体③通过神经分泌束②产生干脆联系,A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腺垂体分泌的,既能促进细胞生长,也能促进细胞分裂,B项正确;分泌促激素的腺垂体属于内分泌系统,不属于神经系统,C项错误;下丘脑分泌多种下丘脑调整激素,通过血管①的运输作用于垂体前叶④,D项正确。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激素②促进激素③分泌的调整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整C.激素③通过作用于垂体a,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幼年时激素③分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甲状腺激素。寒冷刺激促进下丘脑分泌激素①增加的过程属于反射过程,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项正确;激素②促进激素③分泌的调整过程属于体液调整,B项错误;激素③可以作用于垂体a,进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项正确;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会患呆小病,D项正确。考向四考查血糖调整10.科学家发觉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探讨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试验,发觉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分钟内血糖含量相对值改变如图所示(比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乙:注射胰岛素后比照组及试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丙:比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整血糖的作用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复原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A.丙、丁B.乙、丙C.甲、丁D.甲、乙答案A解析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分钟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改变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11.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0mmol/L,餐后2h≥11.1m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_________、合成糖元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______________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α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2)据图初步推断______________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上升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________产生渴觉,表现为多饮。(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缘由还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①一次性摄糖过多②低血糖患者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④肾小管重汲取功能障碍(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缘由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②自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β细胞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④胰岛β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实力下降答案(1)氧化分解肝糖元分解胰高血糖素(2)甲、乙大脑皮层(3)①④(4)①③解析(1)血糖调整过程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可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下降。(2)由题图可知,甲和乙的餐前空腹血糖浓度均大于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均大于11.1mmol/L,可初步推断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3)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汲取实力,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肾小管重汲取功能障碍,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重汲取,会出现尿糖。低血糖患者血糖浓度较低,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大量排尿,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4)乙的餐前空腹和餐后血糖浓度均大于正常值,且体内胰岛素含量也较高,说明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其缘由可能是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导致血糖浓度较高,较高浓度的血糖又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1.(2024·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的内环境B.胰腺合成并分泌的物质均进入内环境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的组织水肿现象发生在内环境中D.内环境的改变不肯定会引起机体的自动调整活动答案C解析内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不包括细胞内液,A项错误;胰腺合成并分泌的消化酶不会进入内环境,B项错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组织水肿,发生在内环境中,C项正确;内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整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以维持内环境稳定,D项错误。2.(2024·全国Ⅲ,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答案D解析骨骼肌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A项正确;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液,B项正确;组织液中的O2可通过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C项正确;人体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D项错误。3.(2024·浙江绍兴9月联考)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变形虫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B.人患感冒发烧,会导致内环境稳态的失调C.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不变,是人体内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各种细胞供应能量答案B解析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内环境,A项错误;人感冒发烧时,内环境稳态失调,B项正确;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是人体内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C项错误;葡萄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D项错误。4.(2024·浙江五校10月联考)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淋巴细胞都在乙中发育成熟C.丙中可能存在一些白细胞D.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在甲处含量肯定高于丙处答案C解析据题图推断,甲是血浆,乙是淋巴,丙是组织液。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A项错误;哺乳动物的B淋巴细胞发育场所可能在骨髓,B项错误;皮肤破损可能使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白细胞则会从毛细血管中钻出来进入组织液中,C项正确;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部分组织液中胰岛素含量高,D项错误。5.(2024·浙江新高考探讨联盟联考)如表为探讨某腺体的试验方法及相应的试验结果:试验方法视察结果用该腺体分泌物制剂饲喂蝌蚪①发育加快,体型较小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②食欲不振,身体臃肿;③行动呆笨,精神萎靡摘除幼年小狗的该腺体④除②外,小狗还停止发育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⑤身体消瘦,食欲旺盛;⑥躁动担心,心情惊慌;⑦心跳、呼吸加快下列有关分析和叙述错误的是()A.由①、④结果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B.由②、⑤结果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能促进新陈代谢C.由③、⑥、⑦结果可知,该腺体的分泌物能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饮食中缺碘可引起该腺体功能减退症答案C解析由①、④结果可知,用该腺体分泌物制剂饲喂蝌蚪,蝌蚪发育加快;摘除该腺体,幼年小狗停止发育,表明该腺体的分泌物能促进动物的个体发育,A项正确;由②、⑤结果可知,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后,成年狗的食欲不振,身体臃肿;而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小白鼠身体消瘦,食欲旺盛,表明该腺体的分泌物能促进新陈代谢,B项正确;由③、⑥、⑦结果可知,将成年狗的该腺体摘除后,成年狗表现为行动呆笨,精神萎靡;而将该腺体的分泌物注射到健康小白鼠体内,小白鼠表现为躁动担心,心情惊慌且心跳、呼吸加快,表明该腺体的分泌物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项错误;分析题意可知,该腺体为甲状腺,其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饮食中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D项正确。6.(2024·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三联考)如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整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相关激素的成分均为蛋白质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组织是性腺C.促性腺激素是卵巢形态发育和正常功能维持所必需的D.可通过正反馈调整使血液中雌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题图所示激素中雌激素的本质为类固醇,A项错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组织是腺垂体,B项错误;促性腺激素是卵巢形态发育和正常功能维持所必需的,C项正确;可通过负反馈调整使血液中雌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项错误。7.(2024·浙江衢州、丽水、湖州、舟山四市联考)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神经调整和内分泌调整的双重功能B.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甲状腺的分泌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软骨的形成和钙化D.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答案B解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整中枢等,还能合成抗利尿激素等激素,因此下丘脑具有神经调整和内分泌调整的双重功能,A项正确;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甲状腺的分泌,B项错误;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软骨的形成和钙化,C项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可调整、限制垂体分泌促激素,而促激素又会调整限制有关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所以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D项正确。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整和体液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干脆降低血糖的作用C.与神经调整相比,体液调整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整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答案C解析人体内的生长激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分泌量趋于削减,所以成年后生长激素不是不再分泌,而是分泌量削减,A错误;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B错误;体液调整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C正确;神经中枢除了可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整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外,还可通过释放激素来调整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如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D错误。9.某探讨小组视察运动对糖尿病大鼠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糖尿病大鼠经过6~7周运动训练后,测得数据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样本数量(只)体重增加(g/d)血糖(mmol/L)血胰岛素(Mu/L)骨骼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值正常组102.636.8019.0277.80糖尿病非运动组100.1936.958.1987.40糖尿病运动组100.7826.359.4980.60A.患糖尿病可导致大鼠生长缓慢,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B.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汲取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高C.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可能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D.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血糖浓度答案B解析糖尿病非运动组体重增加不明显,糖尿病运动组的体重较糖尿病非运动组的体重有所增加,说明运动训练能促进糖尿病大鼠生长,A项正确;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血糖含量高,汲取利用转化葡萄糖效率低,B项错误;表中数据说明糖尿病非运动组大鼠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可能与胰岛素含量降低有关,C项正确;糖尿病运动组的胰岛素含量较糖尿病非运动组有所增加,血糖含量有所下降,D项正确。10.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分泌的激素不同,胰岛细胞分成2种,即α细胞和β细胞B.胰岛α细胞分泌胰岛素,既受到血糖浓度的调整,也受到胰高血糖素的调整C.血糖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随之增加D.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且能够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重汲取答案D解析胰岛细胞至少可以分成5种,A项错误;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B项错误;胰岛素的分泌量是增加,还是削减,关键看血糖浓度水平,当血糖浓度较低时,即使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的分泌量也不肯定随之增加,C项错误;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且能够促进肾小管对过滤液中葡萄糖的重汲取,D项正确。11.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③、⑤、⑧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神经递质、抗体和激素B.若⑧表示胰岛素,影响⑧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改变C.若⑥过程表示某种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则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协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D解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肯定会经过突触,突触上信号分子③神经递质是经细胞间的组织液发挥作用的,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⑤抗体等会进入内环境中,内分泌系统分泌的⑧激素也会进入内环境中,A项正确;血糖浓度下降,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削减,胰岛素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上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项正确;某种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涉及的免疫细胞有巨噬细胞、协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等,C项正确;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D项错误。12.如图所示为参与马拉松赛跑时,运动员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的改变状况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生成葡萄糖B.胰岛素能促进肌肉细胞加速汲取和利用葡萄糖C.a、b分别表示的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D.两种激素浓度的改变是由血糖浓度改变引起的答案C解析胰高血糖素是上升血糖的激素,可以促进肝糖元分解生成葡萄糖,A项正确;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可以促进肌肉等组织细胞加速汲取和利用葡萄糖,B项正确;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时,血液中胰岛素含量越来越少,而胰高血糖素含量越来越多,故曲线a表示胰岛素浓度的改变,曲线b表示胰高血糖素浓度的改变,C项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整,图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浓度的改变是由血糖浓度改变引起的,D项正确。13.“探究和验证”是中学生物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一种以试验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其核心都是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下列为某同学开展的某一验证性试验。试验目的:验证胰岛素缺乏会引起狗患糖尿病。试验材料: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胰岛素制剂,试管,本尼迪特试剂及其他必需用品。试验步骤:第一步:取两组健康、大小相同的同种狗,将A组狗的胰岛切除,B组狗做假手术(切开皮肤但不切除胰岛)处理。其次步:相宜时间后,分别收集两组狗的尿液于试管中,滴加本尼迪特试剂后马上视察尿液颜色改变。第三步:每天定时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然后收集尿液,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视察颜色改变。试验分析:(1)请指出上述试验步骤中的两处不严谨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胰岛素分泌的调整取决于_______________。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的缘由是__________,并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高等动物体内的胰高血糖素由________细胞分泌。(3)模拟尿糖的检测可运用________________试纸。(4)胰岛素几乎作用于机体的________________,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当胰岛素作用于肾小管时能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过滤液中葡萄糖的汲取。(5)Ⅰ型糖尿病人由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而攻击和破坏了正常胰岛细胞,故治疗时需依靠胰岛素,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依靠于________________调整。答案(1)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本尼迪特试剂未热水浴加热(2)血糖的浓度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胰岛α(3)葡萄糖(4)全部组织促进(5)过度反应反馈(负反馈、神经—体液都对)解析(1)其次步本尼迪特试剂应热水浴加热;第三步不应给A组狗喂食适量的胰岛素,因为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水解,失去活性。(2)血糖的浓度干脆影响胰岛素分泌的调整。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并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由胰岛α细胞分泌。(3)在模拟尿糖检测的试验中,可选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4)胰岛素几乎作用于机体的全部组织,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故可作用于肾小管,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的汲取。(5)Ⅰ型糖尿病人的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攻击和破坏了正常胰岛细胞,是自身免疫病。血糖调整中枢位于下丘脑,血糖浓度会干脆影响下丘脑和胰岛细胞,进行血糖的调整,因此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依靠于神经—体液调整。14.为探讨某种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科研人员选取了3组小鼠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均饲喂高糖高脂食物,6周后检测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比较项目比照组甲组(患糖尿病)乙组(患糖尿病、加强运动)体重/g361.75436.60348.7血糖/mmol·L-15.067.495.77胰岛素/mIU·L-113.6133.5725.69瘦素/ng·mL-11.287.954.62瘦素受体蛋白/OD0.480.100.28注:瘦素由脂肪细胞分泌,能促使机体削减摄食,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使体重减轻。(1)肝细胞、胰岛β细胞和红细胞中,胰岛素受体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细胞。(2)据表推想,患糖尿病的小鼠血糖浓度较高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比照组相比,甲组小鼠的体重显著增加,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上述试验结果,此类型糖尿病患者应实行的生活保健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肝(2)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或靶细胞膜上缺乏胰岛素的受体(只答其中一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甲组小鼠的瘦素受体蛋白少,脂肪细胞合成增多(3)加强体育熬炼解析(1)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转化为肝糖元贮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