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课件_第1页
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课件_第2页
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课件_第3页
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课件_第4页
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1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数表与直方图(frequencytable&histogram)第二节平均水平(mean)第三节变异程度(variance)统计描述

医学统计学2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数表与直方图例2.1现有145例粪链球菌食物中毒病人,其潜伏期分布如表2.1所示,试绘出其频数分布的直方图。表2.1粪链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潜伏期(小时)频数(F)累计频数

0-18186-456312-4010318-3013324-613930-013936-414342-2145-------------------------------------------医学统计学3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数表与直方图

2.1粪链球菌食物中毒潜伏期分布

医学统计学4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第一节频数表与直方图例2.2某地用随机抽样方法检查了140名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检测结果如表2.2。表2.2某地140名成年男性红细胞数(×1012/L)4.765.265.615.954.464.574.315.184.924.274.774.885.004.734.475.344.704.814.935.044.405.274.635.505.244.974.714.444.945.054.784.524.635.515.244.984.334.834.565.444.794.914.264.384.874.995.604.464.955.074.805.304.654.774.505.375.495.224.585.074.543.824.014.894.625.124.854.595.084.824.935.054.404.145.014.375.244.604.714.824.945.054.794.524.644.374.874.604.724.835.334.684.804.154.654.764.884.613.974.084.584.314.054.165.045.154.504.624.734.474.584.704.814.554.284.784.514.634.364.484.595.095.205.325.054.414.524.644.754.494.224.715.214.814.944.685.174.915.024.76

医学统计学5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一节频数表与直方图

图2.2140名正常男子红细胞计数的直方图

医学统计学6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二节平均水平

一、算术均数直接法。即将所有观察值X1,X2,……Xn直接相加,再除以观察值的个数n,计算公式为:

加权法,其计算公式为:医学统计学7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二节平均水平二、几何均数直接计算法

“加权法”计算

医学统计学8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二节平均水平三、中位数与百分位数(median&percentage)

中位数的直接计算法:中位数的频数表计算法:

其中M表示中位数,L

表示中位数所在的那一组的下限,i为该组的组距,fm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

fc为该组以前的各组的累计频数

M=12+6(145×50%—63)/40=13.4中位145X50%=72.5医学统计学9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二节平均水平三、中位数与百分位数百分位数计算法:中位数实质上是50%位数,所以在中位数计算公式中用N×50%。如果我们把50%换成别的百分数,且把相应的L、i、fm、fc都作相应的变换,则可求出各百分位数。

P25

=6+6(145×25%-18)/45=8.43P75

=18+6(145×75%-103)/30=19.15

P5

=0+6(145×5%-0)/18=2.42

P95

=24+6(145×95%-133)/6=28.75医学统计学10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现有甲、乙、丙三组数据甲组60708090100乙组7075808590丙组60758085100如果我们用均数来描写上述资料特征,则:医学统计学11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一、极差(Range)

R=最大值-最小值

R甲=100-60=40

R乙=90-70=20

R丙=100-60=40医学统计学12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二、离均差平方和

SS甲=(60-80)2+(70-80)2+(80-80)2+(90-80)2+(100-80)2=1000

SS乙=(70-80)2+(75-80)2+(80-80)2+(85-80)2+(90-80)2=250

SS丙=(60-80)2+(75-80)2+(80-80)2+(85-80)2+(100-80)2=850可见

SS甲>SS丙>SS乙适用于正态分布!!医学统计学13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二、离均差平方和(SumofSquare)医学统计学14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三、方差(平均方差,MeanofSquare)医学统计学15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由于变异程度越大,则离均差平方和越大,方差也就越大。故方差越大,说明个体变异越大,则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差。反之,方差越小,说明个体变异越小,则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好。医学统计学16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四、标准差(StandardofDeviation)其加权法计算公式为:医学统计学17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现计算上述甲、乙、丙三组的标准差,可得:同样是S甲>S丙>S乙144例健康成年男性红细胞观察值的标准差:(×1012/L)医学统计学18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标准差的应用1.标准差表示观察值变异程度(离散程度),当两组资料均数相近,度量单位相同的条件下,标准差较大,说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较大,即各观察值较分散(较远离均数),因而均数的代表性较差;反之,标准差较小,说明观察值变异程度较小,即各观察值较集中在均数周围,因而均数的代表性较好。2.标准差结合均数可计算变异系数;3.标准差结合均数计算正常值范围。(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样本含量N足够大(N>150))医学统计学19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五、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nce)

变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用CV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变异系数是相对数,没有单位,表示相对变异衣不差寸,鞋不差分相对变异医学统计学20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

第三节变异程度六、四分位数间距

QU

-QL=P75

-P25

QU

-QL=P75

-P25

=19.15-8.43=10.72(小时)四分位数间距可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适用于非正态分布!!医学统计学21卫生统计学02统计描述最佳选择题如果对每一个观察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值5,那么

。A. 均数改变,标准差也变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 均数不变,标准差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