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全册先学后教教案1_第1页
五年级数学全册先学后教教案1_第2页
五年级数学全册先学后教教案1_第3页
五年级数学全册先学后教教案1_第4页
五年级数学全册先学后教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形的变换

轴对称

教学内容:

1、教材P2--4的例1.例2及练习题。

2、学习目标:

3、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掌握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4、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轴对称图形》。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靖

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2-3页的例1.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

思考: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1、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2、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师:

我先让一个同学说说他画的重点是什么?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

检测题

检测题:将例2补充完整

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

课。

五、后教:

2、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

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画图的方法:

(1)、找关键点

⑵、数格

(3)、描对称点

(4)、连线

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学习与巩固》提高与创新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一L2题

选做题:《学习与巩固》配套题

八、板书设计

关键点,选关键,

点轴距离数格算。

细心找准对称点,

有序连点图形线。

旋转

教学内容:

1、教材P5-6的例3.例4及练习题。

2、学习目标:

3、了解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三要素,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特性。

4、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风车的转动属于什么现象?(生:旋转),这

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旋转》。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

吧。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2、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例3.例4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部

分的内容,

看例3,思考: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看例4,思考:怎样画旋转后的图形?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

讲述: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第6页做一做: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

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

(1)、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

(2)、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3)、总结方法:

图形旋转位置变,

形状大小如从前,

对应点、线随图转,

对应角度永不变。

追问4:谁能说说你的例3是怎样填的?为什么这样填?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选择

(1)、下面的游戏属于旋转的是()

A、踢健子B.玩碰碰车C.荡秋千I).捉迷藏

(2)、从3时15分到3时45分这段时间里,钟表的分针()

A.旋转了120度B、旋转了180度C、旋转了30度D、旋转了360度

(3)、下列现象中既有平移又有旋转的是()

A.正在工作中的电扇叶片B.行驶中的汽车的车轮C.扔出去的铅球【).放飞的风筝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一4.5.6题

选做题:《学习与巩固》配套习题

八、板书设计

点:旋转中心

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角度

巧计:

图形旋转位置变,

形状大小如从前,

对应点线随图转,

对应角度永不变。

欣赏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的欣赏设计

学习目标:

能用对称、平移或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欣赏图形变化所创造出的美。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副美丽的图案,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欣

赏设计》。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

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7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

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而老

师就来检测二?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第10页藏7题

思考:你设计美丽图案的方法是什么?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

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小结:

设计的步骤:

(1)、确定设计内容。

(2)、确定运用哪一种变换的方法。

(3)、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利用菱形的平移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学习与巩固》配套习题

八、板书设计

(1)、确定设计内容。

(2)、确定运用哪一种变换的方法。

(3)、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1、学习目标:

2、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不同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因数和倍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这个目标能当

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2、认真看课本P12T4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及“注意”

部分,完成下面问题:

什么叫因数和倍数?举例说明。

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各有什么特点?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1、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2、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T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13页做一做和14页做一做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你们积极思考真是好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

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迫问1:认为30的因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的因数是几?

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追问3:认为5的倍数写对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几?有最大倍数吗?

小结: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过渡:下面咱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下面习题,比谁发言最积极。

找出18的因数和倍数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1.2.3题

选做题:4题

八、板书设计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2、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意义,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能很快的找出2.5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5的

倍数特征》。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7到1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17T8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

1.识记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2.思考: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1、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2、四、先学:

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r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17页的5-做”和18页的“做一做”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你们都是好样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的发言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

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偶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最小的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偶数?

小结: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也是偶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

偶数。

追问3:认为奇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4:最小的奇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奇数?

小结:在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

追问5:认为2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认为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它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个位上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追问6:认为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小结: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一个四位数是372()

(1)要使它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2)要使它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

(3)使它是既含有因数2.又含有因数5的数:()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三:1.3题

选做题:《学习与巩固》相关练习

八、板书设计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9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地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了2.5倍数的特征,那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9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

学。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2、自学指导:认真看19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3、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4、识记3的倍数的特征。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T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第19页%故一做”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你们检查的真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看谁

回答的最精彩。

追问1:认为3的倍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小结: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追问2:认为第2题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小结: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20)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在下面的()里填上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18()2()174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三:4.5.题

选做题:练习三:6、7、8题

八、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质数和合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了解1的特殊性。

2.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找出100以内的质数,熟记20以内的质数。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再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质数和合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7到1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23——24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布部分的内容:

1.识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及1的特殊性。

2.圈出100以内的质数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23页“施二做”及例1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看某某同学更改的多认真呀!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

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质数找对的请举手?合数呢?为什么?

小结: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

是2,没有最大的质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没

有最大的合数。

(3)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追问2:1()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巩固练习:

练习四:1题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四:2.3.4题

选做题:练习四:5题

八、板书设计

质数与合数

(1)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

是2,没有最大的质数。

(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没

有最大的合数。

(3)强调: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9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吗?生:长方体,那咱们这节课就一

起学习《长方体的认识》。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17到18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书27页一29页,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看例1,重点填写表格中的内容。

2.看例2,思考:(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种?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3.识记: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F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29页做一做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某某同学的进步真大,敢写出自己的答案很好,继续努力呀!下面,我们

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2)追问1:认为这两个同学做对的请举手?

(3)抽一名学生说说例1中表格里填写的内容。

总结1: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

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总结2: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立体图形一定是长方体。()

(2)、一个校长和是60厘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和是15厘米。()

(3)、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五:L4题

选做题:练习五:6、7题

八、板书设计

总结1:

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

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总结2: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33—35页的例L例2及相关习题。

学习目标:

1.掌握表面积的意义。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教具:

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出这些长方体的表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长

方体的表面积》。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3到3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33—35页的例1、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标明正方体、长方体展万图中的六个面。

2、例1.例2填写在书上。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35页做二被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2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你们的字体都有进步,继续加油!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

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追问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义宽+长X高+宽X高)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6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六:3.5题

选做题:练习五:1、2、4、6题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

正方体的表面积二棱长X棱长X6

长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43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1.什么是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会用正确的体积单位填空

教具:

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上节课咱们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你们能算出长方体的体积吗?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38到40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38页至40页,边看边画出重点。

思考:1.什么叫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师:我

先让一个同学说说他画的重点是什么?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

测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看某某同学写的过程多清楚呀!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

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总结:

体积和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七:1.2.3题

选做题:练习七:4、5题

八、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运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掌握正方体、长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并灵活运用体积公式解决设计问题。

教具:

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咱们能不能用同一个公式来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呢?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运用》。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3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

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2、认真看课本43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红底色部分的内容。

3、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

4、识记正方体、长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T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43页做二祕的2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

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认为计算结果对的请举手?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总结: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字母表达式v=sh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由一个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是32平方厘米,高是4厘米。把它锻造成一个截面是正方形的

长方体,截面成是4厘米(锻造的过程中没有损耗),求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七:8题

选做题:《学习与巩固》练习题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字母表达式v=sh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1、学习目标:

2、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的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互化.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那么相邻两个体积

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i起来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46到4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46.47例3例4,边看边填写重点看黄底色和粉红底色的内容并填填空

重点完成表格。思考:

1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r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47页做二板

48页2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你们能把自己不同的想法写出来,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

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回答的最精彩。

追问1:认为这两个同学填对的清举手?为什么?

追问2: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总结1:高级单位一一低级单位乘进率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总结2: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米、分米、厘米10

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3.8立方米二()立方厘米

70000000立方厘米二()立方米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八:1.5题

选做题:练习八:4、6、7题

八、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高级单位一一低级单位乘进率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单位名称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米、分米、厘米10

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0

容积和容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容积的含义,认识容积单位,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2.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容积。

3.掌握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计算老师这个水杯能装多少水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0到51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50-P51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红底色和黄底色部分的内容,

1.识记容积的意义和容积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思考: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52页做二做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你们真是好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

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第1题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

1升=1000亳升

1升=1立方分米

1亳升二1立方厘米

追问3: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4: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的物体

前后水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一个长50座米,宽40厘米,高40座米的鱼缸中水深25厘米,放入几条鱼后,水面上升

了3厘米。这几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九:7、8题

选做题:练习九:1一一5题

八、板书设计

1升二1000毫升

1升二1立方分米

1亳升二1立方厘米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利用有刻度的量杯记录下放入不规则的物体前后水

位的刻度,水面上升的那部分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2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关系,知道一个分数含有多少个分数单

位。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咱们学过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0到62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0页-62页的内容,重点看61页的内容,

(1)思考:什么叫分数?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3)识记分数单位的意义。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F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63页1题、4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看同学们分数线画的多直呀!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

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回答的最棒。

追问1:认为第1题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认为第4题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总结:

分数的意义

单位“1”与自然数的分别

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的整体

自然1是一个数,只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3/5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里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十一:2.3.8题

选做题:练习H^一:5、6、7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单位“1”与自然数的分别

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的整体

自然1是一个数,只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

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65-66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L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会把一个分数化成除法算式吗?这节课咱们来学习《分数与除

法的关系》。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5到66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5页-66页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

(1)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用字母如何表示?

(2)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而老

师就来检测二F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66页做一做1、2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你们写得真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

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总结: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b不等于0)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将10克盐放入9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某班有40名同学,女生有17人,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十二:2.3.4题

选做题:练习十二:5、6、7题

八、板书设计

被除数♦除数二被除数/除数

a-rb=a/b(b不等于())

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70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其特征。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分数也有“真”“假”之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真分数和假分

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这个目标能当

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9到70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69页-70页,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

1.理解并识记其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2、思考:真分数和假分数与1的关系?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70页做一做1.2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

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1)、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

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

追问1:认为真分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2:认为假分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追问3:认为直线上的点找对的请举手?

追问4:表示真分数的点和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总结: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3)、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4)、拓展练习

当()时。a/11是真分数

当a=()时。a/11是假分数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十三:1.2题

选做题:练习十三:3、5题

八、板书设计

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71页的内容及相关题

学习目标:

1.认识带分数,并会读写。

2.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当把一个整数和一个分数合并起来的名称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

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带分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

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70到71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

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70页-71页,看图看文字并填空,理解并识记帝分数意义,思考:

假分数是怎样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下面老

师就来检测二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71页做一做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