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_第1页
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_第2页
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_第3页
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_第4页
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指南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

(查看名单可点击: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

程认定结果)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3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教

育部将在2023年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工作。

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类型共有五种:线上课程、线下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课程、社会实践课程。

01

线上一流课程建设应用及申报指南

1.课程选题选型

我们在选择课程类型时应该选择量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以及特色专业的系列课程,需要对所建的课程进行体系化。目前国

内的线上一流课程扎堆在通识课、公共课等课程类型上,同时,部

分学科:计算机、管理、语言文学等课程认定的数量偏多,而一些

传统的学科:临床医学、力学等课程相对数量较少。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林

0829曼全科学与工程1010医学技术类

0101哲学类0703化学类0810土木类

1011护理学类

0201经济学类0704天文学类0811於睽0830生物工程类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0202财政学类0705地理科学类0812测绘类0831公安技术类

1202工商管理类

0203金融学类0706大气科学类0813化工与制药类0901植物生产类

息璧堡护与环境

0204经济与贸易类0707海洋科学类0814地质类0902农业经济管理类

生态类

法学类矿业类

03010708地球物理学类08150903动物生产类1204公共管理类

0302政治学类0709地质学类0816纺织类0904动物医学类

1205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

0303社会学类0710生物科学类0817轻工类0905林学类

0906水产类

0304民族学类0711心理学类0818交通运输类1206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non7就占*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类0712统计学类0«19海洋工程类1207工业二程类

1001基础医学类

电子商务类

0306公安学类0801力学类0«20航空航天类1002临床医学类1208

1209旅游管理类

0401教育学类0802机械类0821兵器类1003口腔医学类

0402体育学类0803仪器类0822核工程类1cd公共卫生与预防1301艺术学理论类

100i4医学类

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08040823农业工程类

1005中医学类1302音乐与舞蹈学类

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0805能源动力类0824林业工程类

1006中西医结合类

0503新闻传播学类0806电气类0825环埴科学与工程类1代戏剧与影视学类

0601历史学类0807电子信息类0826生物医学工程类

1007药学类1304美术学类

0701数学类0808自动化类0827食麻俘与工程类1008中药学类1305设计学类

0702物理学类0809计算机类0828建限类1009法医学类1400创业岐日

2.教学内容完整

老师们在开展线上课程建设的时候往往会建设一部分课程,如高等

数学(1),还有2和3没有建设就申报,我们建议系统申报为好,

保证课程的完整性。同时,我们的线上课程是需要学生在线能够独

立完成课程的学习的,所以线上课程的内容需要完整,但并非课堂

搬家,这需要对课程进行内容重构、模式重构。在之前的内容中我

们分享了很多,这里我就不赘述了。另外,线上课程需要提供完整

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包括但不仅限于:视频、非视频资源、

习题库、案例库、作业库、试卷库等相关教学资源。

击任教师主讲教师

教学团队支撑团队

3.教学过程完整

在线课程并非将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线发布,线上课程需要进行网上

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制定学习计划,老师需要在

MOOC中提供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学中包括作业、练习、讨论、批

改作业、奇妙考试等。尤其是在线教学互动,需要老师的参与。

4.教学活动积极

线上课程的要领就是需要激发学生的线上互动,老师教学过程非常

重要,如果老师随到随学的模式,学生也是随意地学习。MOOC课

堂,学生必须按照线上的教学计划学习才能有效参与并获得成绩。

量大面广的课需要组织线上的大规模讨论,高质量高要求高难度的

课程需要老师的引导,开展有效的线上互动(可以采用直播、答疑

课等方式)。

・■Q■()■»()■

金•■《个)

1999L9

(分

«■(个)

公皆■■(ft)

2次■《次》

―作衣工■晶■(«)

•与AH(A)

IttAB(M)

315女波情及

(A)

次依(ft)

(■)

”(K)

•与人"(A)

■■■过人■(A)

aespoctfRflix使*・■#&&#使用掌履.■■耳•无.

5.线上教学效果

线上课程所提交的材料需要有教学互动数据,我们在提供线上教学

数据的时候也需要体现这些数据。这些数据也是平时积累起来的。

大家可以参考(但不是标准)

请注意:一定要有互动,否则就是一票否决。另外,线上的考试也

是需要的,否则教学过程不完整

总数吊:(个)型冲50个

授课视频

100-600毋

总时长(分钟)680+分钟

非视频资源数量(个)大于30-40介与视频故事一致

课程公告数量(次)大于3。次每周2-3次

总次数(次)大不出次每两周一次

第()、()测验和作业习题总数(道)大于120道146道

期课程资源参与人数(人)大于1000人2000*

与学习信息平均多人次

发帖总数(帖)每人参加3-6次7000

每天2-3次

互动交流情况教师发帖数(帖)至少120次

参与互动人数(人)至少20%参与300人次

次数(次)至少1次1-2次

考试试题总数(题)道

至少100道46

参与人数(人)大于10-20%100人以上

线上一流课程的评审标准

否决性指标

序号内容

平台资格一一无工信部ICP网站备案、无公安机关网站备案号、无信息安全二级以上

1

等级保护证书

2平台资格——非面向社会或高校开放平台

3课程资格——申报材料不齐备

4课程资格——课程无法登录或无法打开

5课程资格一一无法显示完整内容和教学活动

6课程资格——非慕课

7课程资格一非本科教育课程

8课程资格——开设时间或期数不符合申报要求

9课程资格一教师无在线教学服务

10教师资格一负责人非申报高校正式聘任教师

11课程内容——存在思想性或较严重的科学性问题

12造假——材料、数据造假

13侵权——发现且确认有侵权现象

14不适合网络传播一一课程内容不适合网络公开传播

课程的评审观测点:

课程应该是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内容课程,学分课;

课程的平台应该是公开的MOOC平台,有合法的营运资质;

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完整

教师无师德师风问题,是高校正式聘任教师

课程中没有知识产权和涉密等问题

课程内容: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数

课程内容为局校教学内容,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要求,课程定位准确,教学内容

1-1规范性5

质量高;课程知识体系科学完整,(若课程内容不规范,不

适合列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此项为。分J

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内容先进、新颖,反映学科专业

1-2思想

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体现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

性、科学性、5

科学性水平,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若存在思想性

先进性

或较严重的科学性问题,此项为。分,请在否决性指标

课程内容中勾选,直接提交,结束评审此课程为。分,)

课程无危害国家安全、涉密及其他不适宜网络公开传播的

内容,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若存在有不适合公开的

1-3安全性课程内容或有确凿证据证明有侵权情况,此项为。分,请5

在否决性指标13(14)中勾选,直接提交,结束评审,此

课程为0分。)

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配置丰富、多样,深浅度合理,内容

1-4适当更新和完善及时。在线考试难易度适当,有区分度;,(若学

5

性、多样性分课程的内容过于浅显,或考核评判标准过低,此项为0

分。)

课程内容的观测点

课程是培养计划内的学分课

课程思政

课程符合〃两性一度〃要求

课程无知识产权和she密相关的问题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完整符合在线课程的要求

课程教学设计: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数

2-1合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与教学活动组织科学合理,符合教

5

性育教学规律。

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方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

课程教学2-2方向志趣和潜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

设计性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课程应用与课程服务相融通,适

合在线学习、翻转课堂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拓展性学习。

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和发

2・3创新性挥网络教学优势,各教学坏用允分、有效,满足学生的在线10

学习的诉求,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翻版。

课程教学设计符合线上MOOC的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

按照在线课程的知识碎片化、模块化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符合线上的教学要求

教学资源建设符合网络教学要求

课程不是精品课程翻版,也不是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学团队与教学支持: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数

在本课程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教

3-1负责人学水平高,在推进基于慕课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5

融合的课程改革中投入精力大,有一定影响度。

课程团队

主讲教师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表现力强,课程团

3-2团队5

队结构合理,

通过课程平台,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

测验、作业、考我、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

4-1团队服务10

有效的在线指导与测评。(若教学团队成员未参与学习

教学支持者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此项为0分。)

4-2学习者活

学习者在线学习响应度高,师生互动活跃。10

教学团队及支持注意

教学团队符合高校在校任教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完整(作业练习测试都应有)

教学服务到位(答疑互动需组织)

教学数据好看(量大面广需体现)

学生参与多(讨论次数,并不是水贴)

应用效果与影响: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数

5

5-1开放性面向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学习程度高。

5

在本校将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5-2课程本

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若未应用于本校课程改革,此项为

与影响校应用情况

0分。)

15

5-3在其他

高校和社会共享范围广,应用模式多样,应用效果好,社会影响力大,

学习者中应受益教师和学习者反馈、评价高。

用共享情况

线上课程应注重教学效果

MOOC量大面广再次强调

SPOC的校内混合式教学不可缺少

校外应用于学分教学的SPOC需要加强

各方反馈都很好

尤其是量大面广多次强调(人数是王道)

02

线下一流课程:并非精品课再申报一次

线下一流课程申报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把之前的〃精品课程〃再报一

次?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及内涵: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

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课程特色和教师教学水平作为重要考察内容

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作为主要评

审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指标

1-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

课程负责教师风范、学术

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6分

人与主讲水平与教学水平

不少于两轮'

教师

1-2,以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

教学队伍知识结构、年龄

教学队伍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赦师;

20分

结构及整’口、贝,青年救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鼓励有行业

与青年教师培养

体素质背景的专家参与教学团队。

1-3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

教研活动与教学

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有省部级以上的教学成果、规划教材或教改8分

成果

与研究项目;发表了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指标分值

课程内容设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

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规律。

理论课程内容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具有基础性、研究

性、前沿性,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

2-1

课程内容设计教学。10分

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实验课程内容(含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

20分

索性的关系处理得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理论联系实际,课内课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教育于一体;鼓励开展相关实习、社会调查或其他实践活动,10分

组织与安排

组织成效显著。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指标分值

选用优秀教材(含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国外高水平

3-1

教材及相关资料原版教材或高水平的自编教材);课件、案例、习题等相关资

教材及相

建设料丰富,并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文献

关资料

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能满足教学需要。

10分

教学条件3-2

一实践教学环境的实践教学条件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能进行开放式教学.效果

20分实践教学

先进性与开放性明显(理工类课程能开出高水平的选作实验)。

条件

3-3

网络教学资源和学校网络硬件环境良好,课程网站运行良好,教学资源丰富.

网络教学10分

硬件环境辅教、辅学功能齐全,并能有效共享。

环境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评审指标

4-1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

教学理念与教学

教学主导的教育理念;能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教8分

设计

设计学设计(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

教学方法

4-2

与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的重视教学方法改革,能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

教学

20分一使用及其效果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方法

12分

4-3

恰当充分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并在激发学

教学信息技术的应用

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手段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浅点评审指标

5-1

校外专家及校内

同行及校

督导组评价与声证明材料真实可信,评价优秀;有良好声誉。4分

内督导组

评价

教学效果5-2学生评价学生评价原始材料真实可靠.结果优良,应有学校教务部门出

8分

20分学生评教意见具的近三年的学生评教数据的佐证材料,

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

5-3

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

录像资料课堂实录8分

课堂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

评价

能启迪学生的思考、联想及创新思维一

一级指标观测点分值

专家依据《2010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所报特色及创新点打分。40分

特色、政策

支持及辐射

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分

共享30

20%(权重)

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20分

本方案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

可靠性与可比性。评审指标分为综合评审与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

共享两部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综合评审占80%,特色、政策支持

及辐射共享占20%。

总分计算:M=JKiMi,其中Ki为评分等级系数,A、B、C、D、E

的系数分别为1.0、0.8、0.6、0.4、0.2,Mi是各二级指标的分值。

我们从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来看,精品课程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教

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评审指标所关注的是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在提交材料的时候

侧重点也在于教学团队的实力。

精品课程申报中更多内容关注教学团队(包括负责人、教学团队成

员的教学、教学研究、教学获奖等信息),因为这部分内容占总分

的20分。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4-2-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4-3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

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

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

等教改举措)

4-5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

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

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描述。这部

分内容是比较宏观的描述,申报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反观一流课程

的申报材料,申报书的内容相对简洁,只有3000字左右。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线下一流课程的评审指标: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值

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八

1-15分

人。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注重提升课程

一课程目标

符合新时代1-2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5分

人才培养要

度,契合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等综合能力养成要求。

目标描述准确具体,对应国家、行业、专业需求,

1-3符合培养规律,符合校情、学情,达成路径清晰,5分

便于考核评价。

课程目标:专注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

合、目标的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度、课程目标必须对应国家行业

专业的发展需求。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值

2-1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5分

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围绕目标达成、教学内

二授课教师容、组织实施和多元评价需求进行整体规划,教

,鳖队]吧22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设计5分

实投入教学

改革合理。

15分

教学改革意识强烈,能够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手

2-3段、新工具,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5分

升教学质量,教学能力有显著提升。

课程团队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突出OBE的教学

理念(产出导向、目标达成、持续改进)。同时,在课程教学设计

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四个要素。一流

课程的评审与技术的发展分不开,此次也突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

学设计的融合。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值

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与思

3-1想政治教育的紧密融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5分

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要求,反映学科专业、行业

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聚焦新工科、新医科、

三课程内容

与时俱进3-2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加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10分

20分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

学科项目实践融合内容。

保障教学资源的优质性与适用性,以提升学生综

3-35分

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高阶性,高阶性从课程思政的全覆盖、课程内容的四新、

四性、四融合等方面体现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病

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提升教学效果

为目的,因材施教,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

4-1有效开展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打破传统课堂10分

四教与学发“满堂灌”和沉默状态的方式方法,训练学生问题解

生改变

15分决能力和审辩式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方式有显著变化,安排学生个别化

4-2学习与合作学习,强化课堂教学帅生互动、5分

生生互动环节,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

教与学发生改变体或在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与教学理念呼应),

同时需要在教学中融合数字化教学工具,体现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

设计方法(研究型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教学活动的创新体现在于

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融入感、获得感,这一点也在课程的改革

成效中体现。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福

考核方式多元,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

式等作业评价方式,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

5-15分

价,评价手段恰当必要,契合相对应的人才培养

五评价拓展米利

深化15分犬生。

考试考核评价严格,体现过程评价,注重学

5-2习效果评价,考核考试评价严格,过程可回1。分

溯,诊断改进积极有效。

课程评价注重:多元化、过程性等,同时我们关注课程考核的挑战

度,对应评审材料的考试试卷或考核内容,另外也会查看学生的成

绩分布(如:平均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观测点及描述分值

学习效果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习获得感、对

6-15分

教师教学以及课程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改革迭代优化,有意识地收集数据开展教学反思、教学

6-2研究和教学改进。在多期混合式教学中进行迭代,不断5分

4-优化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六改革行N

有效20分

学校对探索应用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线下课

6-3程改革、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有配5分

套条件或机制支持。

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短板问题,在树立课程建设

6-4新理念、推进相应类型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效5分

果方面显示了明显优势,具有推广价值C

课程的改革成效关注学生、自身、学校及校外的认可。

一流课程的评审指标更关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模式改革,

首先从整个评审指标来看,一流课程关注到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

目标、内容.活动、评价,这是从课堂教学设计的教学关注课程的

质量。

教学

目标

改革教学

成效理念

一流

课程

教学课程

评价内容

教学

方法

同时,我们在材料准备方面也可以看到,线下一流课程需要提交申

报书之外还需要提交一系列的附件,这些附件包括:

1.课程负责人的10分钟〃说课〃视频(必须提供)

[含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

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

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视频中标注出镜人

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2.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

(提供一节代表性课程的完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流程说明,尽可

能细致地反映出教师的思考和教学设计,在文档中应提供不少于5

张教学活动的图片。要求教学设计样例应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表述

清晰流畅。课程负责人签字。)

3.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曰历(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4.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5.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6.最近两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仅混合式课程必须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7.最近一学期的课程教案(选择性提供)

(课程负责人签字。)

8.最近一学期学生评教结果统计(选择性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9.最近一次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选择性提供)

(申报学校教务处盖章。)

10.教学(课堂或实践)实录视频(选择性提供)

(完整的一节课堂实录,至少40分钟,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

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教师必须出镜,视

频中需标注教师姓名、单位;要有学生的镜头,并须告知学生可能

出现在视频中,此视频会公开。)

11.其他材料,不超过2份(选择性提供)

以上材料均可能在网上公开,请严格审查,确保不违反有关法律及

保密规定。

这里的材料每一份都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内容,所以一流课程在评审

中需要深入〃课堂〃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

堂评价等。

我们从申报的要求来看,在一流课程申报中需要提交:课程目标、

课程建设及应用情况,而课程建设应用情况包括:本课程的建设发

展历程,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

及应用情况,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情况,课程成绩评定方式,

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等情况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也是课程在实施

中的改革路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