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大学古代文学史题目及答案_第1页
系统化大学古代文学史题目及答案_第2页
系统化大学古代文学史题目及答案_第3页
系统化大学古代文学史题目及答案_第4页
系统化大学古代文学史题目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化大学古代文学史题目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古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文本分析

B.文献考据

C.历史研究

D.比较研究

参考答案:D

2.“唐诗三百首”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较多,以下哪一首不属于此类?

A.李白《将进酒》

B.杜甫《春望》

C.王之涣《登鹳雀楼》

D.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C

3.“宋词三大家”是指以下哪三位词人?

A.苏轼、辛弃疾、陆游

B.李清照、晏殊、柳永

C.李白、杜甫、王之涣

D.岳飞、辛弃疾、陆游

参考答案:B

4.古代文学中,被称为“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参考答案:A

5.在古代文学史中,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涣

D.白居易

参考答案:B

6.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作品是?

A.《史记》

B.《汉书》

C.《唐诗三百首》

D.《杜诗详注》

参考答案:D

7.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龙”的词人是?

A.晏殊

B.柳永

C.辛弃疾

D.李清照

参考答案:C

8.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佛”的诗人是?

A.杜甫

B.王维

C.李白

D.白居易

参考答案:B

9.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杰”的词人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晏殊

D.陆游

参考答案:A

10.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雄”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参考答案:C

11.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中之杰”的诗人是?

A.杜甫

B.王之涣

C.李白

D.白居易

参考答案:A

12.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杰”的词人是?

A.晏殊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

参考答案:C

13.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作品是?

A.《史记》

B.《汉书》

C.《唐诗三百首》

D.《杜诗详注》

参考答案:D

14.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杰”的词人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晏殊

D.苏轼

参考答案:C

15.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雄”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参考答案:C

16.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中之杰”的诗人是?

A.杜甫

B.王之涣

C.李白

D.白居易

参考答案:A

17.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杰”的词人是?

A.晏殊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

参考答案:C

18.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诗史”的作品是?

A.《史记》

B.《汉书》

C.《唐诗三百首》

D.《杜诗详注》

参考答案:D

19.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杰”的词人是?

A.辛弃疾

B.李清照

C.晏殊

D.苏轼

参考答案:C

20.古代文学中,被誉为“词中之雄”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参考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以下哪些属于唐宋时期的诗歌流派?

A.唐诗派

B.宋词派

C.元曲派

D.明清小说派

参考答案:AB

2.以下哪些古代文学体裁属于韵文?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诗词

参考答案:AD

3.以下哪些古代文学体裁属于散文?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诗词

参考答案:B

4.以下哪些古代文学体裁属于小说?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诗词

参考答案:C

5.以下哪些古代文学体裁属于韵文?

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诗词

参考答案:A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参考答案:√

2.宋词起源于唐代的曲子。()

参考答案:√

3.古代文学中的散文都是散文诗。()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简述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答案:唐诗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以宫廷诗歌为主,风格清新;盛唐诗歌成就最高,分为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中唐诗歌注重社会现实,诗歌风格多变;晚唐诗歌趋于内敛,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2.简述宋词的主要风格特点。

答案:宋词风格多样,主要特点包括: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注重抒情,表现情感细腻;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题材广泛,从咏史、怀古到写景、抒情,都有涉及。

3.简述古代文学中“诗史”的定义及其意义。

答案:“诗史”是指诗歌与史学的结合,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社会现实。这种结合的意义在于,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力,能够更加深刻地揭示历史真相,传承文化,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4.简述古代文学中“词中之龙”辛弃疾的创作特点。

答案:辛弃疾是宋词大家,其创作特点包括:善于运用豪放派手法,以豪迈激昂的笔触表达情感;题材广泛,涉及咏史、抒怀、写景等多个方面;善于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表现深刻的哲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五、论述题

题目:试论古代文学中诗歌与政治、社会现实的关系。

答案:古代文学中的诗歌与政治、社会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诗歌是古代政治斗争的反映。在封建社会中,政治权力的争夺往往伴随着文学艺术的较量。许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政治现状的不满,或是对统治者的颂扬,或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许多诗作都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矛盾,他的《春望》一诗就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忧虑。

其次,诗歌是诗人表达政治理想的平台。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抱负,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文学应该服务于现实,反映时代的声音。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歌则充满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社会改革的渴望。

再次,诗歌是社会现实的镜子。古代诗歌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诗人通过诗歌描绘了各种社会现象,如战争、饥荒、农民起义等,使后人能够透过诗歌了解古代社会的真实情况。

此外,诗歌也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在古代,统治者常常利用诗歌来宣扬自己的政绩,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例如,唐代皇帝李世民就曾亲自作诗,以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

最后,诗歌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诗歌可以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另一方面,政治和社会现实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诗歌的创作和风格。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古代文学史研究的方法包括文本分析、文献考据、历史研究等,而比较研究不属于古代文学史研究的特定方法。

2.C。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不属于现实主义风格。

3.B。宋词三大家指的是李清照、晏殊和柳永,他们以其独特的词风影响了后世。

4.A。王维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被誉为“诗佛”。

5.B。李白被誉为“诗仙”,以其豪放不羁的诗风著称。

6.D。《杜诗详注》是对杜甫诗歌的详细注释,被誉为“诗史”。

7.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龙”,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8.B。王维被誉为“诗佛”,以其清幽淡泊的诗风著称。

9.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杰”,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10.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雄”,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11.A。杜甫被誉为“诗史”,以其关注社会现实的诗歌著称。

12.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杰”,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13.D。《杜诗详注》是对杜甫诗歌的详细注释,被誉为“诗史”。

14.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杰”,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15.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雄”,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16.A。杜甫被誉为“诗史”,以其关注社会现实的诗歌著称。

17.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杰”,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18.D。《杜诗详注》是对杜甫诗歌的详细注释,被誉为“诗史”。

19.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杰”,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20.C。辛弃疾被誉为“词中之雄”,以其豪放派的词风著称。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唐诗派和宋词派是唐宋时期的两个主要诗歌流派。

2.AD。诗歌和诗词都属于韵文,而散文和小说属于散体文学。

3.B。散文是一种以叙述、议论、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而诗歌和诗词属于韵文。

4.C。小说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