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收集_第1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收集_第2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收集_第3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收集_第4页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收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试题收集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诗句中,出自《离骚》的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下列作品不属于《史记》的是:

A.《项羽本纪》

B.《陈涉世家》

C.《史记·太史公自序》

D.《史记·孔子世家》

3.下列词语中,与“举案齐眉”意思相近的是:

A.青出于蓝

B.破釜沉舟

C.举案齐眉

D.持节云中

4.下列句子中,用词错误的是:

A.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自信。

B.他的言辞锋利,令人难以反驳。

C.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他的为人谦虚,从不炫耀。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是:

A.那里的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B.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穿过了树林。

C.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悦耳动听。

D.他的心情如同暴风雨一般。

6.下列作品不属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

A.《琵琶行》

B.《赋得古原草送别》

C.《长恨歌》

D.《江雪》

7.下列成语中,出自《庄子》的是:

A.班门弄斧

B.指鹿为马

C.狐假虎威

D.狐假虎威

8.下列诗句中,出自《诗经》的是:

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B.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下列词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

A.青出于蓝

B.破釜沉舟

C.举案齐眉

D.画龙点睛

10.下列句子中,用词错误的是:

A.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自信。

B.他的言辞锋利,令人难以反驳。

C.他的成绩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看。

D.他的为人谦虚,从不炫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下列作品属于《楚辞》的有:

A.《离骚》

B.《九歌》

C.《天问》

D.《庐山谣》

1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那里的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B.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穿过了树林。

C.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悦耳动听。

D.他的心情如同暴风雨一般。

13.下列成语中,出自《论语》的有: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14.下列作品属于《诗经》的有:

A.《关雎》

B.《蒹葭》

C.《鹿鸣》

D.《离骚》

1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那里的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B.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穿过了树林。

C.她的声音如黄鹂般悦耳动听。

D.他的心情如同暴风雨一般。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6.《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7.《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18.《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19.《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编纂的一部诗歌总集。()

20.《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之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21.请简要介绍《诗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答案:《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丰富,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二是艺术成就高,诗歌形式多样,语言优美,修辞手法丰富;三是历史价值,为后世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诗之根本”,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请简要说明《史记》的纪传体结构及其特点。

答案:《史记》采用纪传体结构,即纪、传、表、志四部分组成。纪是按年月顺序记载重大历史事件,传是记载历史人物事迹,表是按年月顺序排列历史事件,志是记载各种制度、地理、天文等内容。纪传体结构的特点有:一是以人物为中心,全面记载历史人物的事迹;二是纪传结合,既有历史事件的大背景,又有具体人物的生动描写;三是详略得当,对重大事件详细记载,对次要事件简略提及;四是史料丰富,广泛引用古代文献,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3.请简要分析《离骚》中的浪漫主义特色。

答案:《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其浪漫主义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想象丰富,诗中充满了奇异的幻想和象征,如“龙女”、“凤凰”等形象;二是情感强烈,诗中抒发了作者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三是手法多样,运用了夸张、对比、象征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四是结构独特,采用回环往复的句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使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古代文学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的异同。

答案:古代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虽然在表现手法、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上存在差异,但它们都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流派,共同构成了古代文学的丰富多样性。

相同点:

1.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它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2.都具有艺术价值。两种风格的作品都追求艺术上的完美,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技巧,创造出具有感染力和美感的文学作品。

不同点:

1.表现手法不同。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追求超现实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而现实主义作品则更注重写实,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和场景,展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2.主题思想不同。浪漫主义作品通常强调个性、自由、理想等主题,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现实主义作品则侧重于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问题,强调对现实的关注和改造。

3.情感表达不同。浪漫主义作品情感表达较为强烈、奔放,有时甚至带有一定的狂热;现实主义作品情感表达则较为内敛、深沉,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和真实。

以《离骚》和《水浒传》为例,可以看出两种风格的差异。《离骚》作为浪漫主义代表作,充满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水浒传》作为现实主义作品,通过描绘梁山好汉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如“智取生辰纲”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反抗精神。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解析思路:A、B、D三项分别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唐代诗人王之涣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而C项出自《离骚》,是屈原的作品,符合题目要求。

2.D

解析思路:《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和《史记·太史公自序》均出自《史记》,而《史记·孔子世家》不属于《史记》,是错误选项。

3.C

解析思路:“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如宾,与C项“举案齐眉”意思相近。A项“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B项“破釜沉舟”比喻下定决心,D项“持节云中”形容忠诚坚定。

4.D

解析思路:A、B、C三项用词正确,D项“炫耀”应改为“炫耀”,用词错误。

5.A

解析思路:A项“如画”是比喻,将风景比作画,符合比喻修辞手法。B项“像一只猎豹”是比喻,将人比作猎豹,但不符合题目要求。C项“如黄鹂般”是比喻,将声音比作黄鹂,但不符合题目要求。D项“如同暴风雨一般”是比喻,将心情比作暴风雨,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6.D

解析思路:《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和《长恨歌》均出自《史记》,而《江雪》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不属于《史记》。

7.D

解析思路:“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是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符合题目要求。A、B、C三项分别出自《庄子》中的其他成语。

8.A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诗句通常以“青青子衿”、“桃之夭夭”等开头,A项符合《诗经》的特点。B、C、D三项分别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宋代诗人苏轼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

9.D

解析思路:“画龙点睛”与D项“画龙点睛”意思相近,都是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生动有趣。

10.D

解析思路:A、B、C三项用词正确,D项“炫耀”应改为“炫耀”,用词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1.ABC

解析思路:《楚辞》包括《离骚》、《九歌》和《天问》,D项《庐山谣》不属于《楚辞》。

12.ABCD

解析思路:A、B、C、D四项均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分别将风景、人、声音和心情比作其他事物。

13.ABCD

解析思路:《论语》中的成语有A、B、C、D四项,分别出自不同的篇章。

14.ABC

解析思路:《诗经》中的诗歌有A、B、C三项,D项《离骚》出自《楚辞》。

15.ABC

解析思路:A、B、C三项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分别将风景、声音和心情拟人化。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