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_第1页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_第2页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_第3页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_第4页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第4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新课标核心素养1.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转基因产品。2.通过辩论、调查等活动,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转基因技术。1.生命观念——关注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2.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理性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从社会中来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同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持续攻克转基因关键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建成规范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技术体系,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体系,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之一。近些年来,关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转基因产品真的存在安全性问题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呢?

经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原则上是安全的。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一、转基因成果令人叹为观止(1)选用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的优点:①微生物具有生理结构和遗传物质简单、生长繁殖快,②对环境因素敏感和容易进行遗传物质操作等优点。(2)对微生物的基因改造的成果:①用来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一种啤酒发酵过程中的产物,它的浓度过高会影响啤酒的风味和口感)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大肠杆菌1.转基因微生物方面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自身代谢可产生双乙酰。当其在啤酒中的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啤酒就会出现一种馊饭味。从而影响啤酒的风味和口感。②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高产、优质的基因工程菌来生产氨基酸。③

用工程菌生产药物已经几乎涉及各种疾病的治疗。2014年,全世界包括基因工程药物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销售额达1.2万亿元。生物制药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英国医学专家日前将转基因大肠杆菌与一种抗癌药相结合,成功杀死了实验鼠体内的癌细胞。科学家将转基因大肠杆菌注射到实验鼠的肿瘤内,再给实验鼠注射一种名叫6-MPDR的抗癌药。这种药无法单独发挥作用,但是一种由转基因大肠杆菌分泌的酶能将此药物“激活”,形成一种有效的毒素,将其周围的癌细胞杀死,而不伤害其它组织器官。学科网资料:转基因细菌可治癌症2.转基因动物方面(1)将生长激素基因、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等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禽、家畜。普通三文鱼(前)和转基因三文鱼(后)(2)将某些抗病毒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培育了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培育抗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转基因鸡(3)建立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模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研究该疾病的致病机制和开发治疗药物提供依据,如转基因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转基因小鼠原发性高血压模型等。转基因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原发性高血压模型3.转基因植物方面(1)研究成果:

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和耐储藏等新性状的作物。转基因耐储藏番茄

利用转基因技术显著抑制番茄中乙烯形成酶的活性和乙烯的生成量,从而育成了转基因耐储藏番茄。(2)举例:转基因耐储藏番茄(右上)和普通番茄(左下)(3)转基因植物的推广①2017年,全世界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已达24个;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棉花和油菜;③我国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水稻和玉米等作物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截至到2017年,只有转基因棉花和番木瓜获准商业化种植;④我国还准发了转基因棉花、大豆、玉米、油菜、甜菜、番木瓜的进口安全证书,但我国进口的基本上是转基因棉花的纤维,还有这几种作用在国外的直接加工生产。二、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争论1、产生争论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当人们面对原本是自然造就的生命形式被人为改造后具有了全新特征的现实时,出现激烈的争论是正常的。②社会原因:人们所生活的国家或社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取向。2、争论的内容

对于转基因技术产生不同的见解,特别是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方面发生激烈的争论。转基因食物与食物安全性的争论(两种观点的比较)绝不能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掉以轻心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技术上是可以克服的,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①反对“实质性等同”。即使转基因农作物的重要成分没有变化,也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改变对人体无害。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将动物蛋白基因转人农作物,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①“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估,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③科学家负责的态度,可以防止新的过敏原的传播。④至今尚未发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绝不能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掉以轻心(正方)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技术上是可以克服的,不必担心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反方)

辩论会: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性的争论①反对“实质性等同”。即使转基因农作物的重要成分没有变化,也不能保证其他方面的改变对人体无害。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将动物蛋白基因转人农作物,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①“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估,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③科学家负责的态度,可以防止新的过敏原的传播。④至今尚未发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观点引起生物安全问题(正方)不引起生物安全问题(反方)论据辩论会: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性的争论①转基因植物可能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野生种类或在新的生态区域中成为杂草。①“转基因农作物进人非种植区时,生命力很弱,会很快死亡。②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人侵的外来物种,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②转基因植物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③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从而重组形成新的有害病原体。③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④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人杂草中,使杂草成为抗除草剂的“超级杂草”。④花粉的传播距离和存活时间有限观点引发环境安全问题(正方)不引发环境安全问题(反方)论据辩论会: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引发环境安全问题①转基因生物的出现会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②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③重组DNA可能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④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某些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进入动物和人体内。①转基因生物中所转人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②转基因抗虫作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③抗除草剂农作物的种植,减轻了农田管理的负担,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④由于一些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三、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1.转基因产品上市要求

转基因作为一项技术本身是中性的,由这项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安全性评价,符合相应标准后才能上市。2.如何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①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诋毁科学创新、造谣惑众,而是需要以完备的相关科学知识为基础,既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②应该看到人们的观点受到许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③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④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3.我国针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1)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2)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3)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家有关部门实施了

我国还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既维护了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转基因技术和已经上市的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我国转基因作物从实验室研究到最终进入市场有7个大的环节,评价和审批过程十分严格,各环节如下图:转基因标签非转基因标签评估获取证据的难度

证明转基因食品安全(没有任何危害),比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更难。因为要证明它不安全,只要找到它存在一种危害的证据就可以。要证明它安全,则需要把所有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潜在的风险全部排除才可以,而这样的工作难度非常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逻辑学上,证明某事物不存在是非常困难的。(1)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转基因成果。()解析:高产青霉素菌株属于诱变育种的成果,而非转基因成果。(2)目前,种植的转基因植物中以水稻和小麦最多,其次是转基因棉花和油菜。()解析:目前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中大豆和玉米最多,其次是棉花和油菜。(3)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进行思考和辩论。()(4)转基因生物不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

)解析:转基因生物的种植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因此有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基础过关】【典例】下列不属于转基因动物方面的研究成果的是(

) A.培育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的转基因家畜、家禽 B.培育抵抗相应病毒的动物新品种 C.建立了某些人类疾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D.制备单克隆抗体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运用的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不涉及转基因技术,D正确。D【检测1】下列观点支持转基因产品会引发安全性问题的是(

) A.生殖隔离使转基因生物与其他植物很难杂交 B.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不会引起生物安全性问题 C.植物花粉存活时间有限,不会散失到其他环境,威胁其他生物 D.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

解析D项是转基因产品可能会引发的安全性问题之一。D【检测2】关于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叙述不正确是(

) A.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随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变化的 B.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 C.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D.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解析:我国对转基因技术的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A【课堂小结】一.概念检测1.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列不属于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的是(

)A.要靠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逻辑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影响B.只要有证据表明产品有害,就应该禁止转基因技术的应用C.要看到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等的差异使人们对转基因技术有不同的看法D.要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2.我国为保证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颁布相关的法规B.制定相关的技术规程C.减少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D.成立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BC【练习与应用】(P105)二.拓展应用

以下内容摘自网络某论坛。可食用的转基因作物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与传统作物的味道不同,例如,传统的玉米略带甜味,而现在流行的转基因甜玉米的甜度非常高,像加了蜜一样;(2)与传统作物的色彩不同,如彩椒、紫薯;(3)凡是害虫喜欢吃的作物都是非转基因的,而没有害虫或很少有害虫吃的作物,绝对是转基因的。请你辨析上述说法的可靠性。【练习与应用】(P105)二.拓展应用

这里所谓的“传统作物”是指由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的非转基因作物。传统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从本质上讲,它们与转基因育种并没有区别。杂交育种能够进行种内和近缘物种间基因的转移,诱变则是人为制造突变,为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选择,它们的盲目性强,因此育种时间长。转基因育种可以突破种间的生殖隔离,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