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1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2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3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4页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隋朝建立的背景、过程,掌握隋朝统一的时间和意义。知道隋文帝杨坚的主要改革措施及其影响,理解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和原因。了解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概况和影响,能够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历史地位。掌握隋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暴政导致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隋朝统一的条件、大运河的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隋朝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感受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认识到隋文帝改革和大运河开通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通过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统治者实行仁政的重要性,汲取历史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隋朝的统一及其意义。隋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及其影响。2.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大运河的历史地位。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从历史教训中得到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展示幻灯片:呈现一些中国古代繁荣昌盛的朝代图片,如唐朝的长安城、宋朝的清明上河图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繁荣的朝代之前,是否有一些重要的奠基时期。2.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辉煌的历史画面,大家能想到在它们之前还有哪些朝代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看看这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朝代有着怎样的故事。"

讲授新课1.隋朝的统一隋朝建立的背景引导学生回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提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怎样的政治局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长期分裂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展示相关史料,如描述百姓生活困苦、经济遭到破坏的文字记载,让学生感受分裂带来的影响。接着,分析隋朝建立的背景:随着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隋朝的建立讲述: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展示隋文帝杨坚的画像,简单介绍其生平。隋朝统一全国利用地图,动态演示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从581年隋朝建立,到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提问:"隋朝统一全国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隋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改革制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隋文帝在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如创立三省六部制。用图表形式展示三省六部制的结构和职能,帮助学生理解。提问:"三省六部制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展示史料,如隋朝时期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水利工程修建等方面的记载,说明隋文帝重视发展经济的措施。讲解: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等。提问:"这些措施对隋朝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使隋朝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加,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加强中央集权讲述隋文帝在选官制度上的改革,废除九品中正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分析这一改革的意义:打破门第限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3.大运河的开通开通的目的展示隋炀帝出行的图片,提问:"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河呢?"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图片进行思考。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的概况利用大运河示意图,详细讲解大运河的三点(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强调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让学生感受其规模的宏大。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大运河开通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消极影响:过度役使民力,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展示相关诗歌、文献等资料,进一步印证大运河的影响。4.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暴政展示隋炀帝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相关史料,如多次巡游、大规模征调民力等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对百姓和国家产生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隋炀帝的暴政。灭亡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隋朝灭亡的原因,从统治者的暴政、农民起义等方面进行思考。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隋炀帝的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历史教训提问:"从隋朝的灭亡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关心人民疾苦,不能滥用民力,否则会导致国家的灭亡。

课堂小结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隋朝从统一到灭亡的主要历程。2.强调隋朝统一全国、隋文帝改革、大运河开通等历史事件的重要意义,以及隋朝灭亡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教训。

课堂练习1.选择题隋朝建立的时间是()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隋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A.杨坚夺取北周政权B.杨坚建立隋朝C.隋军灭掉陈朝D.大运河的开通隋文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实行()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A.长安B.洛阳C.涿郡D.余杭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法律严酷C.宦官专权D.隋炀帝的暴政2.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汴水》请回答:材料一中的"此河"指的是什么河?两首诗的作者对这条河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你比较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2.以"隋朝的兴衰"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阐述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以及灭亡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