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知识_第1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_第2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_第3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_第4页
七年级地理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知识演讲人:XXX日期:

123中国地理概况世界地理概况地球与地图目录

456七年级地理知识总结与复习策略区域地理特色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目录0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形状近似球体,但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地球体”。地球大小地球数据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极半径约6357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质量约为5.97×10²⁴千克,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地球仪与经纬网地球仪按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用于模拟地球自转和展示地理特征。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纬线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用于指示东西方向。地图的类型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密度图等。注释地图上对图例的说明性文字。图例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和颜色。地图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释。比例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例关系。方向通常指北、东、南、西四个基本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地图的阅读与使用010602050304地图上连接相同高度的点所形成的线,用于表示地形起伏。等高线判断山峰、山谷、鞍部等地形特征,估算坡度、高度等。地形图的应用01020304用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用不同颜色或图例表示不同地形。地形图的特点如何利用地形图进行导航、定位、规划路线等。户外活动中的地形图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02世界地理概况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海洋是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全球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和七大洲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且各大洲形状各异,面积相差较大。海陆分布不均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逊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的萨瓦纳。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及其他地区,如意大利、希腊等。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小,分布在纬度较高的地区,如英国、荷兰等。世界人口与人种分布人口分布不均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尤其是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沿海地区。人种多样性人类主要分为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其中白种人数量最多,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人口密度差异人口密度因地区而异,城市地区人口密度高,而荒漠、高山和极地等地区人口密度极低。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差异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存在巨大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对落后。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增加,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03中国地理概况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范围疆域范围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疆域四极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端在曾母暗沙,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中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形类型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地形。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第二阶梯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第三阶梯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山脉分布中国山脉众多,走向各异,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大兴安岭等。气候分区根据气温和降水等因素,可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区,如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和东部地区。中国的气候类型及特点中国的河流与湖泊概况01中国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河流流向多呈放射状,从青藏高原向四周扩散。中国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等。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珠江是南方重要的河流之一。中国湖泊众多,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类型多样,包括淡水湖、咸水湖、盐湖等。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0203河流特点主要河流湖泊分布04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其中耕地占比较小。土地资源类型中国面临土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严重问题,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可利用面积减少。土地利用问题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加强土地保护,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策略中国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中国的水资源及保护策略水资源分布水资源保护策略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水资源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导致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污水处理和回用,保障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种类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齐全的国家之一,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其中多种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矿产资源分布矿产资源开发中国的矿产资源及开发情况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地区间差异较大,北方以煤、铁、石油为主,南方以有色金属为主。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推进矿业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和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环境保护政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公众参与环保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05区域地理特色北方地区地理特色地形地貌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较高,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植被与土壤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土壤肥沃,如黑土、黄土等。农业特点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畜牧业以牛、羊等为主。地形地貌以丘陵、盆地为主,地势较低,如江南丘陵、四川盆地等。气候特征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不分明,降水充沛。植被与土壤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肥沃,如红壤、水稻土等。农业特点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茶叶等作物,畜牧业以猪、牛、家禽等为主。南方地区地理特色西北地区地理特色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等。气候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风沙多。植被与土壤以草原、荒漠为主,土壤贫瘠,如沙土、盐碱土等。农业特点主要种植耐旱作物,如小麦、棉花等,畜牧业以牛、羊、骆驼等为主。以高原为主,地势高耸,如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高原山地气候,寒冷干燥,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土壤贫瘠,如高山草甸土、高山荒漠土等。主要种植青稞、豌豆等耐寒作物,畜牧业以牦牛、藏羊等为主。青藏地区地理特色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被与土壤农业特点06七年级地理知识总结与复习策略地球与地图经线、纬线、地球运动、地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等。关键知识点回顾与总结01世界地理大洲、大洋、国家地理位置、首都、人口、地形、气候等。02中国地理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人口、民族等。03乡土地理家乡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04解题技巧与方法分享记忆法采用联想、口诀、图表等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点。02040301地图运用熟悉地图的基本要素和常用图例,能够灵活运用地图解决问题。解题步骤审题清晰,明确问题;分析材料,提取有用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答题技巧注意答题的格式和规范性,注意时间分配和得分策略。模拟试题分析与解答模拟试题一涉及知识点广泛,包括地球运动、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多个方面。模拟试题二重点考察地图的运用和解题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经纬度、比例尺等知识点。模拟试题三以乡土地理为背景,考察学生对家乡地理环境的了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