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昭通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昭通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昭通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昭通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昭通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考历史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A.习惯法体系 B.公民法体系C.自然法体系 D.万民法体系2.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B.发动护法运动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D.创立黄埔军校3.秦汉时期负责社会基层征税和调解纠纷的是A.县令 B.三老 C.啬夫 D.里长4.“第十二条:本条约实施时,青岛海关应即完全为中国海关之一部分。第十三条:一千九百十五年八月六日中、日所订关于重开青岛中国海关之临时合同,于本约实施时应归无效。”材料所出的条约A.引发了近代中国五四运动 B.尊重了中国之主权与独立C.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 D.成为中国的重大外交成果5.西欧商品经济继续发展,王权进一步加强,司法和军事等权利已开始被中央掌控。此时的社会应处于A.封建制度产生时期 B.封建等级制时期C.等级君主制时期 D.君主专制时期6.1913年6月的一期《大公报》专门刊登了一篇题为《粤女学生之怪装》的文章,称她们“穿着猩红袜裤,脚高不掩胫,后拖尾辫,招摇过市”。对此,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称“近来一种女子佻挞长袜猩红,裤不掩胫,此在无知识者为之尚不足责,不谓人格尊贵之女学生身佩襟章亦有尤而效之者,殊非自重之道”。由此表明当时A.教育近代化受制于封建伦理纲常B.大众传媒影响到政府对教育管理C.服饰文化呈现个性化的特点D.民主共和思想尚未深入人心7.下图反映的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情况,影响图中曲线变化的因素有()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新经济政策③斯大林经济体制④第一次世界大战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17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价格革命的影响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D.工业革命的推动9.有数据显示,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过剩,失业大军依旧高达900多万人,期间(1937—1938年)还造成了新的经济危机,有学者据此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经济复兴和高涨。该学者的观点A.全面认识了罗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C.充满了主观臆断的色彩 D.认为新政是经济危机的根源10.1958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74%,1963年上升到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55.7%和8.3%。材料反映A.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B.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C.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11.2011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问乔布斯,能否在美国生产苹果手机。乔布斯回答“这些工作机会回不来了”。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趋势难以逆转 B.美国工业水平急剧下降C.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渐崛起 D.国际经济秩序趋于合理12.农民诗人王老九受到新中国领导人的接见,回乡后,他走街串巷用自己的诗歌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他领导的互助组经过整顿,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些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解放战争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国民大革命时期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14.(20分)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斯大林语)。显然,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误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半球化”。——摘自李扬《“一带一路”将成全球化新引擎》材料二

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相对而言,它是弱势与受害群体对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争,是对全球化的所谓不可规避性的挑战。

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他们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材料三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国之所以选择脱欧,就与这种担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伊朗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代表,出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因,也是反全球化的主要支持者。1996年10月,伊朗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生产出萨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美国产的芭比娃娃。……伊斯兰圣战组织的兴起和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袭击此起彼伏,也是反全球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极端体现。——以上材料摘编自庞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种全球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二战后到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称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这-局面结束的标志。(2)“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从材料中的“帝国”可排除A、B、C三项,只有D项是帝国时期形成的法律。故选D项。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C【解析】

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之后,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共产党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正确;A说法违背史实;据材料“……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可知,护法运动就是其失败的教训之一,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创办黄埔军校不是“唤起民众”,D错误。3、C【解析】

根据所学秦朝“乡置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可知啬夫是秦汉基层社会中负责征税和调解纠纷的群体,C正确;县令不直接负责基层社会,排除A;三老掌管教化,排除B;里长负责户口赋役,不负责调节纠纷,排除D。4、D【解析】

依据材料“第十二条:本条约实施时,青岛海关应……,于本约实施时应归无效”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将巴黎和会上被日本夺取的山东的权力交给中国,这是中国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D正确;材料所示内容是1922年华盛顿会议内容,时间不符,A错误;《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收回了山东,但日本仍保留了大量的特权,而且中国仍处于被列强侵占的局面,B错误;《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C错误。5、C【解析】

材料“王权进一步加强,司法和军事等权利已开始被中央掌控”说明王权呈现加强的趋势,属于等级君主制时期,故C正确;西欧的封建制度是从6世纪开始,到11世纪前后基本确立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排除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指西欧封建主之间依据土地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关系。排除B;君主专制时期是王权处于绝对领导地位,排除D。故选C。6、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大公报》报道粤女学生的着装问题,从而引发“广东教育司专门发出布告,下令整顿”,这体现出大众传媒影响到政府对教育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没有体现出教育的近代化与封建伦理之间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服饰文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旧文化交融中激烈碰撞,没有体现出民主共和思想,故D项排除。7、C【解析】

1914年开始的一战使俄国经济受重创,因此会导致粮食生产下降,故曲线下降;1917年,俄国退出了一战,进入到国内战争时期,为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直延续到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所取代,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故曲线上升,1925年,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故影响图中曲线变化的因素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故①②④正确,C正确;斯大林经济体制在1925年还未形成,所以不是影响图中曲线变化的因素,故③错误,排除A、B、D。8、C【解析】

加勒比海地区成为蔗糖出产区,主要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国际分工的划分有关,故选C;加勒比海地区出现“蔗糖革命”和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以及价格革命无关,排除AB;17世纪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无法体现工业革命的推动,排除D。故选C。9、B【解析】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者从一些数据得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史实依据,说明材料所述现象建立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B项正确,C项错误;数据只是揭示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该学者并没有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项错误。10、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社会主义阵营仍然存在,没有名存实亡,故A选项错误;当时苏联经济政策仍然受意识形态影响,故B选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C选项错误;苏联多次调整石油出口价格,对西欧更优惠,说明西欧的石油需求更大,有利于补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资金,故D选项正确。故选D。11、A【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奥巴马和乔布斯的对话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答案为A项;仅从苹果手机的生产地来说,不能得出美国工业水平急剧下降,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崛起无关,C选排除;旧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存在,D项排除。12、B【解析】

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开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故B正确,排除AC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变化:认为战争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或继续)到否定一切战争,应极力避战,和平至上。原因: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战的爆发摧毁了旧的战争观;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有识之士和民众观念的变化。(2)评价:客观上推动了一战后暂时和平的出现;刻意避战导致了英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简单地否定战争并不能永久地保住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1)变化:根据“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概括得出认为战争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或继续)到否定一切战争,应极力避战,和平至上。原因:根据“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得出第一次世界世界大战的爆发摧毁了旧的战争观;根据“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得出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根据“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得出有识之士和民众观念的变化。(2)评价: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的战争观客观上推动了一战后暂时和平的出现;根据“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