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5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5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5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5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过关·实力提升基础巩固1.1949年1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了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毛泽东出访的国家最有可能是()A.苏联 B.朝鲜 C.越南 D.英国答案:A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实行这一外交政策的前提是()A.有强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有苏联的外交支持C.有民族和国家的独立作保障D.有正确的外交方针答案:C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周恩来曾说“我们的方针是宁愿等一等”,这是为了“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们活动的余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方针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另起炉灶” B.“一边倒”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答案:C4.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反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中国提出这些原则的场合是()A.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建交谈判B.同印度、缅甸等国协调邻国关系的外交会谈C.解决“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D.探讨亚非国家发展问题的万隆会议答案:B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挚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了外交新局面答案:C6.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日益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A.坚持独立自主,冲击两极格局B.支持民族独立,坚决反殖反霸C.提倡和平共处,谋求周边稳定D.壮大社会主义,遏制资本主义解析:日内瓦会议探讨复原“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会议最终签署了《关于复原“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主动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对民族独立的支持;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会议。在会上,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胜利,这反映了中国反殖反霸的主见。故选B项。答案:B7.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更,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驾驭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同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毅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旧金山联合国成立大会D.第26届联大答案:B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5年,在万隆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我们的会议应当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当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阻碍我们求同和团结。”(1)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概述周恩来是在什么状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遇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很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各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2)状况: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冲突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作用:促使会议取得了圆满胜利。实力提升一、选择题1.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实行了一种特别方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详细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是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终完成正式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项举措有助于()A.变更半殖民地的地位 B.建立同等的外交关系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创举意在冲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正式建交,故C项正确。答案:C2.下表是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更状况,这一变更表明()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建交国家数(个)109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较大外交困难B.美国实现完全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C.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解析:依据表中1949—1953年与我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变更,可知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的目标未能实现,解除B项。表格中的这一变更不能理解为外交上的巨大成就,而是说明白外交的逆境,A项正确,C项错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A3.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治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供应依据的是()A.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国际会议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主动作用D.与苏联等国家建交解析: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与的国际会议,且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故A项符合题意;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B项错误;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C项错误;与苏联建交是在1949年,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A4.★“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的一篇重要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A.号召亚非国家实行不结盟政策B.支持亚非各国坚持反帝反霸的方针C.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D.解决亚非尤其是印度的和平问题解析:题干中“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反映了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的作用。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上主要探讨了如何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逼。面对这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则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不同等条约接着有效。材料二周恩来亲笔书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三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曾说:“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更,在某些方面甚至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日依旧适用。”(1)与材料一中《告各友邦书》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不同等条约持怎样的看法?缘由何在?(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今日有何现实意义。参考答案:(1)看法:“另起炉灶”,对旧中国的不同等条约一律不承认。缘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当时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懦弱妥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