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9章虫媒病毒
Arbovirus
目的与要求1、掌握虫媒病毒的概念、种类及重要特性;2、掌握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储存宿主、致病性及防治原则;3、熟悉登革病毒的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性及防治原则;4、熟悉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性。
概念: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叮咬易感的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种类:虫媒病毒种类繁多,国际上已发现的至少有537种,其中130多种能对人兽致病。我国流行的虫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登革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虫媒病毒的重要特性虫媒病毒能在节肢动物体内增殖,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节肢动物既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带毒的节肢动物通过叮咬人或自然界的脊椎动物而致病,并维持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因此,虫媒病毒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人畜共患病。虫媒病毒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第一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pidemictypeBencephalitisvirus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亦称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encephalitisvirus),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以2~6岁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严重者病死率高,幸存者常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一、生物学性状病毒分类: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0-40nm;核酸为+ssRNA,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有包膜;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二、流行病学特征家畜、家禽,尤其幼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因为病人的病毒血症短暂,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蝙蝠亦可能为乙脑病毒的传染源。传染源传播媒介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感染的蚊子可带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因此蚊子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储存宿主;病毒是通过蚊子以蚊—动物—蚊方式循环,若蚊子叮咬人类,则引起人类感染。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主要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我国是乙脑的主要流行区,除青海、新疆及西藏外均有乙脑流行;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的高峰期一致,以夏、秋季流行为主,80~90%病例集中在6、7、8月;人群普遍易感,多表现为隐性感染及顿挫感染,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者居多。
致病性: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人感染乙脑病毒绝大多数呈隐性感染或轻型症状致病性: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经皮肤侵入在皮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并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血液10d第二次病毒血症第一次病毒血症发热、头痛、寒战、全身不适顿挫感染多数轻型感染,数日可自愈少数患者因病毒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脑实质及脑膜病变病死率高达10%~30%,且许多患者留下多种后遗症。肝脾巨噬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高热、剧烈头痛、意识障碍、频繁呕吐、颈项强直乙脑的临床特征病死率:10-30%后遗症:5-20%,表现为痴呆、失语、瘫痪昏迷中枢性呼吸衰竭脑疝三、防治原则防蚊灭蚊:是预防乙型脑炎的重要环节特异性预防:采用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免疫对象:9个月~10岁儿童免疫保护率:超过60%动物宿主的管理:幼猪的免疫接种第二节登革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登革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虫媒病毒病;初次感染只引起发热,疼痛等轻微症状,可自愈,称“登革热”再次感染时出现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和带毒者为传染源,伊蚊为媒介传播在热带及亚热带,5-10月间流行易感人群是以儿童为主的任何年龄登革出血热患者的大面积皮肤出血
第三十章出血热病毒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共同特征:“3H”症状
1.发热(hyperpyrexia)
2.出血(hemorrhage)
3.低血压(hypotension)休克引起出血热的病毒主要有汉坦病毒、登革病毒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传染源是家鼠、田鼠、姬鼠,传播媒介是励螨。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和虫媒等方式感染。有明显地方性和季节性。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潜伏期为两周,典型症状为高热、出血、肾脏损害。出现三痛(头、眼眶、腰)和三红(面、颈、上胸部)体征。严重者出现多脏器出血及肾功能衰竭,出现典型五期病程(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可通过灭鼠和注射疫苗进行预防。第31章疱疹病毒
HerpesVirus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的感染类型及致病性;熟悉:人类疱疹病毒种类、主要特点;人巨细胞病毒及其他疱疹病毒的致病性。目的与要求疱疹病毒(Herpesvirus)是一类中等大小、结构相似、有包膜的DNA病毒。与人类有关的疱疹病毒称为人类疱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HHV)。现已发现疱疹病毒100种以上。人类疱疹病毒现已发现8种,分为α、β、γ三个亚科。β-疱疹病毒亚科人巨细胞病毒(5型)人疱疹病毒(6型)人疱疹病毒(7型)宿主范围窄复制周期长细胞内增殖慢巨细胞病变多种细胞内隐伏γ-疱疹病毒亚科EB病毒(4型)人疱疹病毒(8型)宿主范围窄,损害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内隐伏α-疱疹病毒亚科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宿主范围广,复制周期短,致病作用强,神经细胞内隐状两个血清型:HSV-1和HSV-2;人群感染率高,广泛存在潜伏感染;传染源为患者,带毒者;传播途径为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HSV-1一般通过口腔或污染的手及飞沫感染HSV-2一般通过性接触传播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第一节单纯疱疹病毒
(Herpessimplexvirus,HSV)HSV感染较普遍
密切接触和性接触
经粘膜和破损皮肤上皮细胞内复制,水疱浆液充满病毒颗粒和细胞碎片,基底部出现典型的多核巨细胞;皮肤损伤性水疱感染类型原发感染表现:粘膜与皮肤的局部疱疹
HSV-1:腰以上感染为主(6岁以下儿童为主)
主要引起唇疱疹、龈口炎、角膜结膜炎等
HSV-2:腰以下及生殖器感染为主生殖系统疱疹、新生儿疱疹等
潜伏感染
原发感染后,HSV由感觉神经HSV-1:三叉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
HSV-2:骶神经节
潜伏的HSV不复制,对抗病毒药物不敏感感觉神经节复发性感染
非特异性刺激:发热、月经、感染等
激活潜伏病毒沿感觉神经纤维下行到末梢(原发部位)感染粘膜或皮肤上皮细胞
免疫记忆反应病程短,组织损伤轻,感染更局限第二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是唯一自然宿主,也是传染源。水泡内容物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青春期后和成人感染引起带状疱疹。隐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和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带状疱疹沿感觉神经支配的皮肤分布,串联成带状,好发部位为胸、腹和面部。
1956年Smith等首先用组织培养方法从患者分离出病毒。由于感染的细胞肿大并具有巨大的核内包涵体故而命名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第三节人巨细胞病毒CPE其特点是细胞变圆、膨胀、核变大、形成巨大细胞,核内出现周围绕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第四节EB病毒是1964年由Epstein和Barr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分离到。主要侵犯B细胞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我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国际时尚文化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新梓校2025届初三年级学情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测试(一)生物 含解析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合唱与指挥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毕业生二月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衡水学院《路桥检测与加固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初级韩国语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东政法大学《初等数论拓扑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集成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燃气封堵施工方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能训练与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8.3 法治社会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变压器生产工艺
- 融创文旅集团出差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 基坑监测周报
- 客户信用等级评价表
- CCTV雨污水管道检测缺陷内容判断依据判断标准
-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PPT
- 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估表
- 应急管理试题库
- 输电线路验收典型缺陷识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