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_第1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_第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_第3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_第4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一)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小数的认识课新授案第7单元第1时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88-8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二H■一第1、2题。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

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

学习目标

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导学案

1.出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商品标价牌,仔细观察,你能不能

把这些标价牌中的数分成整数和小数两类?

2.区别整数与小数“

自主预习左边这组数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你还能举出其

它整数的例子吗?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

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

数的初步知识。

3、自学教材教材第88-89页例1。

1、认识小数

(1)小数里的这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左

边的部分是()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部分。

你会读小数吗?

(2)试读标价牌上的小数。注意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

的小同。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1)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

交流合作元角分

4.50()元()角

0.70()角

0.65()角()分

(2)火腿肠5.98元,表示—元___角___分。牛奶0.85

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面包2.60元,表示___元___

角―分。读一读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

(3)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

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

(1)交流自己的身高是1米多少厘米?只用米作单位,该

怎样表示?

(2)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

用分数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3)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的前面写“0”?什么样的分数能改

写成一位小数?

5.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1)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厘米?用分数

表示是()米,还可以写成()米。

(2)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米?18厘米

呢?

(3)想一想: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

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6.小组讨论。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2)点拨: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

也就是3分米)。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展示提升

2、能正确地比较小数的大小。

导学案

1、上节课我们结实了一个新朋友:小数。如:笔记本1.2

元与2.1元,你能改成几元几角吗?如果让你买,你

会买哪一个?为什么?

自主预习

2、看来小数也有大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较小

数的大小。

3、自学教材第90页例2。

1、跳远比赛,小刚的成绩是2.98米,小明的成绩是2.89

米,

到底谁的成绩最好?帮他们排出名次。

2、小组讨论、比较。

请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填写在书上。

3、化成分米比较:

交流合作0.9米是()分米1.15米是()米()分米

0.88米是()分米1.2米是()米()分米

4、化成厘米比较:

0.9米二()厘米1.2米二()厘米

1.15米二()厘米。88米二()厘米

()>()>()>()

5、在米尺上标出小数,再比较。

()>()>()>()

6、小结方法:

比较小数的大小,可以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从小

数点左边开始一位一位的比较;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

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先比较()分位,再比较()分

位……一直比较出大小为止。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展示提升

1、看图比较各组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2.501.80.6800.86

2、比较三种茶叶的价格。

第一种13.60元

第二种8.8元

反馈测评

第三种15.15元

()>()>()

3、小组内量出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进行记录,按从高到矮的

顺序排列。

4、教材第94页第10题。

结合首都人均绿地面积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说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拓展

学生自我评价

《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三)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简单的小数加、减课新授案第7单元第3时

题法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95-96页例3、例4及做一做。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学习目标

2.能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导学案

1、笔算8+6=28+5=37-5=12-6=并说说计算时要注

意什么。

、手套元,袜子元,你知道这两样一共多少

自主预习22.001.60

钱吗?

3、自学教材第95-96页例3、例4。

1.观察教材主题图.

(1)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讨小数的加法。

(1)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算

的?说说你的算法。

(2)0.6元=()角。8元二()角

()角+()角二()角二()元()角

(3)0.6+0.8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怎样把两个

交流合作数合并成一个数?

(4)比较算法:一道是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

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

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再从个

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也就是把

()对齐再相加。

(5)试笔算0.6+0.8先将相同数位对齐,再计算。

元角分

0.6

+0.8

(6)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

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

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3、探讨小数的减法:

(1)带橡皮的铅笔比普通铅笔贵多少元?这道题你会解决

吗?应该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算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试

算一下。

(3)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元角分

1.2

-0.6

(4)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

后做什么?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

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个0.1,减

去()个0.1。

②从人民币来看,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

()角减去()角。

4.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它们都是相同数位

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同样是“满十进一”或

“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

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展示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练习:3.6-0.52.1-1.22.8+2.1

6.4+0.9

(2)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

反馈测评计算小数加法?

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

样计算小数减法?

(3)计算练习二十二第1题。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解决问题》导学案(一)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用乘法计算解决课新授案第8单元第1时

问题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99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3、4题。

1、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

学习目标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获得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

经验。

3、能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

导学案

1、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下面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二⑴班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

自主预习

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

花?说一说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2、自学教材第99页例1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展示运动会开幕式上广播操表演方阵,3个方阵,每

个方阵8行,每行有10.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立观察回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一

交流合作共有多少人?应该怎么想?小组内交流意见。

3.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1)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用()X()=

()(人);

再用()X()=()(人)。

(2)也可以先求3个方阵的一行有多少人,用()X

()=()(人);

再用()X()=()(人)。

(3)还可以先求3个方阵有几行,用()X()=

()(人);再乘以每行的人数,用()义()

=()(人)。

4.比较这几种思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一说你的见解。

展示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独立解决教科书第99页“做一做”中的问题,并展示

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每盘鸡蛋有5行,每行有6个,共有8盘鸡蛋,一共有多少

个鸡蛋?

方法一:

方法二:

(2)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题:跑道每圈400米,每天

反馈测评

跑2圈,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

(3)每箱有24瓶啤酒,一层放4箱,可以放3层一次可

运多少瓶?

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游泳池长25米,游了3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5)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并解决问题。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联系身边的事,提出需要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并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解决问题》导学案(二)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运用除法计算解

课课新授案第8单元第2时

决问题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00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0、11题。

1、能正确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目标2、会用两步除法或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案

1、6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多少人?

自主预习

2、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以上两题你是什么方法解决的?说一说你的解题思路。

3、我们已经学习了运用乘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探讨运用

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教材第100页例2o

1、观察例题图(60个人表演团体操)

(1)我知道了有60个人表演团体操,他们平均分成了()

个大圈,每个大圈又分成了()个小圈。

(2)每个小圈的人数相等吗?

2、怎样求每个小圈里有多少人?

(1)要求每个小圈里有多少人,可以先求

再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二()(人)这一步求的是—

交流合作()4-()二()(人)这一步求的是—

也可以列式:()+()=()(人)这一步求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这一步求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说说你的方法。

3、有960个杯子,6个装一盒,8个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1)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能装多少箱,你是怎么想的?

(3)你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吗?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

么?

方法一:

综合算式:

方法二:

综合算式: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

1、9600千克货物,两辆车4次能运完,平均每辆车每次运

多少千克?

方法一:()+()二()(千克)先求_________

()+()二()(千克)再求________

方法二:()・()二()(千克)先求_________

()・()二()(千克)再求________

反馈测评

2、啄木鸟每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才吃608只害

虫,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①()+()二()(只)()・():()

(只)

答: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害虫()只。

②()♦()二()(只)()+()二()

(只)

答:啄木鸟比青蛙每天多吃害虫()只

③说说你是先算什么的?每一步式子求出的是什么?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你学会了

什么?和同学说一说。

2、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算法,如果

拓展延伸没有特别要求,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

决就可以了。

学生自我评价

《设计校园》导学案(一)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设计校园课新授案第8单元第3时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06707页。

1.认识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

个方位。

2.能通过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会

学习目标

设计自己喜欢的校园。

3.会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

导学案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刖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

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

自主预习

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方向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

东)

3、自学教材第106T07页中设计方法几步骤。

1、展示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

筑物或教学设施。

(1)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交流合作(2)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

什么感想呢?

(3)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校园呢?

2、了解自己的校园。

(1)说说你调查的本校有哪些基本设施。

(2)说说学校有什么建筑,各在什么地方?(用学过的东、

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谈一谈自己对本校校园现状的看法。说说本校还有哪些

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5、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

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1)先用白纸画出各种设施的位置、数量的平面图。

(2)将泡沫制作的设施模型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3)用彩笔装饰校园环境。

(4)用小纸条贴上各种设施名称。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及时补充。

2、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

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

展示提升

个方位来描述。)

3、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参观交流。

反馈测评

1、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

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

拓展延伸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学生自我评价

《数学广角》导学案(一)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重复现象一集合课新授案第9单元第1时

题思想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08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第1、2题。

1、知道生活中有重复的现象,能分清哪些是重复的。

学习目标

2、会计算出事物的数量。

3、能运用集合圈来表示重复现象,分清类别。

导学案

1、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

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现在

让我们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卜面签上名

自主预习

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4、自学教材第108页例1。

1、观察教材中三(1)班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学生名

单。

(1)你发现了什么?

参加语文小组的有()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人,

交流合作参加语文和数学小组一共有()人。

(2)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参加语文又参加数学,是重复的,

这几个人是()、()、()。

(3)在计算总人数时,这三个人怎么办?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

行合并。

(2)说一说两个圆圈各表示什么?中间表示的是什么?

(3)语文组有8人,数学组有9人,怎样列式求出两个小

组共有多少人?

8+9-()=()(人)

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这几个人?

3、昨天进的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笔盒、彩笔;今

天进的货有:铅笔、钢笔、练习本、三角板、剪刀。

(1)哪些是重复的?

(2)两天一共进了几种货?

(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4)将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横线表示出来。

展示提升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

1、课本第110页第1题:一共来了10种小动物,有()

种动物会游泳,有()种动物会飞。这里面有()

反馈测评种动物既会游泳也会飞。

2、你会将图补充完整吗?试着做一做。

3、中间的圆圈表示什么?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拓展延伸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学生自我评价

《数学广角》导学案(二)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实物代换一等量课新授案第9单元第2时

题代换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09页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第3、4题。

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

学习目标

量。

导学案

1、课件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场景图)。当跷跷板平衡

T,你们认为这两个小朋友谁轻谁重?

自主预习(点评:天平平衡和跷跷板平衡,说明两边物体的重量相

等。)

2、自学教材第109页例2。

1、水果园里“体重”大比拼:(播放课件)

(1)我们先来看看西瓜有多重?()千克,你是怎么知道

交流合作的?

(2)4个苹果妹妹进场,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天平又平

衡了,这又说明什么?

(3)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1)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在小组内摆学具,合

作解决这个问题。

(2)说一说一共是几个?

(3)你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分析: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祛码),1千克(1个

祛码)等于4个苹果,

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硅码)换成()

个苹果。

西瓜重4千克(4个通码),总共要换()、次,因此是

()个。

(4)1个西瓜二4千克4个苹果二1千克1个西瓜

=()千克

分析:一个西瓜和4千克祛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

1千克殊码同样重,

所以4千克祛码就有4个(),4X()二()(个)。

3、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1)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

波萝一样重呢?

(2)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个波萝。

(3)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个2,

16・2=()(个),

所以1个西瓜和()个波萝一样重。

点拨:不同数量的两种物体在某一方面是相等的,那么在这

一方面就能互相代换。

展示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1、完成第109页“做一做”,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2只羊二1头猪4头猪二1头牛2头牛二()

只羊

(1)先要知道2头牛和()头猪同样重。

(2)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最后求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

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反馈测评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2只鸭二1只鹅4只鸡二2只鹅,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

些?

4、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⑴△+口=240△=口+口+口△=()□

二()

(2)0+0=91△+口二63A+O=46

0()△二()口二()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伸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导学案(一)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课新授案第10单元第时

位置与方向

题型课序1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12页第1题。

1、能说清八个方位,会熟练、准确运用方位词说明路线。

2、知道位置与方向相对性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分析能

学习目标力。

3、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导学案

1、整理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1、在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了哪些知

识?

2、在四平面图时,怎样表示八个方I可?

自主预习

在我们教室里,你能指出这八个方向吗?再说说每个

方向都有什么摆设?

3、说说你的八个方向中,每个方向对应的是哪个同学?

4、完成教材第112页第1题。

1、讨论并总结:确定八个方向的简便方法。

2、做一做P112页1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交流合作

(1)社区示意图中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分别在小清

家的什么方向?

(2)她从家到健身园可以怎么走?

(3)小清到其他场所该怎样走?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问题?

3、你还有哪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不懂的问题,提出

来,小组共同解答。

4、你会正确判断、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吗?

5、你知道这几个方向的相对位置各是什么?

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展示提升

1、根据所学习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画出自己家所在社

区的示意图。

反馈测评

说一说自己家四周都有些什么?

2、描述自己从家出发的上学路线。

1、位置与方向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我们要知道八

个方位词的意义和相对性,正确判断、描述物体的位

置与方向。

拓展延伸

2、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导学案(一)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课新授案第10单元第2时

统计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3页第5题,练习二十五第5题。

1、回顾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统计知识

的意义。

2、分清已学统计图、表的特点。并能绘制条形统计图,

学习目标能对统计图和表中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整

理。

3、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解答一些

问题。

导学案

1、整理统计相关知识。

1、说一说在本册统计中,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自主预习2、我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

情况。

2、完成教材第113页第5题。

1、介绍学过的几种统计图。

2、说说统计图的作用。

3、做一做P113页5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教师

再小结。

交流合作(1)观察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横栏和竖栏分别表示什么?

(3)你从统计图中知道哪些信息?

(4)观察这个地区10年沙尘天气情况,你有什么感想?

(5)计算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展示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

练习二十五第5题:

(1)完成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反馈测评

(2)这个城市7年中,平均每年人均消费粮食多少千

克?

1、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求平均数,我们可以发现很多

问题,了解很多信息,对我们生活有帮助。

拓展延伸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导学案(三)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课新授案第10单元第3时

面积

题型课序课时间

教材第”4页第7、8题、思考题,练习二十五第8、9题。

学习内容

1、熟悉面积的意义,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和它们之间

的进率。

学习目标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探索长方形和

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关系。

导学案

一、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1、一张大照片,(1)要制作镜框,在数学上就是求它的什

么?

(2)配上的这块玻璃的大小,在数学上指什么?

2、复习周长与面积:

自主预习

(1)什么叫周长?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计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要用哪些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单

位:()、()、()、()、()。

(2)什么叫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就

是它们的面积。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0

一、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和单位。

1、出示大照片,

(1)要制作镜框,在数学上就是求它的什么?

(2)配上的这块玻璃的大小,在数学上指什么?

今天我们就是要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交流合作

2、复习周长与面积;

(1)什么叫周长?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计量平面图形的周长要用哪些单位?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

()o

(2)什么叫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就是它们的面积。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o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

展示提升

点拨。

1、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

(1)教室的黑板长大约是()米,宽大约是

()米,围在黑板外边的一圈金属条大约长多少米?

反馈测评(2)一张长方形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

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有多大?

(3)小芳的房间有一个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窗户,

妈妈想给它装上窗帘,至少需要多少窗帘布?

(4)一张边长8分米的方桌,用铝合金条包桌沿,需

要多少铝合金条?

读一读,想一想,哪些题目是求面积的?哪些题目是求周

长的?

2、练习二十五第8题,求出菜地的面积和周长。

3、练习二十五第9题,求出1平方米的阔叶林每天能制

造氧气多少克?

4、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应该怎样剪?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体验。

拓展延伸(1)在我们生活中,你觉得还有哪些问题也是求周长的?

(2)哪些问题是求表面积的?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导学案(四)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课新授案第10单元第4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5页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第1072题。

1.复习小数的含义,以及不超过两位的小数的读、写。

会进行分母是10、100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复习各数

学习目标化成小数。

2.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会准确计算小数的小减法,解决些相关应用题。

导学案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部分的知识,请同学们结合教材

回忆本单元学习了哪几方面内容?

1、小数意义读写法:

自主预习

2、小数的大小比较:

3、小数的加减法:

1、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法

(1)说出一个小数,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读法;并

转化成分数。

点拨:读法中小数部分是几就读几,一位一位地念出来,

有几个零都要读出来。把小数写出来时注意是否有单位,

不要丢掉单位。

(2)互换:

137

————0.80.07

100100

交流合作

(3)改写成以元为单位:5元3分、7分、8角、10

元5角

(4)改写成以米为单位:5分米、39厘米、42分米、

109厘米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一组数:0.98、0.89、0.098、0.089、0.908,按

照由小到大排列。

(2)说清比较大小的方法,数多时可以纵向排队比。

(3)说说你是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的。

3、小数加减法

(1)出示一组题,试着笔算,介绍你的成功经验。

3.5+7.510.6

2.919.21+2.799-6.4

(2)总结竖式、笔算时的方法。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

展示提升

点拨。

1、比较大小:0.12()0.086.7()6,90.03

()0.3

反馈测评

2、计算:1.4-0.87.8+0.53.8-1.9

6+0.65.3-1.74.6+2.7

1、通过小数单元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哪些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你是怎

么解决的?

拓展延伸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导学案(五)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课新授案第10单元第5时

计算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112713页第2-4题,练习二十五第1-4题。

1、知道一位数整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

进行计算。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

学习目标

进行计算。

3、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4、联系生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导学案

自主预习

1、口答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你学会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些什

么?怎样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你学会了些是什么?计算时要注意

什么?怎样验算?

2、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60X2024X1023X2040X90

964-42134-31894-94204-7

3、估算;说说你的估算方法°

79X3014X3935X1961

X80

794-4164-583H-9430

4-7

1、除法计算单元,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各举一个例子:

口算除法:

除估算除法:

笔算除法:

交流合作位

除法的验算:

2、乘法计算单元,你懂得了哪些知识?各举一个例子:

口算乘法:

两估算乘法:

数笔算乘法:

乘(不进位)

笔算乘法:

(进位)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

展示提升点拨。

巩固练习

1、完成答题卡(一):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反馈测评

)X19<60069X()<5600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商大于商小于积大于积小于

505050005000

528・34144-964X8237X

5044-82284-645X9274X

3、做一做总复习第2题和第4题,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总复习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

30X5080X6020X9060X30

14X5011X8080X3020X13

1、你认为怎样计算乘法和除法才会不出错误。

拓展延伸

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我评价

《总复习》导学案(六)

学校:板桥小学年级:三年级设计者:万小凤

课年月日课新授案第10单元第6时

题型课序课时间

学习内容教材第”4页第6题、练习二十五第6、7题。

1、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复习年月日相关的知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学习目标

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3、明确时间的重要性,增强时间观念。

导学案

整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1、我们认识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学了24时计时

法,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纳:

年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大月:()()()()()()()

月31天

小月:()()()()30

二月:平年()天闰年()天

自主预习

日1日二()时

时1时二()分

分1分二()秒

3、做一做

P114页第

6题,说说怎样想的?

(1)、3年二()个月24个月二()年

(2)、7月有()天15时是下午()时

(3)、展览馆每天的开放时间是从8:30到16:30,

天共开放()小时。

1、说一说时间单位的知识。

2、议一议有关时间知识的要点。

交流合作3、你知道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吗?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经

验。

4、你会计算起止时间和经过的时间吗?怎么算?

小组抢答:

1、一年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小月?你会用什么方法记

忆?

展示提升

2、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普通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各有什么特

点?举例说说。

1、完成课本练习二十五第6题:

小华每天早上7时30分到校,11时50分放学回家。下

午2时到校,16时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

(1)先求上午在校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测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