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服务管理方案_第1页
企业IT服务管理方案_第2页
企业IT服务管理方案_第3页
企业IT服务管理方案_第4页
企业IT服务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IT服务管理方案TOC\o"1-2"\h\u31892第1章IT服务管理概述 4137791.1IT服务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 415851.2IT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框架 476081.3企业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 51648第2章IT服务战略规划 589092.1IT服务战略制定 5237682.1.1战略目标 523702.1.2战略分析 573132.1.3战略规划 6246882.2IT服务战略实施与评估 613042.2.1战略实施 6187582.2.2战略评估 675512.3IT服务战略调整与优化 6227762.3.1战略调整 6283672.3.2战略优化 717011第3章服务设计 7323203.1服务目录管理 710543.1.1目标 7282583.1.2内容 712633.2服务级别管理 798413.2.1目标 789273.2.2内容 765053.3服务容量管理 815983.3.1目标 8211413.3.2内容 8267503.4服务连续性管理 8234643.4.1目标 8129023.4.2内容 828844第4章服务过渡 9135164.1变更管理 9225944.1.1目标与原则 962244.1.2变更流程 9110164.1.3变更管理工具与技巧 9173194.2发布管理 9274334.2.1目标与原则 9136824.2.2发布流程 954684.2.3发布管理工具与技巧 9301454.3项目与风险管理 10242814.3.1项目管理 1093874.3.2风险识别与管理 10123104.3.3项目与风险管理工具与技巧 105795第5章服务运营 10108225.1事件管理 10134225.1.1目标 10138065.1.2职责 10173935.1.3流程 10192185.1.4功能指标 11102755.2问题管理 11265595.2.1目标 11230235.2.2职责 1141005.2.3流程 11104425.2.4功能指标 11190945.3配置管理 1123725.3.1目标 11265505.3.2职责 11104665.3.3流程 1230815.3.4功能指标 12312305.4服务请求管理 1219335.4.1目标 12162655.4.2职责 122035.4.3流程 1281515.4.4功能指标 1232494第6章服务改进 13161006.1服务测量与分析 13290536.1.1测量指标 1391426.1.2数据收集与处理 1327356.1.3分析方法 1324976.2服务报告与审计 13106946.2.1服务报告 1316576.2.2服务审计 14155646.3持续服务改进 14277716.3.1改进策略 14321656.3.2改进过程 14248186.3.3改进措施 1419548第7章IT服务支持管理 15320307.1常规服务支持管理 15145987.1.1服务台管理 15259037.1.2事件管理 1586437.1.3问题管理 15181247.1.4变更管理 15116687.1.5配置管理 1512797.2灾难恢复与备份管理 15294807.2.1灾难恢复计划 15175047.2.2备份策略 15211997.2.3数据恢复与验证 16250097.3知识管理 1613227.3.1知识库建设 16282407.3.2知识分享与培训 16113587.3.3知识更新与优化 1626911第8章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 16255508.1人员技能与培训 16245368.1.1技能要求 16273028.1.2培训与发展 16173888.2团队组织与协作 17101728.2.1团队组织结构 17223578.2.2团队协作 17311318.3绩效考核与激励 17309858.3.1绩效考核指标 1770848.3.2激励措施 175615第9章IT服务外包管理 17291429.1外包服务策略与规划 17272629.1.1外包服务目标 18220439.1.2外包服务范围 18252109.1.3外包服务模式 1881699.1.4风险评估与管控 1839439.2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1869789.2.1供应商筛选标准 18132149.2.2供应商评审流程 1839009.2.3供应商评估方法 1869849.2.4供应商谈判与签约 18177189.3外包服务管理与监督 18315919.3.1服务水平协议(SLA) 1887909.3.2服务监督与评价 18247599.3.3变更管理 1974159.3.4信息安全与保密 1939069.3.5供应商绩效考核 1923471第10章IT服务风险管理 1981310.1风险识别与评估 191697810.1.1风险识别 19415410.1.2风险评估 191636210.2风险应对与控制 192926810.2.1风险应对 191167510.2.2风险控制 203261410.3风险监控与报告 201985910.3.1风险监控 202792310.3.2风险报告 201290610.4风险管理体系优化 20第1章IT服务管理概述1.1IT服务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IT服务管理(ITServiceManagement,简称ITSM)是一种以服务为中心的IT管理方式,旨在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手段,提高IT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证企业IT部门能够为内部用户提供持续、可靠、高效的IT服务支持。IT服务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IT服务质量: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流程,保证IT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2)降低运营成本:优化IT资源配置,降低IT运营过程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风险管理:通过对IT服务的监控、评估和改进,提前发觉潜在风险,保证企业业务连续性。(4)支持企业战略:IT服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与IT的紧密融合,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2IT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框架IT服务管理领域的国际标准和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ITIL(InformationTechnologyInfrastructureLibrary):ITIL是英国推出的IT服务管理最佳实践框架,为IT服务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原则、流程和术语。(2)ISO/IEC2000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发布的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旨在为组织提供一套完整的IT服务管理流程和最佳实践。(3)COBIT(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由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推出,旨在帮助企业实现IT治理和管理的有效整合。(4)IT4IT(TheOpenGroupIT4ITReferenceArchitecture):由开放组织推出,为IT服务管理提供了一种基于价值的、端到端的架构框架。1.3企业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企业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IT服务管理意识:企业对IT服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IT服务管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2)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部分企业已开始建立或完善IT服务管理体系,但整体上仍存在标准化、流程化程度不高,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3)IT服务管理工具应用:企业对IT服务管理工具的应用逐渐普及,但仍存在选型不当、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4)人员素质与能力:企业IT服务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技能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IT服务管理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5)持续改进与创新:企业在IT服务管理方面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动力不足,亟需摸索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本章完)第2章IT服务战略规划2.1IT服务战略制定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阐述企业IT服务战略的制定过程。该战略将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业务需求以及资源配置,以保证IT服务能够高效、稳定地支撑企业各项业务运作。2.1.1战略目标明确企业IT服务的战略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提高IT服务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IT服务成本结构,提高投资回报率;提升IT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推动企业业务创新和转型;强化IT服务团队的能力和素质。2.1.2战略分析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现状和趋势;行业竞争对手的IT服务状况;国家政策和法规要求;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内部资源状况。2.1.3战略规划基于战略目标和战略分析,制定以下方面的战略规划:IT服务架构规划:明确服务范围、服务类型和服务级别;技术路线规划: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工具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团队素质;质量管理规划:制定服务质量标准、监控和改进措施;风险管理规划: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成本控制规划: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投资效益。2.2IT服务战略实施与评估本节主要介绍企业IT服务战略的实施过程以及如何进行战略评估。2.2.1战略实施建立项目组织,明确项目职责和分工;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资源需求和预算;按照规划开展各项工作,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对项目进行持续监控,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2.2.2战略评估建立评估体系,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和评估方法;定期对IT服务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战略实施计划,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定期向企业高层报告战略实施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2.3IT服务战略调整与优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需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IT服务战略。2.3.1战略调整定期审视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保证IT服务战略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分析评估结果,识别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技术、新方法,调整IT服务战略规划;优化组织结构、流程和资源配置,以适应战略调整。2.3.2战略优化深入挖掘IT服务价值,推动业务创新和转型;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强IT服务团队建设,提升人员素质;优化成本结构,提高投资回报率;建立长效机制,保证IT服务战略的持续优化。通过以上内容,企业可以保证IT服务战略的制定、实施、评估和优化过程严谨、高效,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3章服务设计3.1服务目录管理3.1.1目标服务目录管理的目标是明确企业IT服务范围,对各项服务进行分类、描述和发布,以便于用户了解、选择和使用。3.1.2内容(1)服务分类:按照业务属性、服务对象等因素,对IT服务进行分类。(2)服务描述:详细描述每项服务的功能、功能、使用方法、费用等信息。(3)服务发布:通过服务目录平台,向用户发布最新的服务信息。(4)服务变更:对服务目录进行持续更新,以适应业务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3.2服务级别管理3.2.1目标服务级别管理的目标是保证IT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明确服务级别协议(SLA),提高用户满意度。3.2.2内容(1)服务级别协议:与用户协商确定服务的功能、可用性、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2)服务级别目标:制定具体的服务目标,如故障处理时间、服务请求响应时间等。(3)服务监控:对服务进行持续监控,保证服务级别目标的达成。(4)服务改进:根据服务监控结果,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3.3服务容量管理3.3.1目标服务容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IT服务具备足够的资源,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3.3.2内容(1)容量规划:分析业务发展需求,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IT服务的资源需求。(2)资源监控:实时监控IT服务所依赖的硬件、软件、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3)容量调整:根据资源监控结果,对服务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以满足用户需求。(4)风险管理:评估服务容量不足可能导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3.4服务连续性管理3.4.1目标服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IT服务能够快速恢复正常,降低对业务的影响。3.4.2内容(1)风险评估:分析可能导致IT服务中断的潜在风险,如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2)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风险的应急响应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操作流程。(3)备份与恢复:对关键数据、系统配置等信息进行定期备份,保证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4)演练与改进:定期进行服务连续性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根据演练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第4章服务过渡4.1变更管理4.1.1目标与原则变更管理的目标是保证IT服务变更在可控、有序的环境下进行,降低变更带来的风险,保障IT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变更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必要性原则、风险评估原则、可控性原则和记录可追溯原则。4.1.2变更流程(1)变更请求的提出与评估(2)变更方案的制定与审批(3)变更实施与监控(4)变更验收与关闭4.1.3变更管理工具与技巧(1)采用自动化工具进行变更管理(2)利用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进行变更关联分析(3)变更窗口管理(4)变更培训与沟通4.2发布管理4.2.1目标与原则发布管理的目标是保证IT服务发布顺利进行,降低发布过程中对现有服务的影响,提高发布成功率。发布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计划性原则、风险评估原则、回滚策略原则和变更记录原则。4.2.2发布流程(1)发布计划与审批(2)发布准备(3)发布实施(4)发布验收与监控(5)发布关闭4.2.3发布管理工具与技巧(1)采用自动化发布工具(2)发布窗口管理(3)蓝绿部署与灰度发布(4)发布过程中的功能监控与优化4.3项目与风险管理4.3.1项目管理(1)项目立项与策划(2)项目执行与监控(3)项目收尾与评价4.3.2风险识别与管理(1)风险识别(2)风险分析与评估(3)风险应对策略(4)风险监控与报告4.3.3项目与风险管理工具与技巧(1)采用项目管理工具进行项目进度监控(2)利用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3)建立风险库,实现风险共享与传递(4)定期进行项目与风险回顾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优化管理流程。第5章服务运营5.1事件管理5.1.1目标保证IT服务中断或异常情况得到快速、有效的响应,降低对业务的影响,保障业务连续性。5.1.2职责明确事件管理涉及的角色和职责,包括事件报告者、事件处理者、事件协调者等。5.1.3流程(1)事件报告:用户或监控系统发觉事件后,及时报告至IT服务台。(2)事件分类与初步评估:IT服务台根据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对事件进行分类和评估。(3)事件处理:事件处理者根据事件类型和优先级,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4)事件升级:如事件处理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无法在预定时间内解决,应进行事件升级。(5)事件关闭:事件解决后,进行验证和记录,关闭事件。5.1.4功能指标(1)事件响应时间:从事件报告至事件处理开始的时间。(2)事件解决时间:从事件报告至事件解决的时间。(3)事件解决率:在一定时间内成功解决的事件数量占总事件数量的比例。5.2问题管理5.2.1目标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制定并实施解决方案,防止事件再次发生,提高IT服务质量。5.2.2职责明确问题管理涉及的角色和职责,包括问题分析师、问题解决者等。5.2.3流程(1)问题识别:通过事件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识别潜在问题。(2)问题分析:问题分析师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3)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者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解决方案。(4)问题跟踪:跟踪问题解决过程,保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问题关闭:问题解决后,进行验证和记录,关闭问题。5.2.4功能指标(1)问题解决率:在一定时间内成功解决的问题数量占总问题数量的比例。(2)平均问题解决时间:从问题识别至问题解决的平均时间。5.3配置管理5.3.1目标保证IT服务所需的配置项得到有效管理,为服务运营提供准确、可靠的配置信息。5.3.2职责明确配置管理涉及的角色和职责,包括配置管理员、配置项所有者等。5.3.3流程(1)配置项识别:识别IT服务中涉及的配置项,包括硬件、软件、文档等。(2)配置项记录:记录配置项的详细信息,如版本、状态、位置等。(3)配置项变更:对配置项进行变更时,遵循变更管理流程,保证变更的可追溯性。(4)配置项审核:定期对配置项进行审核,保证配置信息的准确性。(5)配置项退役:对不再使用的配置项进行退役处理,释放资源。5.3.4功能指标(1)配置项准确率:配置项记录的准确率。(2)配置项变更成功率:成功完成的配置项变更数量占总变更数量的比例。5.4服务请求管理5.4.1目标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的服务请求处理,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5.4.2职责明确服务请求管理涉及的角色和职责,包括服务请求受理员、服务请求处理员等。5.4.3流程(1)服务请求受理:用户提交服务请求后,服务请求受理员进行初步评估和分类。(2)服务请求处理:服务请求处理员根据请求类型和优先级,采用相应的方法处理请求。(3)服务请求跟踪:跟踪服务请求处理过程,保证请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4)服务请求关闭:服务请求解决后,进行验证和记录,关闭服务请求。5.4.4功能指标(1)服务请求响应时间:从服务请求提交至处理开始的时间。(2)服务请求解决时间:从服务请求提交至解决的时间。(3)用户满意度: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用户对服务请求处理的满意度。第6章服务改进6.1服务测量与分析6.1.1测量指标本节主要阐述企业IT服务管理中涉及的关键功能指标(KPI)及测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服务请求响应时间;服务故障处理时间;服务可用性;用户满意度;成本效益分析。6.1.2数据收集与处理对收集到的服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自动化工具收集数据;数据清洗与整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可视化。6.1.3分析方法采用以下分析方法对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原因分析;敏感性分析。6.2服务报告与审计6.2.1服务报告定期以下服务报告,以便于管理人员了解服务状况:服务仪表盘报告;服务绩效报告;服务风险报告;服务合规性报告。6.2.2服务审计对IT服务进行定期审计,保证服务管理符合企业政策和相关法规要求。审计内容包括:服务流程合规性;服务功能指标;服务风险管理;服务改进措施。6.3持续服务改进6.3.1改进策略制定以下持续服务改进策略:根据服务测量与分析结果,识别改进领域;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和计划;落实改进措施,保证资源投入;评估改进效果,优化改进策略。6.3.2改进过程遵循以下步骤实施服务改进:识别问题与需求;分析原因与影响;设定改进目标;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措施;跟踪改进效果;优化服务流程。6.3.3改进措施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持续服务改进:培训与提升人员能力;优化服务流程;引入新技术与工具;强化跨部门协作;激励员工积极参与服务改进。第7章IT服务支持管理7.1常规服务支持管理7.1.1服务台管理本节主要阐述服务台在IT服务支持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包括服务请求接收、分类、分配及跟踪。服务台作为用户与IT部门之间的桥梁,保证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7.1.2事件管理事件管理旨在对突发的IT问题进行快速响应和解决,以降低对业务的影响。本节将介绍事件管理的流程、职责分配及关键绩效指标。7.1.3问题管理问题管理关注于找出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本节将阐述问题管理的流程、分析方法以及预防措施。7.1.4变更管理变更管理保证对IT基础设施的修改得到有效控制,以降低风险。本节将介绍变更管理的流程、审批机制和变更实施策略。7.1.5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对IT基础设施的组件和关系进行管理,以保证资源的准确性和可用性。本节将阐述配置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配置项识别、变更控制、状态记录等。7.2灾难恢复与备份管理7.2.1灾难恢复计划本节将介绍灾难恢复计划的内容、制定方法以及演练策略,以保证在发生灾难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IT服务。7.2.2备份策略备份策略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关键环节。本节将阐述数据备份的类型、频率、存储介质及恢复方法。7.2.3数据恢复与验证数据恢复与验证是保证备份数据可用性的重要环节。本节将介绍数据恢复的流程、验证方法以及定期审查策略。7.3知识管理7.3.1知识库建设知识库是存储、管理和共享知识的重要平台。本节将介绍知识库的建设方法、内容分类和更新策略。7.3.2知识分享与培训知识分享与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本节将阐述知识分享的方法、培训体系以及激励机制。7.3.3知识更新与优化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本节将介绍知识更新流程、优化策略以及知识管理工具的使用。第8章IT服务人力资源管理8.1人员技能与培训8.1.1技能要求(1)基础技能:IT服务人员需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基本技能。(2)专业技能:根据不同岗位,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安全管理等。(3)沟通与协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便于与其他部门及客户进行有效沟通。8.1.2培训与发展(1)入职培训:新员工入职后,进行公司文化、岗位职责、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培训,保证其尽快适应岗位工作。(2)在岗培训: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3)职业发展:为员工提供职业晋升通道,鼓励员工参加相关职业技能认证,提升个人综合素质。8.2团队组织与协作8.2.1团队组织结构(1)部门设置:设立IT服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划分不同的小组,如系统运维组、网络运维组、安全运维组等。(2)岗位职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保证团队高效运作。8.2.2团队协作(1)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包括定期召开团队会议、使用在线协作工具等,提高团队协作效率。(2)协作流程:制定协作流程,明确任务分配、进度跟踪、问题反馈等环节,保证项目顺利推进。8.3绩效考核与激励8.3.1绩效考核指标(1)服务质量:以客户满意度、故障处理及时性等指标评估服务质量。(2)工作效率:以任务完成率、工单处理速度等指标评估工作效率。(3)团队协作:以团队贡献度、协作解决问题等指标评估团队协作能力。8.3.2激励措施(1)绩效奖金: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相应的绩效奖金,激发员工积极性。(2)晋升机会: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晋升机会,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3)荣誉奖励:设立优秀员工、最佳团队等荣誉奖项,表彰优秀个人和团队。(4)员工福利:提供丰富的员工福利,如带薪年假、节日福利、员工活动等,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第9章IT服务外包管理9.1外包服务策略与规划本节主要阐述企业在进行IT服务外包过程中应遵循的策略与规划方法,以保证外包服务能够有效支撑企业业务发展需求。9.1.1外包服务目标明确企业进行IT服务外包的目标,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9.1.2外包服务范围界定外包服务的具体范围,包括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维支持等。9.1.3外包服务模式根据企业业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外包服务模式,如整体外包、部分外包、联合运维等。9.1.4风险评估与管控分析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9.2外包服务供应商选择与评估本节主要介绍如何从众多外包服务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服务商,并对其实施有效评估。9.2.1供应商筛选标准制定供应商筛选标准,包括资质、业绩、技术实力、服务能力等。9.2.2供应商评审流程设计供应商评审流程,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优质供应商。9.2.3供应商评估方法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如现场考察、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全面评估供应商的综合实力。9.2.4供应商谈判与签约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与优质供应商开展商务谈判,并签订合作协议。9.3外包服务管理与监督本节重点阐述企业在外包服务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以保证服务质量。9.3.1服务水平协议(SLA)制定详细的服务水平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证服务质量。9.3.2服务监督与评价建立服务监督与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9.3.3变更管理针对外包服务过程中的变更,制定严格的变更管理流程,保证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9.3.4信息安全与保密加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保证企业信息资产安全。9.3.5供应商绩效考核设立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