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_第1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_第2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_第3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_第4页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页(共22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潍坊期末)亚硝酸盐是一级致癌物、其一种作用原理是将DNA链上的腺嘌呤(A)氧化为次黄嘌呤(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负性:N>C>H B.物质A中含有14个σ键 C.NO2-含有1个D.I中N原子结合H+的能力①>②2.(2024秋•潍坊期末)量子化学大师鲍林引入电负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机理。下列事实不能从元素的电负性角度解释的是()A.沸点:H2O>H2S B.还原性:I﹣>Cl﹣ C.熔点:SiH4>CH4 D.B2H6中H为﹣1价3.(2023秋•青岛校级期末)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B.分子的稳定性:HF<HCl<HBr<HI C.第二电离能:Cu<Ni D.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4.(2023秋•青岛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序顺序中正确的是()A.元素第一电离能:N<O<F B.元素电负性:C<H<O C.离子半径:Al3+>Na+>S2﹣ D.未成对电子数:Cr>Mn>Cl5.(2023秋•烟台期末)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选项性质差异结构因素A键能:F—F键<Cl—Cl键电负性B稳定性:H2O>H2S半径:O<SC酸性:HClO3<HClO4羟基极性D沸点:正戊烷>新戊烷分子间作用力A.A B.B C.C D.D6.(2023秋•临沂期末)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Z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11,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YXZA.Y的常见化合价有﹣1、﹣2 B.常温常压下,Z单质为气态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7.(2023秋•德州期末)阻燃剂FR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P元素的化合价均为+5价 B.第一电离能:N>O>C C.基态C原子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D.该化合物中所有元素都分布在p区8.(2024秋•潍坊期中)一种催化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中Cu的化合价为+1价 B.电负性:P>Cl>C C.原子半径:Cl>P>C D.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有1种空间运动状态9.(2023秋•日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3和BF3均是非极性分子 B.基态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位于第5周期ds区 C.H2O(g)热稳定性比H2S(g)高的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D.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推出钙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的第一电离能10.(2023秋•正定县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不能通过比较氟元素和氯元素的电负性进行解释的是()A.氟化氢分子的极性强于氯化氢分子的极性 B.F—F键的键能小于Cl—Cl键的键能 C.NF3的键角比NCl3的小 D.气态氟化氢中存在(HF)2,而气态氯化氢中是HCl分子11.(2023秋•威海期末)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单质熔点、沸点最高 B.ZY2和WY2均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不同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 D.X、Z的简单氢化物均能与各自某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12.(2023秋•崂山区校级期末)同一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Y、Z的部分逐级电离能(Ⅰ)数据如下表:I/(kJ•mol﹣1)I1I2I3I4I5I6I7X1402.328564578.17475.094455326764360Y1313.93388.35300.57469.2109901332771330Z1681.03374.26050.48407.7110231516417868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Y、Z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且X的原子序数最大 B.X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 D.基态Z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中有5个电子13.(2023秋•即墨区期末)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合成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为:O>C B.反应物→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和C=O键的断裂 C.甲→乙过程吸收能量,且E为该过程正向的活化能 D.该反应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14.(2024春•青岛期末)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与S2﹣半径:K+>S2﹣ B.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O>N>C>S C.KNO3和K2S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与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第4周期元素有3种15.(2024春•青岛期末)短周期元素X、Y、Z、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这四种元素的价电子总数为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YZ……MA.X、Y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ⅡA族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M D.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16.(2024春•济南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硬度:金刚砂(SiC)>硅(Si) B.C—H的反应活性:CH2(COOH)2<CH3COOH C.沸点:硫氰酸(H—S—C=N)<异硫氰酸(H—N=C=S) D.第一电离能:I1(Br)>I1(As)>I1(Se)17.(2024春•崂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离子对应的钾盐易溶于水,常被用来鉴别Z元素的某种离子。其中X、Y、Z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元素,X、Y为相邻元素,Z原子核外电子数是X、Y原子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Y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只有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第一电离能 B.简单氢化物沸点:X<Y C.该离子能与Z3+生成蓝色沉淀 D.该离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18.(2019秋•兰陵县期末)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I1I2I3I4…R7401500770010500…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R的最高正价为+3价 B.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 D.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19.(2024•日照二模)利用α粒子轰击不同原子,可获得核素abM和cdA.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M>Z B.cdZC.原子半径:M<Z D.ZM2与N320.(2024•潍坊二模)SiCl4的水解反应可用于军事工业中烟雾剂的制造,其部分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iCl4为非极性分子 B.电负性:O>Cl>H>Si C.沸点:SiCl4大于SiH4 D.过程①中Si的sp3杂化轨道接纳O的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高二同步经典题精炼之元素性质及变化规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ADADDAAB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CBCBBD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秋•潍坊期末)亚硝酸盐是一级致癌物、其一种作用原理是将DNA链上的腺嘌呤(A)氧化为次黄嘌呤(I)。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负性:N>C>H B.物质A中含有14个σ键 C.NO2-含有1个D.I中N原子结合H+的能力①>②【答案】B【分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B.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中含一个σ键;C.NO2-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5+1-2×22=1,即含有1对孤对电子,离子中含有1个3原子、D.①的N原子为sp2杂化,②的N原子为sp3杂化。【解答】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N>C,另电负性:C>H,所以:电负性:N>C>H,故A正确;B.由图可知,物质A中含有3个N—Hσ键、9个C—Nσ键,2个C—Cσ键,2个C—Hσ键,共含有含有16个σ键,故B错误;C.NO2-中N的孤电子对数为5+1-2×22=1,即含有1对孤对电子,离子中含有1个3原子、4电子的大π键,即D.①的N原子为sp2杂化,②的N原子为sp3杂化,故①的N原子结合H+离子能力强,Ⅰ中N原子结合H+的能力①>②,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化学键形成的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2.(2024秋•潍坊期末)量子化学大师鲍林引入电负性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机理。下列事实不能从元素的电负性角度解释的是()A.沸点:H2O>H2S B.还原性:I﹣>Cl﹣ C.熔点:SiH4>CH4 D.B2H6中H为﹣1价【答案】C【分析】A.O的电负性较大,导致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其沸点升高;B.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C.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D.B的电负性小于H,所以B2H6中H为﹣1价。【解答】解:A.O的电负性较大,导致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其沸点升高,所以沸点:H2O>H2S与电负性应该,故A错误;B.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I﹣>Cl﹣与电负性有关,故B错误;C.SiH4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H4,分子间作用力也大于CH4,所以熔点:SiH4>CH4,与电负性大小无关,故C正确;D.B的电负性小于H,所以B2H6中H为﹣1价,与电负性有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负性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3.(2023秋•青岛校级期末)下列元素或化合物的性质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B.分子的稳定性:HF<HCl<HBr<HI C.第二电离能:Cu<Ni D.第四周期元素中,锰原子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答案】A【分析】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进行分析;B.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进行分析;C.根据构造原理进行分析;D.根据第四周期元素中,当价电子的各个能级处于半充满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进行分析。【解答】解:A.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F、Cl、Br、I是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I,所以分子的稳定性:HF>HCl>HBr>HI,故B错误;C.Ni是28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N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84s2,Ni的第二电离能是从Ni+的1s22s22p63s23p63d84s1的结构再失去一个4s电子变为1s22s22p63s23p63d8的结构,Cu是29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Cu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104s1,其第二电离能是从Cu+的1s22s22p63s23p63d10的稳定结构再失去一个电子变为不稳定的结构,故第二电离能很大,故第二电离能:Cu>Ni,故C错误;D.第四周期元素中,当价电子的各个能级处于半充满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目最多,即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4s1时含有的未成对电子数目是6,是最多的,该元素是24号Cr元素;锰是25号元素,基态Mn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是3d54s2,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是5个,不是最多,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4.(2023秋•青岛校级期末)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排序顺序中正确的是()A.元素第一电离能:N<O<F B.元素电负性:C<H<O C.离子半径:Al3+>Na+>S2﹣ D.未成对电子数:Cr>Mn>Cl【答案】D【分析】A.同一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当元素处于第ⅤA时,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处于轨道的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C.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对于电子层结构不同的离子,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就越大;D.24号Cr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54s1,有6个未成对电子;25号Mn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54s2,有5个未成对电子;17号Cl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s23s5,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解答】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第ⅤA原子核外电子处于轨道的半充满的稳定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同一周期相邻元素,故元素第一电离能:O<N<F,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就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H<C<O,所以元素的电负性:H<C<O,故B错误;C.对于电子层结构不同的离子,离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就越大;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故三种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S2﹣>Na+>Al3+,故C错误;D.24号Cr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54s1,有6个未成对电子;25号Mn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d54s2,有5个未成对电子;17号Cl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3s23s5,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故三种元素的为成对电子数关系为:Cr>Mn>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5.(2023秋•烟台期末)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错误的是()选项性质差异结构因素A键能:F—F键<Cl—Cl键电负性B稳定性:H2O>H2S半径:O<SC酸性:HClO3<HClO4羟基极性D沸点:正戊烷>新戊烷分子间作用力A.A B.B C.C D.D【答案】A【分析】A.F原子的半径小于Cl的原子半径;B.由于半径O<S,则键长:O—H<S—H,键能:O—H>S—H;C.含氧酸分子的结构中含非羟基(羟基为—OH)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D.正戊烷和新戊烷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新戊烷支链多,对称性好,分子间作用力小。【解答】解:A.F原子的半径小于Cl的原子半径,所以键长F—F<Cl—Cl,故键能:F—F<Cl—Cl,与原子的电负性无关,故A错误;B.由于半径O<S,则键长:O—H<S—H,键能:O—H>S—H,使得稳定性:H2O>H2S,故B正确;C.含氧酸分子的结构中含非羟基(羟基为—OH)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所以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HO)mRO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酸性越强,酸性由强到弱:HClO3<HClO4,故C正确;D.正戊烷和新戊烷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由于新戊烷支链多,对称性好,分子间作用力小,所以沸点较低,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6.(2023秋•临沂期末)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Z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11,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YXZA.Y的常见化合价有﹣1、﹣2 B.常温常压下,Z单质为气态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D【分析】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Z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11,由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Z比W的最外层电子数多3个,则W为C元素,Z为Cl元素,X为P元素,Y为O元素。【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Y为O元素,常见化合价有﹣1、﹣2,故A正确;B.Z为Cl元素,常温常压下,Z单质Cl2为气态,故B正确;C.Y为O元素,W为C元素,二者为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O>C,常温下H2O呈液态,CH4呈气态,则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CH4,故C正确;D.X为P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3PO4是中强酸,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7.(2023秋•德州期末)阻燃剂FR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P元素的化合价均为+5价 B.第一电离能:N>O>C C.基态C原子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 D.该化合物中所有元素都分布在p区【答案】D【分析】A.依据电负性大小判断;B.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Ⅴ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基态C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D.H位于s区。【解答】解:A.依据图示,P与O、N形成共价键,电负性小于O、N,所以5对共用电子对偏移P,P显+5价,故A正确;B.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族、Ⅴ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N>O>C,故B正确;C.基态C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占据4个轨道,所以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故C正确;D.H位于s区,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性质,明确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熟悉元素电离能、电负性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8.(2024秋•潍坊期中)一种催化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中Cu的化合价为+1价 B.电负性:P>Cl>C C.原子半径:Cl>P>C D.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有1种空间运动状态【答案】A【分析】A.该配合物中P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u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所以Cu形成的3个化学键中,其中2个P—Cu键都是配位键;B.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D.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空间运动状态=轨道类型。【解答】解:A.该配合物中P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u原子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所以Cu形成的3个化学键中,其中2个P—Cu键都是配位键,催化剂中Cu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B.非金属性:Cl>P>C,电负性:Cl>P>C,故B错误;C.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P>Cl>C,故C错误;D.基态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空间运动状态6,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元素周期律内涵、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9.(2023秋•日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3和BF3均是非极性分子 B.基态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位于第5周期ds区 C.H2O(g)热稳定性比H2S(g)高的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D.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推出钙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的第一电离能【答案】A【分析】A.SO3和BF3分子中S和B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3,属于sp2杂化;B.基态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C.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D.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虽然钙排在钠的前面,但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比钙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要小,因此钠的金属性要比钙强。【解答】解:A.SO3和BF3分子中S和B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3,属于sp2杂化,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A正确;B.基态钯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0,位于第5周期d区,故B错误;C.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无关,与共价键的键能有关,则H2O(g)热稳定性比H2S(g)高的原因是水分子中氢氧键的键能大,故C错误;D.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虽然钙排在钠的前面,但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比钙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要小,因此钠的金属性要比钙强,但是钙在水溶液中形成水合离子的倾向比钠大,即钙的标准电极电位比钠要负,所以钙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0.(2023秋•正定县校级期末)下列事实不能通过比较氟元素和氯元素的电负性进行解释的是()A.氟化氢分子的极性强于氯化氢分子的极性 B.F—F键的键能小于Cl—Cl键的键能 C.NF3的键角比NCl3的小 D.气态氟化氢中存在(HF)2,而气态氯化氢中是HCl分子【答案】B【分析】A.根据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F—H键的极性大于Cl﹣H键的极性,进行分析;B.根据F原子半径小,电子云密度大,两个原子间的斥力较强,F—F键不稳定进行分析;C.根据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电子对间排斥力减小,键角小进行分析;D.根据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F的电负性大于Cl的电负性,F—H键的极性大于Cl﹣H键的极性,导致HF分子极性强于HCl,故A正确;B.F原子半径小,电子云密度大,两个原子间的斥力较强,F—F键不稳定,因此F—F键的键能小于Cl—Cl键的键能,与电负性无关,故B错误;C.NF3和NCl3的立体构型都是三角锥形,NF3的键角比NCl3的小,是因为F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电子对间排斥力减小,键角小;Cl的电负性比F小,对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比F小,NCl3键角比NF3更大,故C正确;D.氟的电负性大于氯的电负性,与氟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可以与另外的氟原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气态氟化氢中存在(HF)2,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1.(2023秋•威海期末)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单质熔点、沸点最高 B.ZY2和WY2均具有漂白性,漂白原理不同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X D.X、Z的简单氢化物均能与各自某种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答案】C【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为氧元素,根据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为氯元素;据此分析。【解答】解:A.4种元素的单质中,常温下Z的单质硫是固体,其余均是气体,Z单质硫的熔、沸点最高,故A正确;B.ZY2为SO2,WY2为ClO2,二者都有漂白性,但二氧化硫为化合型漂白,二氧化氯为氧化型漂白,漂白原理不同,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无法判断,故C错误;D.X为氮元素,简单氢化物为氨气,显碱性,可与N的氧化物五氧化二氮的水化物硝酸反应,Z为硫元素,简单氢化物为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与S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水化物亚硫酸反应生成硫单质沉淀,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2.(2023秋•崂山区校级期末)同一短周期的主族元素X、Y、Z的部分逐级电离能(Ⅰ)数据如下表:I/(kJ•mol﹣1)I1I2I3I4I5I6I7X1402.328564578.17475.094455326764360Y1313.93388.35300.57469.2109901332771330Z1681.03374.26050.48407.7110231516417868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Y、Z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且X的原子序数最大 B.X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 D.基态Z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中有5个电子【答案】B【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到第五电离能之间变化不大,,第六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元素原子很难失去第6个电子,所以X最外层有5个电子;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第一到第六电离能之间变化不大,第七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元素原子很难失去第七个电子,则Y最外层有6个电子,应为第ⅥA族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第一到第七电离能之间变化不大,故最外层为7个电子,应为第ⅦA族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均较高,对比短周期主族元素电离能数据,应该为第二周期的三种元素,且X第一电离能大于Y,故X、Y、Z为N、O、F。【解答】解:A.根据分析,X、Y、Z在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且Z的原子序数最大,故A错误;B.X为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故B正确;C.Y为O,不存在最高正化合价+6价,故C错误;D.Z为F,基态Z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中有7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3.(2023秋•即墨区期末)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合成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为:O>C B.反应物→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和C=O键的断裂 C.甲→乙过程吸收能量,且E为该过程正向的活化能 D.该反应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答案】C【分析】A.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变大,第一电离能变大,其中第ⅡA、ⅤA族元素反常,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B.反应物→CH3COOH过程中,CH4断裂C﹣H键,CO2断裂C=O键;C.甲→乙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释放能量;D.图中分析,1molCH4和1molCO2反应元素全部生成1molCH3COOH。【解答】解:A.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为:O>C,故A正确;B.反应物→CH3COOH过程中,CH4断裂C﹣H键,CO2断裂C=O键,故B正确;C.由图可知,甲→乙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释放能量,故C错误;D.图中分析,1molCH4和1molCO2反应元素全部生成1molCH3COOH,反应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机理,侧重考查学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化学键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14.(2024春•青岛期末)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与S2﹣半径:K+>S2﹣ B.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O>N>C>S C.KNO3和K2S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D.与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第4周期元素有3种【答案】D【分析】A.K+与S2﹣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B.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C.KNO3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K2S中只含离子键;D.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数3,结合原子结构分析判断。【解答】解:A.K+与S2﹣的电子层数相同,则K+与S2﹣半径:K+<S2﹣,故A错误;B.非金属性O>N>S>C,电负性,O>N>S>C,故B错误;C.KNO3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K2S中只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D.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数3,与基态氮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第4周期元素有Mn、Co、As3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半径、电负性、化学键存在、原子结构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15.(2024春•青岛期末)短周期元素X、Y、Z、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这四种元素的价电子总数为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YZ……MA.X、Y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B.Z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ⅡA族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M D.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C【分析】由题给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四种元素的价电子总数为19,可知Y为O元素,M为S元素,X为N元素,Z为Mg元素,以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X、Y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O2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故A正确;B.Mg元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因而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ⅡA族,故B正确;C.氢化物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元素的非金属性无关,如非金属性:O>S,沸点:H2O>H2S,故C错误;D.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硫酸是强酸,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比较简单,根据题给信息推断元素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6.(2024春•济南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硬度:金刚砂(SiC)>硅(Si) B.C—H的反应活性:CH2(COOH)2<CH3COOH C.沸点:硫氰酸(H—S—C=N)<异硫氰酸(H—N=C=S) D.第一电离能:I1(Br)>I1(As)>I1(Se)【答案】B【分析】A.从键长角度分析,键长越长,键越容易断裂,硬度越小;B.C—H的活性可以从极性角度考虑,吸电子基团能使C—H极性增大,更容易反应,活性更大;C.两者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晶体类型都一样,从是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角度分析;D.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总体上是递增,但存在轨道半满时比相邻的元素高的情况。【解答】解:A.由于键长Si—C键<Si—Si键,硬度金刚砂(SiC)>硅(Si),故A正确;B.由于—COOH为吸电子基团,会使与它连在同一C上的C—H键极性增强,反应活性增大,CH2(COOH)2中有2个—COOH基团,而CH3COOH只有1个—COOH基团,故前者的C—H极性更大,C—H的反应活性:CH2(COOH)2>CH3COOH,故B错误;C.硫氰酸(H—S—C=N)和异硫氰酸(H—N=C=S)都是分子晶体,组成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由于异硫氰酸(H—N=C=S)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硫氰酸(H—S—C=N)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沸点:硫氰酸(H—S—C=N)<异硫氰酸(H—N=C=S),故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总体上递增,但因AS的4p轨道呈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其第一电离能相邻的Se,故第一电离能:I1(Br)>I1(As)>I1(Se),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中常见的第一电离能、熔沸点、硬度等基础考点,另外还设置了与极性有关的选项,使题目有一定综合性,题目难度中等。17.(2024春•崂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离子对应的钾盐易溶于水,常被用来鉴别Z元素的某种离子。其中X、Y、Z为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三种元素,X、Y为相邻元素,Z原子核外电子数是X、Y原子质子数之和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Y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只有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的第一电离能 B.简单氢化物沸点:X<Y C.该离子能与Z3+生成蓝色沉淀 D.该离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1:1【答案】C【分析】根据离子结构图知Z显+3价,X、Y之间通过三键形成XY﹣阴离子,与Z3+形成配位键,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为相邻元素,则X、Y分别是第ⅣA族、第ⅤA族的碳、氮元素,Z原子核外电子数是X、Y原子质子数之和的2倍,Z是铁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A.Y是氮,与氮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只有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氮的第一电离能,故A正确;B.X、Y简单氢化物分别是CH4、NH3,均是分子晶体,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更高,故B正确;C.该离子是[Fe(CN)6]D.该离子中含有12个σ键、12个π键,个数比为1:1,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侧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