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第二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第1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这一烟火表演消耗了大量的化学能,烟火中不同的色彩是燃烧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的。化学变化的特征:
化学变化中除有新物质生成外,常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利用化学反应:一是制取新物质;二是利用反应中的能量.一方面,用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放热来说明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人们利用这些化学反应获取能量;另一方面,用CaCO3经过高温煅烧分解生成CaO来阐述热能对化学反应的支持作用,人们利用热能来完成常温下很难发生的化学反应。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它们的制品的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从何而来?与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石灰石经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分解反应中起什么作用?问题探究:化学键:复习提问:相邻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拆开1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kJ/mol。键能:
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是什么?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
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H→H2中能量如何变化?
1molH2中含有1molH-H,在250C,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放出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吸收436kJ的能量。
C-H→CH4中能量如何变化?
1molCH4中含有4molC-H,在250C,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C-H要放出415kJ的能量,而断开1molCH4中所有C-H要吸收415kJ×4=1660kJ的能量。
E(kJ/mol)反应历程H2+Cl22H
+2Cl2HCl△E=183kJ/mol-436kJ/mol(H2)-243kJ/mol(Cl2)
2×431kJ/mol=862kJ/mol以H2+Cl2
==2HCl反应为例: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吸收能量E1释放能量E2反应物生成物当E1>E2为吸热反应当E1<E2为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能量守恒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小结:
决于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反应物的总能量高生成物的总能量低放出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吸收能量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放热吸热
从整体考虑的角度出发小结:能量公式化E(反应物)=E(生成物)+Q(能量守恒定律)E(反应物)-E(生成物)=QQ>0为放热反应Q<0为吸热反应释放能量:势能动能转化为提供能量: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势能1、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2、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总键能的大小判断吸热还是放热反应的方法: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吸收能量小结:1、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2、反应中要遵循能量守恒。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如果二者能量比较接近则放热和吸热不明显。12g石墨与O2反应生成CO2放出393.51KJ热量;12g金刚石与O2反应生成CO2放出395.41KJ热量,试比较,石墨与金刚石哪个稳定?比较相同状态、相同数量的金刚石和石墨,与O2完全反应,生成相同状态、相同数量的CO2,金刚石释放出的热量更多,说明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不稳定思考:1.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练习A2.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释放能量还是吸收能量取决于
。吸收能量放出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3、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
能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化学反应
能量。放出吸收4、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B、B的能量一定高于D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C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①质量守衡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相互转化,但是其总质量保持不变。②能量守衡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变为另一种能量,但是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③质能守恒定律:质量与能量是相互联系的。(E=mc2)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实验2-1、铝条和盐酸的反应实验步骤眼睛看到的现象用手触摸的感觉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溶液向含有盐酸溶液的试管中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结论铝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有温热感铝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是放热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将20gBa(OH)2•8H2O晶体研细后与10gNH4Cl在烧杯中混合,并将烧杯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立即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用手触摸烧杯下部用手拿起烧杯实验2-2、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NH3生成烧杯变凉反应吸热,体系温度降低玻璃片粘在烧杯底部体系温度降低,使水结冰了整个实验中有哪些创新之处?反应物
及用量酸HNO350mL1mol/LHCl50mL1mol/LHCl50mL1mol/L碱
NaOH50mL1mol/LNaOH50mL1mol/LKOH50mL1mol/L
混合前温度室温室温室温混合后温度t1t2t3
结
论HNO3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HCl与KOH发生中和反应时放热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热量
实验2-3为什么强酸与强碱发生反应时都会放出热量?思考与交流1:
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NO3+NaOH=NaNO3+H2O,H++OH-=H2OHCl+NaOH=NaCl+H2O,H++OH-=H2OHCl+KOH=KCl+H2O,H++OH-=H2O
三个化学方程式不同,但反应本质都是H+与OH-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H++OH-=H2O。
所以,可提出推测,即中和反应都放热。由于三个反应中H+和OH-离子的量都相等,则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故放出的热量也相等(在上述三个实验中,温度上升的幅度接近)。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思考与交流2: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如果要通过实验来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你准备如何设计并进行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后放出的热量等于溶液和容器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测定一定量酸与碱中和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求算中和热。1摩/升盐酸和1.1摩/升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可以近似作为1克/毫升。所以50毫升1摩/升盐酸的质量m1=50克,50毫升1.1摩/升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m2=50克,中和后生成的溶液质量为m1+m2=100克,它的比热为c,量热器(测定热量的仪器,有保温隔热的作用)的热容为C0(焦/开)。若溶液温度的变化是t2-t1,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Q=[(m1+m2)c+mC0](t2-t1)(1)用隔热装置,尽量减少热量散失;(2)酸碱的量要准确:a、浓度要越精确越好b、量体积的容器越精确越好,最好用移液管(3)温度计越精确越好(4)注意控制反应时间(5)多做几次,取平均值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吸热反应C+CO2C+H2OH2+CuOBa(OH)2·8H2O+NH4ClFe+H2O(g)Na2CO3·10H2O+NH4NO3
大部分分解反应科学视野: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本质相同,都是放热反应。只是二者条件不同,且前者更加合理有效。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与体外的燃烧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阅读教材:1、社会发展与能源利用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柴草时期化石能源时期多能源结构时期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煤,也叫煤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燃料之一,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石油不仅是重要的化石燃料,还是宝贵的工业原料。天然气一般是指在底下形成的可燃性气体。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核能英国的原子能发电站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实质上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它的典型特征是可以把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其工作原理是,当太阳光照射到硅电池板后,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建静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电子、空穴分带不同的电荷而被分离在两边形成“光生电压”,即“光电效应”。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太阳能发电站风能其他新能源其他新能源阿里地区地热田其他新能源羊八井地热电站其他新能源江厦潮汐试验电站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CD练习:2.在反应H2+Cl2
=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C.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BD3、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的分解要吸收能量,试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解析:形成4molH-O键和2molC=O键释放的能量比断裂4molC-H键和2molO=O键所吸收的能量高,因此放出热量。断裂4molH-O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2molH-H键和1molO=O键放出的能量高,因此要吸收能量。B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2Q1+Q2>4Q3B.2Q1+Q2<4Q3
C.Q1+Q2<Q3D.Q1+Q2=Q3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思考与交流】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这种能量的变化通常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那么有没有以电能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呢,试举例说明。水电17.6%其他1.2%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火力81.2%【火力发电原理及过程】思考:火力发电的过程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化学能(燃料)燃烧热能蒸汽
机械能(涡轮机)发电机电能思考:火力发电有什么缺点?1.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会造成能源危机2.煤炭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3.经多次转换,能量损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直接?
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实验2一4
稀H2SO4ZnCu现象:解释:Zn片上有气泡(H2),Zn片逐溶解;Cu片无明显现象。Zn+2H+==Zn2++H2↑
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硫酸溶液中,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实验2-4
稀H2SO4ZnCu现象:解释:
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Cu片上有气泡(H2);电流计指针偏转。?G【实验现象剖析】
Zn片逐渐溶解但无气泡;Cu片上有气泡(H2);电流计指针偏转。
指针偏转,说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说明发生了电子定向移动。Zn比Cu活泼,用导线连在一起时,Zn片失去的电子(Zn-2e-
=Zn2+)变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经导线流向Cu片,溶液中的H+由于电场作用下移向Cu片得电子被还原成H2(2H++2e-
=H2↑)整个装置能量是怎样转化的?一、原电池1.定义: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电源2.正负极:+-负极:电子流进(或电流流出)的一极正极:电子流出(或电流流进)的一极3.电极反应:电极材料原电池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发生的反应Zn片Cu片电极总离子反应负极正极Zn-2e-=Zn2+2H++2e-=H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Zn+2H+=Zn2++H2↑(两个电极反应之和)小结:负极失去电子的一极氧化反应活性强正极得到电子的一极还原反应活性弱e-↑e-→e-↓⊕_外电路:内电路: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负极→正极e-这样整个电路构成了闭合回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4.工作原理:正极→负极
ⅠH2SO4(aq)CuSO4(aq)ZnCu负极():.正极():.总反应式:.负极():.正极():.总反应式:.课堂练习:请在图上标出电子的流动方向和电流方向,并判断正负极,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AgFeIe-e-IFeAgFe-2e-=Fe2+2H++2e-=H2↑Fe+2H+=Fe2++H2↑ZnCuZn-2e-=Zn2+
Cu2++2e-=CuZn+Cu2+
=Zn2++
Cu回忆思考:通过以上实验想想原电池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又有哪些组成:两电极、导线、电解质溶液以及容器构成条件猜想:电极有关-----相同的电极材料导线有关-----切断导线电解质溶液有关-----非电解质不可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结论: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其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作正极可以结论: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结论:整个装置构成闭合电路不可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结论:电极材料均浸入的是电解质溶液不可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结论: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u不可5.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其中一种为能导电的非金属,如“碳棒”)作电极
其中较活泼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正极一般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作用);特殊AI-Mg-NaOH是Al作负极Fe-Cu-HNO3(浓)是Cu作负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酒精、蔗糖、四氯化碳不行AAAAAAZnCuFeC(石墨)ZnCuZnZnFeCuSiC(石墨)稀H2SO4CuSO4溶液稀H2SO4
稀H2SO4
ABCDZnCuA稀H2SO4
酒精稀H2SO4
EFGH√√√习题一:原电池的判断×××××1.722.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A.Mg
B.Fe
C.Al
D.Cu原电池的工作原理B3.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A.不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大D.逐渐变小C习题二4.如图装置,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A、A是锌,B是铜,C为稀H2SO4
B、A是铜,B是锌,C为稀硫酸C、A是铁,B是银,C为AgNO3溶液D、A是Ag,B是铁,C为AgNO3溶液ACABD习题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习题三5.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A.a>b>c>dB.a>c>d>bC.c>a>b>dD.b>d>c>aB利用原电池电极判断金属性强弱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电子流进的一极是正极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归纳小结】5、电极反应现象:
不断溶解,质量减少为负极;有气体产生,或质量增加或不变为正极3、根据内电路离子移动的方向判断:阳离子移向的一极为正极,阴离子移向的为负极①制作化学电源②加快反应速率:
例如,实验室制H2时,由于锌太纯,反应一般较慢,可加入少量CuSO4以加快反应速率。③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④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及防止钢铁的腐蚀。
钢铁中含有碳,可与Fe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钢铁遭到腐蚀6.原电池原理的应用:.通常在轮船的尾部和在船壳的水线以下部分,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请解释原因。学以致用思考题原因:轮船的船身一般是用铁做的,装上锌块后,铁跟锌形成原电池,此时锌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掉,而铁作为正极被保护起来不受腐蚀。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空气电池锂电池(1)干电池的构造是什么样的?(2)干电池的负极和正极分别是什么?电解质溶液又是什么?(3)干电池使用久了会发生什么现象?思考题(4)什么叫做充电电池?铅蓄电池的构造是什么样的?(5)铅蓄电池负极和正极分别是什么?电解质溶液又是什么?(6)废旧电池是否应该回收?为什么??干电池
上图是锌-锰干电池负极:Zn--2e-==Zn2+正极(C):2NH4++2e-==2NH3↑+2H2↑
体积小、性能好的碱性锌-锰电池应运而生。这类电池的重要特征是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变为离子导电性更好的碱性,负极也由锌片改为锌粉,反应面积成倍增长,使放电电流大幅度提高。铅蓄电池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PbO2+4H++SO42-+2e-==PbSO4↓+2H2O总反应:Pb+PbO2+2H2SO4==PbSO4+2H2O放电锂电池
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用锂作为电池的负极,跟用相同质量的其他金属作负极相比较,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新型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负极:2H2-4e-+4OH-==4H2O正极:O2+2H2O+4e-==4OH-总反应:2H2+O2==2H2O电极:多孔镍电解质:KOH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速率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反应进行的快,有的进行的慢。较慢较快很慢很快石油的形成定向爆破新概念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以上的判断方法都是定性地描述反应的快慢。而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定量地描述一个反应的快慢。新问题什么是定性?什么是定量?例如: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1)光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新问题那么化学上又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呢?学科链接在物理中我们是如何定量地判断一个物体移动速度快慢的?用速度来描述: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的大小v
=△s△t一、化学反应速率1.定义:2.表达式:3.单位: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v=ΔtΔc=ΔnvΔtmol/(L.s)=60mol/(L.min)注意①V是单位时间内c的改变量表示,不是用n的改变量表示②V是表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非瞬时速率。例题1.
在某一化学反应中,生成物B的浓度在5s内从0.5mol/L变成2.0mol/L,在这5s内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例题2.
一个5L的容器中,盛入8.0mol某气体反应物,5min后,测得这种气体反应物还剩余6.8mol,这种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0.3mol/(L·S)0.048mol/(L·min)反应:N2+3H22NH3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完成表格并求在2s内的这个反应的平均率。高温、高压催化剂时间N2H2NH3t=0s2mol/L6mol/L0mol/Lt=2s2mol/LV(B)1mol/L3mol/L思考与发现0.5mol/(L·s)1.5mol/(L·s)1.0mol/(L·s)思考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方程式中它们的计量数之比有什么关系?思考2
:这个反应用哪种物质表示时其速率最快?例题3已知4NH3+5O2=4NO+6H2O,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4/5V(NH3)=V(O2)
4/5V(NH3)=V(H2O)C.5/6V(O2)=V(H2O)D.4/5V(O2)=V(NO)D例题4
反应A+3B=2C+2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v(A)=0.3mol/L·s(2)v(B)=0.6mol/L·s(3)v(C)=0.4mol/L·s(4)v(D)=0.45mol/L·s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1)>(4)>(2)=(3)新问题对于下列反应,你是希望其反应速率越快越好还是越慢越好?■钢铁腐蚀■食物腐坏■炼钢■合成氨经验链接1.在相同条件下,钠和镁同时与水反应,谁反应的更快?为什么?2.你家里的酸奶通常放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内因)温度、催化剂等(外因)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现象结论热水中常温冷水中产生气泡速率增大,带火星火柴复燃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有气泡冒出产生气泡速率减小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2H2O2=2H2O
+O2实验2-5结论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现象结论加入MnO2加入FeCl3不加其他试剂气泡冒出速率增大气泡冒出速率增大有气泡冒出,较慢MnO2能加快反应速率FeCl3能加快反应速率无催化剂反应较慢实验2-6结论2:加入催化剂(正)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思考与交流1.请预计大理石(CaCO3
)分别与0.1mol/L和1mol/L的盐酸反应的快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结论3: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2.块状CaCO3、粉末状CaCO3与0.1mol/L的盐酸反应谁快谁慢?为什么?结论4:增大固体表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接触充分).课堂练习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有2mol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下列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此时SO2为0.4mol.那么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物质的量是()A.1.6molB.1.2molC.>1.6molD.<1.2molD思考与交流SO2、O2结论5: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来说,压强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减小HCl、NaOH本质是通过影响c来影响v思考:恒容时,向反应2SO2+O22SO3充入N2气,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变化?若恒压时向反应2SO2+O22SO3充入N2时化学反应速率又该如何变化?思考与交流恒温恒容下通入稀有气体,v不变恒温恒压下通入稀有气体,v减少2、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与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A.10℃20mL3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C.20℃10mL4mol/L的X溶液D.10℃10mL2mol/L的X溶液C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B.滴加少量的硫酸铜溶液C.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E.滴加一定量硫酸钠溶液F.增加压强C、E、F课堂练习4.对于反应M+N=P,如果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为原来的3倍。在10℃时完成反应的10%需要54min,将温度提高到40℃完成反应的10%需要的时间为多少?V(升温后)=340–1010×V(升温前)=27V(升温前)T=54min÷27=2min5.在某温度时,在2L的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由图得,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1.0
0.8
0.6
0.4
0.2123450.90.70.2minmolXYZX+3Y2Z0.05mol/L·min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①2H2+O2=2H2O
已知:2mol1mol
②2SO2+O22SO3
已知:2mol1mol
点燃催化剂△2mol?<2mol?思考:我们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能否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由上可知可逆反应进行得不完全,正、逆向反应同时同条件进行。化学反应物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存在一定的化学反应限度。其实任何化学反应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可逆性),反应物不可能完全参加了反应,有些能进行地较彻底(非可逆反应),有些反应是不彻底的,甚至是可逆的(可逆反应)。结论三、化学反应限度1.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N2+3H22NH3催化剂高温高压2SO2+O22SO3催化剂高温√×√×14CO2、14C、14CO14CO2+CCO,达到化学平衡后,平衡混合物中含14C的粒子有
。
Cd+2NiO(OH)+2H2OCd(OH)2+2Ni(OH)2放电充电2H2OH2↑+O2↑电解点燃2.化学平衡的建立:3.化学平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条件、前提、本质、现象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平衡特征:逆等动定变: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V正=V逆不等于零:平衡时正逆反应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是动态平衡。:平衡时,各组分含量保持恒定:条件改变(T/C/P),平衡移动其中,“等”和“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表演技能训练(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学院《服饰配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 2025年江西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Module 7Unit 2 Writing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试题及答案
- 解除车辆质押合同范本
- 2025年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练习题库(含答案)
- X射线衍射仪(XRD)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强基计划解读 课件-2024届高三下学期主题班会
- 认识常用电子元件图解
- DB21-T 3413-2021地下工程自防护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技术规程
-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 团队沟通与协作培训
- 美的社会责任报告2023
- 2021年4月自考0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2019外研社王嫣演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