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电工技术4.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1正弦量正弦量:若电压和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则称为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正弦,电压和正弦电流统称为正弦量或正弦交流电。正弦交流电流表达式为:交流量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例如e、i、u等。图4-1时变电压(电流)的波形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2正弦量三要素1.最大值(振幅或幅值)Im:电流的最大值(振幅或幅值),它表示了电流的变化范围
:电压的最大值
:电动势的最大值图4-2正弦电流的波形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2正弦量三要素2.角频率(周期、频率)
:正弦量的相位或相角,单位为弧度或度(rad或)。图4-2正弦电流的波形:正弦量的角速度或角频率,单位rad/s。
:正弦量的周期,指正弦量变化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单位为S。f:正弦量的频率,指正弦量每秒钟完成周期变化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实际中还有千赫(KHz)、兆赫(MHz)。我国工业用电的频率为50Hz,简称工频,其周期是0.02s。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2正弦量三要素2.角频率(周期、频率)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周期、频率和角频率的关系:
图4-2正弦电流的波形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2正弦量三要素3.初相位(角):正弦量在0时刻的相位,称为正弦量的初相位(角),简称初相,即注意:
的取值范围为
。图4-2正弦电流的波形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3正弦量的相位差图4-3两个同频率正弦量之间的相位差相位差:两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用字母表示。注意:1.相位差与时间无关、与计时起点也无关的常量,的取值范围为
。2.上述关系前提条件:正弦量之间频率相同。超前:滞后:同相:反相:正交:图4-4正弦量的相位差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4正弦量的有效值有效值:一个正弦量和一个直流量分别作用于同一个电阻,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即一个周期T)内所产生的热量相等,那么这个直流量就叫做该交流量的有效值。电流i的有效值用I表示。有效值与最大值关系:正弦电流一个周期内在R上消耗的热量为直流电流一个周期内在R上消耗的热量为若两者相等,则
由上式得出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代入上式并整理得,说明:交流电器设备的铭牌上所标的电压、电流都是有效值。一般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的标尺也是按有效值刻度的。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4.1.4正弦量的有效值练习1:一正弦电压的角频率为,初相为60°,有效值为100V,试求它的解析式。,所以其最大值为【解】有效值电压的解析式为练习2:电容器的耐压值为250V,问能否用在220V的单相交流电源上?【解】因为220V的单相交流电源为正弦电压,其振幅值为311V,大于电容
器的耐压值250V,电容可能被击穿,所以不能接在220V的单相电源上。4.1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小结1.正弦量概念及表达式:
2.正弦量的三要素:最大值(或有效值)、频率(或角频率或周期)和初相位3.正弦量的相位差:4.有效值与幅值关系: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与基本分析方法电工技术3.1
叠加定理3.1叠加定理叠加定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基本定理。3.1.1叠加定理在线性电路中,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作用时,则任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都可以看成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电压源或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3.1叠加定理3.1.2运用叠加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1.给出电路中各待求电压、电流和中间变量的参考方向。2.每次选取一个独立电源作用于电路,将其余独立电源置零,若置电压源为零,则用短路代替原有电压源;若置电流源为零,则用开路代替原有电流源。分别画出各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的等效电路。3.在各独立源单独作用下的等效电路中,求出相应的待求支路的电压、电流或中间变量。4.将各电源单独作用时求出的分电压或分电流求代数和(叠加)。各电源单独作用下各分电压和分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原支路中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一致时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注意:叠加定理仅可用于线性电路中计算电压和电流,不可用来计算功率,因为功率是非线性量。功率可用叠加定理求出元件的电压或电流后再进行计算。3.1叠加定理3.1.3叠加定理的运用练习1:如图3-1(a)所示电路,求RL上的电流IL和功率PL。3.1叠加定理3.1.3叠加定理的运用练习1:如图3-1(a)所示电路,求RL上的电流IL和功率PL。
图3-13.1叠加定理3.1.3叠加定理的运用
图3-1
3.1叠加定理小结1.叠加定理仅可用于线性电路;2.叠加定理可用于线性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直接计算;3.功率可用叠加定理求出元件的电压或电流后再进行计算。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与基本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在线性电路分析中,往往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可以把待求支路以外的部分电路等效成一个实际电压源或实际电流源模型,这种等效分别称做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在线性电路中,待求支路以外的部分电路若含有独立电源就称其为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又叫做一端口网络,用字母N表示。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含义可以用图3-3表示。图3-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含义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1.定理内容任何线性有源电阻性二端网络N,可以用电压为Uoc的理想电压源与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的电路模型来替代。其电压Uoc等于该网络N端口开路时的端电压,R0等于该网络N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时从端口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关于戴维南定理,可用图3-4作进一步说明。
(a)
(b)
(c)图3-4戴维南等效电路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2.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一般步骤(1)将待求支路从原电路中移开,在其两端标以字母a和b;(2)求有源二端网络a、b端的开路电压UOC;(3)求等效电阻R0;(4)画戴维南等效电路,并将待求支路接入等效电路;(5)求待求量。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3.戴维南定理的应用【例3-3】
如图3-5(a)中所示,US1=50V,US2=20V,R1=R2=10Ω,R=3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解通过电阻R的电流I。
(a)
(b)
(c)
(d)图3-5例3-3图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3.戴维南定理的应用【解】
(1)该电路中R为待求支路,则断开待求支路电阻R,在其两端标以字母a和b,如图3-5(b)所示。
(2)求UOCUOC为a、b两端的开路电压,如图3-5(b)所示
(b)图3-5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3.戴维南定理的应用(3)求R0
将图3-5(b)中的电压源置零,即将US1、US2用短路替代,如图3-5(c)所示。求得
(c)图3-5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3.戴维南定理的应用(4)画戴维南等效电路,连接R到等效电路的a、b两端,如图3-5(d)所示。求得I为
(c)图3-5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3.戴维南定理的应用注意:
(1)如果等效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则应使控制量也在等效电路中;如果外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则应使控制量也在外电路中,即应使等效电路与外电路没有耦合。(2)等效电阻R0的计算,通常有下面三种方法:其一,电源置零法:对于不含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将独立电源置零后,可以用电阻的串并联等效方法计算;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1戴维南定理3.戴维南定理的应用注意:
其二,开路短路法:即求出网络开路电压UOC后,将网络端口短路,再计算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阻等于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的比值;其三,外加电源法:即将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后,在网络端口加电压源(或电流源),求出电压源输出给网络的电流I(或电流源的端电压U),则等效电阻等于端口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一般情况下,无论网络是否有受控源均可用后两种方法。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2诺顿定理诺顿定理可表述为:任何线性有源电阻性二端网络N,可以用一个电流为ISC的理想电流源和阻值为R0的电阻并联的电路模型来替代。其电流ISC等于该网络N端口短路时的短路电流;R0等于该网络N中所有独立电源置零时,从端口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诺顿定理可以用图3-7作进一步说明。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2.2诺顿定理【例3-5】
求图3-8(a)所示电路的等效电流源模型。【解】
在图3-8(a)中,将a、b短路(图中用虚线表示),则ISC为
A
将图3-8(a)中的电流源与电压源置零后的电路如图3-8(b)所示,其等效电阻R0为
等效电流源模型如例3-8图(c)所示。
3.2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小结1.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别适用于求解与线性有源二端网络连接的某条支路电流或电压;2.求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时,若电路简单,只需利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求解;若电路复杂,则还需要利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叠加定理;3.求等效电源内阻时,若电路中没有受控源,可以将独立电源置零后,用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进行计算;若电路中含有受控源可以使用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或外加电源法计算。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与基本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在电子技术中,常常要求负载从给定电源(或信号源)获得最大功率,即最大功率传输问题。3.3.1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图3-9(a)是电源与负载的一般连接框图。假设电源为线性有源电阻性二端网络N,负载为纯线性电阻电路NR,根据戴维南定理,图3-9(a)可以等效成图3-9(b)。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3.1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由于电源或信号源给定,所以戴维南等效电路中的独立电压源UOC和电阻R0为定值,负载电阻RL所吸收的功率PL只随电阻RL的变化而变化。如图3-9(b)的电路所示,负载RL吸收的功率为: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3.1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为求得负载RL上吸收的功率为最大的条件,对上式求导,并令其等于零,即求得:即当负载满足RL=R0时,负载就能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为: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3.1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由上可见,当负载电阻RL等于电源内阻R0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这种工作状态称为负载与电源匹配。此时电源内阻上消耗的功率和负载上获得的功率相等,故电源效率只有50﹪。在电力系统中,传输的功率大,要求的效率高,能量损失小,所以不能工作在匹配状态。而在电讯系统中,传输的功率小,效率居于次要地位,常设法达到匹配状态,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3.2应用举例【例3-6】
如图3-11(a)所示电路,已知R1=6Ω,R2=4Ω,R3=12Ω,US=12V。若负载RL可以任意改变,问RL为何值时其上获得最大功率?并求出该最大功率值。【解】
把负载支路在a、b处断开,其余二端网络用戴维南等效电路代替,如图3-11(b)所示。图中等效电压源电压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3.3.2应用举例等效电阻:负载RL将获得最大功率:3.3
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小结1.固定的电压源UOC和内阻R0,向可变负载RL传输功率,最大功率值发生在RL=R0的条件下,负载获得的最大功率
;2.在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时,效率只有50%,因此电力系统不能采用这种匹配。第3章
线性电路的基本定理与基本分析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1支路电流法1.支路电流法若以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通过KCL、KVL和VCR列方程,
解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为支路电流法。在图3-12中,设定每条支路电流I1、I2、I3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绕行方向。图中有两个节点,独立节点只有一个,故只对其中一个节点列节点电流方程;独立回路有两个,故只要对网孔列电压方程即可。对a节点有:I1+I2–I3=0对网孔Ⅰ可得
:R1I1–US1+US2–R2I2=0对网孔Ⅱ可得
:R2I2–US2+R3I3=0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1支路电流法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1)设出各支路电流,标明参考方向;(2)任取n−1个节点,依KCL列独立节点电流方程;(3)选取b−(n−1)个独立回路(平面电路一般选网孔),并选定巡行方向,依KVL列写出所选独立回路电压方程;(4)将独立结点的KCL方程和独立回路的KVL方程联立后求解,求得各支路电流;(5)由支路电流,根据元件特性及功率公式算出支路电压及功率等量。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1支路电流法3.应用举例【例3-7】
电路如图3-13所示。已知US1=4V,R1=10Ω,US2=2V,R2=10Ω,IS=1A。求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及电流源的电压。【解】
假定各支路电流及电流源端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3-13所示。根据KCL列节点a的电流方程: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1支路电流法3.应用举例当电路存在纯电流源支路,在列写KVL方程时,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无法用支路电流表示,可以设电流源的端电压为变量,同时补充一个相应的辅助方程。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得
回路Ⅰ:
回路Ⅱ:
辅助方程
:
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当电路的支路数较多时,用支路电流法计算电路时,所列方程数也就越多,计算不方便.网孔电流法与支路法相比,省去了(n–1)个节点电流方程。1.网孔电流所谓网孔电流,实际上是一个假想电流,即假想在电路的每一个网孔中,都有一个电流Im沿网孔边界环流,该电流的大小与相应网孔边缘支路流过的电流相等。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1.网孔电流在图3-14中,假若两个网孔电流分别为Im1、Im2,设其参考方向如图3-14所示,各网孔电流与各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为: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2.网孔电流法(1)网孔电流法的概念对平面电路,以假想的网孔电流作未知量,依KVL列出网孔电压方程式,求解出网孔电流,进而求得各支路电流、电压、功率等,这种求解电路的方法称网孔电流法(简称网孔法)。(2)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如图3-14所示,列出两个回路的电压方程,把各支路电流用网孔电流表示,有(3-8)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2.网孔电流法整理得:R11
、R22分别称为网孔1、2的自电阻,R11=R1+R2
、R22=R2+R3,其值等于各网孔中所有支路的电阻之和,它们总取正值。R12
、R21称为网孔1、2之间的互电阻,R12=R21=–R2,其绝对值等于这两个网孔的公共支路的电阻。当流过互电阻的两个相邻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互电阻取正号,相反时取负。若两个网孔之间没有公共电阻,则互电阻为零。(3-9)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2.网孔电流法整理得:US11
、US22分别称为网孔1、2中所有电源电压的代数和,US11=US1–US2
、US22=US2–US3。即沿网孔电流方向绕行,从电源负极“走”向正极(即电源的电压升)时取正号,从电源正极“走”向负极(即电源电压降)时取负号。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2.网孔电流法如果电路有m个网孔,则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3-10)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3.网孔电流法的解题步骤:(1)选定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标明在电路图上,并以此方向作为网孔的绕行方向,个网孔就有个网孔电流;(2)按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出网孔电流方程;(3)解方程求得各网孔电流;(4)根据网孔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式,求得各支路电流或其他需求的电量;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4.电路含理想电流源支路时的处理办法:(1)若理想电流源处在电路的边界支路上,这时网孔电流就等于该电流源的电流,因此就不必列写该网孔电流方程;图3-16图3-16中电流源IS在边界支路上,可知Im1=IS,无需再列该网孔电流方程。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2网孔电流法4.电路含理想电流源支路时的处理办法:(2)若理想电流源处在两个回路的公共支路上,可以将该电流源的端电压设为未知量,并将其视为电压源,然后列写回路电流方程。由于增加了这个未知量,故必须补充一个方程。补充方程来源于该电流源电流与网孔电流的关系。该电路中2A电流源在网孔2、3的公共支路上,可将该电流源端电压设置为U,暂视为电压为U的电压源,并列写网孔电流方程,并根据网孔电流与该支路电流的关系补充方程:Im3-Im2=2A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3节点电压法1.节点电压在电路n个节点中,任意选择某一节点为参考节点,其他(n–1)个节点与此参考节点间的电压称为“节点电压”。如图3-17所示,电路中有3个节点,分别为1、2、3。设节点3为参考节点,节点1和节点2到参考节点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节点电压的参考极性规定参考节点为负,其余独立节点为正。即各节点电压的参考方向是由该节点指向参考节点。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3节点电压法2.节点电压法(1)节点电压法的基本概念节点电压法是以节点电压作为独立变量,在独立节点上,对各个独立节点列写电流(KCL)方程,得到含(n–1)个变量的(n–1)个独立电流方程(简称节点方程),联立求解出各节点电压,借此再计算其他各待求量的一种电路分析方法。(2)两个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3节点电压法2.节点电压法如图3-17所示电路G11、G22分别称为节点1、2的自电导,其数值等于与该节点相连的各支路的电导之和,它们总取正值,G11=G1+G2,G22=G2+G3+G4。G12、G21称为节点1、2间的互电导,其数值等于两个节点之间的各支路电导之和,它们总取负值。G12=G21=–G2。IS11、IS22分别称为流入节点1、2的电源电流的代数和,若是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支路,则看成是已变换了的电流源与电导相并联的支路。当电源电流的参考方向指向相应节点时取正号,反之,则取负号。IS11=IS1
、IS22=G4US4。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3节点电压法2.节点电压法推广到具有个n节点的电路,应该有(n–1)个独立节点,可写出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3-16)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3节点电压法3.节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1)选定参考节点,用“⊥”符号表示,并以独立节点的节点电压作为电路变量;(2)按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列出节点电压方程;(3)联立并求解方程组,求得各节点电压;(4)依据KCL、KVL或元件伏安关系求其余待求量;(5)对参考节点,如满足∑I=0则分析正确。
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4.3节点电压法4.电路含无伴理想电压源时的处理办法:(1)选取理想电压源支路的一个端点作为参考节点,则另一端点的节点电压就等于该理想电压源的电压,从而不必再列出该节点的节点电压方程;(2)将理想电压源支路的电流设为未知量,记入相应的节点电压方程中。每增加一个这样的未知量,必须同时补充一个表示电压源电压与相应节点电压关系的约束方程;
图3-193.4
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小结1.支路电流法是以电路中的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按照KCL、KVL建立与支路数相等的独立方程,从而解得支路电流的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主要用于求解支路数较少的电路。2.网孔电流法是根据网孔电流列写方程以求解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它仅适应平面电路,所列写的方程实际上是网孔电压方程,网孔电流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节点电压法是根据节点电压列写方程以求解电路的一种分析方法,所列写的方程实际上是节点电流方程,节点电压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4.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正弦量用一个旋转矢量来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作一有向线段,其长度等于该正弦量的最大值Im,矢量与横轴正向的夹角等于正弦量的初相角φ,该矢量逆时针方向旋转,其旋转的角速度等于该正弦量的角频率ω。旋转矢量任一瞬时在纵轴上的投影,就是该正弦函数i在该瞬时的数值。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正弦电流
表示方法:复数的模对应正弦量的最大值(或有效值);复数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初相位,并用上面带小黑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对应的相量分别称为最大值相量和有效值相量。电流的最大值相量电流的有效值相量正弦电压则其电压的相量式为电压的最大值相量电压的有效值相量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2正弦相量的几何意义1.只有在同频的情况下,各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才有意义。2.相量只是表征正弦量,并不等于正弦量。因为正弦量是时间函数,相量只是表征了正弦量的最大值(或有效值)和初相位。图4-7正弦相量的几何意义思考:i与
有什么关系呢?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3相量图相量图:同一正弦交流电路中的所有电压、电流都是同频正弦量,他们的相量可以画在同一平面上,这种图形叫做相量图。相量图作用:可以直观清晰地反映出各正弦量的相位关系,便于交流电路的分析。说明:为了简化作图,在相量图上可以不画出复平面的坐标轴,相量的幅角以实轴正方向为基准,逆时针方向的角度为正,顺时针方向的角度为负。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2.3相量图练习:已知同频正弦量的解析式分别为
,写出电流和电压的相量,并绘出相量图。【解】由解析式可得相量图如图4-8所示图4-84.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小结1.正弦量相量表示方法:用复数表示正弦量的有效值(最大值)和初相位。正弦量与相量是对应关系,而不是相等关系。
2.相量法是分析交流电路重要方法,相量图可以直观清晰地反映出各正弦量的相位关系。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4.3
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1KCL和KVL的相量形式KCL定律:相量式:KVL定律:相量式: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2电阻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阻元件:相量表示:电阻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1)电阻元件电压电流的大小关系为:(2)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
(a)时域模型(b)相量模型(c)相量图(d)电压、电流波形图图4-9交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3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或(1)电感元件电压电流的大小关系为:(2)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
(a)时域模型(b)相量模型(c)相量图(d)电压、电流波形图图4-10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3电感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感抗
单位:欧姆()感抗与频率的关系:当L一定时,随频率正比例增加。1.当频率趋近无穷大时,感抗趋近无穷大,电感相当于开路。2.当(即直流)时,趋近于零,电感相当于短路。电感元件特性:具有阻高频,通低频的性能。电感元件应用:电子设备中的扼流圈(镇流器)和滤波电路中的电感线圈等。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4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电容元件:
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
或(1)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大小关系为:(2)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为:
(a)时域模型(b)相量模型(c)相量图图4-12交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d)电压、电流波形图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4.3.4电容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容抗
单位:欧姆()容抗与频率的关系:当C一定时,随频率反比例增加。1.当频率趋近无穷大时,容抗趋近于零,电容相当于短路。2.当(即直流)时,容抗趋近无穷大,电容相当于开路。电容元件特性:具有通高频,阻低频的性能。电容元件应用:常用于电源滤波电路、交流转直流转换器等。4.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小结1.KCL、KVL定律的相量形式:2.电阻、电感、电容三种常用元件的相量形式(1)电阻元件:
,电压与电流同相(2)电感元件:
,电压超前电流90°(3)电容元件:
,电压滞后电流90°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4.4
阻抗与导纳4.4阻抗与导纳4.4.1阻抗1.阻抗的定义阻抗:一个无源二端网络,其端口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分别为
和
,且为关联参考方向,端口的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的比值定义为该网络的阻抗,即单位:欧姆(Ω)图4-15(a)(b)2.阻抗的极坐标形式|:阻抗模|:阻抗角
4.4阻抗与导纳4.4.1阻抗3.单一元件的阻抗电阻元件的阻抗:电感元件的阻抗:电容元件的阻抗:4.4阻抗与导纳4.4.1阻抗4.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的阻抗图4-16(b)相量模型(c)阻抗表示的相量模型(a)电路图(1)RLC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4.4阻抗与导纳4.4.1阻抗4.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的阻抗图4-16(b)相量模型(c)阻抗表示的相量模型(a)电路图(2)RLC串联电路的阻抗Z为复数,其实部R称为电阻,虚部为X,称为电抗。复阻抗的模复阻抗的阻抗角图4-17阻抗三角形4.4阻抗与导纳4.4.1阻抗4.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的阻抗(3)RLC串联电路的性质感性(a)呈感性(b)呈容性(c)呈阻性图4-18RLC串联电路的相量图容性阻性4.4阻抗与导纳4.4.2导纳1.导纳的定义阻抗:对无源单口网络,若端口上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参考方向一致,其导纳
定义为,即单位:西门子(S)2.导纳的极坐标形式导纳角
图4-15(a)(b)导纳模4.4
阻抗与导纳小结1.阻抗:对于无源网络与参考方向一致时,
2.导纳:对于无源网络与
参考方向一致时
阻抗的性质有三种:时,Z为感性时,Z为电阻性时,Z为容性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机械工业出版社电工技术4.5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4.5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4.5.1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分析法相量图优点:直观地显示各相量之间的关系用相量图求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具体步骤:(1)根据电路结构及已知条件选择参考相量。若电路为串联电路,选电流为参考相量;若电路为并联电路,选电压为参考相量;对于混联电路,参考相量的选择可根据电路的具体条件而定。说明:相量图中一般不再出现坐标轴,所有的相量都以参考相量为基准。(2)以参考相量为基准,由已知电路相量形式的KCL、KVL和VCR的基本方程,逐一画出电路中的各电量,得到相量图。(3)运用电路基本定律和三角函数及几何关系求解正弦交流电路。4.5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4.5.1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分析法【练习1】如图4-25(a)所示电路中,电压表V1、V2的读数都是50V,试计算出电压表V的读数。V1V2V图4-25例4-18图4.5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4.5.1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图分析法【练习1】如图4-25(a)所示电路中,电压表V1、V2的读数都是50V,试计算出电压表V的读数。【解】先画出图4-25(a)对应的相量模型如图4-25(b)所示。该电路为RL串联电路,选取电路电流作为参考相量设根据电阻、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画出相量图如图4-25(c)所示。在图中,先画出参考相量
,
相量与
同相,
相量超前
,而电压
从相量图可以看出:所以电压表V的读数为
。显然
,说明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有效值不满足基尔霍夫定律。4.5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4.5.2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1.对于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其基本定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四 汽车安全带及座椅的使用与维护
- 汽车使用与维护 课件 项目一 制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1-1 行车制动操纵机构检查与维护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反义词 多音字总结
- 2025年电动直通控制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果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纤维织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北省鄂州地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语文试题文)一模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5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智能产品原型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低压电器 课件 单元二 项目一 任务一 低压熔断器的使用
- 人教版年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
- 农村土地延包确权实施方案
- PVC聚氯乙烯教学课件
- 视频监控维保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标)
- 工伤与职业病赔偿
- 市政工程(道路)课件
- 中考英语题型六选五课件
- 2022年睾丸肿瘤诊断治疗指南
- 变压器铁芯(夹件)接地电流试验
- 针灸课件完整版
- 药事管理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