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学试题及答案高一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A.被动句
B.省略句
C.状语后置句
D.倒装句
2.下列哪句话不是判断句?
A.吾友非君子也
B.江水非清也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3.下列哪篇作品不属于先秦散文?
A.《左传》
B.《庄子》
C.《韩非子》
D.《史记》
4.下列哪个词不属于文言文的虚词?
A.而
B.以
C.之
D.也
5.下列哪句话中的“之”是代词?
A.谁家玉笛暗飞声
B.月落乌啼霜满天
C.此情可待成追忆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6.下列哪个成语出自《诗经》?
A.望洋兴叹
B.指鹿为马
C.举案齐眉
D.鹿死谁手
7.下列哪个诗句出自《离骚》?
A.路漫漫其修远兮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8.下列哪个词语属于文言文中的数量词?
A.美丽
B.高大
C.千里
D.万里
9.下列哪个句子是省略句?
A.吾欲之南海
B.夫妻本是同林鸟
C.人生自古谁无死
D.满城春色宫墙柳
10.下列哪个句子是被动句?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世人谓我恶,我恶何足云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下列哪个词语属于文言文中的形容词?
A.长者
B.美人
C.江山
D.春风
12.下列哪个句子是判断句?
A.长安不见使人愁
B.人生自古谁无死
C.夫妻本是同林鸟
D.此情可待成追忆
13.下列哪个诗句出自《诗经》?
A.路漫漫其修远兮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D.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4.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
A.望洋兴叹
B.指鹿为马
C.举案齐眉
D.鹿死谁手
15.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是代词?
A.谁家玉笛暗飞声
B.月落乌啼霜满天
C.此情可待成追忆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A.被动句
B.省略句
C.状语后置句
D.倒装句
17.下列哪句话不是判断句?
A.吾友非君子也
B.江水非清也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天地之大,无奇不有
18.下列哪篇作品不属于先秦散文?
A.《左传》
B.《庄子》
C.《韩非子》
D.《史记》
19.下列哪个词语不属于文言文的虚词?
A.而
B.以
C.之
D.也
20.下列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吾欲之南海
B.夫妻本是同林鸟
C.人生自古谁无死
D.满城春色宫墙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哪些句子属于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A.被动句
B.省略句
C.状语后置句
D.倒装句
2.下列哪些成语出自《诗经》?
A.望洋兴叹
B.指鹿为马
C.举案齐眉
D.鹿死谁手
3.下列哪些词语属于文言文中的数量词?
A.千里
B.万里
C.三千
D.百万
4.下列哪些句子是省略句?
A.吾欲之南海
B.夫妻本是同林鸟
C.人生自古谁无死
D.满城春色宫墙柳
5.下列哪些句子中的“之”是代词?
A.谁家玉笛暗飞声
B.月落乌啼霜满天
C.此情可待成追忆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文言文中的“之”字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
2.文言文中的判断句通常由“者”和“也”构成。()
3.文言文中的数量词有“千”、“万”、“亿”等。()
4.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是指省略掉主语、谓语或宾语的句子。()
5.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指将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颠倒的句子。()
6.文言文中的被动句通常用“被”、“受”、“为”等词语表示。()
7.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和倒装句。()
8.文言文中的成语多来源于古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9.文言文中的数量词可以表示时间、距离、数量等概念。()
10.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可以用“非”、“不”、“无”等词语表示否定。()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及其特点。
答案: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包括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和倒装句。被动句通常用“被”、“受”、“为”等词语表示,强调动作的承受者;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掉主语、谓语或宾语,使句子更加简洁;状语后置句是将状语放在句子末尾,突出状语的作用;倒装句是将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颠倒,强调某种修辞效果。
2.题目:请举例说明文言文中数量词的用法。
答案:文言文中的数量词可以表示时间、距离、数量等概念。例如:“吾行三年,千里之外”(表示时间);“江水之广,千里而有余”(表示距离);“千军万马,皆为我用”(表示数量)。
3.题目:请分析《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漫漫长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艰辛认识;排比则强调了作者求索的决心和毅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4.题目:请简述文言文中成语的来源及其特点。
答案:文言文中的成语多来源于古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具有简洁、形象、富有哲理等特点。成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结构固定,意义丰富,是文言文表达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成语,都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
五、论述题
题目:试比较《论语》和《孟子》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
答案:《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经典,但它们在思想内容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
相同之处:
1.重视道德修养:两书都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立身之本。《论语》中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常,《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仁义思想,强调“性善论”。
2.崇尚仁政:两书都主张君主应以仁政治国,关心百姓疾苦。《论语》中孔子认为君主应“以德服人”,《孟子》则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3.教育观念:两书都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论语》中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孟子》则主张“性善论”,认为教育可以引导人发挥天赋,实现自我价值。
不同之处:
1.对人性的看法:《论语》中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完善;《孟子》则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发挥人的善性。
2.政治理念:《论语》中孔子主张君主以德治国,强调君臣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则更加强调君主的仁政,认为君主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
3.教育方法:《论语》中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孟子》则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观察事物、体验生活来认识世界和自我。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倒装句都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而“天地之大,无奇不有”属于普通陈述句,没有特殊句式。
2.B
解析思路:判断句通常由“者”和“也”构成,而“吾友非君子也”符合这一结构。其他选项没有这种结构。
3.D
解析思路:《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属于汉代作品,不属于先秦散文。其他选项均为先秦散文。
4.C
解析思路:文言文的虚词包括“而”、“以”、“之”、“也”等,而“之”在文言文中既是代词也是助词,所以它不属于虚词。
5.D
解析思路:“之”在这里是代词,指代前面的“青青子衿”,所以答案是D。
6.C
解析思路:“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是成语故事,不属于《诗经》。
7.A
解析思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是屈原的名句,属于《诗经》。
8.C
解析思路:在文言文中,“千里”、“万里”等是表示距离的数量词,而“美丽”、“高大”是形容词,“江山”是名词,“春风”是名词。
9.A
解析思路:“吾欲之南海”中的“之”是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属于省略句。
10.C
解析思路:“人生自古谁无死”中的“谁”是疑问代词,属于倒装句。
11.D
解析思路:在文言文中,“春风”是名词,表示自然界的春风,而不是形容词。
12.D
解析思路:“此情可待成追忆”中的“此情”是主语,“可待”是谓语,“成追忆”是宾语,符合判断句的结构。
13.C
解析思路:“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出自《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不属于《诗经》。
14.D
解析思路:“鹿死谁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是成语故事,不属于《史记》。
15.D
解析思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前面的“青青子衿”。
16.A
解析思路: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倒装句都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而“吾欲之南海”属于省略句。
17.B
解析思路:“江水非清也”中的“非”表示否定,符合判断句的结构。
18.D
解析思路:《史记》是汉代作品,不属于先秦散文。其他选项均为先秦散文。
19.D
解析思路:“也”在文言文中是语气词,不属于虚词。
20.D
解析思路:“满城春色宫墙柳”中的“满城”是状语,放在了句首,属于倒装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倒装句都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2.ACD
解析思路:“望洋兴叹”、“指鹿为马”、“鹿死谁手”都是成语故事,出自《庄子》和《史记》,而“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
3.ABCD
解析思路:在文言文中,“千”、“万”、“三千”、“百万”都是表示数量的数量词。
4.AD
解析思路:“吾欲之南海”和“满城春色宫墙柳”都是省略句。
5.ABCD
解析思路:“谁家玉笛暗飞声”、“月落乌啼霜满天”、“此情可待成追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之”都是代词。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之”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如“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
解析思路:文言文中的判断句通常由“者”和“也”构成,如“吾友非君子也”。
3.√
解析思路:文言文中的数量词有“千”、“万”、“亿”等,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解析思路: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是指在句子中省略掉主语、谓语或宾语,如“吾欲之南海”。
5.√
解析思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指将主语、谓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评估师的客户满意度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儿科微量血糖测量课件
- 小自考汉语言文学全真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的初步评估与答案
- 2024年CPBA考生策略建议试题及答案
- 教育机构地推招生策略
- 2025年语文考试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商业分析师职业选择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中的夸张手法试题及答案
- 检验语文能力的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2029年中国ICT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TPM培训资料-课件
- 水果合作合同
- 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中的病例讨论与演示
- 能源托管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校食品安全知识讲座
- 高速公路涉路施工许可技术审查指南(一)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教材简要分析课件
- 2024届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重点名校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 急诊开放性伤口冲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机器人制造与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