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709-2024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_第1页
DB15T 3709-2024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_第2页
DB15T 3709-2024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_第3页
DB15T 3709-2024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_第4页
DB15T 3709-2024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I II II郭东升、丁晓宇、贺慧鋆、王奇、陈洪军、吕正龙1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范24.1再生集料用于公路新建、改扩建及养4.2不应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腐蚀严重的废旧水泥混凝土生产加工再生集料。4.3再生集料生产加工至少包括分选、机械破碎、筛分和除尘等工序环节。4.4按用途和规格分类存储再生集料,存储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并配备相应的排水、安全防护、扬5.1.1公路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分为5.1.2I类再生集料用于5.1.3II类再生集料用于二级及以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预制C20、C25水泥混凝土构5.1.4达不到IⅡ类再生集料指标要求的,应通过降低应用条件实施综合利用或通过强化处理达到II3I类II类%吸水率%%%5.2.1普通水泥混凝土工程用再生粗集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I类II类%吸水率%按SO₃质量计,%以氯离子质量计,%5.3.1路面底基层、基层用再生细集料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4表3路面底基层和基层用再生细集料控制指标要求I类II类3%≤0.25≤17%≥55≥455.3.2普通水泥混凝土工程用再生细集料的规格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普通混凝土工程用再生细集料控制指标要求I类II类3%%%6.1.1废旧水泥混凝土回收时,应记录拆除前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服役时间和污染状况等信息,6.1.2应选取杂物含量少、均匀性好、无污染的废旧水泥混凝土作为再生集料来源。56.2.1废旧水泥混凝土破碎生产应至少包括分选、破碎、筛分和除尘工艺,根据再生集料使用用途及6.2.3再生集料生产流程应符合图1的规定。b)移动式加工场地应符合建设管理规定,注意环境保护6c)生产再生集料前应对废旧水泥混凝土进行破碎试验,按粗集料的性质或强度等级将废旧水泥6.3.3破碎应符合下列规定:a)再生集料破碎宜选用二级及以上破碎;c)移动式破碎设备宜同时具备振动给料、破碎、筛分、除杂等功能;d)为保证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粒径符合使用要求,宜通过闭路流程使大粒径的物料返回破6.3.4筛分应符合下列规定:b)移动式筛分机宜根据再生集料需求选择两层或者多层筛网,筛网孔径与尺寸应符合相关应用t/hm2——————————————————————————————————————————————6.3.5除尘应符合下列规定:装粉尘收集设施,在破碎机下料口宜增加设6.4.1再生粗集料的表观密度、压碎值、吸水率和针片状颗粒含量满足规范技术要求。6.4.2表观密度、吸水率不符合要求时宜通过化学强化(化学溶液浸泡),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76.5.1再生材料生产加工和应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方面。当6.5.2大气污染防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6.5.3固体废弃物(包括杂物)处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扬尘控制应符合HJ/T393的规定。6.5.4噪声污染防治应符合GB12348的有关规定。7.1.2I类再生集料用于各等级公路水泥稳定类基层和底基层,II类再生集料宜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类基层和底基层。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底基层掺例超过表6要求时,应通过试验加以验证。I类II类结构层%%%7.1.3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用于基层时,各档料均可掺配,再7.2.2级配试配时,应选择两个以上的掺配比例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重型击实或振动压实成型。根7.2.3按照设计强度确定水泥剂量,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水泥剂量宜为3.5%~6%,底基层水泥剂量宜为3%~6%,在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较小水泥剂量。7.3.1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的施工应符合JTG/TF27.3.2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应采用集中厂拌,宜采用连续式水稳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应不少于157.3.3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含水量应符合施工要求。结合施工过程的天气条件和运距等因素,可比最佳含水率增加0.5%~1.0%。7.3.4应采用摊铺机,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连续摊铺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严格控制基层厚7.3.5水泥稳定再生集料从搅拌至摊铺完成,施工时间不应超过3h。7.3.7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养生可采取洒水养护、薄膜8据强度试验确定。7.3.8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过冬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7.4质量检查与验收7.4.1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天然集料、水泥稳定再生集料混合料、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7.4.2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检测项目参照本文件执行,频率与天然集料一致。天然集料、水泥应按照JTG/TF20的规定执行。7.4.3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检测项目及频率应满足表7的要求。表7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检测项目及频率每2000m²检查1次;至少6个样品每作业段或不超过1000m²检查1次;异常时,随时检测控制在最佳含水率-1%~2%范围内每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²检查1次;异常时,随时检测掺配比例总量检测随时检查7.4.4及时采用3m直尺对其平整度进行检测,不合格的点位应及时进行处理。终压后再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点位再处理。7.4.5压实度检查应在碾压结束后立即进行,小于规定值的测点应立即进行处理,直到测点全部符合要求为止。7.4.6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应按照JTGF80/1的相关规定进行质量检验评定。8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8.1一般规定8.1.1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GB/T50080、GB/T50081和GB/T50082的规定,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8.1.2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主要用于预制路缘石、水沟盖板、排水沟、护坡等非承重水泥混凝土构件,I类再生集料宜用于C35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II类再生集料宜用于C25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制。8.1.3再生集料掺配比例应根据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通过试验或根据经验确定。当缺乏试验条件时,再生集料掺配比例不宜超过表8的规定。9I类II类强度等级掺配比例%8.1.4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中,砂宜选用中、粗天然砂或再生细集料,粗集料宜选用4.75mm~26.58.2.1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按抗压强度进行设计,应符合JTJ55的规定。8.2.2配合比设计参数和设计目标应符合工程要求。8.2.3以集料干燥状态为基准,粗集料含水率≤0.2%,细集料含水率≤0.5%时不计。8.2.4根据应用场景进一步确定检验抗冻性、抗渗透性,检验结果应符合JTG/T3310的要求。8.3.1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应满足GB50666和GB50164的要求。8.3.3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拌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有条件时可采用振动搅拌,宜增加搅拌时间108.3.4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振捣宜采用固定的8.3.5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构件采用标准化养生,养护拆模时间应不小于24h。8.4.1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天然集料、再8.4.2废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的检测项目参照本标准执行,频率与天然集料一致,天然集料应按照8.4.3再生集料水泥混凝土相关检测项目、频率和质量控制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