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开展“跟着书本去旅行”主题活动,请你参加。1.下面是班长小文准备的开场白,请帮他解决相关问题。(共6分)同学们,少年的精气神,在书本中①hán养,更在实践中砥砺。课本是平面的,而世界立体生动;文字是无声的,而生活五彩斑斓。在历史传记的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在哲学科学的缜密推演中,发现世界运转的知与未知;在诗歌文学的悲欢离合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不是。走进生活,走进实践,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在②bó万物中广其识,在涉世道中明其理,才能让青年人更好地。(1)语段中的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2分)A.dàngdǒuzhěnB.tuòdòuzhěnC.dàngdòuzhēnD.tuòdǒuzhēn(2)小文有两个字拿不准,先用拼音代替。请根据语境,帮他写出对应汉字。(2分)①②(3)请帮小文选出横线处最合适的选项。(2分)A.淬炼精神、丰富思想、汲取智慧B.淬炼精神、汲取智慧、丰富思想C.汲取智慧、丰富思想、淬炼精神D.汲取智慧、淬炼精神、丰富思想2.小文拟向班级推荐两条中原旅行路线,请帮他补充下方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共8分)山水胜地之旅这条路线将带你穿越中原山水。踏溪水,游览碧水如画的八里沟,在奇幽沟壑旁聆听“_①_”(柳宗元《小石潭记》)的清越水声。观奇景,登顶壮美秀丽的云台山,在朦胧云雾中领略“_②_”(李清照《渔家傲》)的自然奇观。访名山,攀登巍峨厚重的嵩山,在暮色里近距离感受“_③_,_④_”的云气激荡(杜甫《望岳》)。文化古迹之旅这条路线将带你领略古都风华。第一站:安阳殷墟,在甲骨卜辞里遥想女英雄妇好“_⑤_,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的征战生活。第二站:开封清明上河园,再现皇家宴饮“_⑥_,_⑦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奢华隆重。第三站:洛阳龙门石窟,于庄严神秘中体悟“此中有真意,_⑧_”(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人生之理。3.一系列关于“跟着书本去旅行”的信息引发了小文的思考,请你协助他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共8分)(1)请你根据以下三则材料,探究“跟着书本去旅行”的意义。(3分)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材料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近日,在鲁迅故里,两位女生结伴背诵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部分段落。她们说,进了百草园,当看到菜畦、石井栏、皂荚树,就像是回到了初中时代。再读起来,便明白跃然纸上的感觉了。【材料二】2023年,滕王阁旅游区常态化开展背诵《滕王阁序》全文免门票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挑战;在岳阳楼景区,游客进入“智能背记亭”在数字人“范仲淹”的语音引导下完整背诵《岳阳楼记》就可以拿到免费门票。此外,背诵免门票活动在安徽滁州琅琊山风景区、山东曲阜的三孔景区、海南儋州东坡书院、河南安阳岳飞庙景区、曹操高陵景区都有实施。【材料三】《跟着书本去旅行》是央视拍摄的一档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节目以中小学课本或经典名著为线索,在“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由资深文化学者做全程细致的讲解,走近文化古迹、实地实景讲故事、身临其境受教育。发布之后深受中小学生及家长的欢迎,目前还在持续更新中。(2)小文计划去材料二中提到的景区旅游,想提前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请帮他排除不正确的选项。(2分)A.《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名文。作者范仲淹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念。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由,号东坡居士。一生经历坎坷,先后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等地。D.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作品有《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等。(3)小文想把安阳推荐给央视《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请从他列出来的“安阳城市关键词”中至少选择三个,写一段推荐语。80字左右。(3分)关键词:七朝古都商周历史文化遗产殷墟遗址“人工天河”美里城亚长牛尊曹操甲骨文太行大峡谷岳飞庙中国文字博物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共17分)给我写封感谢信①从冬天到春天,春天到夏天……村委会老主任说,你得给我写封感谢信。②老主任一直这样说。其实他的意思是让我替他写封感谢信。③要写这封感谢信,也是有缘由的。春节,我归家较晚,是在农历腊月二十八那天,伴随着远近明灭的鞭炮闪光与硝烟弥漫的气息,进了村口。以往,我习惯把车停在前面村子里发小家的大门前,临路,宽敞。然后再走大约一公里的路回家。④路虽然不算远,但狭窄,崎岖。在雪水泥水的搅拌下成了泥浆,很不好走。⑤可是,这个腊月的这段路上,却一派热闹。男女老少,拿着铁锹,正在清理路面的垃圾。年轻人居多,主要是大学生。改革开放后,村子里考上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孩子们回来了,都觉得应该好好把村口的路修一修。⑥修路,是一个大学生倡议的。他说,咱们每次回来,总是踩泥巴、踩雪水,为什么不修一修呢?⑦有意思的是,他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现在,微信群多,故乡的微信群也很热闹。早年已经毕业并且做了大小生意的一些老乡说,你们行!我给你们发红包,干起来吧!于是,这个事就热闹起来了——修好进村的路。⑧修路时,他们拉着“大学生志愿者联盟”的横幅。对此,有不少的评价和反应。我呢,觉得他们可能在做学校要求的寒假志愿服务,拍照作为证明而已。⑨可是,他们做得很认真。从农历腊月初到过年,只歇了几天,就继续热闹地干。而我在家也只待了几天,就回城了。回城时我已经能把车顺畅地开到自家门口,装上父母给的吃喝就走了。⑩没想到的是,在整个寒假期间,从农历腊月到正月,这些大学生们不仅清理了路,还硬化了路面。村口、路口、老树、旧面坊、老水车,这些地方还做了文案:我在故乡很想你!你来,面如花开!水车悠然,故事流淌……每条路都布置得很有文艺气息。我看见他们在微信群中发的照片、文案——这里是同享春天的地方。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⑪确实,春天在这条大约一公里的路上很妩媚。长上坡,蜿蜒曲折,通到我们的村庄。村后是山坡,坡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特别是杏树,樱桃,桃树。一棵一棵,一园一园。春天的时候,花儿朵朵,一片美好。⑫对于这种创意,我没抱多大希望,觉得不过是年轻人的网络热闹,就悄悄地退了群。⑬又一段时间过去了。将近夏末,老主任又给我打来了电话:你一定得给我写封感谢信!⑭他说,因为这条路,因为村里的大学生在各自的朋友圈中的发送和推送,小村子热闹起来了,来玩的人特别多。村里人就把一些土特产摆出来,就在村中十字口的老槐树下。有人来玩了,来吃饭了,住下了……老主任说,你看,学生娃们修了这一条路,让一切都好起来了。你得好好写封信,感谢感谢这些大学生!⑮老主任要求我给各高校都发去一封,让人家知道咱这些孩子在大学里学得很好,他们用所学知识为小村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按照大学生们的计划,他们还要把故乡打造成一个文旅小镇。村里有石头房,石磨,古树,小河,有一些很好看的地方,还有好玩的地方,还有好听的故事……他们觉得都能挖掘出来,宣传出去。⑯这些年轻人,遇上了这么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就应该有新的故事去讲,有好的梦想去实现。⑰我怎么去写好这封感谢信呢?⑱我又进了故乡微信群……(作者:赵长春。有删改。)学校微电影社团想把此文改编成短剧,编导小语邀请你加入编导组,共同完成工作。4.文章围绕“路”展现了故乡的变化。请根据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完成脉络图。(4分)5.编导组打算以“这里是同享春天的地方”展开第一帧画面。请参照知识卡片和示例,为第⑩段或第⑪段选择拍摄镜头,描绘准备拍摄的画面,并简述原因。(4分)【示例】我为第④段选择近景镜头。拍摄画面:窄而且高低不平的路面,在雪化后满地泥浆,行人一步一打滑。原因:展现了路“很不好走”的特点,也表现了回家的不易,且能与路修好后的画面形成对比。6.在第⑧段和第⑫段的处理上,小语和你产生了分歧。小语认为这两段没必要保留,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对他进行劝说。(4分)小语,我认为这两个段落可以保留。本文写法上一大特色是有扬有抑,举例来说,第⑫段中①是抑,下文中②是扬,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保留下来,不仅使情节波澜起伏,富于变化,而且③(人物/主题)。由此来看,保留这两个段落是有好处的,希望编导组可以再考虑一下。7.拍摄时,编导组围绕“谁是主人公”展开讨论,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二)阅读下面三个文本,完成8~10题。(共11分)【文本一】花开背后的气象秘密①花开的时间、顺序是什么?花朵绽放受哪些气象因素的影响?气象专家给出了回答。②在春季,玉兰、梅花等“报春使者”往往先开花。天津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李九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根解释,这是因为它们的三基点温度(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最适宜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与其他花不同,玉兰、梅花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也就是一段时间内有效温度的总和)与其他花相比较低。同时玉兰、梅花为先开花后长叶,其他大多数花一般是先长叶后开花。所以,玉兰、梅花往往率先绽放,宣告着春天的到来。③不同的花由于其所属的植被科属不同,开花时间有先后。一般来说春季顺序为木棉花(木棉科)、梅花(蔷薇科)、玉兰花(木兰科)、桃花(蔷薇科)、海棠花(蔷薇科)、连翘(木犀科)、牡丹(芍药科)、紫藤花(豆科紫藤属)、月季花(蔷薇科)等。④花开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研究情况看,开花物候期受环境气候与栽培条件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温度”。⑤李根介绍,花开主要受有效积温、日平均气温、气温日较差、光照、降水等气象因素影响,其中花的有效积温在各类气象因素中对花开时间的影响最为显著。由于花的物候特征不同,不同类型花的有效积温起算日也会有所差别,在植物物候学上,一般将起算日到实际开花日的有效积温,作为花期的衡量指标。通常,往往气温越高,花开时间会越提前。以樱花为例,从花芽复苏到开花日,累积的气温越高,就越有利于樱花的开放。⑥樱花在开放后,花期的长短主要受花开期间气温、开花后期的降水和大风等气象因素影响。其中气温对于樱花花期的影响是最明显的,如果开花期间气温持续较高,会加速樱花开放和凋谢的过程,花期较短;如果开花期间遇上较低气温,反倒会成为樱花的“保鲜剂”,有利于延长花期。⑦在花期的不同阶段,遇到恶劣天气影响,对花开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开花早期,如果出现明显降水和大风天气,对花期影响较小。但如果是在盛花期后期或落花期,出现较强降水和大风天气,可能会出现花朵一夜落光的情况。【文本二】①如何让“花经济”从“一时春”成为“四时春”?从产业发展而言,不仅要展示其“颜值”,更要挖掘其“产值”——将赏花经济开发为整合区域资源的有力抓手,助力上下游及周边产业乘势发展。例如种植芍药既可观赏也可入药,实现“一花双收”;黄桃花树可赏、果实可食;更不用提花形雪糕、点心以及农家乐等一系列周边经济的兴起所带来的二次消费。②除此之外,“花经济”的文化附加值亦值得挖掘——武汉大学的樱花名声远扬,离不开学校的学术底蕴与悠久历史;婺源的油菜花田掩映之间,白墙灰顶的徽派建筑别具一格……赏花之外,人们赏的更是其中蕴含的风土人情、历史名人、特色文化。以花为媒,以文化内涵为内核,从物质消费升级到精神品味,“花经济”便有了深耕厚植的基础,与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③赏花同质化、单一性、配套设施不完善等也可能成为制约“花经济”长期发展的原因。规避市场疲乏与花期单一,需做好花卉品种挑选、花期合理规划、创新花卉品种等一系列文章,对于园林景观进行不同季节的延展性创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拓展“花期”。同时,因不少花田在乡间田野,因此做好周边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服务质量,让“头回客”成为“回头客”,也会使“花经济”常开不败、年年常新。【文本三】①桂花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花梗较细弱,且花丝极短,花极芳香;果实歪斜,一般为椭圆形,呈紫黑色;叶对生革质,呈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花期9~10月,果期翌年3月。②桂花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其生长需要有温暖潮湿的气候,且对日照强度也有一定的要求。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除碱性土和低洼地或过于粘重、排水不畅的土壤外,一般均可生长。③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④桂花中提取芳香油制桂花浸膏,可用于食品、化妆品,亦可酿酒。桂花味辛,可入药。秋季采花,春季采果,四季采根,分别晒干。花可散寒破结、化痰止咳;果可暖胃、平肝、散寒;根可祛风湿、散寒。⑤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山海经·南山经》中提及招摇之山多桂。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九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以上文本均选自网络,有删改)8.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参考文本一第③段挑选、规划、种植花卉,可以在时间维度拓展“花期”。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花”最有可能是处于开花早期的花朵。C.文本一和文本三的语言均具备生动性和准确性特点,但两个文本分别属于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D.从产业发展来看,种植桂花兼具“颜值”及“产值”。9.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写到了樱花,但写作目的并不相同。请你根据两个文本的文体特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10.如果安阳市要增选市花,桂花可以入选吗?请根据链接材料,结合文本三及我市实际情况概括分析。(4分)【链接材料】某市增选市花标准:一是地域性,生物学特点和生长特性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温度等自然条件;二是观赏性,花朵美丽、花形漂亮,具有较高观赏价值;三是文化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承载打造城市名片功能;四是历史性,栽培历史悠久,已形成良好景观,市民认可度高;五是经济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繁殖、栽植简单,易于推广。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1~12题。(共11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乙】壬子正月晦日,同仲锡、子与自云栖翻白沙岭至西溪。夹路修篁,行两山间,凡十里,至永兴寺。永兴山下夷旷,平畴远村,幽泉老树,点缀各各成致。自永兴至岳庙又十里,梅花绵亘村落,弥望如雪,一似余家西碛(qì)山中。是日,饭永兴,登楼啸咏。夜还湖上小筑,同孟旸、印持、子将痛饮。翼日出册子画此。癸丑十月乌镇舟中题。(选自李流芳《题西溪画》)11.根据提示,补充注释。(3分)方法释义提示词义解释词语比较法长烟一空(《岳阳楼记》)(1)上下一白_____课内迁移法是马也(《马说》)(2)是日_____查阅字典法①铲平;除平。②平坦。③和悦。(摘自《古代汉语词典》)(3)永兴山下夷旷____(填序号)12.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请根据两个文段完成下表。(8分)批注方式批注内容理解式批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2分)赏析式批注两篇文章都有写“雪”的句子,但作用不一样。示例:甲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交代了作者看雪的方式,表现出遗世独立的孤怀雅兴。批注:乙文中的“弥望如雪”______②(修辞角度)(2分)点评式批注两篇文章都属于写景散文,但蕴藏的情感却不同。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抒发了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2分)李流芳的《题西溪画》表达了____④_______________(2分)九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14题。(共4分)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3.下面的诗句与“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抒情方式不同的是(2分)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4.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中,词人用“四面歌残”的典故喻指①,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抒发了不能走出家庭投身革命的苦闷以及②的情感。(2分)四、名著阅读(5分)15.班级开展“读名著,析情节,明手法”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从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参与并完成。(5分)专题一善用矛盾冲突《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情节中,孙悟空要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途中保护师父安全,这与“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构成了矛盾。狡诈的白骨精三次变化骗得唐僧信任,但均被孙悟空识破。而孙悟空却遭唐僧冤枉,被赶回花果山。《水浒传》【任务一】请从下面章节中任选一个,具体分析矛盾冲突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②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专题二巧用讽刺手法《朝花夕拾》托物法——《狗·猫·鼠》中,作者选取了“猫”这样一个对象,通过列举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罪行,尖锐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儒林外史》【任务二】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知识卡片和相关情节,谈谈“讽刺手法”的运用及产生的效果。①胡屠户②严监生知识卡片作家常用的讽刺手法有以下几种,你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赏析。夸张法: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对比法:借助对象在对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以显示其愚蠢可笑。托物法: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五、作文(50分)16.根据要求写作。(50分)右边两幅漫画均与“过往、当下、未来”话题有关,它们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选择一个任务进行写作。任务一: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任务二:提炼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议论性文章。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九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2024年中考模拟考试试卷(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1)A(2分)(2)①涵②博(每空1分,共2分)(3)C(2分)(共6分)2.①如鸣珮环②天接云涛连晓雾③荡胸生曾云④决眦入归鸟⑤朔气传金柝⑥金樽清酒斗十千⑦玉盘珍羞直万钱⑧欲辨已忘言(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3.(1)书本内容与现实景观的结合,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背诵免门票活动,能激发人们对相关经典文学作品的热情;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引领观众感受自然、历史与文化交融的魅力。(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2)C(2分)(3)示例一:安阳——一生必去的城市。七朝古都的底蕴、殷墟遗址的神秘、岳飞庙的豪情,以及“人工天河”的奇迹、太行大峡谷的秀美,这是安阳,一座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城市。正等待《跟着书本去旅行》的镜头来发现!示例二:盛情邀请栏目组来安阳,探寻七朝古都的深厚底蕴,感受商周历史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殷墟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茇里城、曹操高陵,让您领略文字与历史的奥妙。这里是《跟着书本去旅行》的理想拍摄地,别错过!示例三:推荐《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来安阳取景!这里有菱里城和中国文字博物馆,让您领略古代文明的璀璨夺目;有憨态可掬的亚长牛尊,让您感叹青铜礼器的奇特瑰丽;有壮观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让您追寻不屈不挠的奋斗足迹。快来安阳,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共鸣!(表意明确、语言连贯2分,有推介意识1分: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共3分)(共8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7分)4.①以往②路面垃圾被清理③路面被硬化,有些地方还做了宣传文案④夏末(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4分)5.示例一:我为第⑩段选择特写镜头。拍摄画面:村口(老树/旧面坊/老水车)及旁边的文案。原因:特写镜头展现了故乡新貌,突出了大学生们为改变家乡所作的努力。示例二:我为第⑪段选择远景镜头。拍摄画面:弯弯曲曲的山路,向上延伸至村庄,路两侧、村后方是漫山遍野的树和五颜六色的花,构成了一幅乡村春日美景图。原因:渲染了故乡春日美好的气氛,为有人来游玩作铺垫。(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4分)6.①示例:“我”不看好他们发表宣传文案的行为(1分)②示例:他们的做法给故乡带来的变化(1分)③示例:突出大学生们热心建设家乡、担当奉献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风貌/表达了对当代大学生建设家乡行为的赞美(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若有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7.示例一:主人公是“大学生们”。①文章主要讲述了大学生们利用寒假时间,自发组织清理垃圾、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硬化路面、并规划宣传、给家乡带来变化的故事。②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们热爱家乡、担当奉献、勤劳能干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大学生致力于乡村振兴的肯定和赞美。示例二:主人公是“我”。①文章的主要情节是由“我”的见闻感受串联起来的。文章从“我”收到村委会老主任写感谢信的电话写起,讲述了“我”见证故乡从路不好走,到能顺利通行,再到一步步发展成为旅游景点的过程(对于大学生修路,“我”从在微信群,到悄悄退了群,再到又进了群,态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暗示了故事情节,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我”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新时代下乡村发生的变化不止是外在环境,更是内在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时代发展的歌颂与赞美。(观点明确,1分:结合内容,2分:主题理解,2分。共5分。如果写主人公是“老主任”,能合理解说,最高可给3分)(二)(共11分)8.B(3分)9.文本一是说明性文本,以樱花的花期为例,说明气温、降水和大风等气象因素对花开的具体影响。(2分)文本二是议论性文段,以武大樱花名声远扬离不开学校的学术底蕴与悠久历史为事实论据,论证了“‘花经济’的文化附加值亦值得挖掘”的观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0.不可以入选。文本三介绍了桂花的生长气候和土壤要求,观赏价值,生产和药用价值以及栽培历史。与增选市花标准中的“观赏性”“历史性”“经济性”相吻合。(2分)但桂花适应“亚热带气候地区”与我市所处的温带气候区不匹配,不符合“地域性”标准:且在文本三中未体现“文化性”标准。所以桂花不可以入选我市增选市花。(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如选择“可以入选”,能合理解说,最高可给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11.(1)全(2)这(3)②(每空1分,共3分)12.①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分)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盛开的梅花比作连绵的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洁白无瑕,展现了梅花盛开时的繁盛景象。(2分)③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伤感怀念的故国之思。(意思对即可。写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④作者对自然风光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意思对即可。2分)13.B(2分)14.①国破无援,四面受敌②思念家乡(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2分)四、名著阅读(5分)15.【任务一】示例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章节中,林冲和高俅父子及其爪牙陆虞侯等人之间存在矛盾(林冲自身有面对谋害本想忍气吞声和现实逼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的矛盾)。陆虞候等人在高俅的指使下想放火烧死林冲,但因大雪压塌草厅被林冲躲过。林冲听到对话获知真相,忍无可忍怒杀三人。之后投奔梁山。示例二:“智取生辰纲”章节中,杨志与吴用、晁盖等人有保全生辰纲和暗夺生辰纲的矛盾(杨志与军汉之间有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的内部矛盾)。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因采用的防范之策与众人产生了矛盾。吴用、晁盖等人利用杨志一行人的内部矛盾在黄泥冈用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