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季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前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
学校、托幼机构人群密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
学生、幼托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弱,自我保护意识差,对大多数传染病普遍易感;相互之间密切接触机会多。
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造成传播和流行,引起聚集和暴发。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因此,预防传染病是学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染病基本知识01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02预防性消毒技术03目录CONTENTS2疫情信息的监测与报告04传染病基本知识PART.01什么是传染病: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什么是法定传染病:国家用法令规定要加强管理的传染病。传染病概述传染病报告病种1、法定报告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40种甲类传染病(共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共27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③丙类传染病(共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他传染病
④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和需要开展应急监测的其他传染病,包括新发、境外输入的传染病,如人感染猪链球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FP、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等报告时限:甲类与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2小时,其余的24小时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三要素
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生活接触、虫媒、血液、土壤等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人群普遍易感。10:23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控制传染源:管理落实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措施消毒和隔离保护易感人群:宣传预防接种,锻炼身体、改善营养,增强免疫力10:23
常见传染病按传播方式分类:—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流脑等—肠道传染病:霍乱、伤寒副伤寒、菌痢、甲肝、戊肝、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接触传播:易感者与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时获得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和钩虫病等。—血液传染病:病原体存在于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应用血制品、分娩或性接触等传播。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虫媒传播:被病原体感染的吸血节肢动物。疟疾,流行性或地方性斑疹伤寒等。10:23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或气溶胶中,易感者吸入时获得感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特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节高发常见的有:
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可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特点:主要通过粪-口传播(病从口入);夏秋季节高发,其他季节散发。常见的有:手足口病(各种肠道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气溶胶呼吸道飞沫)细菌性痢疾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霍乱伤寒、副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各种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姜片虫病)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潜伏期大约1~3天。传染源: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常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高发季节: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流行的主要季节。普通感冒的潜伏期大约为1天,起病不急,以“卡他”症状,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果后期没有并发细菌感染,病程一般为5~7天,即可痊愈。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舌、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腭,牙龈、扁桃体和咽部。手、足、臀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1-7岁儿童发病多见,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夏秋季为高发季节。该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以及直接接触传播。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天后自愈,重者可至2周。传播途径:①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②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③密切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起病急,可有轻、中度发热且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躯干、四肢近端,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呈向心性分布。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传染源,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0~24天,平均14-16天。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易感人群
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
水痘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为首发症状新冠病毒感染传染源: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感感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1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其他:1、狂犬病:近期气温回升,民众衣衫逐渐单薄,暴露机会增加,犬伤人事件将会陆续发生,应提前做好防控工作。学校加强对师生、家长狂防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出现犬伤事件及时规范化处置。
其他:2、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布鲁氏菌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家畜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牛、羊(主要是羊)或污染物而感染发病,能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
陕西省目前处于接羔生产的旺季,农牧民与牛羊的接触几率增多。
建议:各类学校开展布病预防知识进课堂的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师生防病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一是食用鲜牛奶、羊奶时,应加热到80-85度以上,并维持几分钟或煮沸,方可食用。二是吃涮牛、羊肉时,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吃烧烤时,烤熟再食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制品。三是菜刀、菜板要生熟分开。切了生肉的刀、板要用热水消毒,避免污染其它餐具。疫情信息的监测与报告PART.0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10:23《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配备校园卫生保健人员:
1、寄宿制学校和60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医务室或者卫生室,并按不低于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保健教师,开展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10:23《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健康教育宣传:1、学校每学期都应安排日常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利用课堂、讲座、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教育,内容包括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2、学校应积极开展对教职员工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提高其对传染病的应对能力。3、学校可根据传染病预防的需要对学生家长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告知其配合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10:23《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晨午检:1、班主任每日早自习或早晨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晨检,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2、晨检内容包括: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询同学生健康状况、登记因病缺勤情况。教师应通过观察、询问等手段,重点检查学生中有无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结膜充血等症状发生:调查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所惠何种疾病或症状等信息。3、晨检中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黄痘、结膜充血等症状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4、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学生晨检工作,对各班晨检结果进行核实、排查和处理,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旱发现、早报告。5、传染病流行时期宜在下午第一节课前增加午检,住宿制学校宜对住校学生进行晚检。10:23《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因病缺课登记、追踪:
1、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2、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指导各班开展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工作,对各班登记结果进行核实、汇总,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10:23报告内容、时限: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疫情的发现和报告——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d内有3例或者连续3d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疽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个案或聚集性疫情应分别在2、24、24小时内上报相关信息。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由疫情报告人于2小时内上报。聚集性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内容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流感流感样病例: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出现发热的时间应在本次急性发热病程内,体温认定包括患者自测体温和医疗机构检测体温。流感样病例暴发:指同一地区或单位内在较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1周内,
在同一学校、幼托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出现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
或发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疾病住院的病例(不包括门诊留观病例),
或发生2例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报告-根据《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班级(或宿舍)、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报告-根据《手足口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处置工作规范》(2012版)。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一周内,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聚集性疫情: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5例以上水痘病例。聚集性疫情发生时,应当及时向属地医疗机构或辖区疾控机构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1周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事件发生时,应及时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水痘——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工作规范”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报告,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领导人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10:23
常见传染病的隔离及检疫时间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ART.03采取措施预防控制措施一是管理传染源-根本措施(落实晨午检、缺课原因追查、严格请销假制度)管理传染源。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隔离、治疗、管理对病原携带者进行管理。特别是对食品制作供销人员,炊事员,保育员作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和调换工作。对传染病接触者的管理。须进行医学观察、留观、集体检疫,必要时进行免疫法或药物预防。对感染动物的管理与处理
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发动群众予以捕杀。
流
程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根据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控措施。
肠道传染病作好床边隔离,吐泻物消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应使室内开窗通风,开展空气消毒,个人戴口罩,减少集会机会。
虫媒传染病应有防虫设备,并采用药物杀虫、防虫、驱虫。预防控制措施三是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个方面非特异性: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和提高生活水平等。包括避免与患者接触、对有职业感染可能的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或服药。特异性:(1)有重点有计划的开展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特异性免疫力。(2)紧急需要时开展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血清、丙种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等。预防控制措施预防控制措施
四是加强培训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强化对学校幼托机构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保健教师及相关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五是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教职工、学生、家长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强化防范意识。
健康教育勤洗手勤通风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打疫苗戴口罩健康教育咳嗽礼仪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特别是以下几方面要做好:一是社交活动保持距离坚持、正确佩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二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三是自觉支持安全出行四是做好个人购物防护五是适当坚持身体锻炼
要尽量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可靠的传染病防控方法。六、积极接种疫苗七、保持良好的心态
要理性认识到人类与病毒共存的现实,无论你周围有多少感染者,请保持良好的平常心态,坦然对待,乐观生活,请勿焦虑,积极锻炼,保持良好的免疫力。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居家隔离对症治疗;儿童和老年人病情严重者要积极到医院就诊)预防性消毒技术PART.04消毒?谁负责---消毒频次---消毒方法---消毒液配制等。
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0%,二氯异氰尿酸钠≥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 2%~5%。应用范围适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 护理部培训体系建设计划
- 出国留学咨询合同样本
- 出口螺杆验货合同标准文本
- 伪造合同样本量刑标准
- 上海牌照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上下铺床采购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年五星级酒店餐厅外包合同
- 中粗砂采购合同样本
- 2025标准车辆租赁合同如何制定
- 田径运动会各种记录表格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中医培训课件:《中药热奄包技术》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二年级下册音乐 课件-第九课 螃蟹歌 湘艺版 (共22张PPT)
- GB∕T 11071-2018 区熔锗锭-行业标准
- 2019最新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心理治疗师考试复习重点笔记汇总
- 《中西医结合概论》期末考试题
- 高速铁路知识.ppt课件
- 吹灰器检修三措两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