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糖类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有机分子是
A.蛋白质B.核酸
C.水D.糖类
E.脂类
2.以下哪个是碳水化合物?
A.二羟丙酮B.甘油
C.类固醇C.乳酸
D.腺喋吟
3.以下哪个单糖最小?
A.半乳糖B.甘油醛
C.果糖D.核糖
E.脱氧核糖
4.以下哪个单糖是酮糖?
A.半乳糖B.果糖
C.甘油醛D.核糖
E.脱氧核糖
5.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单糖是
A.半乳糖B.核糖
C.葡萄糖D.脱氧核糖
E.蔗糖
6.以下哪个含有果糖
A.淀粉B.肝素
C.乳糖D.麦芽糖
E.蔗糖
7.单糖分子至少含几个债原子?
A.2B.3
C.4D.5
E.6
8.以下哪个是不含手性酸原子的单糖?
A.半乳糖B.二羟丙酮
C.甘油醛D.核糖
E.脱氧核糖
9.与直链淀粉不同的是支链淀粉含有哪种糖苗键?
A.a-1,2-糖昔键B.aT,3-糖昔键
C.aT,4-糖甘键D.a-1,5-糖甘键
E.aT,6-糖昔键
三、填空题
1.绝大多数非光合生物通过氧化—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
2.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基醛或一及其一的有机化合物。
3.糖类可以根据其水解程度分为单糖、—和—三类。
4.溶液中的单糖有两种环式结构分别称为—糖和—糖。
5.多糖可按其组成分为—和—o
6.支链淀粉由D-葡萄糖通过—键连接成短链,再通过—键相连形成分支。支链淀粉在
淀粉中占70%〜80%,不溶于水,在热水中膨胀而成糊状。
四、名词解释
1.糖
2.单糖
3.同多糖
4.糖原
五、问答题
1.简述单糖及其分类。
2.简述重要双糖的还原性。
3.简述淀粉和纤维素的异同。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B4.B5.C6.E7.B8.B9.E
三、填空题
1.糖、能量
2.多羟基酮、衍生物
3.寡糖、多糖
4.毗喃、吠喃
5.同多糖、杂多糖。
6.a-1,4-糖甘、a-1,6-糖昔
四、名词解释
1.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
2.最简单的糖,只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单位。
3.由同一种单糖组成,包活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等。
4.又称为动物淀粉,是葡萄糖在动物体内的贮存形式。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因此有肝
糖原和肌糖原之称。糖原与碘作用呈紫红色或红褐色。
五、问答题
1.单糖最简单的糖,只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单位.按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单糖
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等。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单糖是含6个碳原子的前曲糖。按分
子中城基的特点,单糖乂分为醛糖和酮糖,如葡萄糖是醛糖,果糖是酮糖。
7.重要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⑴麦芽糖由两分子D-葡萄糖以aT,4-糖昔键结合而成,其中一个葡萄糖在溶液中可以
开环形成醛基。麦芽糖具有还原性。
⑵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双糖,由D-葡萄糖和D-果糖以a-1,2-B-糖背键结合而成,
在溶液中不能开环形成醛基。因此,蔗糖没有还原性。
⑶乳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由D-半乳糖和D-葡萄糖以BT,4-糖昔键结合而成。
其中D-葡萄糖在溶液中可以开环形成醛基。因此,乳糖具有还原性。
8.⑴淀粉和纤维素都是植物多糖,但功能不同,淀粉是糖的储存形式,纤维素是植物细胞
壁的结构成分。
⑵淀粉和纤维素都由葡伪糖构成,但结构不同,葡葡糖以1,4-和aT,6-糖昔键结
合形成淀粉,以BT,4-糖首键结合形成纤维素、
⑶淀粉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后者有分支;纤维素都是直链结构,没有分支。
⑷直链淀粉溶于水,溶液与碘呈色,纤维素不溶于水,与碘不呈色。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蛋白质分子的元素组成特点是
A.含大量的碳B.含大量的糖
C.含少量的硫D.含少量的铜
E.含氮量约16%
2.一血清标本的含氮量为5g/L,则该标本的蛋白质浓度是
A.15g/LB.20g/L
C.31/LD.45g/L
E.55g/L
3.下列哪种包基酸是碱性短基酸?
A.亮氨酸B.赖氨酸
C.甘氨酸D.谷氨酸
E.脯氨酸
4.下列哪种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
A.天冬氨酸B.丙氨酸
C.脯氨酸D.精氨酸
E.甘氨酸
5.含有两个粉基的氨基酸是
A.丝氨酸B.苏氨酸
C.酪氨酸D.谷氨酸
E.赖氨酸
6.蛋氨酸是
A.支链氨基酸B.酸性氨基酸
C.碱性额基酸D.芳香族期酸
E.含硫氨基酸
7.构成蛋白质的标准氨基酸有多少种?
A.8种B.15种
C.20种D.25种
E.30种
8.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
A.除甘氨酸外,氨基酸的a碳原子均非手性碳原子
B.除甘氨酸外,均为L-构型C.只含a段基和a氨基
D.均为极性侧链E.有些没有遗传密码
9.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瓜氨酸B.蛋氨酸
C.丝氨酸D.半胱氨酸
E.丙氨酸
10.在中性条件下大部分氨基酸以什么形式存在?
A.疏水分子B,非极性分子
C.负离子D.正离子
E.兼性离子
11.所有氨基酸共有的显色反应是
A.双缩胭反应B,苟三酮反应
C.酚试剂反应D.米伦反应
E.考马斯亮蓝反应
1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
A.氨基酸的各种氨基和各种按基均可形成肽键
B.某一氨基酸的Y-粉基与另一氨基酸的Q氨基脱水形成
C.一个氨基酸的a-峻基与另一氨基酸的a氨基脱水形成
D.肽键无双键性质
E.以上均不是
13.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盐键B,二硫键
C.疏水键D.肽键
E.氢键
14.蛋白质分子中a-螺旋和B-片层都属于
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E.高级结构
15.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肽键B.离子键
C.氢键D.二硫键
E.疏水健
16.a螺旋每上升一圈相当于几个氨基酸残基?
A.2.5B.2.6
C.3.0D.3.6
E.5.4
17.有关蛋白质分子中a螺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般为左手螺旋B.螺距为5.4nm
C.每圈包含10个氨基酸残基D.稳定键为二硫键
E.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及所带电荷可影响a螺旋的形成
18.主链骨架以180度返回折迭,在连续的四个氨基酸残基中第一个与第四个形成氢健的是
下列哪种类型:
A.B转角B.B片层
C.a螺旋D,无规则卷曲
E.以上都不是
19.模体属于:
A.二级结构B,超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
E.以上都不是
20.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持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E.决定盘曲折叠得因素是氨基酸残基
21.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C.在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的基础上,肽链进一步折叠盘曲形成
D.依赖肽键维系四级结构的稳定性
E.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组成
22.维持蛋白质四级结构的化学键是
A.盐键B,氢键
C.二硫键D,范德华力
E.非共价键
23.蛋白质分子中两个半胱氨酸残基间可形成
A.肽键B,盐键
C.二硫键D,疏水键
E.氢键
24.分子病患者体内异常蛋白质是由于
A.一级结构中某一氨基酸被另一氨基酸取代
B.一级结构中相邻的两个氨基酸正常顺序被颠倒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一级结构中某一氨基酸缺失
E.以上都不是
25.蛋白质分子中引起280nm光吸收的主要成分是
A.苯丙氨酸的苯环B,半胱氨酸的疏基
C.肽键D.色氨酸的呵噪环和酪氨酸的酚基
E.氨基酸的自由氨基
26.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蛋白质空间构象破坏B.蛋白质水解
C.肽键断裂D,氨基酸组成改变
E.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
27.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
A.黏度下降B,溶解度增加
C.不易被蛋白酶水解D.生活学活性丧失
E.容易被盐析出沉淀
三、填空题
1.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
2.在各种蛋白质中含量相近的元素是.,测得蛋白质样品中其含氮量为12.8克,样品中
蛋白质含量位克。
3.蛋白质的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当蛋白质处F某一pH值溶液中时,它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
等,此时的蛋白质成为—,该溶液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____o
4.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在蛋白质多肽链中的、。
5.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a碳原子上的与另一个氨基酸a碳原子上的
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叫____,它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6.蛋白质颗粒表面的和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v
7.稳定蛋白质的非共价键键包括、、、等。
8.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种,其中碱性氨基酸有、、;酸性氨基酸有
9.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一结构。
10.标准氨基酸中,含羟基的氨基酸是:、、—
11.标准氨基酸中,、、是芳香族氨基酸。
三、名词解释
1.等电点
2.肽键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7.超二级结构
8.亚基
9.分子病
四、问答题
1.何谓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组成人体的有多少种?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写成8种必需
氨基酸。
3、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及其维持力?
4、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因素有哪些?变性本质是什么?变性后有什么改变?
5、什么是蛋白质的沉淀?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那些?那些会引起变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E2.C3.B4.A5.D6.E7.C8.B
9.AI0.E1I.BI2.C13.D14.B15.C16.DI7.E18.A
19.B20.B21.E22.E23.C24.A25.D26.A27.D
二、填空题
l.CHON
2.N80
3.兼性离子等电点
4.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
5.粉基氨基肽键
6.同种电荷水化膜
7.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
8.20精氨酸组氨酸颈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9.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
10.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11.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
三、名词解释
I.当氨基酸或蛋白质在溶液中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此时溶液的pH值即氨基酸或蛋白质的
等电点。
2.一个氨基酸的o竣基与另一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
3.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4.蛋白质分子中由于肽键平面的相对旋转构成的局部空间构象
5.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多肽链中相距较远的侧链通过相互作用进一步盘绕而成的特定空间
构象,包括主链和侧链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
6.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连接形成的空间构象。
7.2个或3个二级结构肽段在空间上进一步聚集和组合形成的空间结构,又称模体。
8.在蛋白质分子的四级结构中,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为一个亚基。
9.由于蛋白质分子的变异或缺失而产生的疾病
四、问答题
I.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蛋白质分子可解离的基团中,除每条肽链上的氨基末端和猿基末
端外,还有侧链上可解离基团。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的解离程度,取决于其分子上酸性基团
和碱性基团的相对比例,以及溶液pH的影响。在酸性较强的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解成成正
粒子;在碱性较强的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解离成负离子。这种现象称蛋白质的两性解离。
2.书上找答案
3.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肽键平面的相对旋转所形
成的空间结构;三级结构是指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售所形成的空间构象;匹级结
构是指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空间结构。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作用力是肽键;维持二级
结构的作用力使氢键;维持三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二硫键;
维持四级结构的作用力是氢键、盐键、疏水键、范德华力。
4.5.答案书上找。
第四章核酸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核酸分子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三磷酸核口:B.组成DNA和RNA的戊糖相同
C.组成DNA和RNA的域基是相同的D.DMA的一级结构为a-螺旋
E.以上都不对
2.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什么部位
A.碱基配对B.某个核昔酸
C.某种核普D.磷酸戊糖骨架
E.碱基顺序中
3.下列哪个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
A.核昔B.磷酸戊糖
C.核甘酸D.多核昔酸
E.以上都不是
4.关于ATP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它是生物体内直接供能物质B.可生成环腺甘酸(cAMP)
C.作为物质代谢调节剂D.RNA的合成原料
E.以上都不是
5.核酸分子中,核甘酸连接是通过下列何化学键
A.氢键B.穗昔健
C.3',5:磷酸二酯键D.疏水键
E.盐键
6.下列所述哪个是DNA分子的一级结构
A.脱氧核糖核甘酸残基的排列顺序B.各种单核甘酸的连接方式
C.双螺旋结构D.连接单核甘酸间的磷酸二酯键
E.以上都不是
7.关于DNA二级结构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两条多核廿•酸链互相平行方向相反B.两条链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碱基按A一T和G一C配对D.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内侧,碱基在外侧
E.围绕同一中心轴形成双螺旋结构
8.有关tRNA结构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RNA中最小的单链分子B.其二级结构通常为三叶草形
C.分子中含有较多的稀有碱基D.3,末端是活化氨基酸的结合部位
E.IRNA三级结构呈正“L”型
9.卜列哪个结构存在于真核生物n】RNA5端
A.聚A尾巴B.帽子结构
C.超螺旋结构D.核小体
E.-C-C-A-OH顺序
10.下列哪个结构存在于IRNA3,端
A.聚A尾巴B.帽子结构
C.超螺旋结构D,核小体
E.-C-C-A-OH顺序
11.下列哪个结构存在于n】RNA3,端
A.聚A尾巴B.帽子结构
C.超螺旋结构D.核小体
E.-C-C-A-OH顺序
12.上列何构型是溶液中DNA分子最稳定的构型
A.A型B,B型
C.C型D.D型
E.Z型
13.下列何物是在蛋白质合成中作为直接模板
A.DNAB.RNA
C.mRNAD.rRNA
E.tRNA
14.下列何物是在蛋白质合成中起“装配机”作用
A.DNAB.RNA
C.mRNAD.rRNA
E.tRNA
二、填空题
I.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基本单位之间的化学键是—0
2.DNA分子中的喋吟碱是—和—,嗑嚏碱是一和—o
3.核昔是由—和—通过—键连接而成。
4.组成核酸的戊糖有—和—两种,根据所含戊糖不同将核酸分为—和—两大类。
5.根据功能不同,RNA可分为一、一和一。
6.DNA的二级结构为结构,IRNA的二级结构为结构。
7.维持DNA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和o
8.测知某一DNA样品中,碱基含量A为0.53moLC为0.25mol,那么T约为__,G约
为—。
9.DNA双螺旋直径为—nm,双螺旋每转一圈上升_nm,每圈约__个碱基对。
10.DNA双螺旋结构中,戊糖和磷酸基团位于一侧,或基位于一侧。
11.真核细胞染色质包括DNA是线性双螺旋,它缠绕在组蛋白上形成—o
12.核酸分子中的碱基具有共规双键结构,故在紫外光区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
13.核酸变性时,核甘酸之间的磷酸二酣键―[变性后紫外吸收峰—,黏度―v
三、名词解释
1.核酸
2.DNA的一级结构
3.核酸变性
4.Tm值
5.核酸分子杂交
四、问答题
I.试比较蛋白质和核酸(DNA)一、二级结构有何不同。
2.B型DNA双螺旋结构要点。
3.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4.IRNA一、二、三级结构各有哪些特点?
5.试述RNA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4种)
6.比较蛋白质变性与DNA变性。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E2.E3.C4.E5.C6.A7.D
8.E9.B10.E11.A12.B13.C14.D
二、填空题
I.核甘酸、磷酸二酯键
2.A、G、C、T
3.戊糖、碱基、糖昔键
4.核糖、脱氧核糖、DNA、RNA
5.mRNA、tRNA、rRNA
6.双螺旋、三叶草
7.碱基堆砌力、氢键
8.0.53mol、0.25mol
9.2、3.4、10
10.外、内
11.核小体
12.260
13.不发生断裂、增高、降低
三、名词解释
I.由许多单核甘酸通过3、5,一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
2.DNA分子中脱氧核糖核甘酸残基的排列顺序。
3.加热或用酸碱处理双链DNA,使氢链断裂,结果双链DNA变成为单链,此称为DNA的
变性。
4.DNA变性解链达50%时的温度称为解链温度,又称变性温度、熔点或融解温度。
5.不同来源的核酸链如果存在互补碱基序列则易形成互补杂交双链,这一过程称为核酸分子
杂交。
四、问答题
1.
比较项目蛋白质核酸(DNA)
一级结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成多肽链核甘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多核昔酸
二级结构a-螺旋、(B-片层)等双螺旋结构
氢键存在上下螺旋或链间碱基配对问
螺距0.54nm,含3.6个氨基酸3.4nm,含10个碱基对
紫外光吸收280nm260nm
变性木质非共价键和二硫键断裂,一级碱基对的氢键断裂
结构不改变。
2、3、4、5、6书上找答案
第五章酶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体内所有具有催化活性的物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都具有立体异构特异性
E.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并加速反应的进行
2.关于酶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酷都是别构酶E.酶催化的高效率是因为分子中含有辅酶或辅基
C.酶的活性中心中都含有催化基团D.所有的酶都含有两个以上的多肽链
E.所有的酶都能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向加速反应的方向进行
3.酶具有下列哪种能量效应
A.增加反应活化能B.降低反应活化能
C.增加产物的能量水平D.降低反应物的能量水平
E.降低反应的自由能变化
4.酶蛋白变性后其活性丧失,这是因为
A.亚基解聚B.酶蛋白被完全降解为氨基酸
C.酶蛋白的一级结构受破坏D.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
E.蜂蛋白小冉溶于水
5.有关酶的辅酶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与髓蛋白结合紧密的金属离子B.分子结构中不含维生素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C.在催化反应中不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D.在反应中参与传递氢原子、电子或其他基团
E.是与酶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6.醉和一般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下列特点,例外的是
A.具有更强的催化效能B.具有更强的专一性
C.催化的反应无副反应D.可在高温下进行
E.其活性可以受调控的
7.酶能使反应速度加快,主要在于
A.大大降低反应的活化能B.增加反应的活化能
C.减少了活化分子D.增加了碰撞频率
E.减少反应中产物与底物分子自由能的差值
8.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的是
A.随分子的空间构象B.附的电泳行为
C.酶的活性中心D.酶的基因来源
E.影响酹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9.在心肌组织中,哪一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含量最高
A.LDHiB.LDH2
C.LDH3D.LDH4
E.LDH5
10.对各种关键酶的调节中,最常见的共价修饰方式是
A.甲基化B.糖基化
C.去甲基化D.乙酰化
E.磷酸化
1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
A.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B.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C.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D.具有高度特异性
E.能降低活化能
12.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具有下列作用,例外的是
A.稳定陋蛋白活性构象B.中和阳离子
C.参与构成酶的活性中心D.连接酶和底物的桥梁
E.中和阴离子
13.下列为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极大多数酶的最适pH为7.4左右B.胃蛋白厢的最适pH约为1.8
C.胰蛋白酶的最适pH接近&0D.酶的最适pH不受酶纯度与底物种类等的影响
E.缓冲溶液可以缓冲酶作用的环境pH的变化
14.在形成酶-底物复合物时
A.只有酹的构象发生变化B,只有底物的构象发生变化
C.只有辅酶的构象发生变化D.酶和底物的构象都发生变化
E.底物的构象首先发生变化
15.结合酶形式被称为
A.单纯酶B.全酶
C.寡聚酶D.多酶体系
E.串联两
16.对于结合酶来说,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
A.金属离子B.全酶
C.酶蛋白D.辅酶
E.辅基
17.下列有关辅酶与辅基的论述,错误的是
A.辅能与辅基都是酹的辅助因子
B.辅酶以非共价键与酸蛋白疏松结合
C.辅基常以共价键与晦蛋白牢固结合
D.不论辅酶或辅基都可以用透析或超漉的方法除去
E.辅能和辅基的主要差别在「它们与酹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
18.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错误的是
A.旃分子中的各种化学基团不一定都与酶活性有关
B.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与维持酶的特定空间构象有关
C.活性中心的结合基团与底物结合形成前一底物复合物
D.活性中心的催化基团可以催化底物发生反应转变为产物
E.与酹活性有关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彼此靠近,形成活性中心
19.酶原没有活性是因为:
A.缺乏辅酶或辅基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D.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E.前蛋白亚基不全
20.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B.与函蛋白的结合比较硫松
C.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D.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
E.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
21.全酶是指
A.筋-底物复合物B.酗-抑制剂复合物
C.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D.酶-别构剂复合物
E.酶的无活性前体
22.关于酶的激活剂正确的是
A.激活剂即辅酶B.有非必需激活剂和非竞争性激活剂两类
C.能改变酶•级结构的物质D.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
E.有机化合物不能作为激活剂
23.关于胆碱酯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催化乙酰胆碱水解的前B.属典型的筑基能
C.可受有机磷化合物抑制D.该酶失活,可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过多堆枳而中毒
E.有机磷导致的该幅失活可用解磷定解救
24.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抑制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A.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B.混合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C,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D.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
E.可逆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
25.反竞争性抑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抑制剂既与酶相结合又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
B,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升高,Vmax降低
C.抑制剂使随促反应的Km值降低,Vmax增高
D.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相结合
E.抑制剂使酶促反应的Km值不变,Vmax降低
26.酶原激活一般是使酶原蛋白中哪种化学键断裂
A.盐键B.范德华力
C.二硫键D.氢键
E.肽键
27.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A.底物浓度B.陶的浓度
C.反应环境的pHD.反应温度
E.酶原的浓度
28.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可使大多数能发生变性而使两活性降低
B.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与一般催化剂完全相同
C.最适温度是醉的特性常数,与反应进行的时间无关
D.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延长反应时间,其最适温度降低
E.最适温度对于所有的陋均相同
29.有关酶与温度的关系,错误的论述是
A.最适温度不是酶的特性常数
B.酶的最适温度与反应时间有关
C.低温可降低前的活性但不使能破坏,温度I可升时醉乂恢复活性
D.从生物组织中提取酶时应在低温下操作
E.酶蛋白易变性,所乂反应都应该在低温中进行
30.关于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的论述,错误的是
A.pH影响陋、底物或辅助因子的解离度,从而影响髀促反应速度
B.最适pH是酶的特性常数
C.最适pH不是酹的特性常数
D.pH过高或过低可使酶发生变性
E.最适pH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环境pH
31.下列哪种离子能激活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A.Zn2+B.Mg2+
C.K+D.CN
E.Cl-
32.关于关键酶叙述错误的是:
A.也称调节酶
B.催化单向反应、且速度较慢
C.调节该能活性,可以影响代谢速度甚至改变代谢方向
D.往往催化的是单向反应,且速度最快
E.可以通过调节酶结构或酹含量变化来影响关键能活性
33.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
B.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C.睡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
D.酶分子表面具有解离基团的部位
E.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
物的部位
34.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对氨基苯甲酸B.二氢叶酸
C.四氢叶酸D.叶酸
E.喀噬
35.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能的抑制作用属于
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36.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非特异性抑制作序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37.竞争性抑制剂对酹促反应速度影响是
A.Kmt,Vmax不变B.KmI,VmaxI
C.Km不变,VmaxID.KmI,Vmaxt
E.KmI,Vmax不变
38.有关竞争性抑制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A.在结构上与底物相似B.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
C.与能的结合是可逆为D.抑制程度只与抑制剂的浓度有关
E.与酶非共价结合
39.下列哪些抑制作用属竞争性抑制作用
A.硅化合物对筑基酶的抑制作用B.敌敌畏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C.磺胺类药物对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前的抑制作用
D.锐化物对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E.重金属盐对某些酶的抑制作用
40.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下列哪一种酶受到抑制?
A.己糖激酶B.碳酸酊酶
C.胆碱酯酶D.乳酸脱氢酶
E.含酢基的酶
41.有关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不改变酶促反应的最大程度B.改变Km值
C.酶与底物、抑制剂可同时结合,但不影响其释放出产物
D.抑制剂与酶结合后,不影响酶与底物的结合
E.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
42.非竞争性抑制剂对酹促反应速度的影响是
A.Kmt,Vmax不变B.KmI,VmaxI
C.Km不变,VmaxID.KmI,Vmaxt
E.KmJ,Vmax不变
43.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类的依据是
A.酶的物理性质B.酶促反应的性质
C.醐的来源D.酶的结构
E.酶所催化的底物
二、填空题
1.结合酶类必须由和__________相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
后者的作用仅在反应中参与传递的作用。
2.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是Km的倍;
而v达到Vmax的90%时,⑸则是Km的__________倍。
3.不同酶的Km,同一种酶有不同底物时,Km值_______,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是
酶的-
4.抑制剂不改变酶促反应的Vmax。
5.抑制剂不改变防促反应的Km值。
6.乳酸脱氢酶(LDH)是_____聚体,它由________和_________亚基组成,有________种
同工酶,其中LIM含量最丰富的是组织。
7.酶的催化机理主要是大大降低反应的,不改变反应的。
8.酶的特异性包括特异性,特异性和特异性。
9.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时的浓度。
10.同工酶指催化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
质的一组酶。
11.可逆性抑制中,抑制剂与酶的活性中心相结合,抑制剂与酶的
活性中心外必需基团相结合。
三、名词解释
1.多酶体系
2.结合酶
3.酶的必需基团
4.酶的活性中心
5.诱导契合学说
6.竞争性抑制作用
7.关键酶
8.&原
9.酶原的激活
10.同工酶
四、问答题
1.简述酶原激活的机理及生理意义
2.简述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哪些特点?
4.举例说明酶的三种特异性。
5.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有哪些?
6.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作用?
7.简述Km的意义。
8.竞争性抑制作用有哪些特点?
9.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Km值和Vmax值的变化。
10.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
11.什么叫同工酶?以LDH同工酶为例,简述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LC2.C3.B4.D5.D6.D7.A8.E
9.A10.E11.D12.B13.D14.D15.B16.C17.D18.E
19.B20.E21.C22.D23.B24.C25.D
26.E27.E28.D29.E30.B31.E32.D33.E34.A35.E
36.B37.A38.D39.C40.CD42.C43.B
二、填空题
1.悔蛋白辅酶(辅基)决定酣的促反应的专一性(特异性)传递氢原子、电子或
某些基团
2.4倍9倍
3.不同也不同酶的最适底物
4.竞争性
5.非竞争性
6.四HM5种心肌
7.活化能平衡点
8.绝对相对立体异构
9.一半底物
10.相同不同
11.竞争性非竞争性
二、名词解释
1.由代谢上相互联系的几种酶聚合形成多酷更合体称为多的体系。
2.由蛋白质和非蛋白质两部分组成的酶。
3.酹分子中与陋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前的必需基团。
4.必需基团在酶蛋白•级结构上可能相距甚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
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或
称活性部位。
5.当底物与酶接近时,底物可以诱导酶活性中心构象发生改变,使之成为能与底物分子互补
结合的构象,称为诱导契合学说。
6.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两者竞争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可以干
扰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这类作用被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7.在一系列连续的酶促反应中,只能催化单向反应,且速度较慢的睡,调节该酹活性可以
影响整个代谢速度甚至改变代谢方向,这类酶被称为关键酶也称调节酶
8.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是没有活性的胸的前体,称为的原。
9.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被水解掉部分肽段,并使剩余肽链构象改变而转变成有活性的酶,称
为菊原的激活。
10.是指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或电泳行
为均不同的一组能。
五、问答题
1.(1)酹原激活的机理:能原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掉部分肽段,剩余肽链构像发生
改变,从而形成酹的活性中心而使酶激活。(2)醐原激活的生理意义:避免活性蛋白酶对
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并使能在特定的部位和环境中发挥作用,保证体内代谢的正常进行。此
外,酶原还可以视为睡的贮存形式。
2.温度升高对酶促反应有双重影响:一是温度升高可以增加活化分子数目,使反应加速进
行;二是温度升高超过一定范围时,乂会使酶蛋白变性,反应速度反而降低。因此,只有在
酶活性最高、变性程度最小时的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防促反应。低温条件下,酶未变性,温
度恢复时,酶又呈现催化活性。
3.(1)高度不稳定性;胸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例如温度、pH
等)都非常敏感,极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变性失活。(2)高度催化效率:酶的催化反应比
非催化反应速度高10*〜IO"倍.,比其他非酶催化反应速度高10;〜1(严倍。(3)高度特异性:
酶对其所催化的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分绝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和立体异构特异性。
(4)酶活力的可调性:酸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蛋白质,其活性又可受到神经一内分泌的调控。
4.(1)绝对特异性:一种的仅作用于一种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称为绝对特异性。例如腺前
只能催化尿素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对尿素的衍生物如甲基尿素则不起作用。(2)相对特
异性:一种酶可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键发生化学反应,称为相对特异性。例如磷酸
酣可水解磷酸和羟基化合物形成的磷酸酯键。(3)立体异构特异性:一种酶仅作用于立体异
构体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无作用,这种选择性称为立体异构特异性。例如乳酸脱氢酶只
能催化L-乳酸脱氢生成丙酮酸,对【)-乳酸则无作用。
5.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其主要作用有:(1)稳定酶蛋白活性构象。(2)参与构成酶的
活性中心。(3)连接酶和底物的桥梁。(4)中和阴离子。
6.酷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有两类:一是结合基团,其作用是与底物相结合形成醐一底物复
合物;另一是催化基团,具作用是影响底物中某些化学键的稔定性,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
应而转变为产物。
7.(1)Km在数值上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半时的底物浓度(2)Km可近似地反
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K„-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这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浓度
就可以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反之,Km愈大,说明酎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小。如果一种酹有几
种底物,就有几个Km值,其中Km值最小者是对酶亲和力最大的底物,一般称为天然底物
或最适底物.(3)Km是幅的特征性常数,可以反映能的种类(4)计算底物浓度和杵对速
度(5)反映激活剂或抑制剂的存在
8.(1)抑制剂与底物的结陶相似;(2)抑制剂与底物相互竞争与酶活性中心结合;(3)抑制
程度取决于[I]/[S]相对比例;(4)增加底物浓度,可以减少或解除抑制作用;(5)Km值
增大,Vm值不变。
9.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Km值和Vmax值变化的比较
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I结合的对象EE、ESES
(变化增大不变减小
L变化不变降低降低
10.磺胺类药物是典型的竞争性抑制药物。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利用环境中的叶酸,
而是在细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由对氨基苯甲酸、二氢蝶吟及谷氨酸合成FIL
FH?再进一步还原成FH”FHi是细菌合成核甘酸不可缺少的辅酶。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
对氨基苯甲酸很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酹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HI2的合成,进而减少Flh
的生成,使核酸合成受阻而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人类能直接利用食物中现成的叶酸,所以
人类核酸合成不受磺胺类药物的干扰。许多抗代谢物和抗癌药物如氨甲蝶吟、5-氟尿咤咤、
6-疏基喋吟等均为竞争性抑制剂,它们分别抑制四氢叶酸、脱氧胸甘酸及喋吟核甘酸的合成,
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11.同工能是指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酹分子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或
电泳行为均不同的一组酶°同工能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比例是不同的。例如LDHi在心肌含
量最高而LDHs在肝脏含量最高。在临床检验方面,通过分析病人血清中LDH同工酶的电泳图
谱,可以帮助诊断某些器官组织是否发生病变。例如,心肌梗塞时病人血清LDH1含最明显上
升,肝病患者血清LDH;含量高于正常。
第六章维生素
一、单项选择题
1.维生素Bi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
A.NAD+B.TPPC.FMN
D.FADE.CoA
2.叶酸在体内的辅酶形式是
B.
A.TPPFH2C.FH4
D.FADE.NAD+
3.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A.VitD3B.25-OH-VitD3C.1,25-(OH)2-VitD3
D.24,25-(OH)2-VitD3E.25,26-(OH)2-VitD?
4.下列哪种辅酶或辅基参与酰基转移反应
A.TPPB.FADC.FH4
D.HSCoAE.磷酸毗哆醛
5.下列哪种物质可参与构成视紫红质
A.核黄素B.11—顺视黄醛C.生育酚
D.VitKE.硫辛酸
6.下列有关维生素C生理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保护含-SH的酶为还原状态B.保护谷胱甘肽为氧化型
C.维生素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2024-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2024-2025厂里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4A
-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与生活结合计划
- 青蓝工程在志愿服务中的心得体会
- 外贸业务员岗位职责在新兴市场的挑战
- 一年级体育活动与团队合作计划
- 一年级数学课外拓展活动计划
- 财会监督视角下供销合作社内部控制建设与优化-以H市供销合作社为例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焦虑敏感性的中介作用及干预
- 新教科版小学1-6年级科学需做实验目录
- BPZM-BDM-II注氮灭火说明书
-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 住院患者探视登记表
-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 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
- 张矿集团人才发展规划
- 华上集团基本法讲述
- (新版)眼镜定配工初级资格考试题库(完整版)
- s参数定义、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和s参数测量义讲
- 重症培训重症监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