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卡片_第1页
高中物理知识卡片_第2页
高中物理知识卡片_第3页
高中物理知识卡片_第4页
高中物理知识卡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

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o+at

2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1at

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户-诏=2ax

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平均速度关系式:力=也=;(%+口)=3

2i1

2

②位移差公式:=上一石二孙一=…=xn-xn_x=aT

2

二段推论:xm-xn=(m-n)aT

考点3:运动学图像

图像X-t图像V-t图像a-t图像

轴由二位移纵轴-速度纵轴-加速度

横a-时间横轴-时间横轴-时间

斜率蝌速度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

交点表示物体相遇表示物体该时刻速度表示物体该时刻加速

相同度相同

面积无意义与横轴围成面积表示与横轴围成面积表示

运动的位移,上正下速度变化量,上正下

负负

截距纵截距:t=0时位移纵截距:初速度纵截距:初加速度

考点4: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

物理量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度

标矢性辐标量矢量

XSAx,、

大小V=­V=-

tt

方向与位移方向一致无方向物体运动方向

考点5:初速度为0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公式

①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比:

x:

M:%2:3•••:xn=1:3=5:...:(2n-1)

②通过前X,前2X,前3X…前nX的位移时速度之比以及时间之比:

:v:v

v1:v23—:n=«:V2:V3:...:Vn

tpt2£3「…%=VT:A/2:V3::Vn

③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比:

T1:72:13:…:Tn=1:(V2-71):(x/3-V2):...:(x/n-

考点6:

概念要点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2)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按性质分:万有引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

力的分类电磁力、核力等;

(2)按作用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0

(1)产生: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2)大小:G=mgo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1)产生条件:①两物体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弹力(2)方向:①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②绳

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1)产生条件:接触、挤压、不光滑、有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

(2)大小:(KFWF.。

擦力

(3)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

(1)产生条件:接触、挤压、不光滑、有相对运动。

滑动摩

(2)大小:F二〃。

擦力FN

(3)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考点7: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

牛顿第一定律

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两物体直接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牛顿第三定律

同一条直线上,即F=F'。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对悬挂物

超重

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对悬挂物

失重

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等于零,即

力的平衡

F令二0(或Fx=0,Fy=0)o

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矩为零的情形叫力矩的平衡

力矩的平衡

力矩的平衡条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代数和

等于零,即刈+论时+…=0或'年0。

考点8

高二

考点1:

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电荷守恒定律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

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e=1.60xl0-,9C;

元电荷

电子的比荷:—=1.76xlO"C/kgo

me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员的乘

库仑定律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

的连线上。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的叠加

的矢量和。

匀强电场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场。

静电感应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由于受到外电场的作用而重新分布的现象。

静电平衡处在电场中的导体(包括表面)没有电荷的定向移动的状态。

将一空腔导体放置于电场中,在静电平衡的状态下,导体空腔内

静电屏蔽的场强处处为零,使导体空腔内所包围的区域不受外部电场影响

的现象。

(1)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2)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

电场线的特点

(3)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电场强度较小的地方电场

线较疏。

定义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1)等势面上各点的电势相等;

等(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

势(3)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面特点

(4)电场线总是从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5)任意两个等势面不会相交;

(6)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考点2:

定义式决定式关系式

E=k.

表达式E工

qd

适用范围任何电场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

Q:场源电荷的电荷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

E的大小及方向与检r:研究点到场源电差;

两点沿场强方向的

说明验电荷的电荷量及存荷的距离。用于均d:‘

在与否无关。匀带点球体(或球距离。

壳)时,「是球心到

研究点的距离。

考点3

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

描述电荷在电场

描述电场的力描述电场的能描述电场的做

意义中的能量,电荷

的性质的性质功的本领

做功的本领。

E

E(P=—(E为

定义上Ep=(pq

qq

q电荷的电势能)

矢量,方向为放标量,但有正标量,有正负,正电荷在正电

标矢性在电场中的正电日,正负只表正负只表示电势位位有正电

荷的受力方向。示大小。势的高低。势能。

电势由电场本身电势差由电场本

电势能由电荷的

决定,与试探电身的两点间差异

场强由电场本身电荷量和该点电

荷无关,其大小决定,与试探电

决定因素决定,与试探电势决定,与零势

与零势能位置的荷无关,与零势

荷无关。能位置的选取有

选取有关,有相能位置的选取无

关。

对性。关。

零场强区域两点

场强为零,电势

场强为零的地电势为零的地间电势差一定为

能不一定为零;

关系方电势不一定方场强不一定零,电势差为零

电势为零,电势

为零。的区域场强不一

为零C能一定为零。

定为零。

匀强电场中。襁=&/(d为4、8间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电势

沿着场强方向降低最快;UAli=(pA-(pH;

联系

EW

<P-/;U1B一•.WAR-^EpAK-EpAEpB。

考点4

1=2;/=〃贝》(几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电流

t

定义式:火=票(/?与“/无关)。

电阻7DC

决定式:R=p-(电阻率2=半)°

U=IR(纯电阻两端的电压)<,

U=%(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电压

U=E-/r(路端电压)。

W

电动势E=—;E=U外+U内;E=IR+Iro

q

力=5(适用于任何电路、任何用电器)。

电功U2

%=/2.=//(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W

P=—=UI(适用于任何电路、任何用电器)。

电功率

IJ2

P=/2R=-鼠(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热Q=I2Rt

〃=3"二空(适用于任何电路、任何用电器)。

《源E

电源的效率

R

r]=~一(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R+r

考点5

电路

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各处电流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流

l=ll=h=,=ln口+小…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电压

u=ux+u2+-+unu=ui=u2=^=u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

总电阻

R总=用+舄+…+凡和,即

R总凡凡凡

功率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即功率分配与电阻成反比,即

功率分配区二生=...=&=/2

P}R}=P2R2=-^=PnRn=U

&R2凡

考点6

内接法外接法

a

电路图

电流表分压,电压表分流,

误差原因

4=4十七。/测=/&+//。

&测=9=4+&>凡,%=里一

电阻测量值/测测/测Rx+R/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适用条件RA«Rx%»&

考点7

F

磁感应强度B=-单位:特斯拉(T)。

1Lt

F=ILBsin0

当/与B垂直时,尸最大,F=BU;

安培力//.

当/与B平行时,产最小且为零。

3_______

-------------►

F=qvBsin0

------------------------AB

当&与8垂直时,尸最大,F『B;

洛伦兹力Q

当。与B平行时,产最小且为零。

八mvmvu与月垂直

qvB=----,r=---,

带电粒子在匀强rqB

磁场中做匀速圆

周运动

"qB°

磁通量G=BS,单位:韦伯(Wb)o

考点8

基本现象

安培定则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磁场。

左手定则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作用力。

右手定则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电磁感应

楞次定律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高三

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o+at

2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v0+1at

③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出一诏=2ax

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两个常用的推论

①平均速度关系式:V=Vt=1(v0+U)=7

2ZC

2

②位移差公式:4%=%2-=X3-X2==Xn-Xn-i=aT

二段推论:-=(m-n)aT2

考点3

X-t图像V-t图像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

表示速度V)。度a)。

②表示物体静止。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向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在某时刻达

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物体到相同的速度。

相遇时的位移。⑤J时刻物体的速度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月

⑤3时刻物体的位移为七。表示质点①在0-L时间内的位移)。

考点4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

牛顿第一定律

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两物体直接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牛顿第三定律

同一条直线上,即F>F'°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对悬挂物

超重

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对悬挂物

失重

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等于零,即

力的平衡

F令二0(或Fx=0,Fy=0)。

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矩为零的情形叫力矩的平衡

力矩的平衡

力矩的平衡条件: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代数和

等于零,即…二。或、年0。

考点5

定义式决定式关系式

E=k.

表达式

qd

适用范围任何电场点电荷的电场匀强电场

Q:场源电荷的电荷

展.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

E的大小及方向与检r:研究点到场源电差j

以'两点沿场强方向的

说明验电荷的电荷量及存荷的距离.用于均

在与否无关。匀带点球体(或球距离。

壳)时,「是球心到

研究点的距离。

考点6

内接法外接法

电路图

-

Kx

电流表分压,电压表分流,

误差原因

4=4十七。q=/&+//。

&测=9=4+&>凡,

电阻测量值/测测/测&+R/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适用条件RA«R,&»&

考点7

光速真空中:c=3.0xi()8m/s,介质中:尸g,其中〃是介质的折射率。

八\sin。1

折射率(光⑴、ina;

由真空进

人介质中)(2)n=^[n>l,c为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