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运动的水分子
一.选择题
1.在液态水转化为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大小B.分子大小C.分子数量D.分子间隔
2.2020年2月3日葫芦岛上空出现“冰晕”奇观,“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产生的光学现
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变成的固体小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变为冰晶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冰晶中分子停止运动
C.水蒸气的间隔大于冰晶
D.水蒸气与冰晶分子构成不同
3.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分子间的空隙大小发生了变化
D.变成了新分子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氢原子B.氧分子C.水分子D.水原子
5.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C.将lOOiuL水与IOOIIIL酒楼混合,体积小丁200n】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说明水分子体枳变大
6.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的是()
A.美酒飘香B.尘土飞扬C.蔗糖溶解D.干冰升华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
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
C.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1L黄豆和I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L,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9.如图中“O”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B.
D.
10.CO2与CO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两者的分子中原子种类相同
B.两者的分子大小不同
C.两者的分子的种类不同
D.两者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11.小明同学对课本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
下说法: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酚酎
浓气球
液
溶
浓
氨水
氨
,
水
'湿润的
酚酎试纸
主石灰一圆
图1图2
①图2比图I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
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浓氨水换成稀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④图2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容器内气压,防止分子扩散到空气中;
⑤图2中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分,干燥氨气。
A.①②B.③⑤C.③④D.④⑤
12.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的D.分子由原子构成的
1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索养之一,卜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不正确的是()
选项宏观现象微观解释
A春暖花开,香气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一滴水中约有I.67X1()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用水银(汞)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温度升高,原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A.AB.BC.CD.D
14.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柳絮飞扬■一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一■分子数目变多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结构不同
二.填空题
15.在烧杯A中装入20mL无色的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无色的乙溶液。用一只大烧杯把A、B
两烧杯罩在一起(如图)。过几分钟,看到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提出问题: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对下述现象的看法不一,可能作出不同的假设。请你仔细阅读下表中的示例,然后填写表中空格。
作出假设实验探究
示例A烧杯中的溶液过一会儿才变色,与B烧杯用洁净的烧杯C配好20mL甲溶液。静置,观察
无关。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1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
不见的粒子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
红。
2
浓
氨酚酎
水溶满
/I
\
"
•
图n(改进后)
图I(改进前)
【实验操作】
滴无色
aE管m水
入〜酚酰;溶液,振荡,
.向B、C、三支试分别加入5L的蒸储,各滴12
导图试
bA中别水
皮塞的管按实验H连接好,并将D管放置
.在、D试管分加入2mL浓氨,立即用带橡
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析
【分讨论】:
IE有的
()试管放酚酸溶液的目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以性
:
(3)由此可得到的有关分子的质是①;②
前实
。
(4)对比改进的实验,改进后验的优点是
5婷排
你认为小婷的说法(填正确或错
()小认为还需加对比试验除是水是否参加反应的干扰,
误)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在液态水转化为冰的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不是原子大小、分子大小以及分子数量
发生改变,故选项A、B、C错误。
故选:D。
2.解:A、水蒸气变为冰晶的过程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中的分子都在运动,选项说法错误;
C、同一种物质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于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即水蒸气的间隔大于冰品,选项说法
正确;
D、同一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相同,即水蒸气与冰晶分子构成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3.解:A、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
的大小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B、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分子的质
量发生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正确;
D、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而不是生成了新
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4.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故选:Co
5.解•:A、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
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了分子运
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
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o
6.解:A、美酒飘香,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能用分
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B、尘土飞扬,尘土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正确。
C、蔗糖溶解,是因为蔗糖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项错误。
D、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升华时固体变为液体,分子间隔变大,能用分子观点解释,故选
项错误。
故选:Bo
7.解:“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
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诗人闻到梅花花香。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
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沅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口「分无关,故诜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
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
项错误。
故选:Co
8.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此说法正确“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说法正确。
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子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的体积不变,
故说法错误。
D、黄豆和芝麻是宏观物质,不是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微观粒子的特征,此说法正确。
故选:Co
9.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一氧化碳是由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
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选项中D符合题意。
故选:Do
10.解:CO2和CO的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分子的构成即分子的种类不同。
故选:Co
11.解:①图2实验是在密封的小容器内进行的,与图1比较更环保、更节约,故正确;
②图1中酚酸试液变红色,是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盛的酚酥试液的烧杯内变色;图2中酚酸试纸变红色,
说明氨分子运动,与酚儆试纸接触,使其变红,二者均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正确;
③盐酸不能使无色酚酿试液变色,故错误;
④图2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容器内气压,防止分子扩散到空气中,故正确;
⑤图2中放入少量生石灰的作用是与水结合放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酚酷试纸变色快,现象
明显,故错误。
故选:Bo
12.解:液化石油气(LPG)可压缩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而不
是分子的体积、质量发生了改变。
故选:Bo
13.解:A、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
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C、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诜项解释正确。
D、用水银(汞)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升高,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温度升
高,原子间隔变大,故说法错误。
故选:Do
14.解:A、柳絮飞扬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不是数目变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C、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故一氧化碳和二氧
化碳的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王确。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
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o
二.填空题
15.解:1考虑是烧杯壁上的物质使甲溶液变红,可设计实验,把甲溶液单独放置在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2应该是证明是乙溶液使甲溶液变红,从而证明粒子的运动,可根据乙溶液的气味和把乙溶液直接加入
甲溶液中,观察现象,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
作出假设实验探究
示例
1另取一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
的溶液.将其单独放在大烧杯里,
观察现象。
2烧杯B中的乙溶液散发出一种肉眼看不见小心闻B中乙溶液的气味。取重新
的粒子,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配制的甲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
甲溶液变成红色。乙溶液,观察现象。
三.解答题
16.解:(1)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含有香味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闻到香味.故填:分
子是不断运动的.
(2)气体微粒之间的间隔很大,固体或液体微粒之间的间隔较小.故填:B装置容易压缩.水中微粒间
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四.实验探究题
17.解:(1)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二相间滴有无色酚醐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
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己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钱
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最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
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
的关系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填: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18.解:(1)酚醐试液本身为无色,而当遇碱液时变红,单独放只盛有酚儆试液的试管,是想说明氨水能
使酚醐试液变红,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故答案为:进行对比;
(2)A试管为常温,D试管为高温,温度不一样,分子的运动速度就不一样,故答案为:B试管中的酚
联溶液慢慢变红色,C试管中的酚配溶液很快变红色。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本题答案为: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
运动速度越快。
(4)改进前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装置气密性不好,且同一温度下不能说明影响分子的运动快慢的
因素,而改进后的装置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本题的答案为: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更能体验化学变
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
(5)E试管中现象能说明水不能使酚配试液变红,已经有对比实验。
故答案为:(1)进行对比;(2)B试管中的酚配溶液慢慢变纥色,C试管中的酚酰溶液很快变红色。(3)
①分子是客观存在,并总在不断运动的;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4)能尽量防止氨气逸出,
更能体验化学变化的过程;能够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等;(5)错误;E试管中现象能说明水不能使酚取
试液变红,已经有对比实验。
2.2水的分解与合成
一、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产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与
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较—,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2、气体的检验:体积较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______。体积较大时气体接近火焰时
能燃烧,火焰呈蓝色,这种气体是。
3、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分解反应是:o
5、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有的物质是由_______构成,
如o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
二、水的合成
1、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烧杯内壁有,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芈常烫,说明
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可燃性。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如可燃性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等。
【课堂展示I
知识点1水的分解
探究一怎样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
是;
(4)电解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5)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组成的。
(6)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构成的“
(7)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一一氢气,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堂练习
1.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
2.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气
4.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或现象解释
A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张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25m"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024n?的钢瓶中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D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5.下列方法中能除去溶液中不溶性固体杂质的是()
A.蒸储B.加热C.过滤D.吸附
6.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幻自己能缩身,甚至能缩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行一趟,并报告了见闻。他
的报告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隙
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构成
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7.对于图示回.*~——理解错误的
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共存物B.洁净的空气C.矿泉水D.海水
9.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水原子C.氢、氧两种原子D.以上都不是
10.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储
11.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矶,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
12.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图示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
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
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2.3原子的构成
一、单选题
1.根据下图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止确的是
①
A.②、③表示的是同种元素的微粒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1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是原子D.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2.某元素原子A的质子数为m.已知B3+和A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
A.m+1B.inC.m-1D.m+2
3.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xl()-26kg,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
4.484XIO26kg,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9B.24C.27D.59
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B.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5.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质子数不同B.它们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的简称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7.根据下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B.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8.卜.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
事实解释
A食盐溶于水不溶于油微粒间相互作用不同
B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分子运动加快
C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A.AB.BC.CD.D
9.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B.过氧化氢C.二氧化硫D.高锦酸钾
1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分子又含有离子的是
A.甲烷B.医用酒精C.食盐水D.铜锌合金
12.在液态水转化为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大小B.分子大小
C.分子数量0.分子间隔
13.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网络,图为某同学建立的有关物质构成的思维导图。对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IpE1+
物质◄—原子(<——中子
^1—核外电子
分子
A.图中应填入“原子核”,应填入“质子”
B.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C.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4.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15.模型构建可以变抽象为直观。下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原子核中可能含有6个c和6个bD.原子中含有6个a和8个c
二、综合题
16.科学思想和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经常用至上
H
H
0
0
(1)分离和提纯。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常要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如分高出黄泥水中的泥沙用
法。
(2)模型法。如图所示是模型法表示的水通电条件下的反应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反应中种类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17.下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CXD
点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②表示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变化的木质区别是.
⑶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18.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为("0),请完成下列两题:
(1)图中的“m”表示。
(2)若该粒子表示一个原子且n=3时,则!!1=o
⑶若m=17,则n的值可能为.
(4)若mV10+n,则该结构可表示的符号有(最少填两个)。
参考答案
1.D2.A3.C4.C5.C6.D7.C8.D9.CIO.All.C12.D13.D14.A15.C
16.过滤水通电>氢气+氧气分解反应氢原子和氧原子(或H、O)
17.水通电)氢气+氧气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
数n(或总数)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8.质子数或核电荷数137或8CK或S?或P"
2.4元素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
1.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加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铁"应理解为()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液氮与氮气B.木炭与活性炭
C.干冰与一氧化碳D.红磷与白磷
3.我们知道许多"化学之最",比如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B.AlC.ND.SI
4.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A.2HB.2H+C.3H2D.H
6.在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80
氧
16.0C
A.氯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氧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
D.该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
7.如图是地壳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图,其中力代表的元素是()
A.铝元素B.氧元素C.钙元素D.氢元素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元素B.氮元素C.铁元素D.铝元素
9.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51B.OC.AID.Ff
10.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S
11.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质子数为11
B.核外电子数为22.99
C.元素符号为Na
D.元素名称为钠
12.铝是稀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某些信息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42
B.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元素符号为M0
二、多选题(本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3.我们知道铅笔芯是用石墨(还有辅助成分粘土)来制得,据此判断卜.列说法,其中正
确的是()
A.咬铅笔芯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B.拿铅笔接触照明电流一定不触电
C.咬铅笔芯,会造成铅中毒
D.用铅笔芯粉末倒入生锈锁的锁孔后,将钥匙插入转动儿下就能打开
1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A.事实:洗涤剂能去油污解样:洗涤剂可以使油污溶于水形成溶液
B.事实: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能除去毒气解释:活性炭有很强的吸附性
C.事实:氮气常用作保护气解释: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事实:6ooora气加压可装入4。加勺钢瓶中解释: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错误的是()
A金属铁具有导热性,用于制作铁桶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作防毒面具
C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作火箭燃料D.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用于除去油污
16.试管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这黑
色粉末是()
A.氧化铜
B.四氧化三铁与木炭粉
C.铜与木炭粉
D.氯化铜与木炭粉
三、填空题(本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17.元素有种,但组成的物质(迄今为止发现和合成的物质)有种.
1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在标准状况下,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其化学式为。3.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
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
肿.
资料2:臭氧有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月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根据资料总结臭氧的性质:
①臭氧的物理性质::
②臭氧的化学性质:;
(2)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9.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其中食盐是由构成;金刚石是由
构成;干冰是由构成.
20.你在初中化学中先后接触到以下几组物质:。2和O3;红磷和白磷;金刚石、石墨和。6(].由
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如图所示三种物质的性质(填:有、无)
差异;原因是________.
C8的分子结构石里的结构金刚石的结构
四、解答题(本题共计1小题,共计10分)
21.(10分)有一在空气口暴露过的MzOH固体,经分析,其中含有“2°9.收,/2。。310・6%,
其余是NaOH.若将10.0/该样品放入含有HC〃4.6g的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残余的盐酸
再用20.0%的Na。力溶液恰好中和至pH=7,蒸发所得溶液,蒸干,计算得到的固体质最是
多少克?
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22.碳和碳的化合物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
(1)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碳元素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它们都是同种物质
B.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它们都能导电
D.常温下它们都能与氧气反应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破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
二氧化碳,则
发生装置产生的二黛化碳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填导管接口字母):
(3)实验结束后装置8锥形瓶中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eg猜想二:Cd5、HCk
猜想三:eg、HCLCaC0该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结论】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废液中含有的阳
离子有。04段发生的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B段溶液的
pH(变大、不变或变小)。
(4)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和94.4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
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铁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金属材料.
(1)图伪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万里学院《美学与医学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凉市灵台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调研数学试卷含解析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广播电视新闻采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商学院《口腔工艺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财经大学《新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影视虚拟空间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业大学《精神卫生保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债券相关知识培训
- 工艺流程培训
-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模拟卷(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新疆克州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2024年新疆伊犁州直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笔试真题
- 口腔四手操作培训
- 医院检验科简介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连锁药店年度规划
- 2024年10月自考07729仓储技术与库存理论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头痛的应急预案
- 肝硬化肝性脑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