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林外史中考名著知识点演讲人:日期:目录CONTENTS01《儒林外史》概述02主要人物形象分析03艺术特色与写作技巧04社会背景及批判意义05名著阅读指导与建议06跨学科拓展与延伸01《儒林外史》概述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自称“秦淮寓客”,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移居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作者《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吴敬梓生前,康乾间以卧闲草堂本为格。创作背景作者及创作背景故事梗概《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描绘了各行各业的士人,揭示他们虚伪、丑恶、堕落的一面,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改革的期望。主题思想作者通过描绘各色儒林人物,批判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官僚制度、婚姻制度等,并表达了对于真诚、善良、正直品质的追求和赞美。故事梗概与主题思想VS《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文学影响《儒林外史》对于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讽刺手法被许多作家所继承和发扬。同时,它也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文化、风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文学地位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价值02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腐儒的典型代表范进范进是周进的同辈,同样是一个屡试不第、受尽嘲弄的腐儒。他在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和毒害。周进周进是书中腐儒的典型代表,他六十多岁依然是童生,饱受秀才、举人的欺凌、嘲弄与冷漠。他因在贡院撞号板而神志不清,展现出其悲剧性格和受科举制度毒害之深。汤奉是书中典型的贪官形象,他贪狠、蛮横,将科举考试中不中举的梅三相活活拶死,展现了其残暴无道的嘴脸。汤奉王惠是一个狡猾的贪官,他虚伪、贪财、冷酷,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对百姓的疾苦漠不关心,对上司则阿谀奉承。王惠贪官污吏的形象刻画虞育德虞育德是一位博学多才、谦逊谨慎的读书人,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却淡泊名利、注重品德修养,是儒林中少有的清流。王冕王冕是书中少有的正面人物,他善良、正直、聪明,不满于科举制度下的腐败现象,选择隐居山林、以画为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气节。杜少卿杜少卿是一个真才实学的读书人,他傲视权贵、慷慨大方,喜欢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反对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束缚和摧残。正面人物及其特点03艺术特色与写作技巧通过对人物、环境、事件的细致描写,展现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如《儒林外史》中对范进中举前后的细节刻画。细节描写借助现实主义手法,深入剖析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如科举制度下的腐败、士人的虚伪等。现实主义手法以客观的态度记录人物和事件,避免主观评价,让读者自行判断和思考。客观叙述写实主义手法运用运用夸张、对比、反语等手法,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讽刺,揭示其本质和荒谬性。讽刺手法讽刺艺术的展现针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现象,如科举制度、官场腐败、虚伪道德等,进行深刻的讽刺。讽刺对象通过讽刺,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讽刺效果采用白话文写作,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生活,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影响力。白话运用文字简练,言简意赅,避免繁琐冗长的叙述,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和生动。精炼语言人物语言个性化,符合其身份和性格,增强了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和立体感。个性化语言语言风格与白话运用04社会背景及批判意义对当时社会的描绘与反映士人风气展示了当时士人阶层追名逐利、虚伪矫情的形象,如周进、范进等人为了功名富贵,不惜牺牲人格尊严,甚至灵魂扭曲。民生疾苦描绘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苦,如匡超人因家贫被逼迫入赘,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根灯芯而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等,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和无奈。官场腐败揭露了当时官场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的现象,如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攀附权贵,赠房送银,揭露了官场的虚伪和腐败。030201功名富贵观念揭示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弊端,如范进中举前屡试不第,中举后却平步青云,反映了科举制度的不公和荒谬。选拔人才不公摧残人才指出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摧残和束缚,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被埋没,而一些无能之辈却靠科举制度爬上高位。批判了科举制度下士人追求功名富贵的扭曲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丑恶现象。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对人性被腐蚀的揭示金钱至上揭示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人们为了金钱不惜出卖灵魂、践踏道德,如匡超人由善良孝顺的青年变成虚伪势利的政客。道德沦丧虚伪矫情批判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现象,人们为了个人利益而舍弃亲情、友情和爱情,如严监生临死前仍念念不忘金钱,不顾亲情。揭示了当时社会虚伪矫情的风气,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伪装自己,失去了真实的情感和人性,如周进、范进等人的虚伪矫情。05名著阅读指导与建议阅读方法与技巧分享对于重要章节和精彩片段,采用精读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对于次要内容,可采用略读方式,快速掌握故事情节。精读与略读结合通过细致观察人物言行举止,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及时记录心得体会、精彩语句和重要知识点,方便日后复习和查阅。注重人物分析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学流派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积累文学常识01020403做好阅读笔记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作品主题与思想了解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和主题,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故事情节与结构梳理作品的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的结构布局,把握故事的起承转合。人物形象与特点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文学手法与技巧了解并识别作品中的文学手法和技巧,如比喻、象征、讽刺等,赏析其表达效果。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根据作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推理判断,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根据题目要求和作品内容,回忆相关知识点,准确填写空缺部分。简要概括作品内容、主题或人物形象等,注意表述清晰、准确、全面。针对题目要求,结合作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注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中考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选择题解题思路填空题解题思路简答题解题思路论述题解题思路06跨学科拓展与延伸《儒林外史》与《红楼梦》人物对比探讨两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差异,如杜少卿与贾宝玉的异同。讽刺手法比较分析比较《儒林外史》与其他讽刺文学作品(如《聊斋志异》)在讽刺手法上的异同。主题思想比较将《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与其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如《金瓶梅》)进行对比分析。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明清科举制度详细解析《儒林外史》所反映的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士人心态剖析探讨《儒林外史》中士人阶层的心态变化,以及这种变化背后的历史根源。传统文化价值观分析《儒林外史》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如“仁爱”、“孝道”等,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理机制解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考试导向试题及答案
- 玛丽苏测试题及答案
- 脑部小测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管理师考试内容分析试题及答案
- 激光设备选型讨论试题及答案
- 教学活动面试题及答案
- 服装工艺比赛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对未来工业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中职业倦怠现象的探讨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8-1-1变量的相关关系【课件】
- 《应用文写作》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绿城地产集团标准化运营手册地产客服项目交付项目运营手册之交付工作操作指引V1
- 风电项目风机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GB 1499.1-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 叶片维修工-B卷考试附有答案
- 小学一二年级必背古诗词73首带拼音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操作使用方法培训课件
- 2024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五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磁学》梁灿彬课后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